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痛苦时,你若耗费越多心神,苦楚便越发真实,意识也越加紊乱;但若一味否认、压抑或曲解,亦非解决之道,因为这些信息会在心灵深处继续酝酿,为防止它再度燃起,我们反而要耗损更多精力。最好的方法是正面相对,承认它的存在,然后尽快投入自己挑选的事情中,让自己忙得不亦乐乎,无暇他顾。
一般来说,注意力受基因遗传、社会制约及幼年习惯所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何事、何种资讯会进入意识等,并不能自行决定。由此可知,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生命都不是自己的。我们将学会何者值得看、何者不值得看;什么该忘记、什么该记得;看见一只蝙蝠、一面旗帜或以某种仪式崇奉神祇的人时,该有何种感觉。我们会学习追求值得过的生活,学到什么是令人死而无憾的事物。
年复一年,我们的经验都循着生理与文化的脚本演出,唯一可以掌握人生的方法就是学会让精力与意图同步,将精神能量投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不管你喜不喜欢,生命都会在宇宙中留下痕迹。每个人的出生就像一阵涟漪,在社会环境中逐渐扩散,像父母、手足、亲戚朋友,都会受到影响。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会在经意或不经意中造成无数结果。消费者的抉择对经济影响极小,政治抉择则对社会的未来影响深远,每一项或宽或严的决策对全人类的福祉都有一定的作用。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人,可协助身旁的人化解精神熵;将全部精力用于争名夺利、提高个人地位的人,只会为全人类带来更大的紊乱。
人若无法找到比实现自我更伟大、更永恒的目标,就绝对难以拥有真正美好的生活。但目前仍沉醉在重大科技进步中的人们,却已逐渐忘记这些。在美国及其他科技先进的国家,由于个人主义及物质主义的泛滥,社群感及精神价值几乎已荡然无存。
生活的艺术
著名的儿科医师本杰明·斯波克至少影响了两代父母的儿童养育方式。他早年不甚认同强调独立自主及个人主义的养育方式,后期他更认为,让儿童学习为共同利益而工作、尊重宗教、欣赏艺术及其他生活层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事。
事实上,过度自恋的不良结果处处可见,例如许多人不愿许下承诺,与伴侣白头到老,以致在发达国家中,有半数的都市人口都过着单身生活,或出现极高的离婚率。另外,在一次次的调查中也发现,人们对于过去信赖的组织或领导人也逐渐失去了信任。
为了避免听到坏消息,我们逐渐学着像鸵鸟一样将头埋入沙中,并退回大门深锁的堡垒,以不友善的态度武装自己。但是,在乱世中独善其身,并不能使人获得美好的生活,这也正是苏格拉底及遭受独裁统治的人所悟出的道理。如果我们只对自己负责,事情会简单得多,不幸的是,往往事与愿违。人们若想享有美好的生活,就必须积极负起全人类、全世界的责任。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你不但要化解周围的乱象,而且要保持自己心灵的平和。佛教徒有几句告诫可作为参考:
一面耻笑自己痴想以一己之力改变现状,一面认为宇宙的未来取决于自己的举动,而不得不谨慎行事。
正是这种严肃与戏谑、关切与谦恭的混合,使得人们能在专心致志的同时,又得以自在无忧。若能保持这样的态度,你无须胜利也可感到满足。不论结局如何,出力维持世界秩序,本身就是一种回报。若是如此,就算为正当理由作战而吃了败仗,你也能在其中获得喜悦。
了解自我,学会与己共存
若想脱离上述困境,首先得更透彻地了解自我。
人若无自我,便无法前进。但自我形象也有害处,因为它在幼年时期一旦形成,便开始掌控人的全部意识。由于我们认同它,认定这是自己主体所在,因而自我逐渐变成意识中最重要的部分,有些人甚至还将它奉为唯一值得关切的对象。危险的是,此时你的精力会全部投入自己创造的假想体,去满足它的需求。
如果自我引导的方式尚称妥当,情况或许还不会那么糟,但受虐的儿童却有可能在长大后出现绝望、报复的自我形象;缺乏关爱、放任沉沦的儿童则可能会有自恋倾向。自我也有可能会无限膨胀、言过其实地夸大自己的重要性。拥有这种扭曲的自我形象的人,会为了满足需求而不计一切代价,如果他们觉得自己需要更多权力、金钱、关爱或刺激,将会不择手段去达成目的,即使没有长远利益也不在乎。在此情况下,他们的精神能量受到暗怀鬼胎的自我主导,极可能会在环境或意识中兴风作浪,制造混乱。
缺乏自我意识的动物,会拼尽全力满足生理需求,它们会攻击猎物、防御领域、争夺交配伴侣,但如果这些需求都得到满足,它们就会停下来休息。然而,人的自我形象若建立在权力或财富上,努力便没有止境,他会不计一切追求自己设立的目标,就算赔上健康,或是需要打倒其他形成阻碍的人,他也毫不在乎。
有人问小说家斯特恩,什么是他写作生涯中最难克服的障碍,他回答道:
我认为,最难克服的是自己无聊的一面,也就是虚荣、骄傲、未获应得礼遇的感觉、与别人互相较量之心等。我费了很大的工夫去克服。我很幸运还拥有一些优点,让我得以对抗悲观与愤恨。我见过一些更有才气的同事及同辈,他们就是这么被击垮的。我曾在心中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我已学会如何对抗。
我会这么说:“最大的阻碍就是自己。”
对每个人而言,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己,但若学会与自己共存,像尤里西斯般找到方法,抗拒需求的诱惑,自我便会变成朋友、帮手及建立充实人生的基石。斯特恩还提到自己如何驯服脱缰的自我,将它化为创作:
当然,我也有龌龊、偏见、软弱等缺点。我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予以转化,这些都是力量的泉源。正如我先前所说,作家会把它们作为写作素材。
我们无须成为艺术家,也可以将自我“无聊的一面”转化为对人类深入的了解。人人都有机会将野心、被爱的需求甚至攻击性,改以建设性的方式予以表达,而不被它们牵着鼻子走。一旦揪出内心的恶魔,你便用不着再害怕,也不必将它当做一回事,对这些想象之物的傲慢,你大可一笑置之。除非自己愿意,除非这么做有利于达成某些重要目的,否则你就无须满足这些贪得无厌的需求。
当然,知易行难。自3 000多年前在德尔斐神谕出现“了解自己”的忠言起,想过这类问题的人都一致认为,人必须先了解自己,进而掌控自我,方能拥有美好的人生。然而,我们在这方面的进展很缓慢,对自我的了解十分有限。凡是大力颂扬忘我美德的人,最后大多还是被贪婪与野心所驾驭。
20世纪有关自我了解的研究,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分析家受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愤世嫉俗之风的影响,在这方面的见解十分有限,除了教我们自我了解,并未说明应该如何利用这份知识。尽管影响深远,揭发自我所带来的了解,还是局限于家庭三角关系及性压抑的不良后果。另外,不可忽略的是,这见解也同时让它的信奉者误以为,只要去除童年创伤,就可以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惜的是,自我远比这些了解复杂、狡猾得多。
心理分析疗法主要是借由回忆,让接受治疗的人与分析师一起分享过去的经验。这种引导式的反省十分有用,形式上也与德尔斐神殿的神谕相去不远。问题是,这类疗法的普及让大家相信,借由内省与反思过去,人们终可解决难题。但这么做通常都不会成功,因为我们为了解决问题,在回顾过去时都已戴上扭曲的眼镜。唯有经由专业治疗师或长时期的辅导,方能自内省中受益。
不仅如此,自恋式社会所鼓励的反刍习惯,实际上可能会使情况更糟。ESM研究显示,当人们想到自己时,情绪通常是负面的,如果你不善于此道,一旦开始反思,第一个跃入脑中的念头多半是沮丧的。人在心流中常会忘我,在淡漠、担心或无聊时,自我便会跃居主宰。因此,除非你精于反思的技巧,否则“思考问题”不但不能减轻问题,反而会加重问题。
大多数人都只在不如意时才会反省自己,由此进入恶性循环,在眼前的焦虑与痛苦回忆的交互影响下,便会越发自觉悲惨。要想冲出这种循环的方法是:养成在斗志昂扬、对生活尚感满意时才反省人生的习惯。但更好的办法是:将精力投注在与自我间接相关的目标或人际关系上。一旦体验到复杂互动中的心流,体验到具体且客观的回馈,我们便可轻而易举地对自己产生正面的看法。
朝目标前进
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人们体验心流,但这并不是为了要实现重要的目标,而是因为若缺乏目标,人们便无从集中精神、避免分心。由此可知,登山者设定登顶的目标,并非因为极度渴望登顶,而是因为有了目标,才能获得登山的体验。如果没有登顶的目标,登山便成为郊游踏青,缺乏目标及挑战所带来的昂扬斗志。
无数的证据显示,即使无法体验心流,做一些符合目标的事情也能有利于心情。例如,与朋友相聚通常是一件兴奋的事,若你当时正好想与朋友碰面,必定格外开心;但若觉得自己应当工作,那么,就算是同样一批朋友,你的感觉也会大打折扣。反过来说,如果你对某项工作深感厌烦,但若能试着将它当成目标的一部分,感觉就会大为好转。
由种种发现可知,改善生活品质的简单方法就是掌控自己的行动。人类所做的事情当中,有一大部分(平均超过2/3)是自觉不得不做,或因为不想做其他事情而只好先做这件事。许多人一生就像一具傀儡,只有在别人扯动线绳时才有所行动,这种情形很可能让人觉得自己精力都浪费殆尽。因此,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不想”多做一些事情呢?只要集中精神、在脑海中排定行事的先后顺序,内心就足以产生安详和谐之感。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你必须做却又不乐意做的,例如开会、清理垃圾、处理账单等。有些事是躲也躲不掉的,就算才高八斗,你也仍然非做不可。因此,你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百般不愿、牢骚满腹地做;一是心甘情愿地做—后者显然在感受上较为正面。就算是最令人瞧不起的工作,你也可以设立目标,例如除草时尽可能缩短时间,增加效率。
热爱命运
这种态度充分表现在尼采哲学的中心思想—“热爱命运”上。他在讨论人如何才能活到极致时,如此写道:
我给伟大开的药方是“热爱命运”,也就是不求相异,不求前进,不求后退,不求永垂不朽……不光是忍受无可避免之事……而是要爱它……我想要逐渐学会领悟事情必要性之美,如此我方能成为制造美丽事物的人。
马斯洛从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在观察及访问一些被他认定为自我实现之人(包括创造力十足的艺术家及科学家)后,得出一个结论:充实的巅峰体验来自于成长的过程,其中又牵涉到自我与环境的配合。他将这种现象称为“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一致,或“我想要”及“我必须”之间的协调。唯有如此,“你才能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全心全意地拥抱自己的志向。你的命运就是自己的选择及意愿”。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功能健全的人格是:
这种人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决心或选择。他试图在内外的激励中,寻求一种最简洁有力的行动途径,因为这一行为最令人满意……功能健全的人不光能体验到自发、自在、自愿选择,以及矢志不渝的绝对自由,并且还能加以运用。
由此可知,不论是出于自发还是外在的压力,热爱命运相当于接受自己的行动主宰权。由于这份认知,个人才有办法成长,并获得祥和愉悦之感,扫除日常生活紊乱所带来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