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第五阶是“摄感”,也叫“制感”,顾名思义,是将感官收摄入心。整个宇宙就像一个蜂巢,每一部分都是整体,不可分。宇宙同样存在人体内,快乐之源也深藏内心。摄感就是把感官,从外向刺激,内收到自我感受和内心满足。欲壑难填,依靠感官刺激和物质占有,欲望,永远无法满足。
最终,“止心”令精神集中、专注。“禅定”借由静坐冥想与宇宙连接。升至开悟、独一的极乐“三摩地”。三者节节上升,最终构成喜乐的圆融状态。
瑜伽就像音乐,身体是节奏,心体是旋律,灵体是和声,共同合奏生命交响。
瑜伽修行,为的是探究自然和灵性的关系。通过宛若八瓣莲花的八支修炼,内观自心,外观身体,感受自然与灵性之间的融合,找寻真正的自我,学会在天地间生活,一种自在的生活。
轻轻撩开遮盖灵性的轻纱,赤裸相对“恒久真相”,存在宏观宇宙万物之上,也存在微观宇宙个体之内的“恒久真相”。
暗藏玄机
瑜伽馆越开越多。基本以“体位法”入手,甚至唱主角。这也是为了迎合城市人眼下急切的、看得见的需求。
瑜伽八支修练功法可以简化为三种基本法:“体位法”、“呼吸法”、“冥想法”。
“体位法”主要消除身体的毛病;“呼吸法”主要消除呼吸的毛病;“冥想法”主要消除妄念、杂念、固执等等。究其根本,这三大功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现代生活压力大,节奏快,过于倚仗头脑,身心严重不平衡。紧张、疲劳让人骨盆紧闭,内脏积血,功能受损,加上运动少,头部和腿部血液循环不畅。特别是长久持续敲击键盘、开车这样的固化姿态和不良姿势,让肌肉因为应急做出代偿性反应,变得僵硬,形成很多肩颈问题。问过推拿按摩的技师,有没有遇到过肩颈肌肉柔软,筋络没有结节的人。回答说几乎没有。
最初开始瑜伽,难免感到身体僵硬和酸痛。其实越僵硬、酸痛,越说明那里淤积了问题,越需要舒缓地加强练习。通过曲弯、扭转、伸展,消除身体毒素和毛病,让生命萌出新芽,焕发活力。
体位通常借鉴动物姿态。譬如只是简单的像鱼那样开鳃,像狮子那样展胸,就已经能感到状态变得昂扬、积极。
“眼镜蛇”体位。像蛇一样,骶骨下压,胸肋扩张,颈部延伸,肩部远离两耳,消除肩颈淤血,给脑部输送新鲜血液,改善内脏功能。还能唤起婴儿期爬行时,脊柱后挺的记忆,感受到明快和活力。
再比如,前曲的背部延展功,做习惯了,会有说不出的安适感,像胎儿蜷缩在子宫里。
人体脱氧核酸中,隐藏着40多亿年的历史信息和遗传密码。古老的瑜伽体位,不止唤醒婴幼儿或者胎儿期的潜在记忆。还能激发这些记忆,复苏上古往昔的强生命能源,塑造充满活力的健康身体。
练习体位时,舌抵上腭:舌表面抵在上额内,再向上卷起舌,舌里侧抵在上颚。
一个简单动作却暗藏玄机。
体会一下就会觉察,这样的舌形让口内唾液增多。唾液不失为琼浆。中医养生,就有一种早起吞咽唾液的方法。认为唾液有神奇成分——抑制癌细胞的过氧化物和防老激素。
舌抵上腭,一个近似于婴儿时期吮吸乳汁的动作,可以激发潜意识。
人体内,刻印着母体开始孕育生命到出生的记忆。也留存古时,甚至几十亿年,生命以来反复生与死的记忆。只是不被觉知。
练瑜伽可以复苏这些记忆,唤醒生命潜在能量,诱发再创造,增强健康,强大精神安定感。
那些幸福时刻:享受美味、欣赏风景、沉迷音乐以及和恋人在一起……唾液就会分泌增多。悄悄增加的还有脑部“α”波——一种非常平缓的脑波, 无梦的沉睡状态或禅定状态。脑部“α”波使人集中、放松、凸显创造力,脑中枢感到爽快、调和,减少甚至消除致病因素。
相反,当我们感到烦闷、愤怒和兴奋时,就会感到唇干舌燥,脑部波形杂乱、尖锐,这也是失眠、精神病、身体不适以及癌症等病症滋生的原因。
舌抵上腭恰恰刺激舌根,刺激脑波产生“α”波。
人常说,你看上去垂头丧气,你看上去兴致勃勃。那是因为人的体态、表情会不自禁泄露身心状态。反过来,调整好体态,亦会影响身心。
教女儿吟诵,“站如松,坐如钟,睡如弓,行如风”。细细品味,四句口诀蕴含着古老文化传承下来的智慧,与瑜伽内涵息息相通。
瑜伽要求山式站立,想象自己是一棵树。两脚并立,五趾分开,深深植根于泥土。40%体重置于脚跟,60%体重置于脚掌,而不是相反。记得电影《出水芙蓉》里,舞蹈老师噼里啪啦的动作加口诀吗?“收腹、撑腰、展胸、引颈、含颌”。双脚踩向地面,头顶正中被一根红线牵扯,引领颈椎、腰椎无限延伸。头与脚构成两股相反力量,有力延伸。
一个简单站姿。沉静。稳定。感受身心双重自在和轻松。如观音菩萨一般。
在梵语中,自然(Prakri)由五大元素构成,地、水、火、风、空(以太)。人类属于自然,亦由五元素组成。
五大元素需要处在一种平衡状态,任一种过多或过少,都会引发身体异常。就像中医学说中的五行,五行相生相克,此涨彼消,动态平衡,一旦打破平衡,可能就会生病。
和谐即瑜伽。
唤醒“昆达里尼”
习练瑜伽五年之后,有缘师从一位印度瑜伽师Sony。
第一堂课。他问,何为瑜伽?我答,运动且享受。
摇头。瑜伽不是运动。
不是运动? 不明白。每一次,练习、出汗、畅快,怎么不是运动呢?
带着疑问寻找答案,开启属于我的探访之旅。
一次亲历:连天加夜赶一个特别报道。身心俱疲,无力无心独自完成瑜伽练习。只好到会所,随教练一起做,什么都不想,只按照口令提示,“in”在其中。结果怎么样?做完以后,洗澡、吃饭、看碟、睡觉,一切重返正常轨道。
做媒体,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在媒体中,做新闻累,做电视新闻尤其累。工作时间不能自我把控,忙起来,伤筋动骨蜕层皮。
工作一忙,就会肩颈痛。过度思虑,睡不好觉,还影响到内分泌,额头、下巴出现小痘痘——表面没有“针眼”,需要内部化解毒气那种。身体在发出信号:它们受到干扰,需要调试、安抚。
开车、敲键盘、看电视,不自觉肩颈紧张。甚至瑜伽的一些体位,肩颈也没有充分舒展。大概是太紧张,太追求动作看起来的程度。不够放松。
有意识提醒自己抖抖肩,或者肩膀外旋。躺下来时,瑜伽砖垫在脊椎下,协助打开肩,放松颈。把电脑屏幕调高,抬高下巴,仰头。颈椎痛缓解了。
按摩、Spa帮助舒缓压力,瑜伽不失为最佳自救途径。头晕脑胀?心悸心慌?颈椎疼痛?静下心来,舒缓、温柔——做瑜伽。症状没消失?那也会大大缓解。 越专心,效果越好。心浮气躁,便收效甚微。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生而为人,除了精子、卵子结合,还有能量加入不可或缺。能量,也叫“昆达里尼”,贯穿身心的四个层次:身(生理层次)、心(感知部分)、智(智慧抉择部分)、灵(生命能量)。
身体自有能量系统,“昆达里尼”就像太阳光芒,三千五百多万条分支,交错勾连,状若输电网络。三条以上脉络交汇称作脉轮,人体主要有七大脉轮:顶轮、眉心轮、喉轮、心轮、脐轮、腹轮、海底轮。这和藏传佛教五轮说也大体相同。
这些脉轮能直觉感知。比如思考时,会不由自主拍拍前额;表达感情时,会手按胸脯。
生命能量流动于脉轮。普通人就像有许多漏洞的筛子,能量不断由感官之门向外流失。瑜伽修行就是要采撷这些能量,打开七个脉轮,释放内在灵性和情绪,把能量向上、向内引领,至细微纯净脉络中,带入三摩地,安住深幽喜乐中。
瑜伽,自外向内,自我体验。不带竞技色彩,不争输赢高低;真正专注于瑜伽和身心感受,练习之后,不累,反觉身心轻盈。能获取能量,就像油灯新添了灯油。
B.K.S艾杨格说过,“瑜伽体位不是你所想象的机械动作,而是融入了思想,并达到运动与静止的最终平衡状态。”瑜伽向内激发、疏通体内能量,向外连接宇宙能量。
这就是习练瑜伽时,静心、专注与否会带来不同效果的原因,这也是瑜伽不是一个运动项目的原因。
如果以为倒立和摸到脚趾头,就是瑜伽的全部,恰恰失去了瑜伽更多的恩典、赐福和美好。
瑜伽会释放生命的创造性潜能,开启生命的智慧。转变眼中的世界,也转变看世界的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