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会首先介入视频发布?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YouTube是一个大企业,它承诺给谷歌更多的位置安放广告。另一个原因是,它确确实实影响到了谷歌的能力,完善了其搜索业务。
谷歌--仍然--没有获得世界上的所有信息。正如他们想把图书数字化,以便人们能够对其搜索,拉里和谢尔盖还想确保有一个庞大的视频内容库可供搜索。这项任务并非易事。未来的搜索将更加复杂,更加三维。它涉及搜索图片、声音、音乐、时间和空间的能力。谷歌正在试验解析任意类型信息的方法,以便信息被识别并被找到。通过应用到图片和声音上的标签进行搜索,这种最简单方法的使用范围极为有限。谷歌必须能够捕捉谈话内容,识别其意义,并将它们放入搜索索引。
这也是谷歌收购Picasa的原因。Picasa是一个图片共享网站,它还允许人们编辑和处理它们的图片,它的研究仍然保密,不过许多其他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自动搜索和识别图片的技术试验。在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一直在尝试通过辨认图片是否包含面孔或者蓝天绿草的景观来识别图片内容。今天的照相机还可以记录拍照的日期和时间,将来有一天甚至有可能利用全球定位卫星来确定拍照地点。通过Picasa,谷歌将获得此类数据。
同样很重要的是,谷歌可以观察人们是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信息的。一个人在网上发布的一切信息,都能透露出他的某些信息:他的兴趣、意见和好恶。通过整合众多不同来源的用户数据,谷歌的计算机可以采集所谓的元数据,这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改进它的产品及其互联网存在。
个人电脑业务
元数据几乎可以从任何地方获取。在取得元数据的情况下,如何将每个人的个人内容添加到互联网上?这意味着要使用电子邮件、电子表格、在线文档和其他个性化的创新产品。其主要目的是每个人都能通过互联网获得自己的个人信息,防止不受欢迎的窥探,而且在自愿的情况下共享信息。每条元数据都透露了使用者的某些信息,使得谷歌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一步优化个性化搜索功能。如果网络用户使用谷歌产品来创建这些信息,会更有利于公司对信息进行分析、分类,并将其添加到所访问元数据库内作为扩展内容。当用户使用谷歌文档等谷歌应用程序时,公司可以免费获取这些信息(尽管公司承诺仅在有利于创建者的情况下使用此类信息)。
这一分类也使谷歌能够与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微软进行较量。微软把谷歌看做它核心业务的渗透者,试图以牙还牙。围绕对方的业务,这两家公司已经开始互相争斗。迄今为止,谷歌正在稳步夺取微软的地盘,它要在搜索和在线广告业务上产生影响,这种努力可以被形象地描述为“冷手卢克”。
人们很可能会说,谷歌进入微软的业务领域是对Redmond侵入搜索和广告业务的回击。尽管谷歌的高管们断然否认,但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有时也确实可信。谷歌应用程序业务负责人戴夫·格罗伍德(Dave Girouard)说:“这不是谷歌的基因。并非我们没有竞争力,而是我认为谷歌人永远不会把这当做对微软的效仿。但这是令人愉快的副作用。”
但拉里和谢尔盖却无法抵挡另一个诱惑。计算机行业又一次过度膨胀,运行效率低下,成本也变得更加昂贵,正如大型主机时代末期的情形。诸如谷歌、Salesforce和Zoho(软件公司艾德威特的分公司)等公司正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更有效、更强大、更廉价的计算。程序和数据不再存入个人电脑,而是在线存储--在谷歌的情形中,这是其超级网络的一部分。人们通过互联网接入这些应用程序。互联网正在变成计算机。
这个趋势被称为“软件即服务”(SaaS)或“云计算”,软件不在个人电脑上购买安装。它在线运行于不规则的互联网云中,可租赁或赠送给用户。数据也可以在云内存储。
比尔·盖茨正是利用这一逆转趋势使微软扬名世界。在微处理器发明前,只有公司才能买得起电脑。雇员们通过个人网络接入大型主机来完成工作。但是,如果有太多人试图同时使用,主机及其网络就很容易因过载受阻。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特尔公司将一台计算机(尽管很小)的大部分中央处理器置入台式电脑内,从而发明了微处理器,这之后,人们无须再依赖昂贵得多的大型主机。
互联网还为更简单的计算提供了巨大便利。今天,个人电脑相当昂贵。一台配置完好的新电脑,起价大约在1000美元,而几年后就会过时。过多应用程序的添加,造成了内部联络问题,因为各种程序都试图访问同样的通道。内存芯片变满,速度减慢。人们最终将其丢弃,再花1000美元购买一台新一代的计算机,它们有更好的处理器、更大的内存,甚至有更强大、更复杂的软件。
不过,请想象一台为云计算设计的个人电脑。软件在谷歌的超级网络上运行,因此这台个人电脑不需要最先进的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在云内,因此这台个人电脑不需要最昂贵的内存芯片。软件可以自动更新、调试,并由谷歌远程改善。在这种情形下,个人电脑更便宜,软件也是免费的(只要你肯忍受几则广告),也大大减缓了电脑的淘汰速度。全面实现这一愿景尚待时日,因为这需要持续获得不会崩溃的高速互联网连接。
但是多年来,互联网博客作者和分析家们一再传言说,谷歌正在创建它自己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这通常被认为是打压微软的不明智之举。但是,它也将增加谷歌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机会,以及它对我们的数据的大举访问。谷歌这么做颇具深意。
几位博客作者推测,谷歌可以针对个人电脑调整其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与个人电脑制造商合作开发硬件。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推行这一构想。摩托罗拉的子公司飞思卡尔最近宣布,它正在研发一种芯片组,以便在“上网本”上运行谷歌的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些经过简化的2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专为上网冲浪设计,正在迅速成为下一代计算机的主要潮流。一家名为Quick office的公司也宣布,它正在开发一种软件,可以让人们在其Android手机上浏览微软的Word、Excel和Power Point应用程序。
谷歌甚至与微软联手使用苹果的iPhone技术。它使用微软的Active Sync技术研发了新的实用工具“谷歌同步”,可以使人们通过iPhone无线电传输,从“谷歌日历”和“谷歌联系人”中同步他们的数据。苹果公司每年从中收取100美元服务费。
一些传闻说,谷歌内部有一个所谓的秘密项目,代号是“鸭嘴兽”,也就是众所周知的GDrive。外泄文件表明,谷歌正在内部作系统测试。GDrive不仅仅是一个存储器件。用户可以将他们计算机上的全部内容上传到谷歌云,包括所有的数据以及他们使用的软件应用程序。用户无论何时在线,一切信息自动同步。添加到个人电脑或者云内的任何数据都可以在其他的设备里更新。其最大益处是:你尽可以把电脑丢到浴缸里彻底销毁它,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灾难。但若拥有这个系统,你只需购买一台新电脑,用用户口令连接到你的个人GDrive上,你的旧电脑就会在一个新的躯壳内复活。
直到谷歌宣布一个新产品上市时,它才出来否认所有传言。多年来一直有传言说,谷歌正在进军与其智能手机相关的手机业务。从技术的角度来讲,这种传言并不准确。谷歌创建了一个控制手机的操作系统,2008年年底,手机制造商宏达电(HTC)宣布它正在开发硬件,与此同时,T-Mobile公司宣布,该手机将基于它的蜂窝网络运行。
谷歌已经推出了GDrive服务器的一个较低版本,这个产品被称为“谷歌变速箱”。这个程序并不复制整部个人电脑,而是复制用户在其个人电脑或在线使用的谷歌文档中创建的所有文件。尽管如此,它还不够完善,文件更新也不够可靠。
目前,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在公司内部研发。谷歌正越来越多地收购那些有前途的小公司,它们拥有好的创意,在谷歌追求的业务领域存在,或者拥有能够提升谷歌产品的技术。谷歌已经收购了50多家公司来满足这些需求,包括博客服务、图片共享和编辑程序、电子邮件、谷歌地图、谷歌地球、Web浏览器、移动电话应用程序,以及帮助经营企业的分析软件。
《福布斯》杂志最近的一篇报道说得好。谷歌的目标是利用互联网的浩瀚资源,“以不可想象的规模汇集小角色”。采用这一做法,谷歌无疑正在取代微软成为计算机行业的核心。微软的模式是以个人计算机为中心的,而谷歌是以互联网为中心的。
当然,无论是个人电脑独立操作系统还是云计算都各有发展空间。但微软侧重于前者,把互联网作为外围系统;而对于谷歌而言,云就是计算机。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微软操作系统对用户来说较为昂贵,而谷歌存在着网络崩溃从而关闭个人程序和数据访问的更高风险。
更多微软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