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资本主义永远只差一步
明朝是一个让人感到无比惋惜的朝代,由于太多的偶然性因素,导致了这个朝代最终被清朝取代,现如今我们说这个历史轨迹,有些造物弄人,并非没有半点依据。
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朝中后期,由于逐渐废除了“禁海令”,私人的海上贸易日益频繁起来,手工业产品走俏市场,所以就需要加大投入,很多作坊主雇佣劳动力进行劳作,这就是最初的雇佣关系。但是为什么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无法像欧洲各国那样迅速发展,这又是为什么呢?
或许有些读者还并不了解什么叫做资本主义,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汇,其实它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社会制度。
和封建社会不同的是,这种新的社会体制并不是人为的决定,而是经济决定的,在这种制度之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自由选择的劳动力市场及工会组织的普遍存在,并借着雇佣或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商品创造利润。商品和服务借由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活动的决定由私人进行,而非由国家控制。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者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虽然大多数发达国家都被视为是资本主义制度,但其中一些国家也被称为“混合经济”制度,因为其政府掌控了生产的资源,并且对经济实行干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属性和特质,资本主义也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
对照这种所谓的标准,我们来看看大明王朝究竟差在哪里,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非常缓慢呢?
我们在前面介绍西方中世纪的黑暗的时候提到过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件——英国圈地运动。这件事情迫使大批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成为了流民,为了生存,只好选择来到城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但是当时大明王朝的情况却是这样的——
由于长时期封建制度的禁锢,国家倡导的也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尽管在明朝中后期,这种政策的实施效力有所减弱,但是在很多农民的心中却有这样的想法:“千好万好,不如自己的田地好。”很多农民就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活。这种日子虽然辛苦,但是却有着强烈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毕竟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生活下来的,为什么自己要舍弃这里的田地,转而成为别人的劳动力,过着一无所有的日子呢?假如哪一天自己找不到工作了,那岂不是得饿死街头?现如今我们说这是小农意识,但在当时这才是真正的主流思想,那些靠商业发家致富的人,反而是“非主流”。
也正是因为有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地位在古代非常低,这才有了“无商不奸”的说法,所以很多商人在发家致富了之后,反而选择回到家乡,大量购买土地,当个地方的员外。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是我们不能不提到的就是所谓的榜样力量,或者称为榜样影响更加确切,一些人富裕了之后,就成为街里街坊茶余饭后的谈资。比如说某个县的某个人从事海上贸易贩卖丝绸发家致富了,那乡亲们都会说,你看那谁谁谁多有本事,原来不过也是个种地、放羊的小伙子,看看人家现在过的那是什么样的日子?可是没过几年,这个乡亲们口中的“暴发户”却选择回到了家乡,买了土地,又回到了农忙的日子,那乡亲们又会说,唉,果然还是种地踏实啊,别看他挣了钱,指不定曾经遇到过什么事呢?这种思想之下,资本主义萌芽又如何能够发展起来呢?
第二个非常关键的点就在于当时的政府,我们还是以英国为例,当初的“圈地运动”是得到了英国当局的大力支持才完成的,甚至还为此颁布了法律法规,这也等于是在法律上承认了这个运动的合法性。这是由于当时的英国已经充分意识到,商业贸易已经成为了时代潮流,如果固步自封的话,只能被其他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可是中国政府一直都保持着高姿态,这一点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说过了,大明王朝的政治中心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商业贸易的重要性,他们依旧活在封建制度的牢笼之中。
再次,中国手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是海外,因为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对于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小,产品需求量是什么?那就是市场啊!没有买卖就无法拉动生产力。尽管海外市场足够强大,但是经过了殖民掠夺,中国已不再是西方世界获得产品的唯一渠道,这同样打击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这几条原因,有的是意识形态上的,有的则是时间造成的,如果在资本主义萌芽刚刚出现的时候,大明王朝的当权者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才是时代之趋势,那么资本主义就真的离我们不远了。但是,历史并不存在假设关系,由于各种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始终无法跨出那一步……
夭折的航海运动
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带给中国人的是无限骄傲,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旧体制,率先叩开自由贸易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大门。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抓住这次机遇,凭着明王朝的军事、文化、经济能力,很有可能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那么世界的历史都将会重写。
通过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国和南洋的航路畅通了,对外贸易大大地发展了,出国的华侨也就更多了。通过这几十年的对外接触,中国跟南洋这些地区的关系越来越深,来往也越来越多。由于华侨的活动,以及中国的先进的生产工具传入这些国家,这样,南洋地区的生产方式也越来越进步。所以,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实说明,我们这个国家有这样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不去侵略人家。正因为这样,直到现在,尽管时间过去了五六百年,但是郑和到过的国家,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历史遗址。因为郑和叫三宝太监,所以很多地方都用三宝来命名。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事以往历史上是没有的,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是明朝历史上一件很突出的事情。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以后,为什么不去第八次呢?
明成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做皇帝。这个短命皇帝很快又死了,再传给下一代,这就是宣宗。宣宗做皇帝的时候还是个八九岁的小孩,不懂事。于是宫廷里便由他的祖母当权;政府则由三杨,也就是杨士奇、杨荣、杨溥掌握了大权。三杨在朝廷里当了二三十年的机要秘书。三个老头加上一个老太太掌握国家大权。这些人和明成祖不一样。明成祖有远大的眼光。他们却认为他多事,你派这么多人出去干什么?家里又不是没吃的、没喝的。不过明成祖在世时他们不敢反对,明成祖一死,他们当了家,就不准派人出去了。
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国库空虚。
有很多人都将国库空虚这个情况归结于郑和前几次下西洋花费了太多,可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明成祖朱棣不停地“北伐”和迁都北京造成的,相比于朱棣的花钱能力来说,郑和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一场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就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了历史的舞台,而中国在海平面的生命力也就此衰竭。
纵观明朝历史,似乎只有明成祖朱棣一人坚持着要打开海上的防线,让中国人也能够扬起风帆,征服于海上。其他的君主,就连他老爹明太祖朱元璋,想都不想就直接选择放弃大海,并且弄出了一个“禁海令”。
众所周知,朱元璋小时候放过牛、要过饭、打过短工、当过和尚,然而这一系列非凡的履历并没有给他一个非凡的认识,他骨子里的小农意识时时刻刻就会在脑海中浮现。
为什么朱元璋会选择放弃大海呢?
首先,朱元璋理所应当地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财富取之不尽。想想也是,如果中国的领土像倭寇那样只是弹丸之地,估计朱元璋就不会这般财大气粗了。不过没有这种假设,朱元璋的心里,依旧是小农意识。据说他时常会对太子或者是朱允炆说,你们一定要将目光放得长远些,不要总是想着征服那些“蕞尔小国”的土地和财富,那些还不够给咱们大明王朝塞牙缝的呢!
朱元璋的这番话,如果往好的方面想,是明太祖心胸宽广,不愿意主动掀起侵略的步伐。可是往坏了说,就是闭关锁国,以为一切可以无求于人,轻视发展海外交往,拒绝互通有无。在拒绝了危险的同时,也拒绝了进步的空间。
严格说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还是个农民,他一心向往的农耕经济与海洋贸易格格不入。而他作为封建专制帝王,更不容许商品经济搅乱其所要维护的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禁商禁海再天经地义不过了。
抛开朱元璋自己的想法,明朝实行禁海政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倭寇的侵略。
倭寇,是明朝时期对日本人的称呼,他们活跃于13世纪至16世纪,抢夺财物、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他们以海为家,以船为生,不过他们打劫的对象却并不仅仅是海上的船只,还有沿海地区的百姓,一时之间,倭寇所积累的民怨非常之重。
其实倭寇之乱早在元朝末年就已经开始了,不过那个时候的朱元璋还忙着搞内战,无暇顾及到海上的动静,也就没有时间理会。等到了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作为一国之君,他就不能再置若罔闻了。可如何能够彻底解决掉这件事情呢?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和日本建交,两个国家都相互表示友好了,那倭寇也就不会再明目张胆地来犯了。
于是他给日本统治者写了一封以示友好的信,内容无非就是说,咱们两个国家虽然隔着海,但是距离却并不远,不如这样吧,我们两个国家建立起友好的贸易往来,想你一个弹丸之地,肯定资源比较少,没关系,我们大明王朝地大物博,要什么有什么,我还可以给你点贸易优惠政策什么的……
对于朱元璋来说,能够这样主动示好,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开局了。可是没想到紧接着,国内就引起了一阵骚动,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胡惟庸事件”。一想到有人要谋反,朱元璋内心中的无名怒火就腾腾地冒上来。就在这时,又有消息传来,胡惟庸竟然和日本统治者有联络,或许这谋反一事,日本也逃脱不了干系!
朱元璋心里这个火啊,想你一个小小的日本,竟然有如此的狼子野心,竟然想通过一个胡惟庸,就扳倒我大明王朝,你也太自不量力了!不就是个小小的倭寇么,就算你们全部都攻打过来,老子也不放在眼里!
于是乎,朱元璋下令,坚决切断一切与日本的关系,严厉实行海禁!
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朱元璋正式颁布禁海诏令:“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此后,每隔两三年颁一次诏,“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禁通外番”、“申禁海外互市”,还撤了闽、浙、粤等地接待外商的市舶司。
朱元璋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且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望,所以他每颁布一道诏书,就肯定要派自己信任的人去沿海地区视察一番,查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
尽管这是圣旨,但难免会遇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发生,对此朱元璋也早有耳闻。他干脆将下海捕鱼也列入禁止范围。信国公汤和曾奉旨“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如此禁来禁去,最终禁到造船这个根本上,先是禁造能够离岸较远的三桅船,随后船越禁越小,终至“片板不许入海”。
很多人都将“禁海令”归结到防止倭寇的身上,可是,纵观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倭寇之乱似乎消失了,而日本也出现在来到明朝进贡、申请贸易往来的队伍之中。很多人都认为,朱元璋实行“禁海令”,罪魁祸首就是倭寇,可是为什么当明成祖实行了两国的贸易往来之后,倭寇就消失了,而“禁海令”一旦实行起来,倭寇之乱又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外患之一?
日本毕竟是个岛国,缺少资源,胡宗宪《筹海图编》中记载了日本人喜欢的中国物产。如衣料类:丝、丝棉、布、锦绣、红线。日用器物类:针、铁锅、瓷器、漆器、女人脂粉。书籍类:佛经、医书及四书五经。除此之外,日本方面还特别需要中国药材。与此同时,中国士民对日本商品也有浓厚的兴趣。如日本所产倭刀以其锋利精巧备受称道,成为官绅士民争相求购的珍品。另外,倭扇、描金饰物等,也颇受明朝百姓的欢迎。既然有需要,当然就有贸易,然而,明朝政府对此畏之若虎多方阻挠。
就连投降于明朝的“倭寇王”——汪直也曾经这样说过:“倭国缺丝绵必须开市,若允之,海患乃平。”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显,说的就是如果大明王朝能够放开海禁,倭寇之乱,自然就消失了。
朱元璋毕竟是明朝的开山皇帝,他的孙子朱允炆登基之后,还没有多大的作为,就又被朱棣赶了下去,也正是这个大胆的皇帝,下令让郑和不顾及朱元璋的禁海令,据说当时也有大臣提出过异议,说先帝已经下令不许有人出海。朱棣眼睛一瞪,言外之意就是,老子连皇位都敢谋蹿,小小的一个“禁海令”朕又怎么会放在眼里?
在明成祖朱棣的支持之下,郑和成功下西洋,可是朱棣一过世,“禁海令”又重新回到了朝廷之上。朱高炽是一个保守的人,郑和下西洋的入不敷出,已经让国库空虚,面对满朝文武百官的弹劾,他也觉得,明太祖朱元璋当初的“禁海令”似乎也要遵守,就这样,郑和下西洋的辉煌,成为了往事。
朱高炽的这个决定,似乎有了将祖训继承下去的迹象,可是他的儿子朱瞻基却又一次出尔反尔,他完全继承了爷爷朱棣的性情,每每看到郑和遗留在港湾上日益破旧的宝船,竟然有些怀念曾经那种“万国来朝”的繁荣,于是又想到再次下西洋。这个决定,引起了文武百官的惊慌,兵部侍郎刘大夏干脆将郑和积累的航海资料一把火烧成灰烬。
尽管在明朝中后期,皇帝开始变得不务正业起来,禁海令的管理也没有最初那样的严格,然而明朝失去的不仅仅是郑和时代的辉煌,同样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造船业的没落以及狭隘的民族意识。
就在所有人都看好中国没准会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海上霸主的时候,一纸“禁海令”成为了大明王朝水上军队的牢笼,禁锢着他们。可是在禁锢自己人的同时,也给了倭寇一个生存的机会。
倭寇并非是正规的海上作战军队,他们只是日本的普通百姓,多半都是渔民、农民、武士或者是浪人,同样也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落草为寇。不对,应该是落海为寇。
这倭寇并非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也是有一个短暂的发展历程,我们先来说说倭寇的历史,最早的倭寇出现于宋朝,组成成员基本上都是渔民和农民,因为自然灾害,收不到粮食、打不到鱼,就干脆出海抢劫,不过那时候的倭寇可无法到中国的海域之中来,距离在那摆着呢,还没打劫多少东西,来回就得好几天,这买卖不划算。那他们打劫哪里呢?当然是离他们较近的朝鲜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