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8200000011

第11章 藏地文化(10)

越野车在中午时分到达甘巴卡布热山,游人纷纷下车拍照。有一石头伫立于天地之间,上面用文字记录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后藏土布加一带为土布加女神掌管。有一年,女神雇了当地的一名妇女为佣人,并许诺给她一帐篷布袋的粮食作为一年的佣金。一年后,当女神兑现诺言将粮食给女佣时,女佣却将整个帐篷搭起,使粮食不断流入帐篷内却不见装满。女神得知是女佣作怪,大怒之下,称“此地人十分狡猾”,便做法从山顶一侧用铁锹铲了一把土撒到江面上,形成洪水,把土布加半个村庄淹没。见到这情景,众百姓及女佣十分惧怕并生崇信之心,纷纷跪下祈求女神,并立誓做诚信之人。于是,女神作罢。此后,这一带百姓尊崇诚信之德,以礼待人,安居乐业。

当地人在这里做起了生意,地上摆放着满目琳琅的工艺品。他们嘴里往往狮子开大口,等待游客讨价还价。有时弄得游客目瞪口呆,无心再搭理,他们才软下来,一次次减价,并作出苦苦哀求状。最后我以10元成交了一个斑驳的转经筒,而这个转经筒在5分钟前曾要价130元。我不知道当地的人是否看懂了石头上的传说,还是这传说纯粹只是忽悠游客,而当地人根本闻所未闻。

我转过身,两个当地小女孩向我走来,她们的意图很明显,无非是想在游客身上索取钱财。她们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向我索要钱。一个女孩手里还拿着一本《中国西藏》,用以配合他们早已准备好的台词,阿姨,给点钱让我们买书,买纸笔。每个环节经过精心设计,甚至道具也用得很到位。这很容易让善良的游客伸出援助之手,她们的诡计因此而得逞。我没有给钱,而是从口袋里拿出两颗糖分给她们。她们毫不犹豫地接过糖,这个动作不需要技巧,可从细节处看出接手过来的熟练性,似乎演练过很多遍。拿着《中国西藏》的女孩似乎不满足一颗微不足道的糖果,把目标转移到我右手腕上戴着的一条四叶草手链。在阳光中,四叶草手链闪闪发光,她为自己发现新目标而欣欣自喜。她哀求我,要我把手链取下来给她。无奈,我不肯满足她得陇望蜀的欲望,她遭遇前所未有的失败。她没有想到,面前这个阿姨内心是那么的刚硬,可怜兮兮的样子无法获取同情。

她们或许无趣,悻悻然跑了。或许在她们心里,我成了最冷酷的游客。连一元钱都如此吝啬。我看着这两个女孩,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我不是因为她们撒谎而责怪她们,我只是感到,在西藏的一些地区,一种呼唤善良人性的回归是多么的迫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这些谎言,并不是她们天生就会的。当西藏逐渐成了旅游圣地,当游客进入他们的生活,当金钱主义与他们的内心信仰发生冲突,当各种各样的赚钱方式出现在他们的脑海,当他们的谎言一次次得逞,获得意外之财……他们被迫一点一点失去最纯洁的本真。忽然,我为自己是一名游客而感到自责。若我们没有走进他们的生活,那么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她们不必在游客面前扮演一个可怜兮兮的形象,不必出卖自己纯洁的灵魂。我不知道她们的父母,如何看待她们的行为,是回应支持,还是与我一样哀叹。但我觉得,一元钱是生命中无法承重之轻。有些人不为所动,他们坚持着恒定的精神格局。而有些人为此尔虞我诈,出卖自己的灵魂。

在西藏,越来越多的小孩,为了一元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神灵的光芒,如阳光一样无处不在。可内心阴暗处,是否能及时照耀?很久很久以前的传说,对于现今的意义,并不是作为旅游开发,吸引游客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精神的呼唤而存在。

只有游客才会仔细去看石头上所说的传说,而当地人似乎置若罔闻。石头上的教义或许因为家户所闻而显得不屑一顾。当地人依旧重复着千年前所犯下的过错,无法获得救赎。

我听到阳光顺从着脚步而发出的声音,在空中反复念诵的六字真言,消失在氤氲的桑烟里,我迷失在一个个佛殿里,不知东西南北。或许每个佛殿都太过金碧辉煌,我一直保持着仰视的姿势。每个人在路过佛像时,都很自觉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些零钱,供奉给神灵。除了西藏,没有哪一个地区或城市,汇集了比山还高的一毛钱、一元钱。我甚至认为,西藏的寺庙是贫穷的人用无尽的一毛钱、一元钱汇集起来修建的。在看不见的视线里,我似乎能通过那金光闪闪的强巴佛,看见每一个抚摸过它的人。

我已经忘记在哪个佛殿见过他,除了一张照片,我对他一无所知。甚至,我的到来他毫不知情。此时他在孜孜不倦,专注认真地读经书,随行的游客不会注意到他,视线始终保持仰视的人,对角落里的小格桑,会视而不见。我站在他面前,不自觉地按下快门,没有闪光灯,我还是希望这样唐突的惊扰能降低到最小的分贝。咔嚓的一声,我以为他会抬头,我以为他会用惊异、复杂的眼神看着我,殊不知,他丝毫不为所动,拿着经书,嘴里念念有词。翻书的声音,斑驳的纸质,只有空气中的风才能感知。他似乎不属于“现时”,而沉溺在自我的时空界限里。多少游客从这里走过,带着各种各样的方言口音,导游那“权威”的声音,在空气中发出隐隐的回音。可他不为人潮所动,似乎只有他的身体,是可以眼见的存在。而他的内心,早已与神灵遨游,羽化登仙。在扎什伦布寺的佛殿里拍照要收75元人民币,录像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需要1500元人民币。尽管如此,还是有游客乐此不疲。各种各样的数码相机、单反相机、DV机,是每个游客的必备之物。它为所见之物提供存在的凭证。而恰恰西藏的偏远与特殊性,使来过西藏的人多了一份炫耀的资历。它的好处,在于强调的一种“身在现场”的权威,使“到此一游”在展示那刻,征服所有惊艳的照片、羡慕的眼光。在西藏,人们可以不需要手表,不需要金钱,却不肯抛弃一个胶卷。

小格桑应该对这现代化的产物——相机司空见惯,生活在西藏的藏民,或是寺庙的僧人,随时有可能不经意地进入别人的镜头中。游客带着猎奇的心态而来,寻找一些与他的生活经验差异甚大的景象。那么,这些僧人、藏民、朝圣者、小孩,通通落入摄影师设置的框架之中。不需要台词,不需要特殊布景。西藏的天空为此提供了原生态的摄影棚,只要有人参与,便可以导演一场摄影师想要的剧目。各种各样的图像,明信片、画册、文字、光盘,西藏成了每个人意象化、抽象化的实体。西藏巨大的包容性,使每个人都可以臆造一个属于自我的西藏,而不需要得到公证处的验证。图像和文字存在一定的欺骗性,再加上他人的误读,风牛马不相及。只有时间和神灵,在看不见的视线之外,窥看那些背着重重机器的摄影师,而发出无奈的笑声。在快门按下的瞬间,一切都已远去,照片的意义消失在时间之中,无法捕捉。人最不能跨越的,就是时间。尽管走过四千里路云和月,但时间的运动性质,脚下的空间时刻处在变化之中。时间不断耻笑丰富资历的旅行家,让他们充分感到空间在时间的操控中,更像是在空中行走,生存的空虚感,随之袭来。

下午六点,扎什伦布寺里的阳光,已经慢慢倾斜。这个时候,是小喇嘛上课的时间。所谓上课,就是打坐、念经。在众多小喇嘛中,我看见他懒慵地伏在栏杆上,许多喇嘛准备集合,而他一副不打紧的样子,百无聊赖。我走上前,与之交谈起来。我以为他们都是从小就到寺庙,没想到他们都经历过平常小孩的规定性成长顺序。读过小学、初中。这个小喇嘛告诉我,自前年初中毕业以后,就出家来到扎什伦布寺里。我疑惑不解,问他:“是家里人送你来的吗?”他摆摆手说“不是,是我自己要来的”。我更加疑惑不解,一个接受过科学文化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在一般人的脑海里已经构建了比较大致的理想走向。可他缺失了一般初中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理想热情,甚至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茫然。我提出我的疑问,为什么要选择出家来到扎什伦布寺,他似乎想了很久,呆呆地看着无垠的天空,很长时间,还是没有答出个所以然来。

他去上课前,在我本子里用中文和藏语写上他的名字——多加。当他看到我的本子里写满了藏语三十个字音,微微一笑。似乎我的用心,得到他的认可。他一个一个字音,教我读了一遍。我笨拙的唇齿,很多时候咬字不清。他亦笑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中很耀眼。

告别多加,我的内心波澜四伏。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经过科学人文教育,依旧皈依佛门,开始了青灯佛祖的一生。我真的无法用常人的思维,给予解释内心的疑惑,和作出评判。不仅仅是他,还有这一群小喇嘛,都是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选择走入扎什伦布寺。其实,我很想问问,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可是话到嘴边,还是吞咽下去。这句话似乎带着怀疑的性质,有种居高临下的口吻。但我想得知他们的内心世界,至少这是与内地的孩子所不同的心理。西藏的孩子,在青青子衿年华里,似乎少了一种内地孩子所具有的生命激情。他们过于平静、拘谨,内心即使有无限激情,也很容易在滔滔的经文里磨平了青春所特有的尖锐,凹凸质感。

愿意将自己的一生,供奉在佛祖的神灵之下,这需要巨大的勇气,足够让没有信仰可言的人仰望。我无数次思考起宗教对他们的意义,可无数次都让我的思想败下阵来。我接受了科学人文教育,唯物主义早已深入我心,作为一个旁观者,确实难以进入在佛光照耀下生存的灵魂。但我能确定的是,宗教与他们的生命的确有确凿的关系。

我从斑驳、古老的扎什伦布寺走来,眼前的一切,让我愕然。扎什伦布寺那一头,所有的细节都停留在古老的岁月里。而这一头,粉刷一新,涂脂艳抹如待嫁的新娘。石牌上写着文化风情步行街。从我的角度理解,既然称之为文化风情的步行街,必然是这座城市最有特色、最能代表城市人文历史气息的街道。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好有藏族文化气息的街道,沿路房屋全是藏式风格。可一仔细看,怎么全部都是新起的房子?我似乎还能闻到空气中四处弥散的油漆味。

早上,天下着小雨,淅沥沥地打在冰冷的玻璃窗上。步行街的行人不多,沿街到处是商铺、饭馆、旅店、茶馆,有着各式各样的名字,中文的,藏语的,英文的,相互对照。或许天气不佳,店铺的老板都不愿意早起,不少商铺仍紧锁着门。我的手表指向10点,整条街除了雨声之外,冷冷清清。风吹得我有点冷,打在脸上,冰冰凉的。我走进一间藏式茶馆,要了一壶热气腾腾的甜茶,羞涩的藏族少女轻轻地端来茶杯和热水瓶,手腕上戴着的老银器在空气中发出微妙的光芒。空气中氤氲着酥油的香气,旁边坐着粗壮的藏族人,说着文成公主的荒凉往事,我仿佛走进荒蛮的岁月里。毫无防备的,我的小布尔乔亚情绪被沿街店铺老板用一口四川口音的吆喝声打破。里面的东西,只有不懂得区分藏族和苗族的无知游客,才会乖乖地上钩被骗。很多东西,都是其他民族的。如手工编织的挎包,带着独特的湘西地域风格。而一些围巾、披肩,还有一些扎染的裙子,很明显出产自丽江。可眼睛里只看见钱而不见其他的老板,挂羊头卖狗肉。甚至张狂地打出西藏特产、藏族风情的字眼。这样显而易见的骗局,有心者自会戳穿一切。这似乎是一个阴谋。新的建筑篡改了原本的城市地图,新的藏式商铺歼灭了老房子。我能想象,不久之前这里的老房子的命运,在起重机的隆隆声下奄奄一息。城市建设者,对旅游开发的巨大热情,使得这里焕然一新。除了扎什伦布寺有神灵的保佑,建设者不敢动土之外,这里的老房子无一不遭到毒手。像这样的藏式风格的新房子,随处可见。但只能作为布景而存在。这里缺少了原本的生活内容,无法与当地人的生活扯上关系。这些新房子推倒老房子,再重新按原版修建。这翻来覆去的折腾,我看见历史的痕迹被清除得一干二净。历史在这里变得模糊不清,作为一个过路人,我无法在空间里,寻索到历史的记忆。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曾经住过的人,曾经有过的大人物,无法获得了解。正如祝勇在《再见,老房子》一书中这样写道:“历史在这座城市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年代模糊,地址不详,它越来越成为一种虚拟的空间,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像一叠没有来头的照片。”

对于现代城市建设,建设者总喜欢大刀斧阔地进行城市改造。建筑不断地“推陈出新”,“建设性破坏”的例子层出不穷。但最令人费解的便是大批仿古建筑的兴建。为什么一边毁掉真正的古物和历史文化,一边却在花钱制造大批伪劣的古物和伪文化。如同这条文化风情街,我不明白为什么不直接在老房子的基础上维修成一条文化古街,非要那么决绝地铲除再建?这不更费人力、物力、财力!

同类推荐
  • 歧亭古镇杏花村

    歧亭古镇杏花村

    “杏花村”是一个美丽的名字,歧亭镇杏花村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本书是一部介绍麻城市歧亭古镇杏花村风土文化的书籍。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

    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

    为什么以瘦为美的日本社会崇尚肥胖丰盈的相扑运动?招财猫传说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日本男子成年祭的鲤鱼旗有着什么寓意?味噌汤究竟有多么美味?诡异叵测日本忍术只是虚幻传奇还是真实存在?国内通俗日本史第一人樱雪丸融合留学日本多年体验和对日本历史的研究,以风趣幽默的分割、调侃辛辣的笔触,深入剖析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的趣闻逸事,为您还原一个鲜活、独特的扶桑国原貌,向您展示一段华丽、绚烂的东洋岛小调。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极品本人

    重生之极品本人

    不怕极品,不怕极品,不怕极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着小说里面的极品家人对自己嘘寒问暖,文露露望着天说好斗极品呢 (可能会更新比较慢,我不会弃坑的)
  • 冰山公主,圣樱三少算什么

    冰山公主,圣樱三少算什么

    世界第二天羽集团的千金,被母亲和哥哥保护的很少有人知道,因此被人称作“神秘公主”,母亲奇怪离世不久,狠心父亲迎娶后母,她一怒之下来到了圣樱学院上学,她有许多不为人知身份秘密,就连圣樱三少都找不出来的秘密,她的婚约又是让她最头疼的事,但想抢她的婚约,再多活几百年吧
  • 三世缘之娇女三生罪

    三世缘之娇女三生罪

    这一次我不会把你推给任何人,你是我的。这一世我不会让你轻易地逃掉,你欠我的。别再让我等了好吗?【卞御卿】我爱过两人【千秋】我放弃了全部就为你能再爱上我一次【易问惜】
  • 婚礼的成员

    婚礼的成员

    一段少女成长中的寂寞心程,卡森·麦卡勒斯完全真实自我写照的伟大作品,青春期少女在哥哥婚礼中的一连串心灵絮语与行动,呈现青涩生命的强烈孤寂。他们轻声细语,他们的声音盛开如花儿——如果声音可能像花,而话语声能够开放。也许我们都想自由,挣脱了好自己做主,但无论怎样努力都在定局之中。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自己限定。
  • 浮梦年华之逆天九小姐

    浮梦年华之逆天九小姐

    穿越后成了废柴,切!睁大你的狗眼看看是废柴还是天才;爹不疼,我不稀罕,你又不是我亲爹;太子殿下退婚,要娶我三姐,我也不稀罕,我家邪帝大人才是真爱;炼神丹,驭万兽,还有随身空间傍身,看霸道的他和妖孽的她在这世界上闯出一番风云。
  • 穿越之王妃倾人心

    穿越之王妃倾人心

    林小兮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吃个火锅也能碰到火灾,一边是浓烟滚滚,一边是刚放进锅里烫煮时间正好的屠牛场直送的新鲜毛肚,林小兮万般不舍,纠结时分,只听厨房传来“砰”的一声巨想,转头只看到餐厅供奉的观音菩萨慈悲天下的神情,然后就人事不醒了。再醒来时已是异时,遇老头师傅,为逍遥门小师妹,无数高颜值师兄围着转,小师妹却芳心稳固,直到遇到他,那个被自己一砸而生的缘份,斗婆婆,斗情敌,王爷,妾身好累……娘子辛苦了,来,本王给你揉揉肩…………
  • 破晓始端

    破晓始端

    “我太难了。”人穿越我穿越,开门地狱难度,成了个实验体,受尽折磨。就要死之前挂可算来了,结果又给我戴上顶大帽子:拯救世界。行吧,等我站稳脚跟,猥琐发育到6神装,顺手一救也未尝不可。万万没想到,我就打个怪而已,却被一个大凶眼镜娘来了场全网直播。我火了。他们都把我叫做救世主,看着我一天被邪恶组织打八遍。我真的太难了。想到这里,李夜一情不自禁地一口吞噬掉身旁那只面目狰狞的怪物。“夜一,异种细胞优势基因片段已抽离,效用:肌肉力量上限增强100%,是否植入?”“植入。”“等我吃完饭,就把你们都给杀了。”
  • 神奇野人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野人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野人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针对广大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编撰了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探索发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读者思考、增长知识和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读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 泪落三生

    泪落三生

    一杯酒,一滴泪,一生眷恋。这是一个属于忘川河边那个名为三生石的故事。这也是属于每个灵魂的故事。三生石上有多少滴泪,这世间就有多少个执着的灵魂。或是留恋,或是怨恨,或是懊悔,或是绝望…………步入三生酒肆。饮下一杯三生泪,是梦境还是前世?是历史还是妄言?是幻想还是诉说?你与我都当两不相欠。记忆可以被蒙蔽,可痕迹如何抹去!在你心底最深处,有着怎样的过往?三生泪,苦中带甜,一杯穿肠,似泪又似酒。三生缘,忘断轮回,一世荡尽,却循环不休。三生石,忘川河畔,一滴泪凝,刻因缘聚散。
  • 流氓是这样练成的

    流氓是这样练成的

    什么是流氓,一个都市穷小子,偶然得到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他会如何规划他的一生?他又会遇到多少个美女呢?且看他如何流氓人间,树无皮者死,人无脸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