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情侣,为了表示忠心,两人拥有对方的网站账户密码。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可是,潜在的危险是,她/他极有可能用你的名义和你的前任恋人对话,说不定就套出了不该套出的事情,这可是定时炸弹啊!
所以,不管是情侣还是夫妻,再甜蜜也不要共享账户密码,以免后患无穷。
“群”暗藏着的恋爱机会
什么是吸引力法则呢?简单说就是同类相吸,同频共振,这个宇宙法则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思想、情感、语言、行动结合在一起后的能量形式将会吸引与其本质相同的人、事、物,也就是消极能量吸引消极能量;积极能量吸引积极能量。
这和我们通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基本符合的。而在网络上,是有各种各样的群的。
按交流平台不同有QQ群、博客群、论坛群、手机群;用兴趣作为划分标准则有购物群、炒股群、老乡群、亲子群、职业交流群等。热衷于“群居”的网民们在虚拟世界家长里短、谈古论今、快意驰骋……
除了QQ群、MSN群,还有豆瓣小组。豆瓣小组是很多文艺青年和小资喜欢聚集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就出现了以豆瓣小组名义举行的各种活动,比如在MAOLIVE定期会有豆瓣小组演出,这些社交网络的潜力,也包括它对文化的影响。在西方,有些歌手就是从Youtobe上发掘出来的,很多小众乐队会把自己的音乐作品放在网络上,通过这些社交网站来传播。
豆瓣上的小组千奇百怪,比如“你想不想早上有很多人叫你起床”、“想不想很多人帮你群发短信”小组、“写给陌生人的信”小组、“我们爱讲冷笑话”……其中,“我们爱讲冷笑话”相当火爆,无数热衷冷笑话的豆友纷纷献才,聊得不亦乐乎。
最近几天,我的好友糖糖显得特别有精神,每天早上8时30分就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神情专注地开始忙活。到了下班点,她总是收拾得特利落,跟原来她总加班完全不同。问及原因,她说:“上周刚加入了一个新的QQ群,是‘7080群’,都是单身人士,群里男人女人的比例差不多,群每周都会做一些互动活动,比如爬山啊,烧烤啊,特别有意思,说不定我的真命天子就在里头呢。”
其实,周围很多像糖糖这样的网络群发烧友。他们有的可能是浅尝辄止,只是在少数几个群里静静地跟老乡、好友分享心情;有的则会热衷广泛社交,多的甚至拥有数十个“群”,范围从“影像群”、“美食群”、“天文爱好者群”、“败家群”等无所不包。
当然,现在很多网络群已经走进现实生活中了,不再那么虚拟了。
网友“看世界的女孩”是个热爱旅游的驴友,她自己每次旅游前都会在群里发征友启事征集游伴,“很多次都得到了响应”。“看世界的女孩”说得到最多响应的一次共有8个人,“浩浩荡荡的”。通过这种方式,她认识了天南海北的朋友,有时候到一个地方旅游就给群里当地的朋友打电话,大家就顺便聚聚,感觉非常温馨。
当然,我的读者群也会慢慢地从虚拟走向现实。随着我的写作计划完成后,我也会陆续做一些实体的沙龙,在北京、广州办群友见面会,让大家的感情更加密切。
为何女人如此迷恋群呢?
第一,寻求同类,寻找共鸣。
每个群都有一定的主题,不管是单身人士群,还是麻辣群,还是老乡群,还是准妈妈群。有群的地方,群里的人就一定有共同的特质和需求。
从人的基本的需求来说,人是渴望群体活动的,是渴望交流、渴望理解的。有同样特质的人们凑在一起,那自然会比较开心,所谓“臭味相投”就是这个道理。
我也是一个热衷群的发烧友,先后参加的群有几十个。从早期的“四川人在北京”的老乡群,到后来的“畅销书编辑作者群”到后来的“微博群”,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的读者群就叫“格羽咖啡馆”,属于情感交流的类型。目前我已经拥有了20多个读者群。每天非常热闹。
“格羽咖啡馆,源自法国的左岸咖啡馆,那是咖啡馆文化的极致。品一杯香浓咖啡,说说你的故事。在这里,格羽咖啡馆,永远为你留着一把椅子,那是你最柔软的心地。我,赵格羽,将静静聆听你的精彩故事。”这是我的读者群的介绍。
通常,我的新书通过群论坛进行传播和宣传,得到了快捷的回馈和互动,比如新书的名字,比如新书封面,我都放到群里,征求成员们的意见。同时,我的读者也会通过网络进入我的读者群和我沟通、分享,于是我的读者也成为了我新书的主角,为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所以,我书中的内容大家会觉得很有亲近感,因为这些故事都是读者们提供的。
其中,有一个叫做天使的群友在群里讲了她的故事:“我妈妈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今年她都60多岁了,1米70的身高,90多斤,我从没见她发胖过,从背影看,她简直就和40多岁的女人差不多。她告诫我,女人连自己的身材都控制不了,一辈子也成不了气候。”于是我根据这个话题写了一篇《不减肥的女人没有未来》,结果在网上和读者群里引起了大讨论,读者们决定当晚就开始减肥了,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在群里收益匪浅。
第二,减压。
这也是一个减压的好去处,网友“过客”说:“每天要跟数字打交道,心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丝毫不敢松懈,回到家里,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去‘群’里逛逛。这是一个热闹的地方,朋友间的嬉笑怒骂,节日的问候,搞笑的图片,看着这些我觉得自己会轻松很多。”
这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这里,幸福的妈妈们一起分享宝宝经,股民们肆意分析大盘走势,发烧车友可以讨论周末的行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如果累的话,就静静地“潜”在一边,看别人热火朝天地闲侃,兴趣来了,就掺和两句。碰上借机散布不良信息和图片的意图不轨者,还有群主出面“伸张正义”,及时“请出”,或者将其拉入黑名单。
第三,寻找另一半。
这些年轻人从网络论坛结识后,从虚幻的网络来到现实的生活中相会,成为他们节假日休闲娱乐的新方式。这不同于以前的网友见面,现在这种方式是以多人为单位,一般会有十几个人。在网上召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出去休闲游玩,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次,扩大了交际圈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认识不同的朋友,有的还找到了“另一半”,解决了婚姻大事。不仅如此,网络群聚还弥补了异乡人在外生活的情感空档,慰藉了生活的艰辛。
格羽幸福新知:
我的读者群就是以女性为主,可是却总有不少男性扎堆。问原因,他们说想了解女人到底在想什么。这部分男性是聪明人,他们成为了群里的香饽饽,他们在群里潜水,听女人的倾诉,为女人解答问题,人气相当高。
当然,也有不少聪明的女人,专门去扎堆股票群、高尔夫交流群等,那里精英男士多,竞争对手少,交友机会就多。
还有的男女,则热衷老乡群、校友群,通过聊天对彼此有了解,再加上有共同的话题,自然就有无数的恋爱机会。
除了QQ群、MSN群,还有微博群。群,无处不在,恋爱机会,也是无处不在的,别跟我说,你没地方认识异性。那只能说明你懒惰,懒惰的人,是不配拥有爱情的。
一般来说,人们对于“群”有一个新鲜期,过了之后就没那么积极了。尤其是发现群里无目标对象,或者自己已经有主的时候(花心的除外)。
所以,“群”是单身男女的聚居地。
啥样圈子决定啥样婚姻
美国的上流社会之所以像明星一样吸引眼球,那是因为它的门槛高。并不是说你有钱你就是上流社会。一般来说,有钱人是否真正能够进入美国的“上流社会”则还要看他的钱是“旧钱”(oldmoney,指经几代经营得来的钱)还是“新钱”(newmoney,指靠自我奋斗,一下子暴富得来的钱)。如果他手中的钱属于“新钱”,那么他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属于按家庭经济状况划分的“上层阶级”,暂时还算不上是“上流社会”的人。
回溯到19世纪初,纽约的上流社会是指以艾斯特家族为核心的“四百人”的小圈子。艾斯特家族早年靠其祖宗约翰?雅各布?艾斯特与中国人从事皮货贸易而迅速致富。经几代人的努力,到了19世纪初,艾斯特家族已经成为纽约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据说,约翰?雅各布?艾斯特的儿媳妇卡洛琳?艾斯特是那个时期纽约社交界皇后,她手中有一张400人的名单,详细记载着美国社会中名门望族家庭的名媛淑女。她每一次举办舞会,都是按这张名单抽取参加者,绝无例外。以后,在美式英语中,“400人”特指上流社会的小圈子。上流社会对于“新贵”的排斥,甚至连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都不放过。相传波士顿的一位旧贵族对于肯尼迪家族的发迹史一直耿耿于怀,即使在肯尼迪当上美国总统后,也不忘咒骂肯尼迪家族是“在街上流浪的、下贱的爱尔兰人”,并拒绝与肯尼迪家族交往。
显然,在美国,上流社会作为一个别人很难进入的势利大圈子。几年前,我曾见过欧美同学会会长王辉耀。他跟我谈圈子的力量。其中,欧美同学会已经创办好几年了,吴鹰、张朝阳这样的名流都是会员。有一次聚会竟然来了1000人。他说,每个人带来的名片都发光了,这里面你不知道有多少人找到自己的投资方,找到了自己的合作伙伴,找到了难得的友谊,巧妙地得到未公开的商业信息。说起这个同学会,王辉耀脸上就流露出快意的笑容。
据说,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之所以能与微软前中国总裁唐骏“喜结良缘”,就得益于圈子的力量:两人同时参加一个软件行业的聚会,碰巧坐在一起,双方一交谈,惺惺相惜,于是就产生了一个轰动企业界的新闻。而在同学会中,这样的故事很多。当然,每年的海归大聚会,也成全了不少姻缘。是的,一个人的婚姻,取决于自己的圈子。想要嫁公务员,嫁牙科医生,嫁老板,那就首先要接触并进入这些圈子。
如今,中国各个城市的社交文化各不相同。
“使馆文化、皇城文化”是北京的社交特色,高高在上的名流精神,当然也有高尔夫俱乐部、红酒品尝会以及美容院的社交同,成为北京社交圈的主流。商业化是上海的社交特色,上海的社交圈就是全民性的品牌运动,在商业推动下,充满着谁都可参与其中的市民精神。广州的社交很务实,他们很直接,爱吃饭饮茶,利落地就把事情谈了。他们很现实,只为看得见的商机与人交流,不习惯所谓社交圈云里雾里的寒暄、空谈。
沈宏非说:“城市与农村不同,它是隔绝的,才有身份焦虑感,渴望圈子,需要沟通。而圈子的特性就是需要巩固,也是要扩大。人需要不断去进入更有身份的高层圈子,得到身份的满足感、归属感,同时得到的是与圈子有距离而产生的痛苦感,因为人永远希望自己能在比自己更上台阶的社交圈里混。”
可是,现实的社交圈子是总是有门槛的。而网络的虚拟社交圈,则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契机。
美国互联网调查机构“皮尤网络与美国生活项目”(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以下简称Pew)发布报告称,互联网能拓展人们的社交圈,甚至能促使网民进一步通过电话或者见面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