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中国的经济体制条件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无法解释清楚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注意体制变化造成的影响。对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探讨有多种说法,这里简单介绍几种主要观点。
(1)需求拉上。一种观点是把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归因于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又是由于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过大引起。另一种观点是直接归因于信用膨胀。实际上两者交错发生影响,都使总需求增长过快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2)成本推进。一种观点强调工资因素,另一种则强调原材料成本价格调整也同时发生作用。无论原因如何,后果都是直接导致企业产品价格的上升。
(3)结构性。在供求总量平衡时,某些关键产品供求失衡也会引起通货膨胀。中国初级产品的短缺造成其价格不断上涨,成为结构性通胀的主要促成因素。
(4)体制说。实际上是需求拉上的体制解释。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晰,资金运用不承担风险,投资效益很低,而且国有企业缺乏约束机制,即使没有效益也能维持。在这种扭曲的关系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增加必然不成比例,需求的过度积累最终带来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的效应及治理
一、通货膨胀与产出
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是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三是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1.促进论
促进论者认为,西方社会中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与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于是就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
(1)通货膨胀的直接表现是货币供给过多,多发行的那一部分直接成为政府的收入,可用于增加投资,这实质上是政府对所有货币持有人的一种隐蔽性的强制征税,又称“通货膨胀税”。如果居民的消费不变或消费的下降小于投资的增加,产出仍能通过乘数效应上升。
(2)通货膨胀具有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通货膨胀过程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比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得更多,而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低收入阶层高,因此,通货膨胀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
(3)在通货膨胀初期,全社会都存在货币幻觉,将名义价格名义工资、名义收入的上涨看成是实际的上涨,于是劳动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企业家愿意扩大投资,增加雇佣工人,导致了就业的增加和产出增长速度的加快。
(4)通货膨胀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由于实物资产和现金余额这两种财富形式之间的替代性,经济单位会增加对实物资产的需求,从而推动投资和产出的增加。
传统的菲利浦斯曲线,即如图10—3的第一阶段认为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呈反向关系。在1968年之前,菲利普斯曲线不仅在理论上被普遍接受,成为促进论的论据,政府还利用这种关系进行相机选择,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经济政策,以使通货膨胀和失业都被控制在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
2?促退论。这类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有减少产出的效应。
(1)通货膨胀持续一段时间后,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到破坏,扰乱相对价格体系,使价格信号失真,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阻碍经济增长:如果政府在公众压力下采取全面价格管理的办法,又会扼杀价格机制的作用,削弱经济的活力。
(2)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存贷款风险增大,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导致金融瘫痪。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控制名义利率,导致对借贷资金的过度需求,出现对借贷资金实行配给的局面,从而使资金的运用起不到优化配置和加快经济增长的作用。
(3)较长时期的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从而迫使资金流向生产部门的比重下降,流向非生产部门的比重增加,不利于经济发展。
(4)通货膨胀会降低储蓄。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减少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削弱其储蓄能力;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又会降低实际利率,带来边际储蓄倾向下降,出现消费对储蓄的强迫替代,投资减少,生产规模因资本缺乏而缩减。
(5)反复无常的通货膨胀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增大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打击投资信心,导致投资萎缩,产出下降。
与促退论相对应的长期内向上倾斜的菲利浦斯曲线,即菲利浦斯曲线的第三阶段是弗里德曼提出的,他认为持续的、高度的和变化剧烈的通货膨胀会降低市场信号的功能,从而降低生产效率,而政府的干预也很可能加深经济的失调功能,同时工人的资源性事业也会增加,这一切都导致了自然失业率的增加。
3.中性论。这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实际上不产生任何影响,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弗里德曼提出了适应性预期的概念,他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具有稳定的替代关系只存在于短期内通货膨胀未被人们预期时;一旦形成了通货膨胀预期,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会上移,工人会要求足以补偿物价上涨的更高的名义工资,而雇主则不愿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提供就业,最终,失业率又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弗里德曼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率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因此长期的菲利普斯线是一条垂直线。这实际上就是中性论的观点。即图10—3中菲利浦斯曲线的第二阶段。
芝加哥大学的卢卡斯等则提出理性预期的概念,认为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形成对未来的无偏估计。当政府宣布采取扩张性政策增加有效需求时,人们就已经预测这会产生通货膨胀,于是,工人事先要求提高工资,厂商提高价格。因此,扩张性政策除提高价格水平外,即使在短期内对产出也没有作用。这比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更强调了通货膨胀政策的无效性,是支持“中性论”的又一理论基础。
二、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在分配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并且人们的感受也是明显的,通货膨胀对社会成员来说,其主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和财富占有的比例。
1.有利于浮动收入者,不利于固定收入者。对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生活水平必然降低,近年来,西方国家政府试图用增加福利的办法来抵消通货膨胀对社会保障接受者不利的再分配效应。
2.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被预期到,在借贷合同中附加通货膨胀条款,则这种再分配效应就不存在了。
3.有利于实际财富持有者,不利于货币财富持有者。实际财富在通货膨胀时期价格上涨,而货币财富的实际价值因物价上涨而下降。因此,通货膨胀会降低储蓄倾向。
4.有利于政府,不利于居民。前面讲到,国家通过“通货膨胀税”占有一部分实际资源。货币是政府的负债,同时,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已欠下居民大量债务,通货膨胀将其债务的实际价值缩减了。另外,由于累进税制,通货膨胀能提高税基,纳税等级上升,政府税收收入增加。
三、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当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超过一定界限,形成恶性通货膨胀时,就可能引发经济社会危机。它可能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流通秩序变得极为紊乱,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正常信用关系也会极度萎缩。恶性通货膨胀还会引发商品抢购和银行挤兑,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和收入再分配可能导致阶级冲突加剧。恶性通胀甚至会危及货币流通制度本身,倒退到实物经济时代。更严重的可能引发政治动荡。所以,各国政府一般都把通货膨胀作为治理的目标之一。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正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坏作用,因此,需要及时治理,将其控制在较低程度之内。由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治理它必须对症下药,从其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社会总供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一)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是指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通过稳定币值来稳定物价。
大多数西方学者都主张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制止通货膨胀,并提出了多种治理方案。例如货币主义学派的弗里德曼认为,由于过多的增加货币供应量是通货膨胀的惟一原因,因此抑制通货膨胀的惟一方法就是减少货币增长率。货币主义学派力主政府采用“单一规则”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即公开宣布其实施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通过稳定货币来防止通货膨胀。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提出改革国家货币制度的主张,认为应该废除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垄断,实行私人银行发行货币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货币发行过多的问题。
(二)需求政策
如果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那么紧缩需求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减少总需求的途径主要有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两种措施。
财政方面的紧缩措施有:削减政府支出、减少行政事业费用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增加赋税,以抑制私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但是,财政支出有很大的刚性:教育、国防、社会福利的削减都是阻力重重,增加税收更会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时并不是指货币存量的绝对减少,而只是减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以遏制总需求的急剧膨胀。当然货币当局也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央银行三大政策工具,限制银行信贷规模,绝对减少货币存量。货币学派更注重货币政策的作用,认为只有将货币增长率最终降低到接近经济增长率的水平,物价才可能大体稳定下来。
(三)供给政策
以拉弗等为首的供给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与供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货膨胀损害经济的供给能力。而供给不足、需求相对过剩又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货币量过多也是相对于商品供给过少而言的。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关键在于增加生产和供给。增加生产意味着经济增长,这样就可以避免单纯依靠紧缩总需求引起衰退的负面效应。
要增加生产和供给,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减税。减税可以提高人们的储蓄和投资的能力与积极性。同时配合以其他政策措施:一是削减政府开支增长幅度,争取平衡预算,消灭财政赤字,并缓解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二是限制货币增长率,稳定物价,保证人们储蓄与投资的实际效益,增强其信心与预期的乐观性。
供给学说强调了一向被忽视的供给方面因素,认为治理通货膨胀,特别是滞胀,根本的出路在增加供给,有其积极意义。但过分夸大了减税对增加供给的刺激作用。从实际情况看,效果并不明显。
(四)收入政策
又称为工资物价管制政策,是指政府制定一套关于物价和工资的行为准则,由价格决定者(劳资双方)共同遵守。其目的在于限制物价和工资的上涨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同时又不致造成大规模的失业。收入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收入政策可以采取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并辅以税收奖惩的措施,努力将工资、物价上涨率保持在政府规定的幅度内;其次,政府也可以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直接管制;再次,可以在工资合同中规定“生产费用调整”条款,即所谓工资“指数化”,根据生活费用的变动自动调整工资水平,以保证实际工资能够随通货膨胀率调整并不致减少就业和产出和消除通货膨胀预测失误而引起的效率降低。
但指导性收入政策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劳资双方与政府的合作情况,在劳资双方不能很好地遵守政府的规定时,则其政策效果就不会很显著;若采取工资、物价的直接管制政策,则政策本身就是对市场机制的破坏,影响其对资源的配置,而且如果未能同时采取相应的紧缩需求的措施,公开的通货膨胀就会转变为隐蔽性的,一旦重新放开价格,通货膨胀就会以更大的规模爆发出来;指数化政策也存在问题,在面临劳动生产率下降或类似石油危机的供给方面的冲击时,容易形成工资一物价的螺旋式上升,加剧通货膨胀。
所以,总的来说,收入政策的实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政策协调性,可行性比较差。
(五)结构调整
考虑到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可以采取微观财政、货币政策以影响需求和供给的结构,使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从而避免某些关键性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调而导致物价上涨。
微观财政政策包括税收结构政策和公共支出结构政策,用以调节总供给结构性的失调。税收结构政策指在保证一定的税收总量的前提下,调节各种税率和施行范围等;公共支出结构政策则指在一定的财政支出总量前提下,调节政府支出的项目和各种项目的数额。
微观货币政策包括利息率结构和信贷结构政策,旨在通过各种利息率的调整,以及通过各种信贷限额和信贷条件的变动来影响存款和贷款的结构和总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资金流向生产性部门,遏制总需求的扩张。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类似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可以定义为: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下降的过程。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同样适用于通货紧缩。从政策意义来说,当价格总水平持续下跌时问超过一年就可以视为出现了通货紧缩。
由于二战后很少发生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的发生则相对频繁,因此流行的经济学教材中通常只详细介绍通货膨胀,而忽略通货紧缩。事实上,要是真正出现了这种态势,同样是极具破坏力的。物价疲软趋势的存在,必然导致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经营者不敢投资或者想投资而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消费者不敢放手消费。于是,有钱不花,更不敢借钱花。从而事实上的有效需求不足,使经济无力摆脱负增长的困境。1929—1933年的世界性大危机及其随后的长期萧条,即是最典型的例证。通货紧缩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