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人会问,大明王朝之中那么多能臣,为何偏偏选择一个宦官郑和呢?难不成郑和还真的背负着皇宫内院的秘密?还真让您失望了,之所以选择郑和,是因为他对郑和非常了解。不错,郑和是一个太监,可是他是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太监。他在11岁的时候,成为了明军的俘虏,被悲惨地阉割成太监,之后就一直跟随着朱棣,见过了太多次战争的他,对兵法也是了若指掌。朱棣看这个小娃倒也聪明,于是就将他收到了自己的帐下。尽管郑和在身体上已经不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在困境面前,有的人选择一蹶不振,也有人选择绝地反击,郑和就属于后者。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生殖器”的顶礼膜拜,在很多文献中都曾经提到过,绝大多数宦官将这个看做自己的“宝贝”,就连下葬的时候,也要用针线将“宝贝”缝在身体上。这种行为,如果要用现代心理学来分析,那就属于自卑的一种,他们无法面对自己身体上的残缺,于是就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明朝,宦官被给予了很大的权力,不仅能够参与朝政,还能够管理后宫等多项事宜,于是自卑的宦官又开始自我膨胀,对明朝后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郑和骨子里却没有流露出这样的自卑,又或者是他将自卑深深地埋藏起来,用另一种方式让自己变得强大。于是他开始发奋读书,和那些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知识分子不同,他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反而让他在其他方面更有建树,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他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学有所长。当朱棣想要真正开始下西洋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内廷之中这个在航海方面的全才。
据史书记载,明成祖召见郑和询问船只建造和航海准备,郑和一一作答之后,朱棣意味深长地问道:“这下西洋旅途艰苦,担责任重大,你是否能够挂得帅印?”
郑和连忙行了大礼,恭恭敬敬地回答:“万岁爷洪福齐天,在您的庇护之下,奴才定能完成使命,不辱万岁爷的信任!”
果然,郑和的回答正好合了朱棣的心意,可是郑和并不是真正的朝廷命官,朱棣自然担心他不能够理解这次“下西洋”的政治任务,于是又问:“你可知这次下西洋关系重大,任务……”
聪明的人一点就透,郑和在皇上身边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听这话茬儿,他就知道朱棣想要问什么,于是就慷慨激昂地说:“出使西洋诸番国,增进友谊,传播文化,沟通贸易,扬我明威!”
好一句“扬我明威”,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心想,这次肯定没有看错人,郑和果然深知寡人的心意啊!
就这样,公元1405年6月,在明成祖朱棣的支持下,郑和第一次扬起了船帆,开始了他下西洋的旅途。一般来说,中国历史上出海的目的,大多数都是为了完成对外拓展,一方面是为了让其他国家的使节来到自己的疆土之上,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实行贸易往来。这一点,宋朝做得尤为突出,根据宋朝的官方统计,在北宋时期,宋朝在航海贸易上获得的收益高达几百万两白银。
可是明朝的航海,却成为明朝经济的巨大包袱,这主要源自朱棣的决定。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每一次都是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茶叶瓷器等中国特有的物品,到了一个地方,就和当地的国王首领,开个小会,会议内容无外乎就是两国要友好啊,要建立外交政策啊,要不你干脆到我们那里去吧之类的话。只要当地的国王、首领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对的举动,郑和就会赠送他们一部分物品,以表示大明王朝的友好宽容,顺手再递上一张来大明王朝的邀请函,希望他们有空可以派人去明朝做客。
郑和所到之处,都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郑和带去的金银和物资,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这些小国有了发展的资源,而对于大明王朝的友好邀请,他们自然要还礼,于是乎,在永乐年间,大批的外国使节纷纷到访。
对于朱棣来说,这正是显示国威的好机会,当使节到来之后,他就命令下属对他们好生招待,绝不能有半点疏忽,等到他们走的时候,朱棣还会赠送他们一笔数量可观的赏赐。这样好的事情,那些小国自然都非常乐意前来,短则半个月,多则数个月,朝廷上下,每日都要为这些使节的到来花费大笔的银子。
关于这一点,郑和下西洋途中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能说明下西洋的目的,这个事情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当时的那里也是一个国家,而且还是富有的国家,不过这个富足的国家却正在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内战,交战双方分别是国家的东王和西王。郑和到达这里,恰好赶上了这场战事。
想想看,郑和带着几万名船员和官兵,这得是多么大的阵势,西王的眼线看到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是谁,生怕他们是来支援东王的外族人,或许那西王也有着“宁可错杀千人,绝不放过一个”的想法,于是就派出杀手袭击了郑和的军队。
郑和听到自己的手下被当地的西王杀死之后,心里也很郁闷,好不容易赢得了朱棣的赏识,让他带船队出海,这刚到第一个地方,就出现这种荒唐之事,难不成让他写奏章给朱棣说自己被欺负了,这和三岁小儿打架打输了回家告状有何分别?
他这边心里权衡利弊,那些士兵却捺不住性子了,人们都说男人之间的友谊最铁就莫过于一起“扛过枪”的战友,那可都是生死与共的交情,看到自己的战友无缘无故地客死异乡,个个都群情激愤,甚至发誓要血洗爪哇岛。
唉,郑和的头更疼了。
这个国家毕竟还是个小国,当他们得知郑和是大明王朝派出来的使节,就非常害怕,毕竟大明王朝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人口兴旺,如果真打起仗来,明朝人一人一口吐沫,没准就能把这个国家给淹了。西王他们赶紧摆出一副“我内疚、我后悔、我道歉、我补偿”的姿态来。
看着眼前因为紧张而瑟瑟发抖的西王,又看了看外面早已因为内战而苦苦求生存的百姓,郑和心里当然清楚,如果真的将这件事情捅到明成祖朱棣那边,依照那个暴龙脾气的皇帝,说不定真的让军队杀过来,那眼前这个国家势必荡然无存,百姓生灵涂炭,活脱脱一副人间地狱的模样。这不是郑和希望的结果,也不是他出海的真正目的,甚至会对以后的行程产生反作用,所到之处无一不战战兢兢,生怕战火延续到自己的国家。
左思右想之下,郑和下定了决心,决定要将这件事情的影响力降到最低,作为一个陪在朱棣身边十余载的人来说,他自然知道该如何禀报这件事情,才能化解这样的危机。他先是将这件事情呈报给朱棣,当然在文字之间,他着重说了说这里现在进行内战,东王和西王之间的斗争又多么激烈,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自己损失了170名士兵,原因是西王以为他们是东王调来的支援部队。
看到这里,朱棣怒了,他堂堂的大明王朝军队,竟然在那个荒蛮之地遭遇别人的袭击,如若不还他一点颜色,传出去,岂不有损明朝威严,有损他朱棣的面子!
郑和似乎已经猜出了朱棣会有这样的反应,在奏折上,他话锋一转,赶紧表明了西王现如今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每日诚惶诚恐,还说要赔偿我们的损失,皇上您心胸宽广,不如化干戈为玉帛,给那些牺牲的士兵家属稍微多一些抚恤金,他们也算是为国捐躯了,他们肯定也不希望皇帝为了他们而大动干戈,致两国人民于水火之中……
一句“化干戈为玉帛”让朱棣冷静了下来,他想起出航之前,他和郑和的那番对话,这次出海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换来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如果第一个去的地方就要派兵,那何谈“友好”呢?事到如今,也只有一句“算了”,可朱棣是谁,于是他给郑和写了一封密函,说这件事情已经闹到现在这个样子,如果真的要派兵,那双方的日子都不好过,还是郑卿家有远见、有见地,那就化干戈为玉帛吧!不过,我们手下的士兵也不是白白牺牲的,按理说我们也得给这些士兵一些抚恤金,这抚恤金怎么说也应该让西王来掏吧,数量嘛,就六万两黄金好了。
朱棣的这番话,让西王又惊又喜,喜的是好不容易化解了一次危机,可惊的是,这场危机竟然要六万两黄金。或许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六万两黄金并不算是一笔巨资,可对于爪哇岛这样一个小小的国家来说,这简直就是倾家荡产。西王刚刚上台执政,根本就不可能拿得出这样多黄金,只好一拖再拖,直到两年之后,西王才派使节抬着一万两黄金到大明朝的皇宫去觐见朱棣。他们先是把这一万两黄金抬进了皇宫,之后又说自己的国家很小,就这一万两黄金还是西王和百姓们节省下来的。朱棣连看都没看那些金子,只是淡淡地说:“我当初开口要六万两黄金,只是想让你们记住你们曾经犯过的错误,难不成你以为我们大明王朝连区区六万两黄金也放在眼里么?”这几名使节把朱棣的原话转告给西王,小小的爪哇岛意料之中地感激涕零,完全臣服在朱棣和郑和的“广阔胸襟”之中。
在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后,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在朱棣之后即位的仁宗朱高炽,终于意识到,这下西洋太烧钱了,朝廷已经不能再这样无休止地支付,于是轰轰烈烈的下西洋行动,就这样戛然而止。
仁宗皇帝登基之后,连这个龙椅还没有坐热乎就驾崩了,由他的长子朱瞻基继位,他和他的父亲在“郑和是否应该下西洋”的事情上存有不同的观点,但是碍于当时的文武百官反对的声音较多,并没有立刻下令恢复下西洋的举动,而是等到了公元1430年,那时的郑和已经是个花甲老人。郑和心里明白,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出航,所以在出发之前,留下了两座碑文——“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雾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覆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也……是用着神之德于石,并记诸番往回之岁月,以贻永久焉。”
尽管郑和下西洋的举动对于大明王朝本身,或许只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否认,这次举动,举世无双。郑和出色地完成了明成祖朱棣交给他的首要任务——扬我国威,它向世人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之强大、经济之繁华、海运之昌盛,让其他很多国家都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其次,也为明朝的对外关系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这加强了明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难怪很多历史学家都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然而,郑和下西洋始于明朝发达的经济,终结也终结在明朝的经济,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过,郑和下西洋,到了各个国家、地区,就好比是散财童子一样,将明朝的金银物资无条件地赠送出去。这是一个正确的举动,还是一个错误的举动呢?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明朝能够和唐宋两朝一样,在下西洋的同时,开展贸易往来,明朝的经济会变成什么样子?当时,中国有很多世界上人们都垂涎的物资,比如茶叶、丝绸、瓷器……如果郑和少量地赠予,然后获得开展贸易的口头约定,明朝的经济想要超过宋朝,指日可待。然而明朝放弃了开展贸易的机会,或者说是朱棣根本就没想过要靠航海赚钱。
不谈中国,西方的大航海时代,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不管是哥伦布,还是麦哲伦,他们在航海途中,做的纯属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以在海上称霸的西班牙,他们依靠火枪和快船来征服美洲,并频繁往来于两岸。在美洲大陆,一开始纯粹就是抢劫,而后是殖民和奴役。他们把许多非洲黑人运到美洲,迫使他们在矿井里和种植园里干极为艰苦和危险的劳动。
通过开辟新航路,西班牙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累积,在16世纪末,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的贵金属占世界总产量的83%。这样低成本的投入,却能够得到高收益的回报,使得西欧国家纷纷效仿,最突出的就是英格兰。和西班牙不同的是,英格兰不仅在殖民地上进行大肆掠夺,同时也非常注重自己船只的发展和研究,这样一来,他们成功地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夺得了海上霸权。
相比较之下,西方国家在自己的大航海时代,采用的是一种近似于原始掠夺的方法,而明朝则是采取了自己付出换来好名声的方式,这也就注定了郑和下西洋的辉煌只能是短暂的,尽管它的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却选择错了方式,让明朝彻底和海上霸主失之交臂。
尽管历史上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在通讯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隔着海,那就等同于老死不相往来,就是想要往来,也没有条件。郑和下西洋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联系大明王朝与其他国家交流的纽带,也正是通过郑和下西洋,也让世界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
在前文中我们也说过,郑和下西洋是烧钱的行动,双方并没有签订合同进行贸易往来,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丝毫的商务贸易在进行,郑和所经过的国家的商人在永乐年间常常会到中国来进行友好外交,他们会主动推销自己国家的特产。尽管这样的贸易往来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开了中国市场。甚至到了现在,东南亚的一些小国家还在纪念这个象征和平的明朝使者……
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中国古代的政治体系是非常完整的,尽管每个朝代都有自身的政治特色,但是大体都比较一致,可唯独明朝略有差别。当然这种差别不是一朝一夕所改变的,而是通过漫长的时间累积、政治改革,使得大明王朝的政治核心并不仅仅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
这种变化首先来自于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个官职就是宰相,宰相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手中的权力可以说就在皇帝之下,甚至能够做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这个官职,是每个仕途之人都梦寐以求的,不过在历史之中,宰相这个称谓却带着一股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味。有的宰相能够帮助君主成就一番大业,比如管仲;也有的能够毁掉一个朝代,比如蔡京。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之中,宰相这个官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不过名称却多有变化——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等多达几十种官名,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就是那个只在皇帝之下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个沿用了数千年的官职,到了明朝,却消失了,经手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的时候,他沿用了元朝的大部分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但是这个皇帝由于从社会最底层爬到皇帝之位,其中的艰辛他自己最清楚,所以对周围的大臣并没有完全的信任,甚至是猜疑心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