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到摩洛哥,其间相隔5年。重回拉巴特,感觉变化不是很大,只是修了几条路,多了一两个超市,而中国的巨大发展即使远在摩洛哥也能真切体会到。2000年时,除了传统的渔业合作外,整个摩洛哥几乎就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到2005年,中国企业、商人和商品成批进入摩洛哥,经济中心卡萨布兰卡出现了华商扎堆的中国商品中心,中兴和华为开始启动雇员本地化。摩洛哥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但发展缓慢。对比中国,才发现发展的根本在于人。
从政治角度看,摩洛哥比较亲近欧洲,这是它的历史和现实决定的。历史上,摩洛哥曾经是西班牙和法国殖民地,欧洲文化的影响至今存在。现实方面,摩洛哥每年四分之三的对外贸易额是与欧洲完成的,数百万摩侨生活在欧洲各国,因此对欧外交处于摩洛哥对外关系的首位。“9·11”事件后,美国明显和摩洛哥加强了关系。
2006年1月1日,摩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采写摩洛哥的政治经贸性稿件,不能不对这些基本常识有清晰的了解,掌握了摩洛哥外交的基本方向,才能吃透它在一些重要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
摩洛哥与欧洲之间虽然存在特殊关系,但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也是冲突不断。举两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一个是摩洛哥和西班牙领土纠纷中的雷拉岛事件,另一个是困扰欧盟的非法移民问题。前者发生在2002年,我虽然当时远在多哥,但也关注事件进展,仔细阅读有关稿件后的心得是:双边领土纠纷错综复杂,报道时一定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引用双方正式表态时尽量用直接用语。2005年,摩洛哥北部的西班牙飞地——休达和梅利利亚多次发生非法移民集体闯关事件,摩洛哥安全部队被迫开火,结果造成多人死伤。欧洲舆论当时集中火力攻击摩洛哥滥用武力,企图转移公众视线,帮助欧盟逃避责任。事实上,我发现,在这一事件中,摩洛哥充当了无奈的牺牲者,欧盟国家应负主要责任,而非法移民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期、全面的方案。由于地理位置紧邻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摩洛哥成为非法移民的理想过境地,而非法移民绝大多数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长期以来摩洛哥依靠自己的有限财力打击非法移民,而欧盟的援助极其有限。同年11月,我到任摩洛哥伊始,就开始跟踪非法移民问题,采访了摩洛哥官员、平民,以及访摩的西班牙和法国高级官员,在年底前采写了题为“摩洛哥努力打击非法移民”的法文综述,以中国驻外记者的声音维护了摩洛哥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摩洛哥可以算是阿拉伯大国,但在阿拉伯世界中,摩洛哥的影响力可能不如埃及、沙特和阿尔及利亚。但是,摩洛哥与海湾国家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王室之间往来频繁,海湾产油国长期以优惠价格向摩提供原油。至于地区性组织——马格里布联盟,其建设进程因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长期不和而陷入停滞。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摩洛哥似乎处于超脱的位置,与以色列的关系比较独特,历史上摩王室曾在二战中保护过犹太人,至今仍有许多犹太人生活在马拉喀什等摩城市。首次驻摩时,我曾想采访世代旅居马拉喀什的一批犹太人,但因时间关系最终未能成行。
据个人观察认为,摩洛哥政治上处于准边缘化,热点话题不多,但对于敏感问题的报道要注意客观、公正和平衡。以最为棘手的西撒拉问题报道为例,报道立场不仅牵涉到中摩双边关系,而且会牵涉到第三国。西撒拉是前西班牙殖民地,现为摩洛哥实际占领,但阿尔及利亚长期支持“西撒人阵”的独立建国主张,摩对西撒拉的占领也一直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但是,西撒拉问题触及摩洛哥的核心利益,摩洛哥曾因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前身)承认“西撒国”而退出该组织。在报道此类稿件时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我国官方立场为准绳,切忌带人个人观点,行文尽量简洁。在涉及第三国的稿件时,还需要与国内编辑部或驻第三国的记者沟通,以决定是否播发或双方同时播发。在阅读和引用摩洛哥媒体报道时,既不能被它牵着鼻子走,简单认同其观点,也应在引述其事实时注意剔除感情词汇。举例而言,摩媒体将“西撒人阵”斥为“恐怖组织”,报道某某恐怖分子从阿方边界入境,此类稿件真实性无法得到证实。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摩洛哥既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同时还是一个阿拉伯王国。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国情,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写稿行文时,要注意尊重当地的宗教、传统和习俗,敏感报道具体用词要反复拿捏,吃不准就想方设法虚心求教,千万不能想当然,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当然,由于国体政体不同,当地媒体的报道中经常出现一些纯礼节性的尊称性词汇,我们在引述时可以省略。
重回摩洛哥之前,我真没想到中国商品进入摩洛哥市场能造成如此震荡,因为2000年时摩洛哥的货架很难找到中国商品。如今,中国商品的涌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摩洛哥的市场游戏规则,原先居高不下的商品价格显著下降,当地商品特别是纺织品面临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的强有力竞争。于是,摩洛哥媒体惊呼“狼来了”,将中国商人集体进驻卡萨布兰卡描写成“入侵登陆”。如何报道这一“新鲜事物”,向国内反馈正确信息,成了我意料之外但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消除当地的“中国威胁论”,促进双边正常往来,更多的事情当然应该由外交官去做,但驻外记者亦有义务充当桥梁,通过客观报道促进信息交流,使双方及时处理问题,努力实现双赢。
§§§结束语
小时候,想过当老师、加入人民解放军,却没想过当驻外记者。
我不是学外语的料,原本也没想要学外语。只是当年填写高考志愿时,在父母高压之下作了无奈的选择,这可能是我人生的一个小转折吧。当然,干记者这一行完全出于个人喜好,比起当官和经商,我更喜欢这个描绘世界的精彩职业。回首驻外几年的生活,感觉非常充实,时间过得飞快,诚然付出,但得到的更多。
与众多在外漂泊的中国人一样,驻外记者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和强大,倾听着华人华侨发自肺腑的感慨。个人再强,也只是浪花一朵;背靠祖国,我们才能昂首自信,挥就扬眉吐气的文章。驻外生涯的艰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对比我们的前辈,我们却是幸运的,又有什么理由退却呢?
有了兴趣,就容易把事情做好。喜欢写作,就去记录生活。但是,记者有别于作者,驻外记者更是如此。仅有文采是不够的,我个人觉得,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适应艰苦,适应孤独,适应饮食,适应各地不同的生活节奏……只有适应了,才能生存下来,活滋润了,就可以独当一面,妙笔生花了。
章念生《人民日报》驻比利时首席记者,外语专业毕业,进入人民日报国际部后干过外事,留过学,当过夜班编辑。
1996年到2000年,常驻瑞典斯德哥尔摩,期间跑遍北欧五国,写过独家报道“发现出版《北欧亲历》一书。2005年2月到欧盟及北约总部布鲁塞尔,任《人民日报》、人民网与《环球时报》常驻记者。
——关于挖掘独家新闻的一点思考
人民日报章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