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写《小王子》的飞行员说,人必须千辛万苦在沙漠中追风逐日,心中怀着绿洲的宗教,才会懂得看着自己的女人在河边洗衣其实是在庆祝一个盛大的节日……是啊,人必得经历艰辛和劳累、衰老和疲惫、远行和折磨、哀与痛、生与死,才会懂得有一大把平平凡凡的日子攥在手里,可以细数着过,最为幸福。
风继续吹
文/韶晖
这个世界虽然不能用简单的黑与白、明与暗、正与反的二分法界定,却永远存在一系列的二元对立,比如热情与不热情,清醒与不清醒,通透不通透……比如周华健和张国荣。
看中央电视台对周华健的专访,这位巨星的人生同样有太多泪水和艰辛,但在整个专访中,他却始终笑声不断。再怎么穿着挺括,地位风光,那张40岁的笑脸,那双透出亲和力的眼睛,只让人想到温暖尘世,而不是高蹈云端的遥远孤寒。
我不由想起另一个恰好相反的明星:张国荣。从《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到《胭脂扣》、《霸王别姬》,无论角色怎么变换,他在车上打电话,他提枪跟人对峙,他生了BABY,家庭圆满,他爱上妓女,懒懒躺在床上吸大烟,或者变身优伶,粉墨盖脸,他的眼神却统统不变:不是坚毅深沉,或者优柔彷徨,而是——悲伤。
是的,悲伤,华丽幕布掩不住的悲伤。这种情绪跟境遇和经历无关,跟他所出演的角色也无关,这是一种深达生命内部,看到生命内核的、天生的悲观主义者的悲伤。他坚信自己看到了人生真相,而此种真相跟自己臆想的世界相去甚远,所以才会如此悲伤。对这样的人来说,在关键时刻,生与死从来都不难以选择。
不免想起汪曾祺先生提及恩师沈从文时,曾写过这样的细节:“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有时发一点感慨。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可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
汪先生不明白,我也不明白,只能私下揣摩:沈先生从来拒绝血腥污秽的东西,即使写家破人亡的惨剧,比如《玉家菜园》,笔触都很干净,皆因他对于美的过分坚持。一旦世界出现一点不合理想的东西,对他锦绣般的心都是折磨。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正宜妙龄少女,袅娜而过,才配得上如诗如画的好景色,而一个大胖女人忽然出现,冒犯了作家心中对美的念想,所以他才会难过,“十分难过”。可是,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始终都不是理想的,如全本《红楼梦》,既有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繁华,又有“重露繁霜压纤梗”的凄凉和落寞,既有明亮的蓝天丽日,又有阴暗浓重的夜。万丈红尘,不是浊烟就是大火,假如不能宽容忍耐地活下去,就只好向黑海一跃,像张国荣一样。就连我生活的这个小小城镇,一个月之内就发生了两起自杀事件,一个是中学生,因失恋而寻求解脱,一个是中年人,因失业而逃避压力,让人扼腕叹息。
所以说,这个世界永远有三种人,一种透脱,一种不透脱,一种不愿意透脱;也永远有另外三种人,一种活得清醒,一种活得不清醒,一种活得不愿意清醒。
周华健则是夹心饼干,透脱,但不愿太透脱,清醒,但不愿意太清醒,唱歌的时候好好唱歌,表演的时候好好表演,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他总是懂得珍惜,虽然不如意事许多,却有滋有味地享受生命,就像一株生在崖底的树,一个劲地往上拔,拔出幽谷,见到阳光,再用灵魂歌唱生活的喜悦。
与他同样的人还有很多,譬如史铁生,从21岁坐上轮椅到现在罹患尿毒症,靠一周三次的透析维持生命,命运之神对他太多不公,然而他一直泰然应对。他始终认为生命的终极价值是“美”,活着就意味着接受差别,忍受苦难,再在苦难中寻找一片温馨,一份安详与豁达。对待生与死,也许这是最得体的思考方式。
张国荣去世后,周华健在一干同仁留给张国荣的位子上贴了一个纸条:“风继续吹”,并解释它的意思:“你来了,风继续吹,你走了,风还继续吹,这就是事实,虽然残酷,却很真实。”
风继续吹,请让我们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继续坚韧地美好地生活。
依偎
文/曹春雷
村南有一处菜地,菜地里有一处房子。房子不大,土墙,是几十年前建成的,用篱笆围着。篱笆墙下,簇拥着不知名却开得灿烂无比的花朵,周围青菜葱葱郁郁,为这破陋的院落增添了一丝田园风景的韵味。
院子的主人是一对老夫妇。在这个院子里,他们已生活了几十年。这是一对特殊的夫妇,男人眼盲,女人下肢瘫痪。
一个眼盲的男人和一个腿瘫的女人在一起,怎样生活呢?所有最初听说这对夫妇的人,起初都有这样的疑问。二十多年前,已三十多岁大龄未娶的盲男人,摸索着来到也已三十多岁尚且未嫁的她的家里,亲自为自己提亲时,未来的丈母娘也这样忧虑地问他。他拍拍自己的胸脯说,我的眼瞎了,但我的身体很结实。我会照顾好她的,今后,她是我的眼睛,我就是她的腿。正是这一句话,让腿瘫的女人铁了心要嫁给他。
于是,他和她就生活在了一起。女人娘家人会做豆腐,于是,眼盲的男人开始学着做豆腐。每天鸡还没打鸣的时候,男人就起来摸索着磨豆子。开刚蒙蒙亮时,男人就已担着豆腐挑子拿着探路棍,出现在村里的街道上,“卖豆腐喽,卖豆腐喽”,清脆的吆喝声唤醒沉睡的村庄。买他的豆腐,村里人都是自己动手称。
女人手巧,在家也不闲着,做布鞋、纳鞋垫,替人家做一些来料加工的活。男人手也不笨,秋天到山上割一种叫做“白拉”的灌木枝条,编成一个个结实耐用的筐;用柳条编成一个个很小巧的篦子——用这种篦子盛水饺,吃起来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味。每逢集市,男人便用小推车载着女人和那些筐、篦子,还有女人做的布鞋、鞋垫,到集上去卖。女人纳的鞋垫上,有鸳鸯戏水的图案,栩栩如生,许多待嫁的大姑娘抢着买回去,当样品学着做。
在村里人好奇的目光中,两人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年底村委来人送救济金,两口子说啥也不要,说,还是把这钱送给村里比我们更困难的人吧。这件事让人们对这夫妻俩刮目相看。男人常常背着女人到自家的责任田里去,把女人放在地头,看着自己干农活。除了耗费的时间要比别人要多一些,无论种与收,他的每一样农活并不比明眼人差。偶尔锄地时,男人一不小心将禾苗除掉,女人就在后面“咯咯”地笑,嗔怪他。男人抹一把汗水,回头冲着媳妇,也憨憨地笑。
有时村里放电影,男人就背着女人去。两人坐在银幕的反面,虽然在那里看电影,看什么都是反的,但那里人少,清静。女人坐在男人带去的小竹椅上,男人偎在她身后,支撑她的身体,一边听她为自己讲电影。
后来,他和她的儿子出生了。小家伙健健康康,明眸,一哭小腿就蹬来蹬去,很有劲。从此小院多了欢笑,从此男人又多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女人又多了一双有力的腿。
再后来,在父母遮风挡雨辟出的一方晴空下,儿子读书,毕业,工作,结婚,在一所大城市定居下来。他和她也老了。儿子屡屡回来求父母搬去与自己同住,以方便照顾他们。但两人终究没有搬去。他和她都说舍不得离开老房子。
如今,老两口仍然住在老房子里。日子过得淡然而又悠然。男人在房子周围的荒滩上开垦出了一片土地,种上了菜,红的辣椒,紫的茄子,绿的菠菜……点缀了小院的风景。围着篱笆,还栽了不少花。男人看不见花,但花已开在他心里。
老两口还养了不少鸡和鸭。鸡在菜地里捉虫吃;鸭在菜地前的小河里捉鱼吃虾。不喂饲料,鸡蛋和鸭蛋都是纯天然的。种的青菜也从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不用赶集,很多人就纷至沓来,抢着买菜和蛋。很多夫妻是一起来的,不只是买东西,更主要的是来看看这对夫妇,探究他们的生活。周围村很多年轻的夫妻吵架时,年长者来劝架,都会用他们的故事来教育小夫妻们。
他和她,在遭遇寒冬的人生里,面对命运的不公,生命与生命靠在一起,不抛弃,不放弃,相互依偎,彼此取暖,用这暖意,融化生命旅途中的冰雪,迎来人生明媚灿烂的春天。
只想握握你的手
文/阿宇
这是发生在玉树的故事,关于他和她的。
两人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他在单位写材料,相当于秘书的角色。她在微机室工作,负责打字,或者复印材料。他写了稿件,然后送到她那里去打印。——在这个电脑普及的时代,他还执著于一笔一画用钢笔写作。
他常常站在她身边,看她打字。她打字速度很快,两只手在键盘上上下翻飞。他看着看着,眼前的手就会幻化成两只飞翔的小白鸽。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白皙,几乎透明,如孩子皮肤的细腻,却拥有着成熟女性的美。他常常有一种把这双手握在自己手里的冲动,这种冲动,绝对与那种非分之想无关。
如果能握握她的手,哪怕只有一下,该有多好,他常常这样想,同时对自己的这种愿望感到吃惊。在现实中,他是拘谨的人,不苟言笑。
然而,这种愿望却越来越强烈,——我只想握一下,轻轻地握一下。他是单身,她也单身。他小时脸上受过伤,留下一道疤痕,成为他一生的痛,于是性格便有些孤僻,到了恋爱结婚的年纪却屡遭情感挫折,如今将近而立之年,仍然是孤家寡人。她其实长得并不美,矮,有些胖,婚姻问题上也是高不成,低不就,拖拖拉拉下来,年龄也快“奔三”了。
他说不清自己对她是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她的手很美,只是想握握那双手。其实,他是有机会能握握那双手的。单位组织爬山,他若即若离地走在前面,随时等待着她一句:嗨,拉我一把!可惜一直到山顶,她都健步如飞,一点都没有气喘吁吁的样子,反倒是他累得够呛。单位举办舞会,他期待能与她共舞一曲,可她的舞跳得太棒了,一个个男同事上前邀请,一直到舞会结束,他都未能排上号。还有很多的机会,都被浪费掉了。他很遗憾,他依然对那双手充满着渴望,真的,只是想握一握。
他终于能握住那双手,是在一个特殊的一天。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在看她打自己的稿子,看那双“小白鸽”在键盘上翻飞。
他和她都没想到,灾难会突然降临——巨响之中,两人被埋在了废墟中,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黑暗中,恐惧、饥渴、疼痛咬啮着他的心。
他突然想起了她。地震时,他就在自己身边啊。他开始呼喊,用嘶哑的声音,用尚能活动的一只手开始摸索。不知呼喊了有多久,他听见了她的回声。他欣喜地发现,她就在身边不远的地方。他呼唤着她,她呼唤着他,在他听来,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他的手,终于摸索到了她的手,久久地握在一起,感受彼此的温暖。闪现在他脑海中的第一念头是:我终于能握住她的手了,尽管这想法有些苦涩。
握着她的手,他就没有松开过。对被救的希望,她感到很渺茫,情绪很是低沉。他不停的讲话,给她讲她的手是多么的美,他曾经是多么想握一下她的手;给她讲如果获救了,他一定会勇敢地向她求婚,然后握着她的手,走上婚姻的红地毯……
或者,只是想,只要能再握握她的手……
人生需要一种化解
文/李凤春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武功最强的是一位无名老僧,他轻描淡写的几招就把数位绝顶高手全部打败。无名老僧曾这样阐释过:练功者每练成一项少林绝技的同时,自己的身体都会遭受莫大伤害,并将有生命危险,所以,每练一种武功,都需要学习相应的佛法来化解其中的戾气。最终,是越慈悲的人,武功越是高强。
想来,这位老僧道出了一个涵盖人生的大道理:人生中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一种化解。
我们的情绪需要化解,郁闷,需要发泄来化解,伤心时,需要眼泪来化解;失意时,可一醉方休化解胸中块垒;仇恨时,则需胸襟与笑容来化解。化解后,心灵才会平衡,心绪才会平和下来,然后,人生会重新进入阳光地带。
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化解,每天静坐室内、或写着文字,或面对着电脑屏幕,慢慢的,就会出现思维迟钝,视力下降,大腹便便等现象,时间久了,身体的健康就会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以动“治”静,走出房子,在自然中用绿色养眼,用新鲜空气润肺,让鸟语叫醒耳朵,借花香恢复嗅觉。经此化解,再回到工作中去,必会精神百倍,思维灵活,工作高效。
几天前,看到一则消息,是说比尔·盖茨将从微软帝国转向慈善世界。这也是一种化解,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不变的,一些人攫取了过多的财富,另一些人的财富必然会减少,进而造成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仇富等社会问题,富人在精神和道德上将出现危机。这时,类似盖茨等聪明的富翁就会选择慈善来化解危机,和谐社会关系,最终让别人认可自己。
人生离不开化解,就像生命离不开阳光和空气。没有化解的人生,人生观必然畸形,人生道路必将褊狭,这样的人生必然存在危机;不懂化解的人,会拘泥不化,执迷不悟,钻入牛角尖、走进死胡同,以致自己四处碰壁,寸步难行,永远无法窥得人生的另一番境界,无法体会人生精彩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