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如一面湖水
之前《月光宝盒——我的心情瑜伽》出版时,曾有刚相识的朋友问,“读你这本书有什么用呢?”“没什么用,能让你的心有所平静吧。”他大笑,“我要激情和热烈,才不要平静。”
也曾认为:平静,缺乏激情。意味,消极、懈怠、寡淡甚至无趣。
慢慢明白。平静才是最高状态。让一匹马激越奔腾,只需放开缰绳,最多,屁股上来一鞭子。收服一匹烈马,就需要技巧、勇气和更高的控制力。双方交战,非只需开枪射击。鸣锣即能收金,就没那么容易。
湖边静坐,凝视水面。清、静,再深,也可以见底。浑浊,或者,泛起一圈圈涟漪,再浅,也不见湖底。
压力、紧张、忙碌令人体细胞、神经和大脑焦虑、灼热,瑜伽体式有所帮助,比如“犁式”可以让大脑放松,“桥式”可以大大改善沮丧情绪。
这是以身治心,由外向内,最关键还要控制情感困扰和心境波动,以心治身,由外向内。别人一句话,自己一个念头,都会形成外在干扰,令心湖漾起一圈圈涟漪,打破清明平静,影响心的认知。
瑜伽通过适应和自强,储存身心能量,应对莫测变化。适应是顺应——顺从适应。放松,不紧张,不排斥,不抵抗。自强,实际上是增强自我的控制力。在接纳中,而不是对抗中,增强自控。
有同事自助出游,预先订下全套机票。没想到初始航班就出问题,在机场候机厅,广播里传来飞机将要晚点的消息。一听就炸了,联想到所有安排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联想到要被迫改变整个行程,联想到要蒙受不菲经济损失。几乎崩溃,飞来短信,“又急又气,心快跳出来。”
请她找个地方盘腿安坐,微闭双目,用心观察自己的“急”和“气”。身体哪个部位有反应呢?是手心发热吗?是心口发紧吗?安静,请安静。默数呼吸,体会细微变化。呼吸越来越幽深、绵长。体会身体,灼热慢慢退潮……
照做了。开始,带着挣扎和勉强,渐渐,气顺了,心平了,热退了……更神奇的是,飞机没有晚点那么多,行程几乎还能按部就班。
事情本身未必那么糟,是心念比事实更糟。心念和联想破坏了心境,干扰了平静。
总会收到内外环境变化发出的讯息,这些讯息引起情绪波动。急躁。气愤。郁闷。挫败。悲伤。负面情绪是一种能量纠结,人类天性与境遇的自然体现。无需压抑、抵制和刻意抛弃。纾解,心平气和,便又是朗朗晴空,云淡风轻。
秘诀是做一个观察者,什么也不要做,只需观照身心。和裹挟身心的冲动能量保持距离。一旦有了距离,所有起伏情绪,都会失去兴风作浪的依托,慢慢平息。
观照是拉开距离,消解调试的第一步;深呼吸可以强化调解效果,引领身心进入平静的深湖。
唱歌、演戏、打太极……都要求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带来稳定感,亦带来宁静祥和。
“我不再吵吵嚷嚷地大声讨论了——这是我主的意旨,从此,我要悄声细语。心里的话要用低低的歌声倾诉。”
一位大师说过,用肚脐讲话,讲真心话;用心窝讲话,讲充满爱的话,处于正面情绪状态。当被负面情绪控制,会用喉部和眉心讲话,声音尖锐、刺耳、甚至声嘶力竭。
有过一次戏剧化经历。
去会所练瑜伽。很不容易,忙中偷闲。上课时间过好几分钟,还不见开门。顿觉焦躁,心头小火苗“噌”——一股气冲到额头,声音尖利,“人呢?怎么还不开门?”“拿钥匙的人不在!”师傅高声大嗓,比我还没好气。
若再任性回击,必是一场舌战,两败俱伤。深吸一口气,连同蹿到头顶的那一口,徐徐回复丹田,“哦,师傅,是这样,已经过上课时间,能麻烦帮忙想想办法吗?”
“那我下楼看看。”起身,移步,去找钥匙。才发现,他腿有点跛。
只是换了一口气啊,怨气转为感激。相视一笑,气氛友好。
盯住火苗,深深吸口气,让气息下沉,下沉,下沉。再吸,再呼。火苗在变化:萎靡、衰弱直至颓然倒地。然后,开口,用心窝和肚脐讲话。
一个小小改变,让言语带出内心芬芳,人和事会正向转变,简单到不可思议,神奇到不可思议。
修习瑜伽以来,我读《瑜伽经》,也读《圣经》。《圣经》提出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也是瑜伽要求戒除的。这些品质令人厌恶。不是提供快乐的根源。
不同的是,瑜伽修行也不视之为无法根除的原罪。不需要排斥。有多大排斥,就有多大反弹。只需观照和调息,变化就会悄然发生。
《安娜?卡列尼娜》里,托尔斯泰有一段描述,“列文割的时间越长,愈频繁地感受到那种忘情的时刻,在这种时刻里,已经不是他的手在舞动着镰刀,而是镰刀带动着一个愈来越自觉的、充满着生命力的身体向前走,而且,好像是出于一种魔力,你根本不必去想什么,活儿便会有规有矩地,清清楚楚的完成了。这是人生最为幸福的时刻。”
这是幸福时刻,相当于动态的禅定,约等于瑜伽的方式。瑜伽就是要在生活中发现、促成和延长这样的幸福时刻。
如此静心的方式有很多,音乐、舞蹈、绘画……帮助顺应表达,帮助宣泄和平静。除了真正的瑜伽时间,写作和阅读,于我,都有着瑜伽的功效。
看一个日常片段。
赶到办公室,等待审片。一小撮茶叶,几朵玫瑰。其实,此时更想一杯浓香、滚烫的咖啡,一直几乎不喝这种浓重饮料。只是这样阴冷天气,绿茶似乎压不下有些焦灼和抑郁的心。
打开电脑,听一首忧伤的歌。翻出那本《素年锦时》。买了很久,一直没有匹配的心情和时间去读。结果就在阴雨天,在忧伤的旋律里,和满腹心事依然保持平静的我,妥帖相遇。
不太像以前的安妮宝贝了,有清少纳言《枕草子》韵味。“世间,情分,相持,白茶,清欢。无别事”,单看标题,就有着让人内心安稳的质素,就象毛边纸,粗朴、稳妥,有不易觉察的美和好。
内心慢慢沉静。淤泥在混沌中渐渐落定。清澈,还是水的真相。
一段美好时光。窗外,各色车辆喧嚣,雨中急驰;窗内,翻阅书页,心思平静、悠远,甚至有点情意绵绵。
我知道,我可以温和而有力的面对生活里那么多问题,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体验有没有力量,只要看一下自己能不能让周遭的人安静下来。真正的功力在于动中生静,而非静中生动。
一颗心,安静下来,哪怕只是洗碗,锅碗撞击,也可以悦耳动听,好似美妙音乐。一颗心,浮躁、焦灼,哪怕面对山珍海味和人间仙乐,也照样索然无味。
是的。
首先,要让一切澄净下来,像一面湖水,自然映照,云舒云卷、花开花落。一切都会呈现,呈现出本来的实相。
全身心感知(一)
习练瑜伽多年,感受到身体逐渐变得柔软、灵活、有力量之外,一些更本质的变化在悄然发生。
这几年,遇到很多事。
父亲离开了人世;拥有了女儿可可;和公婆一起生活;生活双行线的电视新闻媒体的工作,依然毫无规律,每天如履薄冰……
别人提醒,会有大的变化,一切都没有原来随心所欲了。家庭人口的膨胀,包括和公婆、小姑、钟点工的相处,都有一些非常细微的东西,微妙地影响人的情绪。连妈妈和姐姐都会分别向我诉说对对方的不理解。零距离接触,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想法观点……一方已经很压抑,一方还觉得匪夷所思。那种受阻滞的气场说不出,却觉得到。
终于体会到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社会角色的重压。
“考验修行的最佳方式就是检视自己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能不回避有难处的人,能完善和别人的关系,这样的人就是好的修行人。”韦达?帕若堤在《心灵瑜伽》里这样说。
父亲刚去世那段时间,心思主要在妈妈身上,但我不止女儿一个身份,必须小心分配时间。晚上带孩子,白天工作,中午赶回去陪妈妈吃个午饭聊聊天。
父亲离世的悲伤几乎把母亲击垮,我们在一起,所有话题都引向父亲,不知道该怎样应对。接话题,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无法解脱;不接话题,又担心母亲感觉被忽略。
试图帮助找到能寄托或者忘情的人或事。“没有。”否定的不加思索。人老了,变回小孩子,希望成为关注焦点。有点撒娇,有点任性,而我,有点不知所措。似乎无论怎样做,都无法满意。这让我灰心,情绪灰暗——似好心得不到相应回报。
妈妈也用她的方式,向我暗示她的不满,“隔壁阿姨说,你一看到可可,就笑得像花一样。”
第一反应是诧异,难道看见自己女儿,不要笑吗?娇嫩天真的小女孩,路人都会侧目含笑啊。
觉察到气息上涌。
妈妈又来一句,“这可以理解,眼泪水都是向下流的。”
深深呼出一口气。吸气时,感觉到她的心酸和凄凉。
张爱玲说过,“父母年纪大了,就好象有点怕孩子似的。”残酷,却透着几分真相。世俗助长了孩子的优越感,体力的、能力的、条件的、社会地位的……优越感会令孩子不知不觉中,对父母有了不耐烦。父母往往又在自卑和退缩中固执到执拗,隔阂便横亘在亲人之间。
当年妈妈也像我看着我的女儿一样,忍不住,就在脸上挂着笑意。怀抱婴儿的母亲最美,是因为母亲心中充满无尽无私的爱。
当父母在很多方面返老还童,我们会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我们日渐衰老、“无用”的父母吗?
教育学理论有一种提法——“品质时间”。是说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要有品质:家长每天跟孩子相处一个时间段,在那段时间里不接电话、不看电视、不做家务……除了爱和相互感知之外,再无其他任何杂念和杂事。这样的品质时间,哪怕只有十分钟,也胜过心不在焉十小时。
理论同样适用对待父母。虽然身为母女,虽然同样痛失亲人,我却忽略了对妈妈完全的感同身受。真正的沟通不在吃饭,不在语言,不在行为上,而在于完全进入对方、感知对方。尽管每天来陪妈妈,但她感受到我身体发出的,内心深处的信号,对她和对女儿的不同,爱的纯净度不同,在对她的爱里多少包含着一些要求、一点不耐、甚至一丝怨气。
静下心来,完全感知,而不是按照我的设想,我的套路决定她的情绪调整。一次明显的气场对接,是我和妈妈看日落。
说服妈妈去登山看日落。开车向西,驶过一片荒芜,找到视野开阔的位置,停车,爬上山坡。只一会工夫,太阳失去了刺眼光辉,变得温和,如相夫教子、低眉顺眼的传统妇女。
盘腿坐下,看着远方。云不时轻纱一般飘过夕阳的脸庞,每飘一次,夕阳就有一部分由浅橙变粉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两三分钟,太阳的脸坠入了云中,快速得让人茫然若失。天际还有淡淡霞光,类似时尚界大热的裸色,温柔而女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