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虽然生性质朴,此皆因从小身处山村,不通世务所致,却并非迂腐不化。因此心念一动,上前收下了银子,故意板着脸道:“你们听着,今日权且饶你们性命,日后若再不改邪归正,撞在我手上,哼哼,瞧我饶是不饶!”
三人跪下磕头,齐道:“不敢了,再也不敢了。”王质也不理三人,径自走了。
那三人却兀自絮絮叨叨。一人道:“回去以后你们等着,瞧我不扒了你们的皮!”又一人道:“老大,这也是没法子,不出出血,那我们还有命在吗?您老谅解,嘿嘿,谅解。”又一人高声道:“就是就是,这都是老二的主意,你要打就打他,跟我可没什么相干。”
……
王质忍者饥肠,走出三十里路,终于遇上一个小镇,找客栈饱饱地吃上一顿,便要了一间静室盘膝打坐,静悟思过,纳元归虚。
原来心诀当中有一篇专教人磨砺心境,唤作《心境篇》,王质先前虽然修习过《心境篇》,且收获巨大,但一切均是因为王质久在深山,生性质朴,恰恰迎合了《心境篇》的“不忘初心”的要诀,故能事半而功倍。
只是天性淳朴还远远不够,这就如同一块璞玉,虽然惹人喜爱,但究竟未成大器,必经一番雕琢不可。人心也是如此,只有尘世间一番历练,使心境蒙尘,再勤勤拂去,如此一遭遭,一遍遍,心境久经锤炼,方得大成,再进一步便是反璞而归真,以心而见心。
这一番经历,便是《心境篇》中所载之四重心境——“璞玉本心”、“红尘蒙心”、“苦情明心”、“以心识心”。
这三五日间,时日虽短,但于王质而言,不啻是经历了另一番天地。就如他空有一身修为,然而面对几个矛头小贼竟也能手忙脚乱,直到他拂去心上尘埃,不豫不惧,方才一举致胜,而这一来一去之间,于心境上无疑大有裨益,迈过了“璞玉本心”之坎,悟得了几分“红尘蒙心”。
这一番经历下来,王质对于《心境篇》上感悟更精进了一层,而连日来修习不断,《心诀》又是大非寻常,修为也是水涨船高,略一估量,其功力之深厚,已足以与通七窍之人,即七重通明境界的人物抗衡。
其实王质能在短短十数日间增拓四窍,一跃而之四重小境界,说来甚是骇人,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一来心境若谷,修为似水,心境上有所提升,修为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更何况王质借这一番经历跨过了一个心境上的大境界;
二来,石室山上的一番机缘大非寻常,好处不能一时间为王质所尽得,心境上一飞跃,好处自然显现出来,只是到了这番境界,那一干好处也用得差不多了,若再无大机缘,修为便难以似这般扶摇直上了。因此,机缘,悟性,心境,功法,勤奋四者缺一而不能在短短数日间取得如此成就。
清晨起床,王质但觉精力充沛,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气力,这便是修为有所进境的好处了。身上有着三百两盘缠,自不用再行忍饥挨饿,加之修仙之人体健身轻,王质虽不如何急着赶路,但过得十余日,早已离得石室山数千里。到得一座城池,王质打眼望去,只见人烟市肆,一片繁华,来来往往之人中竟有不少周身真元波动,显是修仙之人。
自来“深山多灵秀,市肆多繁华”,王质从小生长在深山脚下,虽然此次出门拜师求艺,然而途中所见所闻,也不过是些乡村愚夫,至多也只是几个破落的小镇小邑,却何曾见过这般繁华景象。走街串巷的,沿路摆摊的,门口吆喝的,楼上招手的,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实在是从所未见之奇。
王质看得呆了,有心要寻一处客店坐下,叫上几道家常菜填填肚子,只是眼里瞧着,耳里听着,脑子里却糊涂着,竟不知该迈左脚还是迈右脚。正在为难之际,一个身上搭着白毛巾的店小二跑将过来,拉住王质,招呼道:“嘿,这位爷,您第一天来咱这江州城可是?”
王质心里略感惊奇,问道:“这路上行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你怎么就知道我是第一天来着江州?”他哪里知道客店中小二每日价送往迎来,阅人无数,最讲究个眼色,什么人有什么样的作态自然心里一清二楚,王质初出茅庐,自然难理会到这些。
店小二见王质如此发问,知道自己猜得对了,微笑道:“客官,您有所不知,您方才东张西望,满眼睛里都是好奇,想必是第一次出门了——”
王质“哦”了一声,店小二接着道:“客官,您人生地不熟,想来也不知去哪里落脚,是也不是?”他也不待王质回答,一口气说着,“那不如来我们云锦酒楼坐坐。您有所不知,这南来的北往的,但凡是常在我们江州地界上落脚的,就没有不知道我们云锦酒楼的。”
他见王质虽然衣衫朴素,但一股气质浑然天成,料想不是普通人,是以极力相邀。况且江州城来往修士极多,不动手展露修为的情况下,普通人肉眼凡胎看不出虚实,然而眼尖之人,却能看出其中的微妙之处。
王质正在迟疑间,店小二便拉着他往里走,边走边说:“客官,来我们这里的要么都是些达官贵人,要么便是清客雅士,我瞧您气质不俗,自不是寻常人物,那就更应该来我们店里坐坐啦,您说是不是?”王质本无主见,见他拉着,也不挣脱,跟着进了客店。
这客店倒也颇为考究,粉白的墙壁挂着几幅字画,四角摆着几盆兰花,堂上十七八张朱漆方桌,上铺鹅黄细锦。有十来张桌子已经坐上了人。
店小二问道:“敢问客官,你是就在这大堂中坐坐呢,还是去楼上雅间?楼上雅间更是考究,不过这价钱吗……嘿嘿……贵上一点。”
王质本非奢侈讲究之人,又想看看风土人情与来往人物,于是说道:“不用去楼上了,我就在这楼下看看就行。让你们大厨做三两道特色菜上来,再来三四个肉馒头。”径去东南角一桌坐下。
店小二答应着,叫道:“得嘞!乙四桌客人一位,上三两道特色菜,再加三四个白面肉馒头——”
王质眼见旁边一桌摆满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坐着那人,生得眉清目秀,肤白如玉,两只大眼睛恰似含着一汪水一般,身着宝石蓝长袍,玉带束腰,顾盼之际,神采飞扬,好一个俊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