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8400000031

第31章 一个背对世界的男人(6)

我只是感到深深的寒凉,深深的寒凉,却依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种不能用对与错构成的恒久的悖论,让我的寒凉更加彻骨。是的,依然没有对错。有的只是命运命运显性出来什么,当事者就得负担什么。不想负担是没用的,没有人可以把自己的身体转回到过去,转回到命运背后的空白处。男人和女人,曾经的心有灵犀。现在拥有的是心有灵犀地实施着伤害,还有恨。恨出来的时候就用身体显现的恨,我们能做到的也许就是这样的显现。但是,作为看着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命运的读者,我依然不能多说出什么。对的东西或者错的东西,依然给不出来任何怨怼,只有欷歔。

乔伊斯后来反思起自己对于塞林格的这种感情。她说,那不是性的魅力,而是精神的力量。你感到他有一种力量,能从精神上禁锢一个人。和他在一起,应该说是一个人在拿她的精神冒险,而不是拿她的道德品行冒险。可是,精神的禁锢什么时候不是一个人最大的禁锢?而且,更多的时候,一个女人自愿地而且是天然地趋求的,恰恰正是这样的禁锢。更何况是,如果精神的力量是一种巨大的存在,禁锢就是自动形成的。除了最后的命运是货真价实的,还会有什么是不是真实的?

为什么乔伊斯和她那么爱着的塞林格在一起她打不开她的身体?她的阴道像蚌一样不开启?不年轻了的乔伊斯终于开始诠释自己的身体,她的身体一直在向她传达一个信息。在她身边,没有人告诉她须加小心,没有人告诉她那是不对的。她的母亲、朋友、老师,都没有告诉乔伊斯。她的母亲甚至兴高采烈地愿意把自己女儿送给这个伟大的男人,认为这是天赐的荣光,她的母亲甚至因之对自己的人生都兴高采烈。但是,她的身体却在诚实地告诉她那是侵害,她的身体自动地行使着自己的警示,让她拒绝正在来临的危险。

天呐!

也许,我们的身体比我们的头脑更加心疼着我们,对我们行使着沉默的告慰和保护。

从考尼什镇回来的乔伊斯,是一个变更了的乔伊斯。她内心的纠结让她做完了想做的一切,然后,她感到了一种重新的开始。我曾经在诗歌中写道,女人的生命只有一种生/那就是死里逃生。乔伊斯就是死里逃生的女人,深深的死之后深深的再生。她对塞林格说出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不会再提起你了。然后,她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生活给了她什么她就享受什么。她不会再痛恨塞林格试图让她痛恨的世界,她不会再按照别人要求她的那样去活。那种活曾经让她深深地丢了自己。她一直心情暗淡,但她一直相信事情会变好。她感到事实上事情果真在变好,她的亲人正在等着她,她马上就要过自己的生日。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知到,凡俗的生活原本可以这样去热爱。

作家余斌说:某种程度上,乔伊斯让塞林格站在了被告席上,她建立的道德法庭显然对后者不利。因为我们只能听到她的一面之词,而作为“被害者”塞林格,他自己不会给予其“合理的理解”。当然,乔伊斯也会说:如果一个男人想让别人对他一字不提、一言不发,他就不该蠢到给年轻姑娘写信,邀她们来和自己一起生活。

女作家洁尘也看了乔伊斯的这个故事。洁尘说,这并不让她吃惊,因为她想象中的塞林格就是这样的。一个背对世界的人,怎样怪诞都是可能的。洁尘通过乔伊斯的眼光,看到一个并不惊讶的塞林格。洁尘说,塞林格一生孤寒,任谁也无法接近他和温暖他,他天生就是一个蔑视这个世界的人。

我依旧不能多说出一句对谁都正确的话。也许,这样的话是不存在的。前两天我在北京见到了我所喜欢的女诗人伊蕾,有机会和她一起吃饭聊天。伊蕾说,也许,只有诗歌的语言是最准确的,因为诗歌是不确定的。伊蕾对任何确定的语言都心存怀疑,她认为任何落实到实处的语言全都会出来一个悖论来说明它的不真实。是的,关于塞林格,关于乔伊斯,上哪里会有一个真实的语句与评判?

隐居者塞林格不仅以他的缺席造就了他最大程度的一种在场,还让另外惊悚的事件得以产生。美国发生的两件惊天大案都与塞林格有关,确切地说,都与他写出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有关。1980年12月的一天晚上,当马克?查普曼掏出手枪指向摇滚乐巨星约翰·列侬时,枪上盖着的一本书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查普曼向列侬开了5枪后,不慌不忙地坐在街道边,读起了塞林格的小说。他告诉警察:“这本书是写我的。”几年后,查普曼透露,他杀害列侬,就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4个月后,里根总统遇刺。罪案现场,警察在凶手小约翰?欣克利的口袋里同样发现了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书已被翻得破烂不堪。欣克利试图用这种极端行为引起他在银屏上爱上了的一位女星的注意。

塞林格去世那一天,也就是2009年1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在看塞林格的传记,美国人保罗写的那一本。这本传记我看了3遍,那个时候看的是第2遍。当然,我看它们是为了我的这篇文章。那一天恰巧塞林格去世了,这种巧合使我对塞林格多了一种一厢情愿的粘连。那一天,我喜欢的小说家麦家一个人走了很长一段路。原本他是可以坐车的,那一天他非要走路,路上有熟人看他神色肃然,就问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麦家说,塞林格死了。对于麦家,塞林格是一个绝对称得上严重影响他的生命的人物。小时候的麦家生活在农村,那个时候他就与他人格格不入,他有心事,就跟麦田里的稻草人说话,也不去跟人说话。麦家以为《麦田里的守望者》说的是稻草人,就买了。没想到塞林格小说中的那个主人公小小心灵里面乱七八糟的真实想法竟然和麦家的太相像了,小说里面的每一个字麦家都舍不得错过,他慢慢地吃掉它们。没有塞林格就没有麦家。麦家说,他热爱塞林格,他热爱塞林格的一切,包括他的偏执。是的,塞林格身上那些被人们抱怨的东西,其实也是恰好造就了他的伟大的那种东西。比如,孤独之于塞林格;比如,偏执之于塞林格。

我对另一个问题一直感兴趣。那就是塞林格这么一个世界上最想独处的人,他却一直没有停下来要找一个陪着他的女人,他要做爱,他要和另一个女人一起隐居。我感到,塞林格花费这样的心思,仅次于他的读书写作。我感到,他其实是那么地愿意让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让他欢天喜地的女人。他试误爱情的过程其实是多么的认真,也是多么的荒凉。塞林格喜欢女孩子,是因为他是一个“洛丽塔”情结严重的男人。当然,大师的身份让他达成这个情结轻而易举,就像磁石天生就能吸引铁屑。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男人真正的一个人隐居起来,连女人也不要了的那种隐居?如果有,是不是也因为另有隐情?比如,他是生理上和心理上彻底剔除了人的肉身之需的那种男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已经不再是一个生物学上的男人。这让我想起了进化论和基因学。进化论说,人类进化的最大基础,就是依据着繁衍这件事儿,凡是有利于繁衍的行为,都被人类的进化头题选中,而男欢女爱是繁衍的必由之路。上帝故意把身体极致快活的感受放置在男欢女爱的作为之中,是一种故意的引诱,以便于繁衍这个结果的最顺利达成。因而,男人和女人直到死亡之前,都会给自己的基因打这种工,而且打工打得不厌其烦,就连塞林格都没有例外。

这篇文章原本在这里是结束了的。然后我第一时间发给了女友也鸣。两天后,我接到了也鸣的邮件。我把也鸣的这些文字转发给大家。我总是很在乎也鸣对我的文字的解读。我也想让读者知晓我所尊敬的女作家也鸣的这些解读——

你——爱——这个世界——!

在这句话出现之前,我还站在乔伊斯那边,但这句话出现的瞬间,我就下意识甚至无意识地一下子跳到了塞林格一边。这句话对我的震动不下于7级地震。只有全部身心被荒凉荒唐浸透的人才说得出这话。也就是你绝妙的题目所指出的:背对世界。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狗镇”(作者注:狗镇是妮可出演的一部片子中的片名,也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整个影片是徐徐展开的,就是主人公自以为尚存的清净而良善的一个地方,其实也是一个因人类的驻存而造成的荒诞和罪恶地点)。塞林格无疑在很早的时候就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他毅然选择了远离。只是他的生物性的身体的一部分,又让他无法彻底脱离肉身的需求,才生发出形形色色的“洛丽塔”事件。这些事件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大事,而对于他的“已然决绝”,也就是如同吃有机食物那么简单吧。所以,到底是谁更痛苦?是那些女子,被遗弃的女子,还是头颈深入苍穹的天才,还真说不定呢?不过是不同的痛苦吧,也是鸡同鸭讲的痛苦,永不可沟通。

如果说到人的不幸,看了你的这些文字后,至少应当总结出一条,普通女子的最大不幸,就是遇到天才的男人。你即使用尽你最美的部分,也无法喂食这个天才的那个奇特的胃口。因为关于他,你弄不懂的部分永远大于你弄懂的部分。最好的命运是被遗弃,最不好的命运是疯掉。除非你也是一个天才,比如波伏娃。

同类推荐
  • 深深尝了人间味

    深深尝了人间味

    这是一本汇集12位文学名家的文章作品集,共43篇文章,文章类型主要是散文,另外包括郁达夫的三篇半自传体小说。所选文章紧扣书名的人生感悟主题,且12位作者的人生阅历,给大众的印象都带有跌宕起伏的意味,符合书名《深深尝了人间味》所传达的厚重感。本书作者老舍、萧红、林徽因、史铁生、余光中、周作人、朱光潜、李叔同、夏丏尊、徐志摩、郁达夫、许地山……他们的人生之旅各不相同,或悲或喜,或执着或洒脱,但尝味人间的过程中,不舍本心,更以动人的灵魂写下素朴的文字。深深的话要浅浅地说,长长的路要慢慢地走,会痛的伤口轻轻地揉,复杂的世界里简单地活。经历波折后,别忘了要温柔;尝过人间味,别忘了要快乐。
  • 恋爱中的鲁迅:鲁迅在厦门的135天

    恋爱中的鲁迅:鲁迅在厦门的135天

    本书叙述了鲁迅与许广平爱情如何发展、如何成熟的过程,介绍了厦门时期的鲁迅与学生、名教授的往来,评述了鲁迅厦门时期的演讲、著述、编辑工作等情况。在书中,展现了鲁迅炽热的情感、缠绵的爱恋、无助的孤寂、忧人的愁烦,以及虚浮的幻想、琐屑的计划……在厦门的135天,是鲁迅具有标志意义的特殊人生经历,在世人面前还原了一个有真情实感的鲁迅。
  • 丁玲全集(3)

    丁玲全集(3)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本书是一本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回忆随笔。作者是知名学人蓝英年,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回忆与作者同辈或前辈学者、诗人、翻译家的亲身接触,如与梁漱溟、张东荪、史学家漆侠、翻译家蒋路和诗人流沙河的交往,现在那些人物大多作古,这些真挚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另一部分主要介绍苏联文坛上有意义的趣闻趣事。文章写得轻松、有趣,又很好读。
  •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由美国著名的乔伊斯研究学家埃尔斯沃思·梅森、理查德·艾尔曼合编,收入乔伊斯从14岁至55岁写就的随笔、讲演、书评、提纲说明、信函、诗歌凡57篇。
热门推荐
  • 皇后千岁

    皇后千岁

    十年科举未中却时刻准备着为朝廷肝脑涂地的爹爹加上大大咧咧糖盐不分做饭能把锅烧了的娘,还有两个身份不能当饭吃的拖油瓶皇子,千岁的头发都急得落了一地。语文课本上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吃不饱饭)劳其筋骨(天天携一家四口找吃),千岁可是深有体会,古人诚不可欺啊!!
  • 小小剑士维奇

    小小剑士维奇

    少年维奇身怀奇异能力,他的身世朴素迷离。他是王者,是龙族,是黑邪王子,还是只是一个有狗屎运的农家少年?中土大陆上强者数不胜数,在中土之外还有数不尽的未知领域。就让我们期待着,看看这个十四岁少年,如何历经艰险,经历奇闻趣事,闯出属于自己的剑士传奇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幽隐

    幽隐

    本小说讲述幽隐独霸江湖的野心,从而引起江湖轰动,人人自危。由四川唐门召集江湖各派共同对抗幽隐,谭幽岚、凌少顷、剑七娘…年轻辈出,为了侠义、自由,更是奋身直上……
  • 云兕

    云兕

    云兕的人生目标有三:找齐族中圣物带领族人登上仙途;让姑姑忘记渣男,与朱叔比翼双飞;在人间潇洒走一回,而后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目标美丽和谐、团结有爱、轻松愉快。。。现实,惊险刺激、纷繁复杂、悲喜交集……
  • 美男,别跑!

    美男,别跑!

    在这个风花雪月的世界里,只有做到女王般的存在,才能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
  • 江湖事件簿

    江湖事件簿

    由本书改编的漫画《江湖事件簿》在《漫动作》杂志上连载,曾创下多期连续登上排行榜前三名的好成绩。16岁的少女言飞雨,从小和她的美人师傅学习武术。喜欢一切奢华品,除了乱花钱什么也不会的师父为了赚钱常常会去接一些奇奇怪怪的案子,但眼高手低的言师父从来不愿亲自出马,总是指挥可怜的言飞雨去披星戴月地解决各种委托。性格像个男孩,活泼开朗,喜欢美少年,总是有着古怪念头的言飞雨和她的一票死党――智慧美女绿烟,精灵少女小刀一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奇妙而精彩的历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斯伦特尔风云录

    斯伦特尔风云录

    欢迎来到斯伦特尔星球,在这个中世纪风格的世界里,风云多变,事端迭起。本书将分多卷各自讲述在斯伦特尔不同地方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故事,他们互相独立又互有联系,在政治和军事组成的历史洪流中演绎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