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600000020

第20章 机缘品第七(1)

释品题:机谓根机,缘谓因缘;众生之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化之因缘,称为机缘,凡说法教化皆以机根之纯熟为缘起。禅宗师家教化弟子时,极强调顺应各种机缘而施行其教法。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云:“尔看眉毛有几茎,这个具机缘,学人不会,更即心狂。”机有利纯、缘有胜劣,机缘相感,自性开发;此名乃记述六祖慧能得法后,在曹溪弘化时,各方学者前往请益,所有师资投契的机缘,汇录于此,故以“机缘”为品题。案:古本无此篇题,别本或作《参请机缘》第六。元初南海宗宝的跋文中有“复增入弟子请益机缘”一句话,可见北宋明教契嵩本中并没有《机缘品》这一品,而是仅在《南北二宗性门》中记载有法达、智常等三数人。这三数人也是契嵩另据《曹溪大师别传》而增入的。今查敦煌本,只列名字者有法海、志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六人,有问答经过者,有志诚、法达、智常、神会四人。另有一段暗指神会的悬记:“……吾灭后二十余年,邪法撩乱,惑我宗旨,有一人出来,不惜生命,定佛教是非,竖定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传。”此段虽是神会或其门下有所为而增饰之辞,亦足以表显神会当初力争禅宗法统时的坚苦卓绝。后来神会一支衰微而南岳青原两支隆盛,故宋元以后的《坛经》都删去此一悬记,而采取《曹溪大师别传》中“二菩萨东方来”的另一悬记了。“刘志略与其姑无尽藏”的一段,亦出于《曹溪大师别传》,而敦煌本中所无。至于神会一段经过,德异吴中流传本列在《顿渐品》中,宗宝南海流传本则列在《机缘品》中,这又是元初两本不同之处。

经文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他本云:师去时,至曹侯村,住九月余,然师自言,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此求道之切,岂能逗留,作去时者非是〕。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①:“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②,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③,延师居之;俄成宝坊④,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⑤,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烧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⑥。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⑦,因名“避难石”。师意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⑧。

注释

①耆德:耆,老。《晋书·食货志》:“九年躬稼,而有三年之蓄,可以长孺齿,可以养耆年。”古称六十岁之人为耆。耆德,指年高而有德行之人。②魏武侯玄孙:魏,一作晋。侯字是衍文,玄字乃是系字之误,故此句当作“魏武系孙”。魏武即曹操;系孙,就是曹操之裔孙远孙。③梵宇:佛教的寺院、佛堂之别称。④俄成宝坊:俄,不久;旋即。《周书·庾信传》:“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俄成,即极短的时间所成就的事或物。宝坊,是对寺宇的美称。俄成宝坊,即是说很快就成为一座众人所赞美的大寺院。⑤恶党:憎恨讨厌之人结成朋党,称为恶党。此处指那时嫉妒六祖,欲夺取六祖所得衣钵的那批僧徒。⑥挨入:挤进;挨身而入。⑦膝:大腿与小腿交接的部分。内有股骨(大腿骨)与胫骨(小腿骨之一)连结而成膝关节,主要作伸直和弯屈运动。在人,膝部骨胳直接位于皮下,容易摸到。前方有一块可以移动的髌骨(即膝盖骨),参与膝关节的组成。后方为“腘窝”,窝内有神经和血管通。⑧二邑:指怀集、四会二县。提示元初南海宗宝的跋文中,有“复增入弟子请益机缘”一句话,可见北宋明教契嵩本中,并没《机缘品》这一品,而是仅在“南北二宗见性门”中记载有法达、智常等三人。此三人也是契嵩大师另据《曹溪大师别传》而增入的。敦煌本只列名字者,有法海、志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六人,有问答经过者,有志诚、法达、智常、神会等四人。另有一段暗指神会的悬记“……吾灭后二十余年,邪法撩乱,惑我宗旨,有一人出来,不惜生命,定佛教是非,竖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合不传”。此段虽是神会或其门下有所为而增饰之辞,亦足以表显神会当初力争禅宗法统时的坚苦卓绝。后来神会一支衰微而南岳青原两支兴盛,故宋元以后的《坛经》都已删去了此一悬记,而采取《曹溪大师别传》中“二菩萨东方来”的另一悬记了。再者,刘志略与其姑无尽藏尼之一段,亦出于《曹溪大师别传》而敦煌本中所无。至于神会一段经过,德异吴中流传本列在《顿见品》,宗宝南海流传本则列在《机缘品》,这又是元初二本不同之处。

经文

僧法海①,韶州曲江人也②。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③。”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④。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⑤。

注释

①法海:唐代僧。曲江人。初见六祖,问即心即佛之义,言下顿悟。师集录六祖大灯(慧能)禅师于韶州大梵寺说法之内容,而成《法宝坛经》,记载六祖之语要、出世因缘等,理趣甚深,盛行于世,为后来禅宗之宗经。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②曲江:在广东省,唐乐昌县南,为韶州的首县。今为广东省韶关市郊。③愿垂指谕:长辈对下辈下达之表示叫作“垂”;谕,告知的意思。愿垂指谕,就是希望能夠为我指示晓谕。④习性:亦称习种性,全称为习所成种性。二种性之一、六种性之一。指经由后天之修行、熏习而得之种性。亦即听闻法界等流教化而修习众善。相对于此,无始以来法尔自存,辗转相续的无漏因之种性,称为性种性;亦即所谓的天禀之性。⑤双修离诸物:双修,指定慧双修;离诸物,指离一切相。双修离诸物,意即当明白定慧的正因,修达定慧离诸物事相,就可见性成佛了。

经文

僧法达①,洪州人②,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③;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④?”曰:“《念华经》已及三千部⑤”。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⑥,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⑦,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⑧。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⑨!”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⑩,师曰:“止!此经原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寢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原是法中王。”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注释

①法达:六祖慧能弟子,《景德传灯录》卷二有传。②洪州:亦作洪都。江西省旧南昌府(治今南昌市)的别称。因隋、唐、宋三代曾在此置洪州,又为东南都会而得名。唐王勃《膝王阁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在此置洪都府,次年即改南昌府。③《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凡七卷或八卷,共有二十八品。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妙法,意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化经,比喻经典之洁白完美。据推测,其原典之成立可溯自纪元前后。该经主旨,认为小乘佛教各派过分重视形式,远离教义真意,故为把握佛陀之真精神,乃采用诗偈、譬喻、象征等文学手法,以赞叹永恒之佛陀(久远实成之佛)。称赞释迦成佛以来,寿命无限,现各种化身,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重点在弘扬“三乘归一”,即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归于一佛乘,调和大小乘之各种说法,以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其表现虽为文学性,然主旨则契入佛陀教说之真思想。各品成立年代虽互异,然自整体观之,仍然不失浑然统一,在佛教思想史上、佛教文学史上具有不朽之价值。汉译《妙法莲华经》有六种,现存者有如下三种:“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八卷二十八品、阇那崛多与达磨笈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二十七品。其中以《正法华经》最详密;《妙法莲华经》最简约,然流传亦最广,一般所诵者即为此本。④蕴习:蕴,积聚;藏蓄。《左传·昭公十年》:“蕴利生孽。”《后汉书·周荣传》:“蕴匮古今。”亦指事理的深奥处,如底蕴、精蕴。习,积习;蕴习,积累积聚的知识。⑤三千部:指三千遍;诵一遍《法华经》称为一部,法达共诵读《法华经》有三千遍,故称三千部。⑥慢幢:慢,心所法之一。以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为性,能障不慢,生起清苦为业。窥基大师说:“有慢的人,于四谛理的三宝功德不谦而由此生死轮转,受诸苦果。”是偏对是否信仰佛教说的,实际上妄自尊大的人,随时都与他人计较短长,其本身就是痛苦。幢,是庄严佛菩萨道场的标志,为旗一类的装饰物。谓圆桶形为幢,长片状为幡。慢幢,我慢心一起,自负其高,犹如幢之高耸,故将慢心喻称为慢幢。⑦空诵但循声:这是说只在口中随声空诵,内心并没有随经意去领会。俗称“读望天书”即是。⑧莲华从口发:这是说要能离言说相而忘诵读佛经之功,才可以说是诵《妙法莲华经》。⑨宗趣:指宗派根本之主张、归趣。为一宗、一派立教说法之原由,及思想、精神等之最高表现。又体得宗旨之修行法,亦称宗趣或宗致。《景德传灯录》卷五:“学人愚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⑩譬喻品:此《妙法莲华经》中卷二第三品。譬者,比类也;喻者,晓训也。因道理深奥,人难以明白,故举出一譬喻,寄浅训深,使人容易明白。故《法华文句》云:“大悲不已,巧智无边,更动树训风,举扇喻月,使其悟解。”

一部《妙法莲华经》说了七种譬喻,称之为“法华七喻”。《譬喻品》中所说的“火宅喻”乃第一喻。此品亦为“三周说法”之“譬喻周”。由“三周说法”而敷衍出“三周授记”之说。上、中、下三根之声闻由于听闻《法华经》之“三周说法”而得悟,对此,佛为之各各授予作佛之记,称为“三周授记”。在此品中,对上根之舍利弗授记。驱驰:策马疾驰。《汉书·周亚夫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也用作奔走效力之意。诸葛亮《出师表》:“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寢息:停止;平息。谄佞:谄,巴结奉承;谄媚。《公羊传·隐公四年》:“公子翚谄乎隐公。”佞,花言巧语谄媚于人。《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佞。”谄佞,即讨好奉承他人。劳劳:劳苦过甚。牦牛爱尾:语出《法华经·方便品》。牦牛,其尾细长如丝,可饰为旌麾。面毛遮面,见境不真。往往因爱护其尾,避人捕捉,堕坑、崖而死。故以牦牛爱尾喻众生贪爱五欲,备受诸苦。此处复用此典故,喻人愚昧无知,盲目追求不应该追求的东西。转经:读诵经典,义与诵经同。据《高僧传》经师论之说,咏经称为读。歌赞则称为梵音。完整读完一部经者,称真读。但如《大般若经》之大部经卷,则仅读其初、中、后之数行,或仅翻页作读经状,均称为转经,又称转读。转经之法会,称转经会。《大藏经》之转读,称为转藏。长御白牛车:白牛车,即大白牛车,指一佛乘。即《法华经·譬喻品》所说四车之一。天台、贤首诸师以羊车譬喻声闻乘,以鹿车譬喻缘觉乘,以牛车譬喻菩萨乘,而以大白牛车譬喻一佛乘。对界内三乘之方便权教,以门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车譬喻界外一乘真实之法门,此说即“会三归一”之旨。嘉祥、慈恩诸师则主张宅内牛车与宅外牛车同体无殊,故将二乘会归菩萨乘。长御白牛车。就是说恒常驾坐着自性一佛乘。羊鹿牛车:语出《法华经·譬喻品》之“火宅三车”的譬喻。羊车,以羊挽车。譬喻声闻乘之人,修四谛行以求出离三界,但欲自度,不顾他人,如羊之奔逸,竟不回顾后群。鹿车,以鹿挽车。譬喻缘觉乘之人,修十二因缘以求出离之界,略有为他之心,如鹿之驰走,能回顾后群。

同类推荐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宽容》讲述的就是“宽容”,以佛学与国学中涉及的饶恕、包容、谦让、忍耐为基础,告诉读者一个获得淡定、幸福人生最简单的诀窍: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知交遍天下,朋友之间不必事事计较;因为宽容,我们才能步步登高,胸怀的宽广决定了人生舞台的大小;因为宽容,我们才能家和万事兴,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被私欲沾染;因为宽容,我们才能优雅行事,息事宁人总好过无事生非;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放下执念,收获的是一整片蓝天!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热门推荐
  • 艺术家之养成系统

    艺术家之养成系统

    带着地球的文化来到异世,开始了自己在娱乐圈的装逼之路,一路飙升。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 重生之纵横无双

    重生之纵横无双

    前世废人一个,眼睁睁看家族覆灭,爱人离世,却无可奈何!得重生机会,当遂心意,纵横无双!
  • 邪王妖妃:呆傻庶小姐

    邪王妖妃:呆傻庶小姐

    傻子?废材?既然认定她又傻又废那她不做点出格的事就太对不起众望所归了,于是嫡姐与太子未婚夫偷情时她墙头高歌,“门前角落里跑来一只鸭,快来快来看一看公鸭戏母鸭”引来众人围观。伪善嫡母要喝她血治病?很好!双手奉上鲜血淋淋苏菲一片!众人哄抢上古神兽?难道没人发现神兽早已是她的宠物?还有这些傻弱蠢竟敢向她挑战,玩花样自杀么?女王登场,霸气侧露,一统三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魏晋那些事儿

    魏晋那些事儿

    枭雄桓温曾说:“大丈夫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复遗臭万年!”他北伐不成,就想篡位。儿子桓玄在脸皮厚度上比老爸更胜一筹,强行称帝不说,为了标榜自己是有道明君,还逼迫别人当隐士,自导自演不亦乐乎,留下一个千秋笑柄。这年头,出名比魏晋那些年容易多了,但有时候与其追求雷人的一瞬,倒不如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 王郭两先生崇论

    王郭两先生崇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龙九天

    御龙九天

    金夕被废金气根,如何傲视九界?打怪夺丹,智斗兽王,一路升级;抱着王元姬长大,护着武媚娘称皇,揽着奇女子闯关,一切只为御龙九天!定刘邦,拥刘秀,立大唐,闯大清,一界一藏龙,逐层帝王更,扬言而出:我若杀你,必因藏龙!
  • 扭曲的游戏观

    扭曲的游戏观

    扭曲的游戏观,会发什么怎样无耻的事呢?刷新你三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