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货紧缩影响人们对货币价值的预期,不利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市场的扩大。在价格持续下跌下,货币的远期价值大于现期价值,那么人们用货币购买商品和劳务的积极性就会大为降低。特别是当这种预期成为普遍现象时,市场需求的增长就会大大放慢,供需关系中的需求不足矛盾就会愈加突出。长期的需求不足就会阻碍市场的扩大,使经济增长放慢。
2.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不利于投资需求的增长。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货币的升值,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减少投资者的预期利润,加之市场需求不足,投资的增长就会受抑。投资不足使即期市场上投资品销售下降,供需矛盾扩大;同时投资增长的放慢使未来产出下降,经济紧缩的压力增大。这也是通货紧缩一般会伴随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3.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衰退使人们的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矛盾突出。就收入来看,人们往往是根据收入的预期来安排未来生活,在收入减少且加上对价格不断下降的预期,即期消费会大幅度下降,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同时经济的衰退使失业人数增加,就业难度加大,而低收入阶层又是首当其冲,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4.在通货紧缩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社会信用关系也会受到极大破坏,影响经济运行秩序。在价格大幅度持续下跌,货币不断升值的环境下,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会失去平衡,信用量急剧萎缩。就债务人来说,偿债负担的加重伴随着价格下跌、销售不畅导致的偿债能力的降低;就金融机构来说,一方面原来的债权收回遇到困难,另一方面新的信用需求减少。市场销售困难和信用关系不畅,还会给经济运行带来障碍。
5.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社会资金的流向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实体经济的投资预期利润较低,大量资金会转向投机性较强的虚拟经济,使经济中的泡沫成分增大。
二、几种典型的通货紧缩理论
从通货紧缩的概念出发,其直接原因是由于货币供给不足,然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典型的通货紧缩理论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和提出的治理对策。
(一)凯恩斯的需求不足理论
凯恩斯更多使用“就业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这样的术语来描述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缺口类似,实际有效需求同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之间的差额被称为通货紧缩缺口。
在封闭经济中,有效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三部分。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有效需求决定扩大社会的产出水平。由于消费较为稳定,经济波动主要源于企业投资的不稳定;而投资需求取决于企业的利润预期。因此,经济衰退的原因在于企业家利润预期的突然下降,投资的不稳定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又会因乘数效应而加剧,总需求的相对不足的直接表现就是通货紧缩。
凯恩斯理论的政策含义是:在经济严重衰退时,企业家的利润预期非常之低,以至于任何低利率都显得太高,以至于投资需求大为萎缩。因此,以货币政策抑制衰退,效果不会明显,只有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稳定有效需求。
凯恩斯认为,不论通胀还是通缩,都会产生巨大的损害。在财富的再分配上,通胀的损害相对严重一些;而在对生产财富的影响上,通胀有过度刺激的作用,通缩则有阻碍作用,且更具有危害性,这是因为通缩加重了债务人的负担,导致人们把资产转变为现金,以摆脱风险,导致生产过程的低落,从而造成失业的增多。
(二)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奥地利学派的塞米斯和哈耶克认为,通货紧缩并不是独立形成的,而是由促成经济萧条的生产结构失调所引起的,因此通货紧缩是一种派生过程。
他们认为通货紧缩的机制为:从充分就业开始,银行系统派生的信贷增加将促使市场利率下降,低于自然利率(指使经济体系保持均衡的利率)。企业家因此重新配置资源,从消费品生产转向投资品生产。在一段时间后,消费品价格相对于投资品就会上涨,这标志着生产的时间结构需要重新配置。为使经济体系重新向均衡方向调整,有必要提高利率,这会使那些在低市场利率时有利可图的投资变得无利可图,危机随之出现。
假如银行信贷能够继续增加下去,就可能避免危机的发生。但问题是随着银行信贷的扩张,货币流向投资品部门,而过度投资使得投资品部门的预期收益不能实现,银行贷款质量相应恶化,银行体系为防范自身的风险被迫收缩信贷,这就会导致通货紧缩的发生。
因此,通货紧缩是繁荣过度的必然后果,应通过市场机制自发治愈。抑制衰退的最佳行动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止繁荣的过度发展。该理论还认为,公共工程和政府投资项目是有害的,因为它们会导致进一步的扭曲,阻碍资本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三)货币主义学派的理论分析
货币主义学派的核心观点是:货币对经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货币存量的大幅度变动是一般价格水平大幅度变动的必要且充分条件。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紧缩同通货膨胀一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当货币紧缩时,货币的边际收益上升,人们就会将非货币金融资产和实物转换成货币资产,直到重新构成的资产组合使得各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相等,在这个过程中,非货币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价格降低,这就使整个社会的物价总水平降低。
但是,货币存量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之间的关系并非机械不变,产量的变动与公众希望持有的货币数量的变动会造成货币存量变动与价格变动之间的不一致。一种情况是尽管货币供应量还在增长,但由于货币供应的增长慢于经济的增长,价格总水平仍会出现明显下降。
货币存量的变动与价格水平变动不仅在幅度上存在不一致,而且由于从货币存量的变动到价格水平变动之间的传递存在时滞,并且这种时滞的长短难以把握,因此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不仅无助于经济的稳定,往往还加剧经济波动。所以,必须使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这就是货币主义一贯倡导的“单一规则”。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一、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的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措施。本章主要介绍的货币政策即指狭义的货币政策。
狭义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目标、中间目标、操作目标和政策工具。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于操作目标;操作目标的变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化;通过中间目标的变化实现中央银行的最终政策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中央银行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以便观察政策操作是否使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进入目标区,并可及时调整政策工具的操作。另外在理论和效果检验中,货币政策还包括传导机制、政策时滞和政策效果等内容。
二、货币政策目标
这里所指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指最终目标,它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一)最终目标
各国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有一定的差异,通常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指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以保持币值稳定,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实践中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必须控制在2%~3%以内。绝对的稳定不但难以做到,而且是有害的。
2.充分就业。通常指凡有劳动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条件下找到适当的工作。由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存在,实现零失业率是不可能的,一国可容忍的失业率因各国情况不同而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美国规定失业率不超过4%即为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关于经济增长,至少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另一种则认为是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长期以来人们对货币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一直存在激烈争论,目前较为多数人的看法是,货币政策只能以其所能控制的政策工具保持通货和物价的稳定,通过创造和维持一个适宜经济增长的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全部货币收支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国际收支状况与货币供应量有密切的关系。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措施的具体实施,如调节利率、稳定和调整汇率等,能够解决和预防国际收支的失衡问题。国际收支平衡又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一年周期内的平衡,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为3年、5年)的平衡。
(二)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着既相辅相成又互相矛盾的关系。
1.相辅相成表现在:物价稳定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而经济增长又增加了有效供给,从而也为物价稳定奠定了基础;经济增长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进出口需求,为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创造了条件: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又可以维持进、出口的价格稳定,从而为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2.但另一方面,四大目标间也存在着矛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经典的描述就是菲利浦斯曲线,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替代的关系。对决策者而言,可能的选择只有三种: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两极之间进行权衡或相机抉择。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现实生活中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原因是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增长,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而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而采取的收缩信用的措施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但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在经济达到潜在产出之前,适度的物价上涨能刺激投资和产出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取决于新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因此随着经济的增长,价格可能趋于下降或稳定。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稳定国内物价的努力常常会影响到国际收支平衡。譬如为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会导致资本流入,资本项目出现顺差,同时由于需求减少导致进口减少,贸易收支也出现顺差。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经济的增长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增强,从而增加对进口商品及国内用于出口的商品的需求,此时如出口增长不足以抵消这部分需求,则会导致贸易收支失衡。就资本项目来说,要促进经济增长,利用外资也要增加,外资流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贸易逆差所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如果外资的利用效果差,反而可能造成将来的资本项目失衡。
处理上述目标之间的冲突的原则是:统筹兼顾,力求协调;权衡或选择,视经济环境的需要而突出重点。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个目标体现了我国以稳定币值为主导的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当局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和间接信用指导等。
(一)一般性信用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三个: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1.法定存款准备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交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一般对期限不同的存款规定不同的准备率。存款期限越短,其货币性越强,规定的准备率就越高。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货币政策作用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它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应量,见效快,威力大,准备率很小的调整,也会造成货币供给的巨大波动。这既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准备率的微小变化就会对货币供应和经济运行产生显著的影响,往往扰乱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所以这一工具不宜作为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而只是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辅助性工具,它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形成一个稳定可测的准备金需求量,法定存款准备金还是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基础。
2.再贴现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
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条件。前者着眼于短期,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刺激或抑制资金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此外,再贴现率的变动,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起一种“告示效应”。后者则主要着眼于长期,通过对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规定,可起抑制扶持的作用,改变资金的流向,对调整信贷结构和经济结构有较好的效果。
与法定准备率相比,再贴现是一种作用较温和的工具,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还可直接影响国际收支状况。但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它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资金依赖性的大小;此外,再贴现率的高低有限度,在繁荣阶段,再贴现率无论多高,都难以遏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
3.公开市场业务。指的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给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反则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