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语录: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复多诈者败。
在曾国藩眼里,有四种人不能办成大事,即不能处理好上下关系的人;骄傲自大的人;唯利是图的人;反复无常的人。当官场变得不再那么神秘时,曾国藩更加清醒地看到,做一个官不难,但做一个好官却不容易。当功成名就之后,个人私欲就会滋生。一个好官会想方设法消除它,但劣官会不断地放任这种个人私欲。由此,我们就得出好官与劣官的差别所在。古人说得好:“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这句话出现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可以看出他严格自律、慎处官事的作派。
同治年间,在衡阳地界上生活着一个忠厚的老农民。他勤于劳作,种地年年有收成,过着不错的生活。周围人与他关系也非常融洽,他也善于与邻里沟通,联络感情。但在一次清明节扫墓时与一士绅发生争执,因为士绅将别人的坟墓强迁到他的祖坟上。官司从衡阳县打到衡州府,老汉万分委屈,愤懑绝望。
为难之际,老汉的一个乡邻走进老汉的屋子,让他去找他的干儿子两江总督曾国藩。乡邻告诉他:“曾大人是有名的清官,他听到这种事,一定会帮你的,何况你是他干爹呢!”老汉看到了希望,站起来放下手中的饭碗,说:“对,我要试试,我干儿子能帮忙就行了。”
准备好行李,老汉就出发找干儿子去了。几天之后,老汉站在总督衙门门口,他向侍卫说找自己的干儿子宽一(曾国藩乳名),但侍卫看看他的打扮,怎么也不让他进。
过了一会,突然府内有官轿出来。老汉一眼就看出轿子里的人是自己的干儿子曾国藩。老汉大声地呼喊了几声“宽一”。曾国藩顺音而寻,发现老汉就是自己乡里的干爹。
曾国藩马上从轿子中走出来,欣喜地将老汉领进了府中。曾国藩拜礼完毕之后,马上设宴为多年不见的干爹接风洗尘。席间,曾国藩夫妇盛情款待,与老爷子畅叙乡情。从干爹的家庭境况到白五堂和黄金堂的迁址情况以及新住址后院栽种的楠竹、杉树的生长情况,曾国藩夫妇的嘘寒问暖让老爷子心中像火一样温暖。但曾国藩根本不问老爷子前来总督府的原因。根据曾国藩的判断,乡里人来找自己一定是找关系办事来了,而这样做必定会招致同僚们的议论,所以他在多个场合表示了曾家人不过问地方政事的立场。从这一点上,足可以看到曾国藩善于维护自身形象,并着力维护良性官场关系的韬略。
在觥筹之间,老爷子几次开口要说此行的目的,但都被曾国藩巧妙地阻止了。曾夫人笑道:“今天干爹难得尽兴,可将一切心事抛开。明天让衙役带您在南京好好玩玩。”曾国藩借酒道:“是啊!南京好啊,什么玄武湖啊,秦淮河啊,夫子庙啊,干爹都去去看看。”老爷子只好逼出笑脸应付着干儿子的盛情。老爷子心事重重,因为他求助干儿子的事还没吐露出来。
在南京游玩三天之后,老爷子再也忍不住了,他悄悄地向曾夫人说明了来意。曾夫人看老爷子可怜,于是决定帮他一把。
过了几天,曾国藩刚刚办完公事从外面回来。曾夫人走到他身边对他述明了老爷子的来意,并要求他:“给衡州府发个条文,给老爷子找个公平之道吧!”曾国藩有些严肃地低声说:“这不行啊!如果给衡州府文书,那是说明我徇私啊,难免让有官大压人之嫌。”曾夫人停顿片刻道:“那你是要让干爹含冤了?”曾国藩长叹一声:“我曾多次告诫家人,不要干预地方政事。现在这样做,难免让我置身于自食其言的境地。这就是笑柄啊!”一时间,曾国藩处于两难的境地。曾夫人辩解道:“但干爹是个老实人,你不主持公道,那天下的良臣就不知什么是是非,什么是为官的职责了。”曾国藩似乎对夫人话有所感触,于是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深思,然后抬头对曾夫人说:“好了,让我好好考虑一下,我会量力而行的。”
曾夫人将曾国藩愿意帮助的消息告诉了老爷子,老爷子非常激动。曾夫人补充道:“但大人不会干预地方事务,我们在想其他办法。”说完,她便浅笑而去。这下老爷子又高兴又心中没底。
第二天,朝廷传来曾国藩升职的谕书,南京的文武官员纷纷来道贺。曾国藩设宴款待各路官员和绅士,并特地安排老爷子坐在上席。敬酒时,曾国藩站起身来郑重地向同僚们介绍了这位乡里的干爹。老爷子看到众多官员都在自己面前鞠躬致礼,感到手足无措,只是一个劲地饮酒。曾国藩见状,又在同僚们面前盛赞这位老实巴交的干爹,什么他如何勤劳啊,如何在乡里受人欢迎啊,曾国藩甚至还赞扬老爷子不愿意在南京久住,怕耽误他的工作等等。众人又纷纷走近老爷子向他问长问短,老爷子一边应付一边在心中叫委屈:这大场面我不想看到,我来是雪冤的,你这宽一怎么还不给我二指宽的条子呢?
等老爷子稍微安定并坐稳之后,曾国藩走到宴席中央,拿起身旁衙役呈上的红绫包裹的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拿出一把折扇,当众宣布:“为报答干爹的恩情,我决定送一把折扇给他老人家。为了显得更有意义,请同僚们在上面签个名,以留作永远的纪念!”众人纷纷放下杯盏,在折扇上提笔签名。折扇上面写着曾国藩的题词“如父大人侍右,如男曾国藩敬献”。在曾国藩的两句题词下面,众人纷纷题上了自己的诗联。不到半个时辰的工夫,折扇上便题满了南京官宦的大名。曾国藩欣喜地拿起折扇,放进木盒,用红绫包好,恭敬地走到老爷子面前,说:“干爹,这个礼物虽然不贵重,但也珍奇。您就笑纳吧!”老爷子忍着苦恼接受了折扇,并站起身向众人表示谢意。在宴席上,老爷子心事重重,根本没有心思与众人饮酒作乐。
宴会之后,老爷子回到下榻之所,满腹牢骚地道:“宽一啊宽一,给个二指宽的条子比给这个折扇还容易,你为什么却是迟迟不予呢?”老爷子带着红绫包来到曾夫人面前诉苦。曾夫人打开红绫,看到折扇上的题名之后,大为惊喜:“干爹,恭喜啊!老爷终于给你开了个门路了。”老爷子非常不解地问:“怎么?折扇能比得上条子吗?”曾夫人笑了笑:“干爹啊!这里有这么多高官的签名条,比老爷的条文还要管用呢!”老爷子站起来,睁大眼睛说:“是吗?这拿到衡州官衙里就能当尚方宝剑吗?”曾夫人点了点头,老爷子的精神一下子如雷电所击一般亢奋:“好了,我得回去了,以后再来谢我的干儿子。”
第二天,老爷子对曾国藩盛赞一番,就告辞回乡了。老爷子刚刚回乡,衡州府就开始升堂断案。当知府要拿老爷子问罪时,老爷子拿出怀中的折扇站了起来。在古代,百姓在公堂上用扇子是极度挑衅的行为。知府愤然夺过他的折扇,打开一看,上面的题字让知府惊呆了。他沉默了一会,然后宣布退堂。从此,拿办老爷子的事就不了了之了。老爷子依然回家勤劳地耕作,他的祖坟也恢复了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