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前进号一直航行在包围着南极大陆的海洋——南大洋上,它的北界为南极辐合带——水温、盐度急剧变化的界限,位于南纬48度至62度之间,这条线也是南大洋冰缘平均分布的界线。南大洋的面积为7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而没有被任何大陆分割的大洋。它具有独特的水文特征,不但是生物稠密、生机盎然的生物世界,而且对全球的气候影响举足轻重。
南大洋中栖息着数千种海洋生物,从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到几米长的大型海藻;从小型的浮游动物到大型的哺乳动物海豹、海狮,乃至百吨重的巨鲸;从会飞的海鸟到不会飞的企鹅。就生物的分布而论,从岸边的礁石、沙滩到潮间带;从浅海到数千米的海底深渊;从海水到浮冰、冰上,都有它们的踪迹。
种类少,数量多,这是南大洋生物的特点之一。南大洋的生物种类没有世界上其他大洋那么多,但数量却大得多,如南极磷虾,其蕴藏量约4亿~6亿吨,还有说是50亿吨。
南大洋生物的另一个特点是生长慢,代谢低,耐寒冷,耐黑暗,个体大,寿命长。例如南极的某些鱼类,每年生长几厘米;南极鳕鱼能忍耐零下89℃的低温;罗斯冰架发现了耐黑暗而腹中空空的浮游生物;帝企鹅能忍耐零下70℃的低温,平均体重为43公斤;蓝鲸的体重高达150吨;象海豹的体重达6吨;最大的乌贼重达143公斤。同位素测得某种南极鱼的年龄为1600年……
磷虾的生长过程十分有趣。磷虾的卵排到水里后,在其孵化前,不断下沉,一边下沉,一边孵化,一直下沉到数百米,甚至2000多米,才孵化出幼体。幼体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上浮,边上浮,边发育,当幼体发育成小虾时,它也几乎到达海水表层了。这时,它可以在表层觅食、生长、集群。当其发育成熟,又进行下一代的繁殖。
然而,鳞虾等南大洋的生物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世界各国虽然对捕鲸进行了严格限制,但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掠夺仍没停止。航运业产生的噪声和排放的污水,都给海洋造成污染,大约有10万种化学药品通过污水和空气到达海洋里,还有难以分解的有机氯化物,受到破坏的臭氧层,那些深海中众多未知的、有益于人类的动植物,将由于海洋污染逐渐遭到毁灭。生活在南极周围海域的磷虾的种群密度正急剧减少。
磷虾是海洋中鱼类、鲸类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的重要饵料,在海洋生物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留存于地球上的最大的蛋白质资源,它的生存状况令人忧虑。
由于鲸类等海洋哺乳动物位于食物链的末端,海洋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削弱了它们的免疫系统,使它们极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攻击,还妨碍雌兽受孕或引起流产,从而使它们的繁殖率大大降低。
我不愿意看到鲸像恐龙一样,若干年后只能看到它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