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大赛的冠军马克?库克每年的收益平均是50%~100%,有的人可能一分耕耘会获得500%的回报。而体育投资的回报率就很低,每个奥运冠军都是从小就开始辛辛苦苦地训练,但拿到金牌后的奖金却不多。2004年,我国奥运金牌得主是奖金20万元,2008年我国奥运金牌得主的奖金是35万元。而银行业一年的工资奖金就比这个数字多得多,比如浦发银行的员工平均年薪41.14万元,甚至还有上百万上千万的。所以,一分耕耘并不是一分收获,千万别在那里傻耕耘。如果埋头耕耘不看天气,一场冰雹下来可能什么收获都没了。要注意观察在哪里耕耘,为什么耕耘,还要看土地怎么样,天气怎么样。
耕耘与运气有关,运气就是天气
有一次,李嘉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对人生的感悟。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在20岁之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的是勤劳、踏踏实实地做事。20岁到30岁的时候想要成功,10%靠运气,90%靠勤奋。并且年纪越大运气所占的比例也会越高,最多的时候运气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都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若我们贸然去做,至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这说明运气会对耕耘产生影响。运气好,又勤奋,收获就会好;光是勤奋,没有运气,也照样倒霉。当然,即使有好运气自己不勤奋,也不会有好的收获,比如买彩票就是这样,你有运气,可能一夜之间就会中3亿大奖,成为亿万富翁;如果没有运气的话,就算你花3亿,买一辈子的彩票都不会中。
运气是什么?它是发生概率很小的一些机会,并且这种机会的随机性很强,无法计算且不可控制。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从哪儿来,怎样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运气具有不可控性,但是会影响收获。所以,在正常的耕耘下,运气不好的话,收获肯定也不一样。
比如华谊兄弟传媒的王中军从国外打工回来之后,开了家广告公司。他很幸运地遇到了中国银行这样一个大客户,得到了一笔大单子——给全国的中国银行设计统一的LOGO,从而赚到了第一桶金,让他有了几千万的身家,成了别人眼中的有钱人。之后有人要拍电影,他就成了别人游说投资的对象。1998年投资《没完没了》,很幸运地碰到了冯小刚导演,结果赢利了。后来华谊兄弟以三年总计60万的聘礼与冯小刚“联姻”。拍电影的人多了,但是很少有人像王中军这么幸运。这就像是打仗一样,同样是英勇,没运气的人就上了阵亡录,有运气的人就上了英雄榜。所以,瞅准时机,把握运气,顺势而为,就会增加收获。
耕耘与资源有关,资源是肥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就算你是国际一流的厨师也做不出白米饭。耕耘也是一样,没有资源就不会有收获,当然资源不好,也会影响收获。
有的企业家说,我们也知道资源很重要,但好的资源都让国企占了。金融业我们进不去,电信业我们也进不去,烟草业还是进不去,石油、电力等能源产业更进不去。问题是还有一些你天天都能够看得见、用得上、摸得着的资源你也没用啊。比如电梯,大家都认为它只是个交通工具而已,很少有人把它看成资源。所以每天那么多人上上下下乘坐电梯都没有想到要好好利用电梯。分众传媒就想到了,他们不仅充分利用了电梯的空间,还把电梯变成了有利的资源。
电梯与老百姓的生活关系再紧密不过了,每天进进出出电梯的人非常多。如果把广告植入电梯,那么就会很容易进入老百姓的视野,从而引导消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商机,用江南春的话说是:“一个人早上上班,他进了电梯会看到电梯海报,在写字楼看到楼宇广告,而在超市、大卖场又能看到我们的大卖场联播,分众的综合影响力将得到很大提升,市场的后进者也将更难效颦”。
2005年年底,分众传媒以1.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经营商框架媒介,从而占据了电梯海报市场90%以上的份额。结果表明,这个资源是有利可图的。2010年,分众传媒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1.374亿美元,来自于商业楼宇联播网、框架广告网络以及卖场终端联播网的总净营收为1.284亿美元。
对企业而言,资源就是公司的财源,没有资源,企业只能画饼充饥。分众的营收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2004年,也就是分众传媒上市的前一年,分众传媒全年的销售收入为2.4亿元人民币,现如今,分众传媒一个季度的收入就是当年全年销售收入的好几倍,这就是资源的效益。
如果没有这些资源会怎么样?即使分众传媒再努力,也不可能实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收获的大小。这是需要引起企业家们注意的,千万别放过任何优质资源,一旦别人把最好的资源都占了,你再想进入那个行业就迟了。因为没了资源,即使有再多的努力,到头来也会一无所获。
当然,资源很重要,选对了资源更重要。就好像种地选种子一样,如果你撒错了种子,把旱稻拿到了水里面去种或者把水稻拿到旱地里去种,那肯定是不会有好收获的。所以,员工选错企业,空囊;企业入错行,空忙。
耕耘与政策有关,政策就像阳光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只是处在一个市场的小环境中,更是处在一个社会的大环境中。在市场环境下,企业只需要遵从市场规律就可以了,但是在大的社会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政治因素,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影响。政策是什么?政策代表的是大的、宏观的经济利益,是随着国家在某个时期的目标与任务而不断调整的。政策的作用有可能是促进企业发展,也有可能是抑制企业发展。政策引导企业发展,政策的调整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比亚迪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在政策扶持方面,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进入汽车制造行业。与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不同的是,比亚迪不只是关注传统能源汽车,而是较早地选择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从2008年开始,可以重复充电的比亚迪F3DM和E6双模混合动力车相继面世。尤其E6这款汽车,百公里能耗约为20度电,相当于燃油车的1/3至1/4的消费价格。不仅降低了油耗,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尾气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很好地解决了环保问题。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领跑者,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可以说,比亚迪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创造了新能源汽车的奇迹,而这种汽车的诞生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要求的,所以国家的政策也给新能源汽车开了绿灯,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
国务院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公布了首批五个新能源试点城市,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发改委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别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把积极有序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中国汽车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中之重。
另外,即将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确定了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政府的大力支持无疑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并且这些政策也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市场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很显然,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会得到这么大的政策支持,并不是给点阳光就灿烂,而是光照相当充足。节能,减排,环保,这是全世界的共识,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之前由于受到技术条件限制,很多企业高耗能、重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现在技术条件提高了,国家提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了企业的发展更健康、更持久,必须节能减排。毕竟一时的效益不是一世的景气。政策变扬为抑了,企业就必须按照政策办。哪怕现在发展得很好,如果与国家政策相背,最后也是死路一条。现在很多高耗能项目的停批、停建就是很好的例子。
为什么深圳出了那么多行业的“优良品种”?万科、招行都出在深圳特区而不是别的地方,就是因为那里是政策光照充足的地方。总而言之,如果说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命脉的话,那么政策就是企业的晴雨表,政策的阴晴圆缺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企业要想发展,政策是关键。政策好,外部环境良好,企业发展就可以风调雨顺,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政策变化,风险变幻莫测,企业则可能会血本无归。作为企业家,必须时刻关注政策动向,严格按照政策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