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2900000018

第18章 与孩子沟通(1)

1.与孩子沟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现在每家难念的“经”几乎都和孩子有关联,而且这本“经”越来越难念——孩子越来越不好教育了。这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有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家长因期望值过高而给予孩子的爱过多、物质的东西过多,但与孩子沟通的愿望又太少,能深入孩子思想道德层面的就更少。家长常常忽视了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导致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与孩子沟通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①一位父亲说:“我女儿已经3岁了,但说话都不好好说,很固执,怎么教都不听,怎么也无法沟通,最近还很爱动手打人,怎么办?”另一位母亲说:“我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最近和我讲话时,态度很不好,比如说有一天她放学回家,我问她:‘你到哪去?怎么晚了1个多钟头?’她说:‘我和同学一起到张小梅家玩。’我很生气地说:‘你知不知道,我很担心!以后放学后就回家做功课,不要到处去野!’她听了脸色很难看,然后不理我就回房间去了,也许我说的话和语气不好,但是我发现她愈大愈不听话,我担心她现在有许多话不跟我说,将来会发生什么问题。唉!我真不知道如何与她沟通。”

②一位10岁男孩的父亲读了许多有关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担忧地说:“有理论提出男孩的逆反期一般在11岁左右出现。现在我的孩子还能有事情就跟我说,但是我特别怕孩子那个年龄到来后出现什么局面,所以我现在非常需要学习和准备有关的知识。”这位父亲未雨绸缪,渴求家庭教育指导的心情极为迫切。

③在前不久一个有关家庭教育的研讨会上,北京的一位母亲刚开口便泪流不止,十分痛苦地讲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失误:她的孩子今年16岁,从小爱好体育,学习成绩一般。但这位“望子成龙”的妈妈却非要让孩子在学业上不能落后,“将来上个好大学”。于是就不管孩子的能力和感受,每天看着、陪着,甚至逼着孩子读书。哪想到这番苦心却把孩子逼向了相反的道路。孩子的厌学情绪越来越强烈,最终发展到干脆什么也不学了,后来因为打架受到学校处分。这个孩子如今退学已经一年多了,终日在家玩游戏,“能一个星期不出屋,不睡觉,不洗脸,不刷牙,不理发,甚至想不起吃喝地呆在电脑前。谁也不能管,一说他就暴躁地砸东西。”孩子对妈妈只剩了仇恨。“现在我们这个家已经不成家的样子了……”无奈之下,这位妈妈搬出了这个家。但是,这位妈妈又说:“谁都能放弃孩子,但我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我就不能放弃他!”于是她花了很多钱买书、咨询,用了很多心思学习,可是她还是觉得渠道太少,而且有的咨询收费很高。她说:“如果早点接受些家庭教育的指导,懂得及时跟孩子沟通,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许这种悲剧就可以避免。我现在后悔已经晚了,只是希望别的家长们吸取我的教训,更希望社会各界多开辟一些渠道,给家长们提供科学的家教指导!”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见如今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家庭都不可忽视的问题了。

2.沟通中的主要障碍

父母难为,现代的父母更是难为。如果你对孩子稍微凶一点,别人会说:“爱的教育不是这样子的呀!”如果你对孩子过于疼爱纵容,别人也会对你说:“爱的教育是要有方法的。”

然而,尽管我们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也常把沟通二字挂在嘴边;但当我们真正要进行沟通时,常会出现一些无形的障碍阻挠着我们,造成彼此间更多的隔阂与不快,也使得沟通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影响沟通的障碍有如下四个方面:

(1)沟通的目的不同

当一对父子要进行沟通时,常常是做父亲的有他内心的想法要告诉孩子,而孩子也有他自己的话要说,换句话说,虽然双方同样是要沟通,但彼此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却不相同。这情形就好比双方分别站在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上,即使沟通了半天,终究无法得到双方都同意的结论。所以,进行沟通时必须先弄清楚彼此的目的是什么。

(2)误解对方的意思

同样的一个行为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原因,而相同的原因也会以不一样的行为方式表现。例如,甲努力工作可能是因为他希望获得别人的称赞;乙则可能是因为对工作乐在其中;而丙或许是因为想赚更多的钱……也正因为这许多不同的原因或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使得彼此间的误会更容易产生。

(3)情绪的干扰

情绪常常是沟通时的一大障碍。常常听到一些父母说:“恨不得把那个不听话的小孩好好地打一顿。”做父母的有时情绪来了,总是采取“先打几下再说”的方式,而当情绪过了,又会对孩子感到亏欠,觉得自己的反应过于激烈。因此请记住:当一个人情绪化时,也就是沟通最差的时候。

(4)父母过高的期望

过高的期望也是影响沟通的因素之一。父母对子女有所期望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些期望常使父母亲不知不觉地将整个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以致造成孩子相当大的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亲子间的沟通自然无法顺利进行。

3.与孩子沟通应注意的问题

(1)创造沟通交流的良好氛围

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这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①坦然面对沟通过程中的困境。现在的孩子是伴着现代科技诞生并成长的,与家长年幼时候的接收系统完全不一样。如果家长还只用嗓子单声道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做,他们就会感觉特别枯燥没意思。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甚至一边写作业,因为他自小就在一个拥有各种各样的家电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因而产生了这种多点接收的习惯和技能。这样的系统刺激远比单纯的语言符号刺激要强烈得多、有效得多。所以家长如果故步自封,仍然用原来自己受教育的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相反,甚至在孩子的眼里,家长往往都成了厌烦的符号。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思维习惯。今天的孩子还有了接受国际超前意识的能力,比如说对于性知识的认识,家长可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以启齿,而孩子却实际已经懂了很多。沟通的困境是每个家长必须正视的现实前提。

②善于设计启发式问题。很多家长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了,这就是沟通。家长由于自身成长年代的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很贫乏。比如有个孩子抱怨说自己的母亲一天就和自己说六句话:早晨说“快点快点,要不就上学迟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第三句是“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第四句是“到了学校你千万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学校的饭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长身体,一定要多吃点”;第六句是“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别着急看电视”。这样日复一日地说,作为孩子自然会感到厌烦,结果反倒事与愿违。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学会设计问题,用问话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尽量不要用陈述句,而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说。“问”在今天是一种高级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问也应该是具有很强的技巧性的,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③沟通的话题要细化。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要将孩子的行动目标分成许多的小台阶,每一步都具体而又相对容易的能够达到目标,让他们每一步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④努力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值得家长注意的一点是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这样只会缩小孩子的生活半径。这样的孩子心理素质必然很差,承受能力被大大的弱化,无法承受更多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责任。单一的环境缺少很多的体验,造成太多的人生空白。心理学上提倡“共情”,只有处于同样的情况境遇下才能感同身受。很多沟通都必须有过相应的体验,才能够理解,才会有效果,只讲道理孩子很难听进去。

⑤充分认识孩子的人格类型。作为家长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类型,也要充分理解孩子的人格类型。比如有的孩子比较内向,有的孩子比较外向,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更改,因为他就是这样一种类型。人格类型大体可以分为四类:驱动型人格,这样的人有思想,有主意,比较适合做领导;分析型人格,像陈景润一样的,比较扎实,能够坐下来认真研究事物的人;表现型人格,自身有一些优势,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来展示自己;亲切型人格,以自己的品质取胜,但不懂得要求别人,培养孩子的时候也往往不会要求孩子,所以有这样人格的孩子比较容易出问题。但是所有的这些同样离不开人的成长环境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从中获得熏陶。

⑥创造多种沟通渠道。家长不能仅仅立足于语言的沟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孩子比较喜欢音乐,那就采取音乐的方式,要循循善诱。心理学上有“对立违抗”的说法,就是孩子首先会将攻击面设定为他最亲近的人。家长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作为一种符号的出现,是否有些东西是不能为孩子接受的。家长的语言符号用多了,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多种新颖的沟通方式,比如生日蛋糕,可以插一面小旗子,写着“孩子我爱你”,容易增加情趣。常规的沟通方式往往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和能动性。

⑦给孩子做出生活情趣化的示范。家长首先自己需要活得比较有模范性,孩子希望自己的家长生活得非常有品位,不是落伍的。他们对外来的物质、精神的影响特别敏感。家长自己表现出有追求,有品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生活设计好,比如穿很好的衣服去听音乐会,告诉孩子只有到自己这样年龄的生活条件才能接触到高雅的东西,给孩子形成一种心理的触动。

(2)父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有四个方式

①权威式的教育,会导致孩子畏首畏尾。

②保护过度,会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

③期望过高,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

④完全否定,会让孩子无法活出真正的自我。

(3)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注意

①不要保护过度,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②维系良好的家庭气氛,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站。

③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④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⑤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⑥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产生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⑦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喜怒无常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总之,与孩子沟通时,要让孩子了解父母对他的爱和希望,让孩子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有被尊重的感觉,使孩子在被尊重的氛围中学会尊重他人,最终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4.了解孩子,对症下药

许多做父母的能如数家珍似地说出孩子以下情况:孩子的身高体重;孩子喜欢吃什么东西;孩子在什么时候可能得病;孩子对什么药品有反应;孩子做作业时有什么习惯;孩子的成绩在班上排在什么位置;孩子当不当小干部;孩子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还是批评;孩子最要好的小朋友是谁……这些都只是孩子经常反映出来的最基本的情况。如果深入一步提出问题,恐怕相当多的家长会感到茫然。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的道理。要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培养好,必须在了解孩子上下些功夫。不仅应该了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普遍性规律,而且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较,自己的孩子既有反映共同性的一面,又有他自己的独特之处。这样,教育行为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收到实效。

(1)对待不自信的孩子

这类孩子表现为几种情况:不愿意和周围人说话、交流;过分依赖父母;经常羡慕其他小朋友;过于听话;比较内向。针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善于发现。发现是沟通的关键。珍惜孩子对家长说的话。这类孩子一般不愿意把有关自己的事告诉家长,因此,家长应把孩子告诉的事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家长在倾听的过程中,不但要认真倾听,而且要善于思考,注重在谈话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比如,发现孩子能够独立地讲述简短的故事时,要及时给予赞赏:“你讲得真不错!”孩子第一次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时,就应该称赞:“你真有主见,就像个雄辩家。”

同类推荐
  •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蹲下来,保持和孩子同样的视野,你才能看见他所看到的画面;蹲下来,更是一种谦卑的心态,温柔的陪伴,你才能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本书收集了许多孩子的故事,这些孩子有的看似内向,不善表达;有的暴躁,大喊大叫;有的叛逆,和妈妈对着干;有的说谎,在大人间左右逢源……这些故事,总会有一些不偏不倚地戳中你,令你深思。那么,你平时是怎么和孩子聊天的?你说的话,孩子真的理解吗?孩子的心思,你真的懂吗?不是他“不听话”、“钻空子”、“找别扭”、“无理取闹”,而是你不了解他,没有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倾情作序推荐。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才会教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妈妈爱读书,孩子才能爱学习;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与人相处自如的心态来自妈妈;妈妈的风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 小学六年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

    小学六年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

    终日忙于工作的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与孩子已经渐渐疏离:你不再是孩子第一顺位的倾诉对象,你们之间有了看不见的隔阂,那个天真无邪的小毛头已经长成和你差不多高的“大人”了,隐隐的失落感会浮上你的心头……在韩国,有一位爸爸也在为同样的问题苦恼,但他决定通过努力重塑亲密的亲子关系。于是,他以“想跟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为主题,对多位富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及与自己有类似烦恼的朋友进行了采访,精粹出小学阶段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有些事再不陪孩子做就来不及了!长大以前,孩子需要跟你共享欢乐时光,需要更多的时间跟你单独相处……请你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陪伴才是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 不孕不育治疗预防与调护

    不孕不育治疗预防与调护

    尽管我们深怀对中外博大精深的医药、饮食文化崇尚,尽管我们带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对这些文化予以关注和研究,尽管我们在不停地挑战顽疾并从患者的角度去引领人们走健康之路。
  • 培养最爱学习的孩子

    培养最爱学习的孩子

    本书是一套家庭教育类图书,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热门推荐
  • 中二世界

    中二世界

    其实我很不擅长写内容简介。就是一个少女她失忆了然后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后找回记忆,发现最大的Boss是哥哥,然后就没然后了。全篇无男主,最后的结局就是到了一个平行空间[中二世界]的地方和另外一个男生定下羁绊契约。嗯,就是这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人泪破茧王妃

    美人泪破茧王妃

    没身材,没长相,没三围,好不容易有人追了,却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成了倾国倾城、人见人爱的大美女。却被老爹五花大绑起来,嫁给了帅得一塌糊涂的王爷。晕,这么帅的王爷,就算你不绑起来,我也会嫁啊,可一场权与利,谋与势为主的婚姻,一个又帅又酷的王爷夫君,是她的幸运,仰或是她的不幸。
  • 那只怪物中暑了

    那只怪物中暑了

    看!前面有一个黄金宝箱,黄金宝箱很漂亮,金币和装备的含量是白银宝箱的四倍!但是守护宝箱的怪物可并不好对付,让我们用伏击技能先拉近一下距离……
  • 踏摇归来

    踏摇归来

    那一场秋凉后,再无踏摇。第一次戎装,我失去你;此后每一次戎装,我失去自己。千帐灯影,手起刀落。——她的性命,可是尔等庸人鄙士可得?血染伶衣,尸浮故境。——这世上再无易安还,只有我萧涉归!宫廷深深,暗流雄鹰。——得到这天下,也再寻不到你……金戈交错,故国浮沉。苍天欲哭,而我已无泪。最后一次戎装,我看见你飘飞的云袖。踏摇款款而来,尽情殇……
  • 追妻大总裁

    追妻大总裁

    他们的邂逅太离谱只因见过和以为,他将她抱上他的床。只因好奇心,他一步一步走进她的心。可是她的一次次逃避,他的一次次进攻,最终是他攻下她的心,还是她护好他的情。
  • 守护甜心之梦的考验

    守护甜心之梦的考验

    重生的她,能否与他在一起?他们能通过考验吗?
  • 全神王

    全神王

    这里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做不到的事,且看以为少年(心智上的不成熟)成长的历史。秦傲说;“我要赚钱,买房,娶妻,做世界最大的富翁。”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小农民为线索,多个至宝为铺,成就小农民的成神之路。不一样的机遇,将会成就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这是一个先从种田文起始的文章,逐渐的到统治全世界,再到后来的走出地球,去宇宙闯荡的生活。且看一个小农民不一样的成神之路,精彩尽在本书,欢迎阅读!!!
  • 边缘的姿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边缘的姿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是一位人类学专业的女博士生在青海进行田野调查时遇到的有所感悟的人与事的记录。它非学术意义上的田野笔记,非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也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民族志小说。这些记录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秋结束,为我们描绘出位于汉藏文化边界的人们多彩的生活世界,这世界里有庙宇的画匠、道士、藏传佛教的僧侣、乡村精英、学者等各色人等,也有作为女性的作者本人与他们交往时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作品名为“边缘的姿态”有两个原因:首先,作者试图在科学严谨的学术论文之外,寻得一地展现人类学研究者在田野里的多种可能,以及人性的复杂状态,对于从理性出发的科学研究来说,也许研究者的情绪遭遇算是边缘,然而有时候我们忽视或难以估计这些所谓的“边缘”对我们科学研究的巨大影响。田野调查对人类学者来说,不仅是对他者文化、社会的一次深度体验,更是对自我的再认识,再塑造,对自我各种可能性的探索,甚至对自我的重新定义和消解。第二,作品的地点,位于中国西北汉、藏等多种文化的交界处,在这里,拥有自己历史的人存在于主流宣传的视线之外,存在于我们执之为中心,并视之为固有的文化、社会观念之外,而它们存在的姿态,或许能够提醒我们:放下自己固有的概念和自以为是的“中心”和“主义”,带着同情心去真实而诚恳地理解“人”,或许能够免于各种洗脑而带来的盲目和愚蠢,各种蛊惑而带来的执着和残忍。曹玮,女,目前在法国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作品封面设计:吴俊业
  • 狂气封天

    狂气封天

    从古至今,成大事者无不心具狂气。唯有自信,才有自我。看一位狂气冲天的平凡少年如何狂气封天。自命为天,吾即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