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人,
不太需要物质财富、
娱乐、舒适、权力或名望,
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回馈。
充满多种心流活动的人生,远比借着被动式娱乐打发时间的人生更有价值。正如某位女士在描述事业对她的意义时说:
它让你完全沉浸在工作中,深深享受其中的乐趣,你根本不想再做别的事情。如果有人无法得到类似的体验,我不知道他们要怎么活下去……
或者,如美国历史学家伍德沃德在探索美国南部生活动力的著作中所言:
我对这个题目兴趣浓厚,并能从中获得满足。人必须要有一种动机或意识,去追求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若不如此,生活必定十分茫然无味。我个人绝不会想过这种生活。对我而言,彻底地休闲娱乐、没有半点儿重要事情可做,不啻是一种绝境。
我们若能以这种热忱及投入感来面对人生,便可以说具备了自得其乐的性格。
自得其乐
“autotelic”(自得其乐)是由“auto”(自我)及“telos”(目标)两个希腊字根组成。所谓“自得其乐的活动”,即指该活动本身就是目的。例如,下棋的目的如果是为了乐趣,那么棋赛便是一种自得其乐的体验;假若是为了赢得金钱,或是为了争得棋界的排名,下棋的动机就变成了“外求目标”。将这种观念应用到人格上,“自得其乐”便是指以活动本身为目的,并非为了日后达成某种外在目标而从事该活动。
当然,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自得其乐性格,因为我们都必须被迫做一些出于责任感或必要的事,但这其中还有程度的不同:有人几乎从不觉得所做之事有值得做的价值;有人却觉得所做之事都十分重要;有人则介于两者之间。所谓“自得其乐的性格”,指的就是第二种人。
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人,不太需要物质财富、娱乐、舒适、权力或名望,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回馈。由于这种人不论在工作、家庭生活、人际互动、饮食甚至是独处时,都能感受到心流,因此不太会倚赖外在的报酬行事,过着沉闷枯燥、了无意义的公式化生活。他们不受外来事物的威逼利诱,显得较自动自发、独立自主,因为全心投入生活,他们对身旁诸事也多多参与。
但是,如何判断某人具有自得其乐的性格呢?最佳的方法是,在各种情况下对此人进行长期观察。心理学家所用的简短测试十分不当,因为心流是相当主观的体验,受试者可以毫不费力地作假。长时间的访谈或问卷固然有点儿用处,但我还是喜欢采用比较间接的方法。
根据理论,当你认为某一情境的挑战度很高、个人能力也很强时,理应产生心流。因此,要想测出某人是否具有自得其乐的性格,不妨以ESM进行一周的追踪调查,计算他们报告中高挑战、高能力情况的频率。我们发现,有人高于70%,有人低于10%,由此可以假定,前者较后者更具有自得其乐的性格。
利用此法,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两种人的区别。例如,我们曾针对200名非常聪颖的青少年进行研究:其中有50人表示,一周内的高挑战、高能力情况出现频率在75%以上(称做自得其乐性格组);有50人在15%以下(称做非自得其乐性格组)。然后,我们提出问题:两组青少年利用时间的方式有差别吗?
最显著的差别可通过图4及图5的对照看出。前组的青少年平均有11%的清醒时刻是用于读书,比后组青少年高出5%。由于每一个百分点相当于一小时,我们也可以说,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青少年每周会花11个小时看书,而另一组只花6小时。
图4 自得其乐性格的青少年在各项活动中所耗费时间的比例
另几项差异如下:在嗜好方面,前组所花时间几乎为后组的两倍(6%∶3.5%);在运动方面是2.5%∶1%。唯一相反的是看电视,非自得其乐性格的青少年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几乎为前组青少年的两倍(15.2%∶8.5%)。
针对美国202位自得其乐性格,以及202位非自得其乐性格青少年所作的代表性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的显著结果。由此可见,自得其乐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时间的运用。被动式娱乐及休闲没有机会运用到技能,唯有动脑、用心地工作或从事主动式娱乐,你才能从中体验到心流。
但是,自得其乐性格青少年的生活品质,难道就优于其他同龄人吗?由于在我们的定义中,自得其乐性格通常都表现在高挑战度的情境中,因此,这些青少年所从事的高挑战度活动也只能说是我们的定义而已。真正的问题是:人们若经常处于心流状态,是否真的有助于提升主观感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由图6即可看到这一结果。这是针对代表全美高中人口的两组青少年—202位自得其乐性格及202位非自得其乐性格学生的生产类活动(包括读书或支薪工作),进行一周的ESM调查的平均结果。其中显示,前组青少年在生产性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力及自尊心,并十分肯定眼前所做的事对将来很有助益。然而,在快乐或乐趣方面,两组的差异并不显著。
两组青少年主动式娱乐的体验品质又是如何呢?由图7不难看出其中的差异。果然不出所料,两组青少年在娱乐上所感受到的乐趣与快乐都比生产类活动高。然而,此时的他们不仅专注力较低,也不觉得这些活动对未来具有重要性。
为何不能更快乐
除了快乐那一项,其余各项都具统计意义。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青少年较专注、较能自尊自重,也比较能看出自己所做之事与未来具有相应的关联。所有结果都符合我们所料,只有一项例外:为什么他们没有更快乐?
数十年来,我借由ESM方法进行无数研究发现,生活品质不能全凭个人报告的快乐与否判断。有些人就算讨厌工作、毫无家庭生活可言,也会说自己很快乐。人是很有弹性的生物,即使事事都不称心,也有办法让自己不悲伤沮丧。如果连一丁点儿快乐都没有,人还有继续活下去的必要吗?
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人不见得会更快乐,但因他们所做的事情比较困难繁复,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感觉比较好。光是因为生活过得好而感到快乐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人们还要能在从事有利自身技能锻炼、有利个人成长及发挥潜能的工作时感到快乐。幼年时期尤其如此,青少年若因无所事事而觉得快乐,长大之后,很可能就快乐不起来了。
另一项有趣的发现是,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青少年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大约是一周四小时,远高于另一组。由此可知,这些青少年之所以能甘之如饴地做各种事情,似乎是因为家庭能提供庇护,让他们在其中安然无惧地进行试验,无须害羞或担心输赢。
美国的儿童养育方式强调尽早独立,青少年一旦离开父母,身心两方面很快便会成熟。但提早成熟并不如想象中好,太早让青少年独立生活反而使他们易缺乏安全感,很多事都不敢去做,甚至越难在成人世界觅得立足之地,所以有必要拉长依赖期,以便让孩子们作好充分准备。
专注的力量
创意洋溢的人通常也具有自得其乐的性格。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是因为他们能将多余的精力投注在琐碎平凡的事物上。神经心理学家伯纳德·米尔纳提及自己的工作态度时,说道:
我并不偏重伟大或重大的事物,因为每一个微小的新发现,即使再渺小,在发现的那一刻,仍然十分振奋人心。
这些话也道出了其他领域的先锋科学家或艺术家的心声。历史学家戴维斯对于挑选研究主题提出解释:
我对某些问题真的万分好奇,达到无法自拔的地步……此时,我只觉得这问题有趣至极……除了好奇心和欣喜,我不知道自己还投资了什么。
发明家弗兰克·奥夫纳在改良喷射引擎及脑波扫描器(EEG)之后,以81岁高龄对毛发细胞的生理学研究产生了兴趣。由此正可以看出,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人在面对生命疑惑时,即使事情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也会抱着谦恭的态度:
噢!我喜欢解决问题,不论是洗碗机坏了、汽车不动了,还是神经的运作原理,我一概都有兴趣。现在,我正和彼得研究毛发细胞的生理现象,嗯……真是太有趣了……我才不管这是属于哪一类的问题,只要能解决,就有乐趣。解决问题实在是很好玩的事,不是吗?这不就是生活中的趣事吗?
由最后一句话也可看出,自得其乐性格者的兴趣不完全是被动或冥想式的,他们还要具有弄清问题的企图心,也就是发明家想解决问题的意图。最重要的是,这兴趣必须不完全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唯有将注意力适度转离个人的目标及野心,你才有机会理解现实的本质。
学会管理时间
如果你未能在童年发展出好奇心或兴趣,不妨从现在开始,以免迟迟无法提升生活品质。原理很简单,实行较困难,但还是值得尝试。
首先,发展一种不论做什么事都全神贯注、运用技能的习惯。如果能付出心力、细心做事,就算是洗碗、穿衣、割草等例行性工作,你也会从中获得回馈。其次,每天将若干精力转移至自己厌恶的事、未曾做过的事,或想做却嫌麻烦的事情上。世上值得看、值得做、值得学习的趣事何止千万,但我们若不肯花费心思,便无法尝到真正的趣味。
许多人会说,这项建议根本没有用,因为他们有太多事情要做,时间都用尽了,根本不可能再去做其他新鲜有趣的事。于是,一天中最常听到的抱怨就是“时间不够用”。
这种情况大半是未能掌握人生的借口,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必要的?如果能先花点儿精力分析轻重缓急、加以安排,并简化损耗精力的例行性事务,又有多少事情是可以免除的?
如果任光阴由指缝中流逝,时间很快就会用完。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仔细管理时间,但目的不光是追求未来的财富及安稳,而是享受此时此刻的人生。
掌控注意力
要想发展个人的兴趣与好奇心、为享受生活而享受生活,首先必须拥有时间,其次是具备掌控精力的能耐。我们不能仰赖外在的刺激或挑战来促使自己专心,而是要学会靠自己的意志力集中精神。这种能力与兴趣的关系是通过互为因果、互相强化的过程而建立的:如果你对某事有兴趣,就会在这上面用心;若对某件事情用心,你便很容易对它产生兴趣。
许多令我们觉得有趣的事,并非因为它原本就有趣,而是因为自己为它花了不少力气。昆虫与矿石本身并不十分迷人,但只要开始搜集,你就会发现它们的可爱。人也是一样,一旦你深入了解对方的生活与思想,对他们的观感就会全然改变。跑马拉松、登山、打桥牌与看戏剧都是十分枯燥的事,但对投注许多精力、了解其中奥妙的人并非如此。人们若专注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领域,自然会有无穷的机会出现,让人透过身心、情绪等磨炼技能,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说无聊。
能掌控注意力,便能掌握体验,进而控制生活品质。只有专心致志,资讯才能进入意识之中。专注力宛如一层滤网,夹在外在事物与内在体验之间。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大半与掌控注意力的能耐有关,而非来自于发生之事。生理疼痛、金钱损失或社群关系恶化对人的影响,取决于人们对它的在意程度,以及它在人们心中所占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