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
李敏——时为东北抗联2路军第6军战士
赵尚文——时为哈尔滨市市民
单立志——时为东北抗联2路军第7军战士
李东光——时为东北抗联3路军军部少年连战士
彭施鲁——时任抗联2路军第4军军部秘书、留守处主任
陈雷——时任东北抗联2路军第6军组织科科长
周淑玲——时为东北抗联2路军第3军战士
李桂林——时为东北抗联3路军第12支队战士
编导手记
这是一集有关英雄的片子。
关于英雄的概念,相信很多跟我同龄的人,最初都是从课堂和电影里得知的。课堂上的英雄们基本上都是已经牺牲了的,似乎如果不牺牲就算不上英雄。而牺牲的英雄们在生前几乎个个都是完美主义的化身,谈笑之间强敌灰飞烟灭,他们出现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好像就是要让讲台下正在做小动作的顽劣学生们自惭形秽。而至于电影里的英雄,大多数,都是像007那样的,一经登场就已身怀绝技,美女环绕,一掷千金——至于这些钱的来历,则一向被人忽略。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英雄在电影结束前一定会有个死的很难看的对手,基本如此。
而我现在面对的故事却并不如此美满。英雄的生活并不总是阳光明媚,更多时候,都是在躲藏和跋涉中渡过。英雄也有对手,看得见的对手几乎无限强大;而看不见的对手,却是无处不在。故事的结局其实大家都知道,英雄牺牲了,牺牲的很壮烈,牺牲的很无奈。杀死英雄的“坏人”们在英雄遗体前拍照留念,而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最后都得以善终。
坦白的说,在做这集片子前,对于杨靖宇,对于东北抗联我知之甚少。
印象里,关于这支曾经转战于白山黑水间的队伍,所有的了解似乎就像他们的行踪一样,若隐若现。
所有的故事我们似乎都听说过,但又似乎都不太了解。很少有人知道杨靖宇是个身高近两米的大个子。很少有人知道东北抗联在零下六十度的野外是如何生存的。
李敏老人的叙述让我震惊,震惊于她对发生在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惨烈战斗的记忆。每一个细节,每一张面孔,在老人的叙述中仿佛就在眼前。
也许只有战争,只有死亡,才会给人留下如此刻骨的记忆。
愿这样的记忆永远仅仅是记忆。
——编导刘元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击东北军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半年之内,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当时,我们这次故事的主角,“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功勋奖”获得者,抗联战士李敏还是一名7岁的小学生。当时,日本人的势力还没有深入到农村,李敏这么大的孩子也帮助大人们一块儿搞些革命活动。那时候,小孩子主要是送信、跑传单、贴传单,进城撒传单、贴传单这些事。
1931年10月初,时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的黄显生在辽宁凤城县组建东北民众自卫军。很快,一支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开始在东北各地出现。这些日后被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武装,其成员包括了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东北军官兵、地方官吏和士绅,还有遍布东北各地的地方武装以及民间团体红枪会、大刀会等。这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中国人,在“誓死抗日救国”的同一口号下,坚持战斗,曾一度发展至三十余万人。但在日军优势兵力的围剿下,缺乏统一领导而又成分复杂的义勇军逐渐被各个击破,至1933年下半年即大部陷于瓦解。
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出笼。一夜之间,身在东北的普通中国人,全都成了亡国奴。伪满国歌如是唱道:……顶天立地无苦无忧,造成我国家,只有亲爱并无怨仇,人民三千万人民三千万,纵加十倍也得自由[不管你怎么想,不管你情愿不情愿,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年号由民国改为“大同”;又过两三年,“大同”又变成“康德”,“执政”摇身一变,粉墨登场,做了“满洲帝国”的“大皇帝”;四丫头的国文书的第一课课文赫然印着七个大字:“皇帝陛下万万岁”;每日早操,学生们先要列队朝东京方向,用日本话喊一嗓子:“东京遥拜”,再朝着“新京”(长春)来一句“新京遥拜”。不用大人告诉,连最小的四丫头也越来越明白:啥叫“亡国奴”啦。
——摘自演员王刚自传《我本顽痴》]……
提起那段日子,当时还是学生的赵尚文老人回忆说:“就连学校里也得唱满洲国歌,不能提中国,感觉就像没有妈的孩子一样,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东北抗联2路军第7军战士的单立志老人对当时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残酷记忆犹新。他说:“杀人,杀中国人非常残酷。冬天,江上弄个大冰窟窿,到那用刀把头一砍,塞冰窟窿里头。”
为抵抗日伪军的这种高压统治,东北各个阶层的普通中国人组成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组织,一度发展到三十余万人。
1936年7月,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杨靖宇[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26日生于河南。成年后的杨靖宇身高一米九三,是抗联官兵中少有的大块头,因此经常被误认为是东北大汉。他作战的特点是闪电突击,快速奔袭。在山地游击战中被日军称为“山林之王”。]任军长兼政委。一批批不愿当亡国奴的中国人开始在抗日救国的口号下重新集结。
抗联第1军成立后,杨靖宇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的游击战术,指挥所部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逐步扩大游击根据地。当年的东北抗联战士李东光老人和单立志老人都参加过这种游击战,那时候,东北山区树林多,一了解了敌人往哪边活动,部队提前过去埋伏。敌人来了战士们就分散开,等到敌人过去,战士们听到号令就是一顿好打,打一顿枪就跑,等敌人上来找,却找不到人。就靠着这样的打法,抗联牵制了日伪军近四十万兵力。
从1936年到1937年秋,由于得到中国共产党东北各地党组织的领导,并且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东北抗联的发展达到鼎盛,建成十一个军,并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3大游击区。
对于当年群众对抗联的支持,曾任抗联2路军军部秘书的彭施鲁老人记忆犹新。他说:“当时,老百姓都往山里送粮,抗联的口粮基本有保障;过春节老百姓还给我们送来一大口冻得硬邦邦的肥猪,战士们用大锯一段一段把猪拉开,分给各个单位;还有百姓送来几条香烟,每个人分一两盒。”在抗联战士眼里,在当时的情况下,那样生活算不错了。
至今他的胆结石里还有棉花
1936年底,为进一步扩大游击区,杨靖宇带领抗联1路军的两个师朝热河方向发起西征,一路到达本溪、沈阳附近,并且在摩天岭战斗中一举歼灭日军四百余人。然而,就在这一年的12月,当西征军一路突进至位于东北地区南部的辽河时,隆冬季节的辽河居然未能封冻,缺乏渡河船只的西征军随即被日军追上,伤亡惨重。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牵制东北敌军、配合关内抗战,杨靖宇率领抗联1路军在南满和老岭山炸毁铁路隧道。1938年5月,杨靖宇又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一举消灭伪满军队三百余人。从此,1路军成了日本关东军[关东军成立于1919年,解散于1945年8月,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重点讨伐对象。
为了巩固侵华战争的后方基地,日军大本营开始不断向东北增兵。到1938年,日本在东北的兵力已达8个师团,开始全力围剿东北抗联。同年7月,为打破敌人包围圈,由周保中领导的抗联第2路军决定再次进行西征,由战斗力最强的第4军与第5军向哈尔滨市五常县和吉林的舒兰一带主动突围。当年那个散发抗日传单的小学生李敏已经成长为抗联第6军的一名战士,这一年她14岁。
1938年夏天,第一批二次西征的队伍开拔的时候,部队举行了大型联欢晚会,场面非常热烈。当时第6军军部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秘书自己创作了一首《送西征》来送别战友:
碧草萧萧夏日长,
共为救国忙,
离歌一曲送西征,
从此各一方,
愿望同志肩重任,
为国增荣光,
祝同志前途无量,
进取莫彷徨。
70多年后的今天,李敏深情地唱起了这首《送西征》,熟悉的旋律和歌词,又似乎把她带到了自己的14岁,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第二天,马队穿过夹道欢送的人群,开始了第二次西征,留下的战士们含着眼泪送别了战友。“这些战友,很多都牺牲了,现在没有了。”说到这儿,李敏的眼眶红了。战争给一个14岁的小女孩留下的阴影和遗憾,在《送西征》深情的旋律中显得更加凄凉。
1938年7月31日,时任抗联第5军政治部主任的宋一夫在西征途中携款叛变投敌,供出了东北抗联2路军的西征计划,日本关东军随即调集大批部队对参加西征的各支抗联部队进行堵截。在敌人占有压倒性优势的反击下,西征军损失惨重。
10月,突围失利的抗联第5军在返回途中遭遇日军堵截。为掩护师长撤退,第1师妇女团指导员冷云与妇女团仅剩的七名女战士在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后拒绝投降,高唱《国际歌》一起投入乌斯浑河,壮烈牺牲。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八女投江:这八个人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2009年9月14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的壮丽篇章。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八位巾帼英雄用生命掩护下来的第5军第1师师长关书范却在这之后叛变投敌。抗联2路军第4军留守处主任彭施鲁说,抗联2路军第4军军长李延平也被叛徒杀害。到12月,五个月前李敏和战友们在歌声中送别的抗联第4军在日军重兵围堵下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