前几天放学的时候,班里的一个男同学突然跑到雪融面前,往她的书里夹了个东西就走了。本来,那个男孩和雪融常常在一起玩,雪融就以为他往书里夹了什么垃圾一类的东西。可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封信。信中男孩向雪融诉说了自己对雪融的喜欢之情,雪融觉得这就是所谓的情书了。
在雪融看来,那个男孩很不错,他们经常一起玩、一起闹,雪融和他在一起也感觉很自在、很轻松,大家相处得好像哥们儿一样。
初三的学习生活很枯燥,雪融也很苦闷,也希望有个人能和自己分担痛苦,但是,她又担心如果和那个男孩真的相处下去,也许会影响到两个人的学习。所以,雪融一直陷入矛盾中,不知道该怎么办。是拒绝,还是勇敢地接受?
如果你是为了接到情书而困惑,那么请不要烦恼,暗自高兴一下,这充分说明,你足够优秀,已经能够吸引异性的目光了。如果你也暗自喜欢上了对方,那么还要恭喜一下,你自己已经开始了解另外一种情感了。
有人对青春期恋爱现象作了这样的比喻:80年代属于“星星之火”;90年代有“燎原之势”;2l世纪的今天,有点儿“汹涌澎湃”。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性的成熟、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这是无法避免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从儿童的懵懂无知,到青少年的情窦初开,再到青年的恋爱婚姻,这都是一种认知的改变和心理的成熟。“早恋”的发生实际上是青少年生理与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对性意识的明晰和体验的结果,是个体发展的一种现象。
性意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知期,即对两性之间的关系一无所知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朦胧期,两性交往发生变化,开始对异性有些朦胧的好感;第三阶段是敏感期,主要指中学阶段的学生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对异性的好感,愿意和异性相处,并出现一些特殊的心理感受,产生一些微妙的行为变化,“青春期恋情”即发生于这个时期;第四阶段是在经济及生活独立之后的恋爱婚姻阶段。中学生正处于性敏感期,渴望与异性的交往,并能通过与异性的交往达到智力与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互补。因此,男女学生互相吸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青春期恋情”对学生来讲,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都是一种心理体验。
异性间的吸引力是爱情的一个显著特征。青少年由于对爱情的真正涵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容易被异性间相互吸引这一特征所迷惑,误把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把异性之间产生的一些好感,当成爱神的降临,伴之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假想的爱情牵引着,步入一个危险的情网。而情书,此时也应运而生,尤其对于处于害羞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情书无疑是一个最好的表达方式。
其实,此时的青少年并没有真正懂得爱情的本质。在你们的感情世界中,具有和爱情截然不同的感情特点:
一、朦胧性。越是紧张的时候,恋情越容易点燃。因为情绪太紧张了,人的感情变得异常脆弱,需要宣泄。在这种情况下,谁能理解自己,自己就容易跟谁亲近。恋爱可以给人以暂时的安慰,也可以让人逃避压力,还可以给害怕竞争的人以借口。青少年以为这是在恋爱,其实,他们还分不清在这种情感中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二、变异性。青少年时期的爱情特点是:被异性的外貌吸引居多,其次是性格或专长的吸引,因此常常很不稳定。也许你今天对一个人迷恋得茶不思、饭不想,几天之后又觉得他(她)一无是处。
三、单纯性。青少年只觉得和对方在一起很愉快,没有成年人谈恋爱时对家庭、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理智考虑。
四、矛盾性。面对感情变化的旋涡,青少年无法自拔,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内心充满了矛盾。
除了自己的问题外,也许你还会遭遇到家长的轮番“轰炸”。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最担心的就是他们掉进情感的旋涡。因为家长认为,孩子对异性发生兴趣,就会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前程。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情感方面的蛛丝马迹,不是搞侦察追究,就是围追堵截,想采取各种手段防患于未然。我们当然要理解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家长,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青少年过早地摘取玫瑰园中的花朵,究竟有何危害呢?
一、不持久性。目前校园内出现的青春期恋情大多数都是不持久的,大多数学生是出于好奇,或者为了在朋友中炫耀自己,因此很多都是一时热度,转瞬即逝。
二、盲目性。在许多中学生青春期恋情的事例中,多半是不理智、不成熟的选择,又加进了自己的幻想和情绪冲动,更容易造成过度狂热,从而影响学习。这一点在女孩子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偏激性。青春期恋情在遇到波折时,易产生偏激行为,如殉情、恶性报复、离家出走、患忧郁症,甚至自暴自弃、自杀等。
四、危害性。青春期处于心理躁动时期,此时被一种朦胧的性爱意识主导。中学生缺乏必要的性知识和理智,自我约束力较弱,有可能在一时的性冲动之下发生性关系,更难以承担这种关系造成的怀孕、堕胎等严重后果。
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情书”或者自己心理朦胧的情愫应该如何呢?
正确对待,敢于说“不”。此时两个人前途未决,可变性还很大,实际最终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从情感上说,大多是一时的冲动,难保永久;在意志上,自制力差,易感情用事,做出“越轨”的事情;从经济上看,远未具备恋爱的经济基础;从精力和时间上看,必然出现与学习争精力、争时间的矛盾现象,从而影响前途、丧失机遇,那真是得不偿失。可见,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宜贸然接人家轻率抛来的绣球。
进行冷处理。不宜轻易嘲讽、训斥、谩骂对方;不要随意报告老师或向同学公开,使人家难堪。否则是不理智、缺乏修养、不尊重人的表现。对方写信、递纸条,多半是在一时的感情冲动之下进行的一种试探,对此,可以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照常与其正常交往,既不过于疏远和回避,也不可过于热情、亲近,可略冷淡,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心意。
将自己的爱慕对象朦胧化。青少年的爱慕对象比较朦胧,常常是某一类型的理想化人物或是生活中的近似人物。如果接到的情书正是自己所喜欢的对象给的,就用近似人物将爱慕对象模糊化、群体化,这是有效果的。比如对所有有特长的同学进行评价,将每个同学的优点进行分析,让自己感受到,自己喜欢的对象不过是大众中的一个。
拓展交友范围。身处青春期的青少年对异性的好感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在与异性交往时,不必把目标集中在某个人身上,这样会在无形中限制你的眼界。可广交朋友,学习吸收他们的优点,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把某种信息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将自己的优点与爱慕对象的优点进行对比。发掘爱慕对象优秀的地方,努力去赶上他(她),把精力用到学习中,当发现自己可以和爱慕的对象平起平坐的时候,才有可能打破单相思的尴尬。那时候,也许你发现自己的那份情感早已经消失。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感情。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愿意和异性接近是极为正常的心理,是青春发育的必然结果,不必内疚,更不用看不起自己,要正确面对自己,冷静审视自己。
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陷入单相思的人总是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此时可以看看电影,或者到公园散散步,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生活内容上来,消除烦恼。一般来说,陷入单相思的少男少女认识的范围相对缩小,目光受到局限,认识和评价都不知不觉地被炽烈的情感所束缚,如同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当他们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时,才会意识到“单恋”是多么幼稚的一场游戏,也就会很容易地结束这段单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