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民的队伍,
来自闽、浙、赣、鄂、皖、湘……
集中皖南,赶上前线,
它的先遣队挺进到敌后方,
担任战略上的试探:
戴月,披星,朝走,夜行,
东出,西没,时隐,时现,
如同夏日的风,
天边的虹,
夜空的雷电。
这支队伍人数虽少,
可是个个都很精悍,
枪支破烂,
作战却是挺顽强,
地形不利,
也能利用适当,选择有方
这支队伍充满爱国的壮志;
都有英勇杀敌的愿望。
粟司令英明,果敢,
这支队伍的指战员
像生龙活虎一样。
他们要给打击者以打击,
向祖国各地
传播新四军胜利的快电。
六月十七号早上,
是个大风大雨天,
大风煽起战士们决斗的烈火
大雨浸润勇士们沸腾的热肠
队伍埋伏在卫岗,
试一试三年游击战的老手,
显一显初次出马的锋芒,
把辛辣滋味叫鬼子尝尝,
大家精神沉着紧张,准备战斗,
要敌人清偿多年欠下的血账。
等到八时卅分光景,
那山坡上的一挺重机枪,
吐出猛烈的火舌,
把第一只镇江来的兜风老虎击伤,
还打穿了敌酋包车的汽缸。
这时候,
从路沟里跳出温参谋,
奔上去和敌人搏斗,
他夺了少佐土井的军刀,
一刀把对手砍死在车旁。
剩下大尉梅泽武四郎,
被流弹打出了脑浆!
呜呼哀哉见阎王。
接连而来装满鬼子的
第三辆、第四辆……
陷进我们浓密交叉的火网,
烧的烧了,翻的翻了,
鬼子们死的死,伤的伤,
被打得晕头转向,
摸不透哪里来的“神兵天将”。
这就是我们先遣队,
为新四军辉煌战史写下第一章。
卫岗这一仗:
打击了鬼子的横行霸道,
震撼了沦陷的江南城乡,
提高了人民抗敌的信念,
唤起了群众潜在的力量,
在千百万人民心中,
产生了新的希望。
我们民族革命战争的战士,
为卫岗捷报而纵情歌唱;
旗开得胜的
卫岗之战,
是漫漫长夜中的火光,
是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征象。
注:
这首诗发表于1938年冬。
杨采衡(1908—1996),福建连城人,青年时代投身民主斗争,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连江地区红军13独立团参谋长、闽中游击支队参谋长、新四军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副科长、特务团参谋长、三野十兵团司令部参谋处长等。1949年后,曾任军分区副司令员、地质部水文局副局长等。生平喜爱诗词,写作和编辑了不少诗歌。曾编辑了《万束心花》、《老战士诗文集》、《名将粟裕》等书。
东进诗抄(一)
毛英奇
太平夜话
房东促膝寸心倾,惭愧山城号太平。
荆棘盈村狐鼠乐,里闾惶恐怕抓丁。
抗日招牌耀眼悬,苛征都冠救亡捐。
祖传但问生财术,廉耻于他不值钱。
原注:
第二首三、四两句系丁麟章同志所续。
南陵道上
前军报道入南陵,远水平畴景色更。
绿柳吹绵春正满,层林泼翠上麾旌。
小桃林外植桑麻,门映清溪满径花。
怪底人人皆楚语,湖南村落百来家。
扶老携儿迓路隅,东征喜讯满村知。
乡音异地多亲切,况复同仇国难时。
一片寒暄故国温,烹鲜煮酒款亲人。
儿童争识家乡客,攀满墙头看大军。
青弋夜渡
青弋江头战马嘶,春潮带雨扑渔矶。
心潮更比春潮急,舢板如风渡若飞。
老太人前递水情,他乡,I光惚见慈亲。
阶前小立躬身饮,一盏温茶暖透心。
古渡群情鼎沸腾,眉飞色舞说东征。
乡亲争为充先导,抢向人前数里程。
黄尘扑面汗如浆,日夜兼程赴战场。
好个老天知爱国,连朝吹雨洗行装。
过宣州境
荆棘荣春亩,千村剩劫灰。
风号疑鬼泣,月黑见狼窥。
败屋蒙蛛网,颓棚覆孑遗。
无言对国土,按剑不胜悲。
水阳夜宿
惨聒饥鸦集废墟,千村万落一烟孤。
春田徒沃如油雨,原上无人更把锄。
欹斜茅舍傍颓墙,瓦砾堆中认水阳。
父老满噙悲喜泪,嘘寒问暖接行囊。
鱼米当年集散场,鱼行废破米行荒。
桅樯栉比繁华地,剩得残荷吊夕阳。
尽展愁眉满笑容,江村劫后又春风。
亲朋远近奔相告,无数红旗指向东。
自水阳过固城湖至高淳
湖天澄碧月如霜,剪浪飞舟自在航。
不是波花惊梦觉,哪知身处水云乡。
自肇倩圩过石臼湖
十里长杨一字排,柴门尽向水云开。
碧波绕宅花临砌,疑是蓬瀛人梦来。
寂寂凉宵古渡头,空村颓岸系孤舟。
不知打桨人何去,柳荫犹眠喘月牛。
东征号角醒渔乡,万桨千桡竞出航。
旗影刀光帆似雪,河山妩媚着戎装。
小丹阳平叛
千营一夕传军令,秣马严装待斗斜。
拭目万民翘首望,雄师今夜斩长蛇。
闯阵斫风霜刃疾,飞骑逐北马蹄红。
朝阳初上千山顶,已报生擒贼首功。
原注:
1938年6月,我新四军一支队一团在支队副司令傅秋涛将军率领下于安徽当涂县之十八村地区,全歼叛逆朱永祥匪部。
奇袭
1938年7月,我新四军一支队一团三营在营长丁麟章率领下袭南京麒麟门日寇哨所,全歼守敌。
轻装越险道,疾进令频传。
灯火知城近,鸡声警夜阑。
凉风催落月,热汗透重衫。
战士心腾沸,抽刀竞斩关。
夜袭
1938年9月,余与傅彪、陈才桂同志率新四军一支队一团特务连夜袭江苏溧水县城之日寇、伪军,全歼伪军,重创日寇。
月黑风狂夜,天沉地欲倾。
填薪超巨堑,攀索上危城。
照道雷催电,消声雨助行。
弹轰山岳颤,红焰夺黎明。
伏击
1938年8月,新四军一支队一团一营在营长熊应堂率领下,设伏于江苏溧水县方边地区之溧武公路两侧,击毁日寇军车数辆,敌数十名全被击毙。
盛暑荆丛里,炎炎夏日煎。
立竿量日影,拔剑望车尘。
网动欣鱼人,弹轰唤谷燃。
满川腾烈焰,封豕更何奔。
突 围
1938年9月,日寇以两个大队的兵力突然袭击我新四军一支队一团驻江苏溧水县新桥地区的团指挥机关。我团直属部队奋起反击,击溃其一个大队,重创其另一个大队。
贼虏重重困,其将奈我何?
蚍蜉撼大树,螳臂挡轰车。
虎啸千山抖,龙腾四海波。
战旗挥指处,鼠辈尽抛戈。
从戎
罗 漠
1938年秋,参加新四军
振臂欢呼还一笑,秋风万里着征衣。
兴亡烽火弥天炽,安得终朝笔砚为?
所不忍离亲渐老,宽心兄弟尚炉围。
扬鞭我自乘风去,不斩楼兰誓不归。
一九三八年
生命线
张祖尧
这是条青石零乱的黄沙路,
整整的榆树下,
有短壮的茶林,
丰长在右边。
左边是跃跳的山泉,
它穿过竹林;皎白的瓦屋,
向蔚蓝的茶山里,
起伏地冲去!
呵!“武装保卫春耕和茶山!”
每一个褐红的字,
像一股热流。
滚人了千百农民底血液里!
八月的朝阳从山尖上射下来;
看!
满山的茶树,
挺直在殷红里。
起来!
集中“八万人”的一切力量!
我们要保卫这八万多人的生命线。
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五日于富溪口茶屋
注:
原载新四军政治部创办、1939年2月15日出版的《抗敌》创刊号。
张祖尧,东北流亡青年。参加新四军后,曾在战地服务团歌咏组和民运组工作,当过民运组长。他的战友回忆说,他在皖南事变后一直下落不明,可能已在事变中牺牲。
皖南入伍
李代耕
告别豫章郡,东征下皖南,
出兵宁沪日,甘愿执辔鞍。
一九三八年
注:
李代耕(1918—1985),河南林县人。1938年到皖南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军部特务营民运干事、五支队团政治处副主任、华中局巡视员、县委书记、地委副书记、政委等。1949年后,曾任上海电力管理局局长、水电部副部长等。
八月在皖南
张祖尧
我们游动在清香的气息里,
朋友:
你看,
这,起伏的稻浪在闪着金光,
“保罗”的长叶飘扬得那么舒服,
“芝麻”已经结了子,
朋友:
你以为安徽省全给日本强盗占去了?
实在,
像这样秀丽的青山环绕着,
广大富肥的原野,
至少占全皖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自己底手里。
我欢喜那丛斑苍的松林!
朋友:
在松林下休息是甜蜜的,
美壮的松干,
直立在绿绒似的草丘上。
看,遥远的青山顶,
升起一缕缕乳白的云烟。
朋友:
皖南同着江苏一样底富丽!
中秋的风是凉快的啊!
它孕带来了——
稻子的香,
松针的香,
草原的香。
朋友:
想不到离敌人只百余里的地方,
居然如此安静;
因为:在这里,
除了偶然地可以听到零星的炮声:
飞机也难得见。
但,值得告诉你,
这里的同胞们已经觉醒!
有一天,
那个疯狂侵略的法西斯强盗:
日本帝国主义者,
会在这个伟大的力量前粉碎!
生活在革命的铁流里:
是愉快的。
我们要在今天的伟大战争里成长起来。
最后,
朋友:
告诉你,
我们在准备回去!
二二十年来,熟悉的田园。
朋友:
听着罢,
我们将以胜利的捷声,
报答你对我们的关切和怀惦。
到白雪纷飞的时候,
用敌人的血来洗清故乡的耻迹。
一九三八年九月五日于服务团
纪念歌
耳耶
江南的春天,江南的原野,
是祖国最丰美的地方!
那青的山林和绿的田么,
我们纯朴的老百姓的故乡。
谁教我们离开了耕作走了火线,
口口(原文不清)的强盗闯进了祖国的大门。
莫让捡去田里的一根青草,
保护我们的儿童、妇女和老人!
昨天是革命的群众武装,
今天是捍卫祖国的新生力量。
我们要承继艰苦奋斗的传统,
创造出江南的模范战场。
百战雄威吓破了强盗狗胆,
无数胜利造成这光荣的一年!
更无数地向敌人的腹背进攻,
中华民族解放就在眼前!
注:耳耶,聂绀弩的笔名。从诗的内容看,这首诗当是为新四军成立一周年而作。
聂绀弩(1903—1986),生于湖北京山。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参加过第一次东征。他在海陆丰农民运动讲习所当过教官,后又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32年参加左联,193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后,被周恩来派到新四军任文化委员会委员,负责《抗敌》丛书编委会工作,任《抗敌》杂志编委。1939年冬到金华任中共浙江省委的刊物《文化战士》主编。1940年到桂林,参与创办编辑《野草》。1945年后在重庆,当过编辑、教授。1949年后,曾任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他在1953年受胡风案牵连而受处分。1957年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北大荒。
1967:年又被判无期徒刑。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被平反。聂绀弩一生著作甚丰,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评论及剧本等近30本出版。30年代中期,他以短小精悍、犀利泼辣的杂文引起读者注意;其直面现实、针砭时弊并富知识性、逻辑性的特点,使之在杂文领域颇具影响。而他的旧体诗又自成一格,人称之为“聂体”。晚年,他的《散宜生诗》出版时,被人誉为“它的特色也许是过去、现在、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
偶成
吴芝圃
芒砀风云荡寇氛,徐淮要隘尽沉沦;
杀敌鞍马无虚日,荒丘偷闲偶登临。
麦翻万顷凝波碧,树笼千村坠绿岑;
大好河山争共眼,令人一度一销魂。
一九三八年秋
注:
1938年10月,以彭雪枫为司令、吴芝圃为副司令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一成立,便取得窦楼初战的胜利,从此,活跃在皖豫苏边抗日战场(后改称新四军第六支队)。这首诗大约是这时候写的。
吴芝圃(1906—1967),河南杞县人。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河南地区武装斗争和共产党负责人之一。抗战期间,曾任中共豫皖苏区书记、新四军游击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四师兼淮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1949年后,历任河南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军区政委、中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
为官陡门战斗胜利题诗
粟裕
新四军,胆气豪,
不畏艰苦与疲劳。
七十里之遥,
雪夜奔袭芜湖郊,
伪军无处逃。
伤毙满沟,
活捉四十余,
步枪四五十条,
机枪三挺,
驳壳十余条。
还有大刀,
日伪军旗,
脚踏车、大衣与皮袍。
军用品,用箩挑,
汉奸远逃,
敌伪心愁,
广大人民兴高,
同声咒骂汉奸罪不可饶!
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注:
官陡门在日寇盘踞的战略基点芜湖近郊飞机场附近,为日伪军所严密控制。1939年1月20日晚上,粟裕率新四军二支队一部,冒着风霜雨雪,远程奔袭,一举拔掉官陡门的伪军据点,对江南敌后抗战军民起了激励作用。
十年
陈毅
光荣的北伐行列中,
曾记着我们的威名。
我们继承着革命者受难的精神。
在南国的罗霄山,
锻炼成为钢铁的孤军。
这里有革命的反帝的歌声烂漫,
飘扬海外,散播农村。
我们送出了抗日先遣的万里长征,
我们留下来坚持斗争,
招引那民族再团结,
雄鸡破晓,伟大的抗日之声。
风雪饥寒,穷山野营,
磨炼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年隔绝,四围孤立,
增添我们独立坚持的勇气。
长年累月的埋伏与周旋,
把游击战争与秘密工作结合在一起。
我们唯一的依靠就是广大的人民,
我们就是这个母亲的儿子,
我们铁的纪律就来源于此。
啊!这光荣的传统准备了十年,
今朝抗日,敌寇胆寒!
我们在大江南北,向敌后进军,
南京城外遍布抗战的旗旌。
我们有共生死的政治团结,
鼓舞着敌后人民的胜利信心。
在日寇封锁线上穿插,
在日寇坚城下纠缠,
我们惯长于夜问作战,
用白刃同日寇肉搏,
向敌人巢穴里投进烈火。
集小胜为大胜,由相持到反攻,
看我们风驰电掣,横扫千军。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高举新中国的旗帜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