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品质的第一步是:
注意每天所做之事,
并体验在不同活动、场合、时段的感受。
生活品质如何,要看人在70年(或更多)岁月中做了些什么,以及这段时期的意识流转情形。一般说来,不同的活动会带来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这是众所周知的。倘若一辈子都做些灰心丧气的事,你便不可能拥有愉悦爽朗的人生。
大致来看,所有的活动都兼具正反两面。例如,人在进食时的感觉通常会比平时更好,若将一个人整天的快乐程度变化绘成图表,图内曲线便宛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侧面图,最高点正好就是进食时刻。然而,人在吃喝之际,精神的专注度却也处于最低点,极少出现心流。
人类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并非线性,而应视此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联而定。例如,食物虽是产生愉快情绪的最佳途径,我们却无法靠不断进食来获得快乐。饮食即使有助于提升快乐,但进食时间也仅占每日清醒时段的5%。如果分分秒秒都用于吃喝,我们会立刻对食物丧失乐趣。其余如性、休息、看电视等人生乐事,也是相同的道理:少量即可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且又不致上瘾成癖;数量越是增多,“报酬率”便越是减少。
日常活动的不同感受
表2列出了一般人日常活动的体验与感受,从中可看出成人在工作(或儿童在写作业)时,快乐的程度通常不及平时,动机也较薄弱,然而注意力却十分集中,心智运作的投入程度高居一整天各项活动之首。出乎意料的是,工作通常也是心流发生的时刻,其原因是:此时的挑战难度与应变能力都很高,而且目标明确、回馈迅速。
当然,“工作”的定义太广,所以难以精确归纳。一般说来,体验的品质与当事人的职业有关,如交通控制员就比守夜人员需要更大的专注力,自行创业的企业家也比公务员更具强烈动机。然而,相异的职业却也具有相同的特质,如经理与工厂操作员的工作体验会十分近似,居家体验则相距较远。
此外,同一份工作会给人不同的体验。例如,某经理热爱执行计划,却痛恨开会;某操作员乐于装配机器,却厌恶盘点存货。但是,若与其他类别的活动相比,工作的体验具备显著特质,反而较有规则可循:越接近心流状态,精神越是专注,感受也越加正面。工作时,人若能具有明确的目标、迅速即时的回馈、挑战与能力相当、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中,并维持相当的专注力,当时的感受将无异于亲身参与一场球赛或艺术表演。
维持类活动的体验与感受则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很少人乐于做家事,因此,它四个项目的评分不是中等,就是低分。但若细究,便可发现,烹调通常被归为正面体验,尤其在与打扫相比时更是如此;而梳洗、穿衣等个人整洁项目,性质大半偏向中性,既不正也不负。如前所述,进食是一天中情绪与动机最佳的时刻,但此时的认知运作却十分低落,罕有心流出现。
维持类活动的最末一项为开车,此项活动竟然十分正面。虽然它在快乐与动机方面仅居中等,但因必须用到技巧与专注力,有些人在此时获得心流体验的概率反而比其他时候还多。
如一般人所料,休闲是一天中最具正面感受的活动,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刻,因此动机最为显著。然而,很多结果仍然让我们感到很意外:如看电视、阅读、休息等被动式休闲活动,虽然令人十分愉快,又具备明显动机,却无法使人进入全神贯注及心流的状态。纯粹社交性的谈天,虽在专注力上偏低,其余各项仍相当正面。谈情说爱或性交固然是一天中的高潮,但毕竟不是多数人所能享受,因此对整体生活品质并未造成影响,除非当事人拥有的男女关系兼具知性和感性,而且维系时间也长,那又另当别论。
主动式休闲也是十分正面的体验。当人们从事爱好、运动、弹奏乐器、看电影或下馆子时,大多比较快乐、专注、有动机,而且比一天中任何时候更容易产生心流。在这些时候,不论快乐、动机、专注力还是心流等体验都达到巅峰,并且彼此协调一致。然而,我们不可忘记,主动式休闲通常仅占个人整天空闲时间的1/5~1/4,更有许多人因花费太多时间从事看电视等被动式休闲,而牺牲了主动式休闲。
规划生活,获得最佳体验
另一种解读表2的方式是提出问题:哪一项活动最让人快乐?从事哪一项活动的动机最强?如果认真作答,你一定会发现,最快乐的时刻出现在进食、主动式休闲及谈天,而最不快乐的时刻是工作或做家事时。
动机的模式也与此相似,只不过,被动式休闲的快乐程度虽低,人们仍有意愿进行。至于专注力,它的最高点表现在工作、开车及主动式休闲中,这些都是一天中最耗损精力的活动,也是最常产生心流的项目。
通过这个角度分析表2,可再度看出,主动式休闲的整体体验最佳,做家事、个人保养及发呆最差。
由此可知,改善生活品质的第一步在于:妥善规划日常活动,以从中获取最有助益的体验与感受。此举看似容易,但在巨大的惰性及社会压力下,人们往往分不清自己究竟喜欢生活的哪个部分,也辨别不出压力与挫折来自何方。我们可以试着在每天晚上回顾当天的活动,或借由日记有系统地清查各种影响情绪的事项,并逐步增加获得高分的活动,递减其余得分低的活动。
由马丁·德·德弗里斯医师所提出的一桩罕见病例,也许能说明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德弗里斯是荷兰一所大型精神病院的精神科医师,这家医院向来分发ESM手册给病人填写,借此得知他们一天的活动、念头及感受。其中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性患者,住院已超过10年,她思路不清、病况严重,很少有情绪变化。然而,由她两个星期内的ESM记录却发现,她曾出现两次情绪高亢的时刻,而且正巧都是在修剪指甲时。医疗人员认为这是个发现,便找来专业人员教她修剪指甲的相关技巧,而她也十分热衷于学习,过了没多久,她便开始替病友修整指甲。
此后,她的性情产生了180度的大转变,院方也同意,在有人监护的前提下让她出院。她在家门口挂起招牌,不到一年就能自力更生了。没人知道为什么修指甲是她需要的挑战。对这名患者而言,在人生的此时此刻,改以修剪指甲为业,至少为她的生命带来些许类似心流的体验。
意大利米兰大学的弗斯托·马西米尼教授与同事也采用ESM作为诊断工具,借此改变病人的活动形态,增进其个人幸福。倘若某位患者始终离群索居,他们就替他找一份工作或业务活动,让他有机会与人群接触;如果有病人惧怕生人,他们就带他去拥挤的街市开眼界,或者去跳舞。在医疗人员的陪同下,让病人离开安逸的办公室,亲临问题情境,通常有助于病人排除心理障碍,进而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有创意的人特别善于安排生活,因此不论他们做什么、何时做、与谁一起做,都能获得最佳成果。假如他们需要的是顺其自然或乱无章法,也难不倒他们。小说家里查德·斯特恩对于个人日常生活律动(rhythms)有一段十分典型的描述:
我猜,这和别人的“律动”大同小异。任何一个有工作的人,不是生活有一定的规律,就是在生活中设定好独处或群聚的时段。无论如何,他会为自己编妥一套时间表。但在我看来,这并不纯粹是外在、表面的现象,还涉及生理、荷尔蒙、器官,以及它们与外界的关系。
试问一个很平常的问题:你早上看报吗?我在多年以前有此习惯,但已经几年没这么做了,日常的律动也因此有所改变。有人爱在晚上固定时间喝一杯酒,因为此时他的血糖较低,使得他盼望这么做。当然,工作时也有类似情形。
日常律动的主要特质是时而孤独,时而群聚。我们一再由研究中发现,人在孤单时会情绪低落,有人相伴时则较有活力。受访者在独处时的回答,大多显得不快乐、不专心、无动机、淡漠,以及其他各种负面特质,如被动、孤独、无归属感、自卑等。
重视人际互动
对于未受教育、贫穷、单身或离婚等资源最少的人而言,孤独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些人处于群体中时,通常不会出现病症,只有孤独时才会产生异状。凡被诊断患有长期忧郁症或饮食机能失调的人,只要有人相伴或全心投入一件事,便与健康的人无异。但当他们孤独无伴且无事可做时,心中便会充满沮丧的念头,意识逐渐紊乱。事实上,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只不过程度较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