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故事。一个人天天背水上山,后来山上有了井,他还一直背,有人就说,你干嘛还背这个篓,他说——后背冷。
我们习惯负荷,习惯被填满,因此我们恐惧空,恐惧静。
卸下背篓,慢慢的,就会喜欢上那种空和静。什么都不存在,只有一呼一吸,在呼吸中融合、空无。
诗人多多。写诗、读书;素食、抽烟;瑜伽、禅坐;和池塘的一条大白鱼相互看望。他说并不想开悟,成为大的修炼者。只是心沉下去,智慧才能升起来。滚滚红尘中,我们都在修行吧。我也是,想在“通向自我的,最遥远、最漫长”的修行路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金刚经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教我们不要著有,但也不要著无。教我们“无相”,不著空也不著有。六祖惠能說“无相为体,妙有为用”。无相虽然为体,但是,人在红尘,难免起心动念,这个念一定要是正念啊,正念心想事成,就会发挥神奇效果,就是“妙有”。
一直喜欢兰德那首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向往的人生态度——简单、纯粹、饱满。
可以拥有悠长的秋天,触目银杏、乌桕、法桐,颜色浓烈的树叶,调色板调过一样;可以和对面屋顶的灰喜鹊对视良久,看它把尾羽从身后经头顶啄进小嘴,构成一条优美曲线;可以举起一枝成熟的蒲公英,凑近可可,看她把小嘴嘟成花骨朵,费力吹出一口气,白色小伞腾空飞起……
内心安宁。知足。
微小到……花事。
还在春天时,看到小区门口的卖花人,准备端一盆雪白的茉莉回去。一晃,就到了秋天,问他,那盆茉莉还在吗?说,在呢,已经开过一季,又打了花蕾。于是请他送上楼,季节不对了,细小的花蕾还没绽放,就萎谢了。并不沮丧,安心照料那些绿叶,等待明年夏天的清香。
门口卖花人消失了,菜市场谁又摆了一地平常盆栽。每次开车经过,都会打算,有时间挑两盆放家里,破一破冬天的肃杀。结果,想着,想着,卖花人就不来了。有点失落,也只能由它去。
可是耐心等来意想不到的转机。卖花人其实不是不来,是很聪明地应季而动,改在每个周末出摊两天。终于,如愿以偿,端回一盆海棠,一盆文竹。
生活就这么细细碎碎,一天,又一天。
水一样流过。
觉知的世界
听说过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向一个美丽的女子求婚。女子只提出一个要求,在森林里建一间小木屋,让她每天进去一个小时,保证不被任何人打扰。
国王当然答应,于是,他们结婚。
每天,王后都进她的小木屋,一个小时,出来。
一年,又一年。王后越来越美丽,好像不会老似的。
国王很好奇,想知道她究竟在小木屋里干什么,难道是施法术?他忍不住偷看。王后施施然走进小木屋,宽衣解带,一丝不挂,微闭双目,纹丝不动……
一小时以后,慢慢穿回衣服,步履轻盈,走出木屋。神态更加安然恬静,肌肤泛着温润光泽。
能把自己腾空,感知时间流逝,安安静静面对自己,极具幸福感。因为空,因为静,许多不留意的东西便被感受到、觉知到,并深谙其中美好。
静坐也许能带来健康甚至美丽,但是对于一个瑜伽修炼者来说,这些都不是目的。
按照瑜伽理论,能量可以称之为“昆达里尼”,贯穿身心四个层次:身(生理层次)、心(感知部分)、智、(智慧抉择部分)、灵(生命能量),和整个宇宙相通,一体。
昆达里尼就像太阳的光芒,有三千五百多万条分支,这些分支交错勾连,如同输电网络。可以想象:电线密布的墙壁,有许多插座,连接不同电器,电脑、电视、电风扇、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电流通过电线,传递给各种电器,转化为不同功能的功力,发出热力,转动电扇等等。
昆达里尼就是这样,各种各样的身心器官都和它相连,表现出不同的功用。七大脉轮就是七个能量的中心点,统摄相应部位。
瑜伽有八支修炼法,最后三支——“令精神集中、专注的执持法,静坐冥想与宇宙连接的禅定法以及开悟、独一的极乐三摩地”,感受到昆达里尼的流动,就能构成喜乐的圆融状态。
“三摩地”(samahdi)这个字的动词词根,意义是“合在一起,不矛盾,不对立”。只要对立存在,就没有三摩地,就没有禅定。
《瑜伽之道》说,“非外非内,非下非上,非实非空”。真正习练瑜伽要打破固有的相对立的二元观念,“我与他人”、“天与地”、“男与女”、“黑与白”、“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变化的。
万物最终是不二的,是超越对立的。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顶点。
赫拉克利特说:上帝是生和死,夏天和冬天,饥饿和满足,好的和坏的。
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开始思考上帝,思考生命终极的意义,奥秘中的奥秘。他说,我越是深入存在的奥秘,我越来越感到这个奥秘是永恒的,无止境的,无限的。我知道的越多,我对我的知识越没有把握。
苏格拉底也说过:我年轻时候,知道很多东西,实际上我什么都知道。然后我变的成熟了一点,我开始感到我知道的不多,实际上很少。当我变得非常非常老的时候,我恍然大悟。现在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不知道。
觉知和无是同一件事的两面:你变得越觉知,就越觉得空。
空不是空空如也。空,是无,也是有。人们常拿杯子来举例,一个杯子只有空着,能装进水,才能有。
永远是两面。上帝就是真实,就是全然。而上帝就是灵性,就是我们的灵魂。
头脑像一扇窗,透过窗,看到窗外的风景,但是风景会受到窗框限制,如果镶有带颜色的玻璃,风景甚至会被染上同样的颜色。
外界没有对与错,一切判断都是因为心的变化。
当你打开大门,屋外站着一个人,你不认识。你母亲告诉你,这是你从未谋面的父亲。想象这个讯息进入大脑前后,你的感觉、你的态度会产生的变化。门口还是那个人,变化是不是发生了?
禅宗有一个大家熟知的公案。有人问睦州禅师:“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并且天天重复,实在非常麻烦,如何才能免除这些麻烦?”
陆州禅师回答:“我们穿衣吃饭。”
“我不了解你的意思。”
睦州禅师斩钉截铁地道:“如果你不了解,那你就穿衣吃饭!”
平常人要穿衣吃饭,成佛悟道以后,仍然要穿衣吃饭。所不同的只是穿衣吃饭的感受和意义有区别罢了,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瑜伽大师斯瓦米韦达?帊若堤对他的弟子说,“所有人类经验的生理和心理层面,乃至宇宙中所有的一切,所有的言语、人际关系、事件等等,都脱不出‘数论’学所讲的三要素:和谐、躁动、昏暗,都是这三种要素混合而来。”
选择其中的和谐要素,会带来喜悦;选择躁动要素,会带来不安;选择昏暗要素,会带来忧郁。
选择跟我们的习性相关,跟事件本身无关,跟那个“骚扰”我们的人无关。如果内在没有骚扰的种子,就没有人可以骚扰到我们。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宗教是走出房子,不要窗子,完全置身于风景中,没有任何限制。这很困难,因为我们一直接受训练,认同头脑,很难把头脑放在一边。瑜伽,还有其它一些静心、技巧,都是帮助我们打破对头脑的认同,全然接纳完全的真实。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在这背后,在所有不同的背后,在各种幻象背后,在原始真实的自我里,是个永远不变的“一”。
“一”就是圆满,就是两面,就是宁静、和平与喜悦。
如果能够想明白这一点,就会从容而坦然,如圣严法师所说,“没有一定要做的事,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没有一定要在世间扬名立万或完成大事业的心愿。如果事实需要,也没有一定不愿见的人和不想做的事。”
一切随遇而安,随缘奉献。但这并不代表随波逐流,放任自流。
佛法讲究“菩提心、大悲心、般若心”, 菩提心是向上、向前、向善的勇敢心。这也是瑜伽所说的自我控制、自我调适、自我修正,当这一切改造完成,就会看到一个崭新、完美、喜乐的世界。因为那本是我们纯洁自我、真实自我的灵性。
最初跟印度老师习练瑜伽时,他问我,瑜伽是什么?我说是沉浸,是享受。他说不,瑜伽是合一,是控制。当时不明白,瑜伽最讲究顺其自然,不勉强,怎么会是控制呢,控制不是勉强吗?
当我第一次成功做出头肘倒立的体位,腹部收紧,头和肘形成稳定的三角,双脚轻松的悬空向上,就那样静静的保持平衡,并没有感觉到太多压力,而是一种说不出的轻松与空灵。
突然明白,控制,与顺其自然、与不勉强并不矛盾,就像责任与义务相伴,自由与限制相随。控制才能带来真正的收放自如,进入自由自在的境界。平静是通往控制的途径。那种控制是平静的,自然的,不勉强的。
瑜伽正是要通过调控身体和呼吸,来调控心智和情感,让我们更有定力和能力,穿越现实的层层包裹,直抵生命本质,寻找到真正的自我——灵性,也就是爱,和平与喜悦。
胡茵梦说,当年“演艺只是我顶着脑袋去演戏赚钱,来谋生的一个行业。我真真正正关切的就是这个地球上的人如何能够活得更像一个所谓的万物之灵的这样的一种生物。”最初看到胡茵梦这样说,共鸣之外,有些羞怯和恐惧,平凡的生命,也可以有这样的念头吗?
经过多年来与瑜伽的融合,就像藏民将佛教生活化了,瑜伽也被我“人间烟火”了。
瑜伽要讲究形式,又不需要也不可拘泥于形式。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寻找自己的灵性之路。
在一本瑜伽书里,看过一个国王在拇指上画曼陀罗(一种用来观想的图案)修行的故事。因为他是国王,必须处理各种现实俗事,于是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歌舞升平,他一直不间断地观、想、画曼陀罗。终其一生,内心一直处在禅定状态,最终成为大修行人。
其实静坐也只是一种形式,为的是帮助我们宁静与觉知。坦白说,还从没有感受到过“昆达里尼”,但能感觉到瑜伽和静坐带来的平和、宁静与从容。带着这样的情绪和气场投入生活,保持一份清明的觉知。不刻意疏离生活,只是提醒自己,“菩萨在心中” 、“神在心中”,于是感受到祥和与慈爱,令我和周遭的人感到舒适。
当然还是有冲动发火、智商为零的时候,但这样的频次越来越少。瑜伽修行不是单单那一个小时的课程,或者打坐冥想,瑜伽是相会、合一,是在作为中保持合一,在合一中仍然保持作为。
看到一段“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巴菲特描述他父亲的一段话,“虽然他的手稿中写的可能是市盈率和管理绩效分类等内容,但他却可以轻松达到类似犹太祭司卡巴佛教僧人沉思禅经那样的境界。他常常穿着卡其布裤子和一件破旧的毛衣从书房里走出来,身上带着一种几近圣洁的平静。”
这有点类似瑜伽修炼者的感觉:可以专心于任何事情,带着平和、宁静与爱,这种平和、宁静与爱就像光可以照亮自己和身边的人。
有瑜伽师说,可以时时进行和检验你的修行。“活在世间,尽你的职责,做好份内的事情,照顾好你的家人,处理好你的人际关系。锻炼自己的心性和情绪,要做到别人不会拒绝你。能做到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是真正的禅定功夫。”
不一定是瑜伽。
但要寻找自己的方式,生命一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只不过是借用肉身完成灵性的上升,从痛苦到快乐,从束缚到解脱,从烦恼到欢喜,从此岸到彼岸。
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