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从容地说道:“大家不要乱,如果你们还是像这样乱成一团的话那么我们就真的回不去了,大家不要慌张,慢慢地向回划。”
大家在谢安的安慰和指导下将船平安地划回岸上,从这件事之后,大家对谢安更加地敬佩,知道谢安的心胸胆量足以镇安朝野。
顾恺之将殷浩要再次出兵的消息告诉谢安等人后,谢安觉得在三月三日号召群贤,在会稽山大会宾客,吟诗作赋的同时商议国家大事,讨论一下国家的命运。
这一天,会稽山上是格外的晴朗,空气清新,微风和暖。在谢安的号召下,共来了王羲之、顾恺之、孙绰、谢万等加上谢安共四十二个人。
大家到齐之后,开始举行修禊的仪式。大家纷纷用薰衣草蘸上水洒在自己的身上,有的甚至沐浴洗涤,大家感受着春意的温暖,希望这样可以去除病灾和不祥,虽然大家表面上不说,但是心里总有种负担,那就是担心着国家的命运。
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修禊结束,大家在水流两旁坐下了。
这时,书童将斟酒的觞放入溪中,让觞顺流而下,觞在谁的面前停下了,谁就要作诗,如果作不出,那就要饮酒三杯。首先,觞在王羲之的面前停下了,王羲之吟道:“仰望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一首《兰亭修禊诗》一气呵成,大家鼓掌称赞。
接着,觞又被书童放入溪中,觞在谢安面前停下了,谢安作诗道:“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物景,微风翼轻航。醇醪陶元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众人又是一片掌声。
在别人作诗的时候,孙绰早就在心中暗暗思考,这时一首诗已成,真巧,这时觞恰好落在了自己的面前,孙绰也道:“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莺语吟脩竹。游鳞戏澜涛。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
这时谢安的弟弟谢万着急了,眼看就要自己作诗了,谢安安慰道:“不要紧张,你平时都可以,现在也能的。”
谢万稍微平静一下心理,吞吞吐吐地作出一首诗:“肆眺崇阿。寓目高林。青萝翳岫。修竹冠岑。谷流清响。条鼓鸣音。元萼咄润,飞雾成阴。”
之后,谢安又作出一首:“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此言执,寄傲林丘。森森连岭。茫茫原畴。迥霄垂雾,凝泉散流。”
当然也有做不成诗的如吕本等人只得饮酒三杯。
很快,天近黄昏,大家喝得七倒八歪。宴会结束,共有十一人作诗两首,十五人作诗一首,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王羲之看小儿年幼,只得代饮。
谢安说道:“我们今天一共作诗三十七首,我建议大家为这个《兰亭诗集》做个序。
顾恺之说道:“论文采和书法最为优秀的当然是王羲之了,而且又数他年长,这个序应当由王羲之来作。”大家纷纷表示同意。
就这样,在众人的推荐下,大家让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作笔,在蚕纸上,作出著名的《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怡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兴,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虽然兰亭集会上文学成就是巨大的,但是对于救国救民方面,这样一群没有掌握实权的书生雅士却是没能商量个所以然来。
集会结束后,王羲之给司马昱写信,劝说司马昱不要让殷浩出兵,这样只会给朝廷造成更大的损失,并将这封信交给顾恺之带去。可惜的是,司马昱和褚太后并不采纳王羲之的建议。不久,殷浩再次带兵北伐,谢万也被朝廷任命为西中郎将随殷浩一起北伐。
在桓温灭蜀国时,桓温就向朝廷举荐,要求让谢安出来做官,谢安婉言拒绝了,桓温很生气,但是也没办法。当时谢氏家族中,有很多人已经做了朝廷的大官,谢家门前经常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有一次,谢安的夫人指着那些做大官的兄弟跟他开玩笑地说道:“大丈夫难道不应该像他们这样吗”谢安听完之后,用手捂住鼻子说道:“唉,恐怕我以后也不免要像他们这样啊。”
谢安的名气越来越大,朝廷多次要求谢安出来做官,都被谢安拒绝了,这次,朝廷请不到谢安,只好请他的弟弟谢万出征。
谢安担心弟弟谢万没有能力,怕谢万出事,同时也为国家的命运担忧,只好决定扮作小卒,随弟弟谢万一起出征。
虽然谢安随谢万出征,但是别人并不知道,很多人因为谢安没有出来做官,都感叹道:“谢安石不出来,我们天下的百姓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呢?”
桓温这次听说谢安再次拒绝了朝廷的要求,就上表道:“谢安自恃有点才华,妄自清高,不尊重朝廷,不愿意出来为朝廷出力,说明谢安心里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朝廷应当下旨将谢安进行禁锢。”
朝廷上多人的劝谏才使得桓温的计策没有得逞。
王羲之因为自从兰亭会之后,名声大噪,虽然自己早已经不做官了,但是县令这样的小官见到王羲之还是客客气气,左一个王大人又一个王大人,于是百姓们依旧称之为王羲之大人。大家都来找王羲之题字,王羲之实在没办法,为了逃避这样的应酬,王羲之只好和谢安一起出征,逃避一段时间。谢安把秦朗交给独孤清照顾之后,就和王羲之随谢万从军去了。
殷浩不懂打仗,谢安献的计策让谢万交给殷浩,殷浩不仅不听,还大骂谢万,说道:“岂有此理,没上没下,你不要忘了谁是主帅。”
谢万回去后就天天睡觉,不再管事情。这一天,王羲之看到谢万做在椅子上睡着了,于是,王羲之从后面将谢万和椅子的坐垫一起推到了下面。
谢万起来后,说道:“你差点把我的脸划破。”
王羲之说道:“我可没有要弄破你的脸的意思。”
谢安说道:“弟弟,你每天就知道睡觉,好多天不与你下面的将士交流,大家都说你傲慢,你这样下去不吃败仗才怪呢。”
谢万说道:“你有殷浩这个主帅带领,我们不败才怪呢。”
谢安说道:“比如说刚才王羲之只是想把你推倒,并没有想把坐垫也一起推倒,结果坐垫却和你一起掉在了地上。我们和殷浩的关系就如同这坐垫一样,完全可以不和他一起摔倒啊。”
谢万听了谢安的话之后,开始召集众将商量如何战斗的事情。
很快,因为殷浩的无能,北伐军打败,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谢万的军队可以全身而退。
朝廷一片沸腾,所有人都在怀疑殷浩的能力,褚太后对司马昱也大发雷霆,说他推荐的人是个废物,司马昱没理,也不敢说话。于是,朝廷急召桓温入京。
桓温道:“殷浩无能,有负众望,应当立即处斩。”
顾恺之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殷浩的失败也不是他故意的,殷浩虽然没有打才能,但是做个小官还是可以的。”
由于殷浩失败后,晋朝再也没有人敢和桓温抗衡,所以,大家害怕桓温的势力,基本都站在桓温这一边。
褚太后说道:“看在殷浩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份上,就免了他的死罪,免去殷浩的所有职务,让他回家种田去吧。”殷浩回去后,承受不了自己在政途上的潮起潮落,整日郁闷,不久就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