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的时候,默多克也想做一个局中人,但后来却变成了局外的独狼,因为人们不了解他是一个局中人。当他成为如此成功的一个局外人后,他自然而然地再一次成了局中人。
然而,默多克对局中人仍是不屑一顾,他必须要重新找到方法再次成为局外人。正因为如此,鄙视凡夫俗子都恪守的礼节就成了他的乐趣和招牌。
当英国成为默多克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之后,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对成功人士的评判标准,因此这种局外人和局中人的心态交替,这种背井离乡的心情纠葛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能够改写默多克的履历,让他在没有去英国之前就直接来美国发展,那将会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这样一来,默多克脑子里或许就不会有那么严重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了,也许就不会那么崇尚破坏力了,也许就不会那么喜欢同旁人对抗了。
在英国,默多克需要一刻不停地同上流社会作斗争。像很多英国人一样,默多克用上流社会这个说法来形容名人、能上伊顿公学的名流和操贵族口音的人。但是,和一般英国人不同,默多克把这一概念的范围延伸了,他用它来泛指那些他所反对的权力中心,其中就包括BBC。因此在默多克眼里,有左翼的上流社会、新闻界的上流社会、银行界的上流社会、皇族的上流社会和工会的上流社会。他要取得胜利,就要战胜他们。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英国的上流社会很快就发现他们对默多克很是敬畏。默多克代表着一种新风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喜剧角色。记者查普曼·平彻曾经描述了他和其他朋友见到默多克的一次趣事,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一个周末,默多克来到一个贵族的庄园打猎,“他穿着一件簇新的打猎服和灯笼裤,你可以看出来衣服一次都没有穿过。在我看来,他就像一个扛着能装12发子弹的崭新双管猎枪的打猎老手”。尽管默多克之前从来都没有打过一只野鸡,但那个周末却收获了一大堆猎物。
他的收获既要归功于他把握住了时机,也要归功于他与生俱来的能力。
默多克在英国打拼事业的这些年里,整个英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默多克自己就身处这种变化的旋涡中心。或许他也是这种变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英国社会上层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他事业发展的掣肘因素也因此少了很多。英国的工党和社会党占据了社会上层主流地位这么多年,难免肌体僵化,很容易成为有管理和组织才能的企业家攻击的靶子。
在这次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一群精明的独狼成了大赢家。除了默多克以外,在媒体领域还涌现出了很多大亨级人物,他们也成了默多克的劲敌,其中就包括出生于捷克的罗伯特·马克斯韦尔(Robert Maxwell),出生于加拿大、影响力不亚于默多克的康拉德·布莱克(Conrad Black),以及出生于“二战”期间隔离营的德国裔蓝罗公司总裁泰尼·兰德(Tiny Rowland),还有埃穆罕默德·法耶德(Mohamed Al Fayed),一个埃及人。后来又出现了一批俄罗斯巨富。和这些人相比,你或许会得出结论,默多克相对而言还真算得上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了。这些人都是一些机会主义者,他们在英国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向民众提供(更准确地说是灌输)了很多新闻。英国很多人看待他们时依然带着轻蔑、嘲笑和揶揄的心态。当年,他们在英国很有钱,但是还没有足够高的社会地位,最后他们通过经营也算是获得了社会地位。
作为一个在伦敦发展的澳大利亚商人,默多克被贴上了傲慢、难以相处和不严肃的标签。默多克大肆向外界宣称要买下英国最负盛名的《镜报》,当他的提议被《镜报》的母公司英国IPC媒体公司驳回之后,他又转而开始购买IPC媒体公司的股份。尽管最初并没有太多人认为他的这一举动能构成多大的威胁,认为他只不过是在叫嚣,出出风头罢了。
不论如何,默多克的叫嚣还是收到了成效。因为他向外界表明了想买下英国主流报纸的雄心,一家投资银行就给他推荐了《世界新闻报》,他恨不得马上就把《世界新闻报》给买下来。
《世界新闻报》是一份以内容低俗而出名的周日报纸,上面充斥着英国人喜欢的犯罪以及绯闻之类的文章,默多克之所以对收购这样的报纸感兴趣,至少说明了两点:报纸对于他而言,不一定就意味着新闻,更大程度上是提供了一个舞台。桀骜不驯的默多克,其品位和他所销售的报纸很吻合(和他买到的东西也相近)。
《世界新闻报》这份百年老报属于卡尔家族,在它最鼎盛的20世纪50年代,它的发行量高达850万份,“二战”结束之后电视还没有普及,大家需要娱乐消遣,这给《世界新闻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1968年默多克对《世界新闻报》开始感兴趣后,它的发行量已经下降到了600万份。在最近的16年里,《世界新闻报》一直都是由威廉·卡尔爵士在经营。中午还没有到吃饭时间,威廉·卡尔爵士就会慢悠悠地踱出位于舰队街不远的布弗里街报社总部大楼,到常去的美味烧烤餐厅,优哉游哉地享用美餐直到下午。尽管报纸的发行量在萎缩,公司的股价在下跌,但威廉·卡尔爵士总是自鸣得意,卡尔家族也依旧觉得自己对报社的控制权是无人可以撼动的。威廉·卡尔爵士家拥有《世界新闻报》27%的投票权股份,而威廉·卡尔爵士的侄子德雷克·杰克逊教授则拥有25%的投票权股份。
但是,这位教授对和自己亲戚相处感到厌倦了,他决定卖掉自己的股份。
我们需要介绍另一位出场人物罗伯特·马克斯韦尔,这位出生在捷克的犹太人得了一个“活跃的捷克佬”的绰号(当然,他还有其他的绰号)。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在英国媒体界摸爬滚打了40年,而且一直酝酿着商业欺诈的阴谋,当年他想要买下《世界新闻报》的时候已经在这一行里干了20年了。他所拥有的培格曼出版公司是一个以出版科教读物见长的企业,因此他想要收购《世界新闻报》的目的让人觉得他比默多克更加让人匪夷所思。通过各种噱头的金融术语,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夸大了《世界新闻报》的价值,并开出2600万英镑的价格收购德雷克·杰克逊教授手里的股份。在重金的诱惑下,德雷克·杰克逊教授出让了自己的股份。
接下来还有几件事即将发生。
默多克通过和威廉·卡尔爵士套近乎,并许下了他不会兑现的诺言来套利。他这种糖衣炮弹的手段和不讲诚信的做法也给他留下了坏的口碑(后来道琼斯的支持者们又翻出了这本老账来数落默多克)。
让默多克感到不悦的是,在接下来的20年间,英国人总是把他和奸诈的罗伯特·马克斯韦尔相提并论,认为他俩是闯入英国媒体界的两只狐狸。
英国人还给默多克贴上了无情的标签,认为他是整个英语出版界最贪得无厌、最粗俗无礼的出版商。
那一次,默多克只能使用糖衣炮弹的手段。尽管他对外宣称自己想要买下IPC媒体公司的股份,但是他手里并没有足够多的钱支付威廉·卡尔爵士开出的价格。威廉·卡尔爵士对罗伯特·马克斯韦尔简直就是恨之入骨,这既因为罗伯特·马克斯韦尔是个骗子,也因为他是一个犹太人。
和让人看不顺眼的罗伯特·马克斯韦尔相比,默多克好歹是个招人喜欢的新教徒,只不过他的口袋里没有那么多现金而已。
默多克已经赢得了卡尔家族的好感(威廉·卡尔爵士认识默多克的母亲,也很敬重她),而且他威胁他们,如果他们不配合的话,他就对这场马克斯韦尔危机置之不理了,从而使得卡尔家族不得不任命他和威廉·卡尔爵士的侄子克里弗共同担任首席执行官,威廉·卡尔爵士将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合同任期为7年。《世界新闻报》将收购新闻集团在澳大利亚的部分资产,在这次连蒙带骗的交易中,默多克在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将得到《世界新闻报》40%的股份。默多克手中40%的股份再加上威廉·卡尔爵士手中27%的股份就能确保公司不被罗伯特·马克斯韦尔收购。默多克觉得在这次交易中自己占据着上风,因此对刚刚达成的协定马上就反悔了,提出只能让他一个人来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卡尔家族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因此只能妥协同意了。
与此同时,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和默多克两人之间也展开了肉搏战。罗伯特·马克斯韦尔甚至想过要买下新闻集团。1969年1月2日,双方在新闻集团的董事会上展开了白刃战,新闻集团的老板和妄求者罗伯特·马克斯韦尔争执得不可开交,最后以马克斯韦尔的失败而告终。
没过多久,本来答应不再买入《世界新闻报》更多股份的默多克又食言了,他买入了德雷克·杰克逊教授的一些股份。这么做到底公理何在?默多克不需要什么公理,在他看来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好了。
过了没多久,默多克又逼威廉·卡尔爵士辞去董事长的职位,并把董事会里其他几个卡尔家族的成员都赶了出去,卡尔家族这些可怜的成员直到这一天才恍然大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道理。
默多克对自己的口碑和形象似乎从不在意,他对这方面的事根本不感兴趣,也不关注媒体上有关他的报道,他也很少和人聊起这方面的话题(相比之下,其他媒体大佬在这方面的在意程度似乎患了强迫症)。也许是因为默多克秉性讳莫如深,很难有什么光亮能穿透他心中的层层雾霭,也有可能默多克根本不在意赢得什么好口碑。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把精力花在赢得英国公众和媒体对他的尊敬上。他甚至都没有觉得这是一件重要的、有价值的事。他完全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
作为一个在多国从事生意的商人和日后的媒体巨鳄,默多克的观念显得过于狭隘。他骄傲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来英国做生意的澳大利亚人而已,觉得自己就是要做一个投机者。他认为自己来英国是淘金的,而不是要成为一个英国人。他秉持自己的独狼思维行走在世间,他的身旁有几个亲信,他世界的边界也就这么大了。
伯特·哈迪就是默多克的一个亲信,他是英伦大报《镜报》的广告销售业务主管,在他看来默多克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没有龙头老大的感觉。他觉得默多克就是个带着一群平庸之徒做做小生意的老板,所做的小生意都是一些拆东墙补西墙、临时性、凭直觉做事、耗费精力的工作。做这样的生意你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太多其他问题,因为你一天到晚都在忙碌。
来到英国之后,默多克还没有买到能带来大量现金流的知名报社,引入私人股权投资者、考虑财务可行性(投入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以及通过削减开支来产生更多的现金流,像他日后所做的那样。当年办报是一个体力活儿,你工作得越卖命,对市场的需求反应越快,报纸的价格越低,那么就越有可能获得成功。不过,思维狭隘、吝啬、不乱花一分钱的默多克没有意识到在曼彻斯特办报和在伦敦办报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他也没有留意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默多克早期在经营《世界新闻报》时曾经掀起过一次轩然大波,他让报纸连载克里斯汀·基勒的回忆录。模特克里斯汀·基勒6年前曾经掀起英国“二战”后最大的一次性丑闻“普罗富莫事件”。当年英国的国防大臣约翰·普罗富莫(John Profumo)和克里斯汀·基勒有染,桃色丑闻曝光后他就引咎辞职了。辞职后,约翰·普罗富莫把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逐渐得到了英国大众的谅解并被奉为改过自新的楷模。因此,默多克让《世界新闻报》刊登克里斯汀·基勒的回忆录无异于是揭约翰·普罗富莫的旧伤疤。英国报业的自律组织—英国报业总评议会公开发表声明,谴责报纸连载克里斯汀·基勒的回忆录。英国希南枢机主教也在《世界新闻报》上发表了一篇愤慨激昂的文章。这样一来,“普罗富莫事件”就成了默多克事件。
默多克很高兴连载了克里斯汀·基勒的回忆录之后,《世界新闻报》的销量超过了以往。他对别人的攻击漠不关心,他还利用这次纷争在电视上露了脸,他对何为公众人物毫不理解而且也满不在乎。
当他接受著名主持人戴维·丁布尔比采访的时候,他说话毫无艺术可言,而且还摆出一副“我可没骗人”的姿态说道:“我丝毫不认为连载的内容粗俗,我也不认为这么做对那个丑闻男主角有什么不公平。我很同情他,但这并不能改变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当然不可否认,登载这些文章能多卖些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