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镇信立即反对:大同江可以通行,但援军不到,恐怕是明军梗塞要路,不能再指望援兵了。军粮已经断绝,现在死守,只是白白被毒火熏死。凉山有中川,龙泉山有南条,都有我军驻兵。所以不如分兵为二,一支向龙泉山,一支往凉山。假如明军尾追跟踪,就来个首尾夹击,与中川、南条的黑田长政所部并力再取平壤。
与松浦镇信从来就不能凑合在一起的小西行长、宗义智不耐烦了:我看行!那么你就速速退到龙泉山、凉山,以图再举。我们在这里死战,大家各成其志吧。
大村嘉前、五岛纯玄唯小西行长马首是瞻:我们愿与行长同生共死。
大家各执一词,眼看就要闹僵。这时军监小野木某站出来:我军疲惫不堪,不可再战。况且敌我力量悬殊,白白等死没用。不如按镇信之策,暂时渡江休整一下再说。以后我会报告太阁殿下,怎么不行?
军监代表太阁的意志,大家都听从小野的话,下令士卒各自携带十天的口粮,夜半时刻,分路突围。日本人放火焚烧大同江冰面上的船只,照亮夜空。小西行长率众踏着冻得结实的大同江面,向龙泉山方向仓皇逃窜。
到达凤山城时,驻守于此的大友义统早已弃城遁去。小西行长等苦累难耐,但是害怕明军尾后追击,连夜马不停蹄,低伏而行。
逃了一整夜,东方渐渐露白,小西行长远远看到龙泉山上空依然飘扬着黑田氏的白旗,心里一片喜悦。不料明军将领李宁、祖承训、葛逢夏、查大受、张应种、孙守荐等早已率精兵三千埋伏在东江间道。平壤败军正穿梭在龙泉山与凉山之间的鸟肠隘道里,突然箭如雨下,随着一阵呐喊,大队明军从两侧山坡冲杀出来。日本人仰攻发铳,却阻挡不了明军的勇猛掩杀,一下子就被斩首三百六十二颗,小西行长的弟弟小西主殿助、家臣勇士森正助也丧命于此。明军还俘虏了得儿半在顺二郎(什么名字)等三人。
小西行长率部丢盔弃甲,落荒而走,很快就逃到了龙泉山。龙泉城由黑田长政的部将小河传卫门(又名小河信章,黑田二十四骑之一)把守。他从城橹上看到小西行长的战旗,连忙派出两队铳手前去救迎。小西行长大叫:“我部困极难战,请你们断后。”两队铳手齐向明军发铳,明军稍退。小西行长总算逃过这一劫,躲进了龙泉山城。
李如松、杨元等率主力从大路追击,日军被迫逐步后撤。小河传卫门也放弃了龙泉山城,同另一部粟山四郎右卫门退守江阴寨。
正月初十,明军追袭到白川。日军守将黑田长政下令:“待敌军逼近城堞下发铳,只一次,速突击。”日本人乱发一阵铳,总算把明军击退。
另一路援军是立花宗茂、高桥直次的三千人,途中与明军遭遇,立花宗茂分五队潜伏下来,结果双方互有胜负,明军久战师疲,于是主动撤离战场。至此,除了零星战斗外,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交战,平壤战役结束。
几天之后,小西行长退向王京时衣食器械尽失,部下全身衣物撕扯得破烂不堪,赤脚露体甚多,成了一支狼狈的丐帮队伍。侵朝日军统帅宇喜多秀家既可怜又恼怒,不许小西行长进入王京,让他们待在城外思过三天。小西行长满脸愧色,遂编造一个谎言,说什么本来打算以进贡为名,拿平壤做诱饵,然后再图中原。不料被沈惟敬所出卖,致此大败,不胜愤恨。
日本人死也想不到,平壤之战,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近代化式样的战役。在这次划时代的战役中,李如松以两倍于敌的兵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城战。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李如松的作战手法也是相当高明的。
整个战役期间,明军奇谋屡出,如巧借沈惟敬以诱敌,伪装成朝鲜兵以误敌。同时,明军充分发挥火枪、火炮的威力。攻进城内之后,为了减少伤亡,尽快收复平壤城,李如松故意网开一面,让小西行长逃走,但途中又伏击、截杀,战果颇丰。不足的是,奉命狙击的朝鲜军大都畏葸迁延,贻误战机,不敢迅速出击,没有继续扩大战果。如柳成龙命金敬老截击,金敬老惮惧日本人而躲避不战;另一朝鲜将领李时彦尾追日军之后,却不敢紧逼,只是斩得因为饥病落伍的六十余人;而李镒、金应瑞发现日军从大同江逃走,也不敢追蹑;只有黄州判官郑晔主动出战,斩获九十余人。
日军此战损失颇为惨重。由于李如松战前下令严禁斩首邀功,所以日军伤亡详情无从统计。史书载:
天兵当阵斩获一千二百八十五级,内有平秀忠、平镇信、宗逸等二十五人。生擒二名,并掳浙江人张大膳,夺马二千九百八十五匹,得获倭器四百五十五件,救出朝鲜被掳男妇一千二百二十五名。
其中军官三名,宗逸舍丁是李如梅杀的,平秀忠是杨鹤祥杀的,平镇信是家丁张光先砍的。而张大膳被俘后,由于通晓倭事,身份很快就变成“抚用倭巢通事”,得到了李如松的重用。
但是,日本人的实际损失远大于此。战后的三月二十一日,日军在王京查阅各部兵力及损耗时,小西行长原有一万八千七百人,至此仅仅剩下六千六百二十九人。《万历邸钞》中有一个数字:“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
这与《李氏朝鲜实录》所载明军攻城战斗中打死日军一千六百余人相一致。
所以日军此次死亡的确切数字为一万一千人,这还不包括投降日本的朝鲜叛军损数。
明军方面的死伤数字,根据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之《叙恢复平壤开城战功疏》:“阵亡官丁七百九十六员名,阵伤官军一千四百九十二员名,在阵射死马骡五百七十六匹。”在《二十三日报石司马书》中又说:“昨平壤伤毙不下千人。”而《万历邸钞》说:“平壤所报,阵亡一千七百,人言啧啧岂下三四千?”李如松入城后自言:“我兵为救活尔等,死伤几三千余名。”根据攻城的惨烈程度,明军阵亡不会少于一千七百人。
可以说,明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究其原因:一、明军装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二、明军战斗素质远远超过日军,即使在最激烈的牡丹台战场上,钱世祯所部一千人,也只阵亡三十二人,受伤一百零四人;而担任助攻的祖承训损失就更少了,伤亡不到一百人;三、李如松等明军将领拥有高超的指挥才能和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
平壤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反抗外来侵略一次典范性的战役。
4.明军风云席卷
正月初九,李如松率部进入平壤城。第一件事就是祭奠战殁于此役的一千七百名明军将士。李如柏部则马不停蹄地往南追击,兵锋直指古都开城。
这时,小早川隆景、吉川广家、立花宗茂等日本将领还在开城聚议下一步的行动。军监商议:“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等守军甚少,明军来攻,必不能敌。不如收缩聚集于王京,着力诱使明军到开阔平原处决战,定能大胜。”
日军主动逐步放弃平壤以南各城。明军南下,几乎遇不到像样的抵抗,一天疾走百余里。
日军落荒而逃,激发了明军将士更强烈的追杀念头。先头一部李如柏急行军两日,掠过黄州。正月十八日,直逼开城。李如柏放火搜山,由东坡滩处踏浅追袭,日军凭借优势兵力死命抵抗。李如柏见敌众我寡,并没有一味强攻。入夜时候,李如柏率三营士兵偷袭倭营,大肆砍杀,日本人一溃数十里。是役,明军斩获日军首级一百六十五颗,夺取战马二匹,盔甲等军器八十七件。明军也阵亡冯仲锐等六人,受伤的有高得功等六十七人,射死战马三十五匹。朝鲜防御使高彦伯也率部赶到,小有斩获。二十日,李如柏进入开城。日本人早已屠杀居民,焚烧全城而去。
至此,被日本人侵占大半年的朝鲜北部四道:黄海道、平安道、京畿道、江原道全被明军胜利光复。加藤清正占据咸镜道,听到开城已失,害怕明军切断后路,也率领第二军头也不回地奔还王京。
李如柏乘胜追击,兵锋直向临津江。
远远望见江岸边有三四千日军屯营驻守,挡住了明军的去路。李如柏只好在日军对面安扎下来。两军隔江对峙,如同怒目相视的两只猛兽,谁也不敢贸然主动进攻。
正当李如柏迟疑不决时,日本人放出两名妇女和一个小孩,告诉明军,倭贼准备逃去,只是因天兵追迫甚紧,不得已停下扎营。如果天兵能稍缓进军,他们自然会退去。
李如柏答:“朝廷命令我等杀光倭贼,不要放走一个人,然后把国王迎接回王京。我等要待在这十年,以保护国王。哪有稍缓之理?我就暂且饶了你们的性命。”
随后有二十多个日本人走出营房,探头探脑,窥探明军虚实。明军赶上去,砍杀十二人,生擒一人。
于是,临津江面上的日本人都撤到对岸去了。李如柏担心江上冰面薄弱,又摸不清日本人的底细,就在江面上安营,等待李如松到来。同时派出斥候,四面侦察。不久得到回报:“在临津江对岸二十里处的山坡上埋伏着一万四五千日本人,暗藏杀机。”
开城收复之后,国王李昖从义州迁驾往平壤去,沿途宣布,全部减免徭役赋税,赏赐还乡耕作的州民一些田租,以此来恢复生产。
车驾缓缓进入了平壤城,战火洗劫后的平壤满城瓦砾,灰烬余炭随处可见,放眼过去,满目疮痍。如果没有明军将士的流血牺牲,恐怕平壤这座古城已不复存在。
想到这里,李昖西向北京城,大行望阙之礼,以表谢恩。朝鲜僧将休静选率勇士百余人,来到平壤迎接李昖大驾。
见到李如松,李昖连声称谢,不断恳请李如松趁势收复王京。看到国王满脸沧桑,明军将士士气高涨,李如松一口应允。
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大胜之后须警惕轻敌骄纵,然而李如松却栽倒在轻敌上了。
日本人惮于平壤惨败,主动收缩兵力,沿途放弃侵占的各处城池,收缩战线,集中优势兵力于王京一地,以与明军一决雌雄。
日本人的这一策略很快迷惑了李如松,加上连连取胜,轻敌思想不由滋生。李如松以为,只要一鼓作气,乘胜追袭,王京不日即可光复。于是,他派遣查大受在前面探路,自己亲率大军,随后向王京进发。
见李如松南下追敌,李昖急忙令李德馨前往临津江,督造渡江浮桥。
二十一日,李德馨进入开城。城内的穆清殿早被日本人拆毁,殿上大木尽被砍断。官府衙门几乎焚烧一空,民房尚存八九成。李德馨见此惨状,不由失声痛哭。他不忍细细查看,又急于赶到江边督造浮桥,遂跳上一匹快马跑到东坡。这时,临津江上的日军已经退屯王京以北六十里的坡州梨川院,明军冲击一下,杀死十余人。日军全部退向王京。
明将李宁、张应种率精锐骑兵六七千人由浅滩处渡过临津江,在坡州扎营,着手准备攻打王京。
王京之战,李如松志在必得,下令诸将,一旦浮桥督造完毕,即刻长驱直进。
他招来明军各路大将,申明军纪,进行战前动员。李如松不厌其烦告诫诸将,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同胞一样看待朝鲜老百姓,严禁骚扰地方。李如松说:“……汝等或有干犯人妇,而朝鲜通事知我法严,且为天朝将官,不敢对我说话,汝等戒之。无则加勉,有则改之。吾言不再。”
言毕,又警告祖承训、葛逢夏两个酒鬼,不得再饮酒误事。
退入王京后的日本人痛定思痛,作了深刻的大检讨。他们以为,平壤惨败是王京中明军有人做内应,泄露军机。于是尽数搜出城中朝鲜人,从钟楼到汉江,数万人排成一列列,坐在地上。
日本人把战败的耻辱转移到朝鲜人身上。那些手无寸铁的人们,都被看做是明军的内应。于是无论男女老少,尽皆斩首。
此后,日本人又把城郊的民房屋舍尽数焚烧,大火所至,哭喊哀号,一片惨烈。
日本人的罪恶行径引起朝鲜人无比的愤慨,体察使柳成龙等大臣连连请求李如松,继续进兵王京。
朝鲜人的苦求令李如松心酸,日本人的暴行令李如松愤怒。这时,父亲李成梁的一席话又在耳边回荡:我家与朝鲜国王本是同宗同祖,你要爱护朝鲜的一草一木,因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人都是我们的同胞。
再看看日本人,简直就是一大群受惊吓的小鱼,没等明军靠近,就逃窜得无影无踪。李如松心头不由得浮起一阵轻蔑,只要再来一次平壤战役,王京立刻就会到手。
李如松甚至开始憧憬他与国王骑着高头大马,齐头并进踏入王京城门时,人群高声欢颂的场面,那将是他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辉煌,也将永远属于铁岭李家!
于是,李如松策马扬鞭,一路追赶,日本人似乎从朝鲜蒸发了,再也见不到一个影子。李如松警惕起来,仔细探查形势。有一个朝鲜翻译张某,或许是日本人的细作。他告诉李如松:“倭贼精锐,都在平壤一役中丧失殆尽。幸存的仅仅是一些老幼寡弱,不足为虑。”
骄傲蒙住了李如松的眼睛。正月二十六日,李如松率大军从开城出发,从临津江下流浅滩处过江,把帅旗插在了坡州。
① 竹内吉兵卫:《明史》记为平后宽、吉兵霸三郎。关于此人的下场,日本人说被明军处死,但明朝史料说后来被顾养谦释放。① 神威大炮:一种威力极大的虎蹲炮,发射时“火药之上, 以泥土充之,插火则石出而飞散,火随以炽烈”。
② 三穴鸟铳:又称三眼火铳,明朝军工专家自主研发,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机关枪。弹药打光之后,还可以当三节棍使用。可惜装备率不高,要不然明军真的可以渡海直捣名护屋了。① 神威大炮:一种威力极大的虎蹲炮,发射时“火药之上, 以泥土充之,插火则石出而飞散,火随以炽烈”。
② 三穴鸟铳:又称三眼火铳,明朝军工专家自主研发,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机关枪。弹药打光之后,还可以当三节棍使用。可惜装备率不高,要不然明军真的可以渡海直捣名护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