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荒原上崛起。开发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为居民打造良好人居环境,着力构建和谐新城。红寺堡开发区城建启动以来,基础建设进度快,质量好,已形成占地3.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的城镇规模。八条主街纵横交通,路面宽阔平直,两旁绿树成行,草坪花坛点缀其间;供居民休闲健身活动的城市花园、广场有的已建成投入使用,有的正在建设当中。城区新建楼房栉比鳞次,一座座工厂、商店、学校、医院、宾馆、敬老院、宣传文化设施拔地而起,生机盎然。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开发区盘活土地资源,制定优惠政策,依靠好的项目和高效服务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吸引客商投资。先后引资近3亿元,建成占地5.5万平方米的罗山新城、罗山宾馆及可容纳800名儿童的幼儿园等多个项目。
灌区开发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2004年,红寺堡灌区国内生产总值由零增长提升到3.84亿元。粮油总产量6805万公斤,移民人均有粮395公斤,人均纯收入1665元,分别比迁出地增长了4倍和3倍。固海扩灌区小麦亩均增产225公斤,受益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20元。
随着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移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在校生2.6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群众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我区最主要的生态建设工程,缓解了人口和环境压力。红寺堡灌区东邻毛乌素沙漠,西依腾格里沙漠,降雨稀少,沙化严重。按照“一水二林三农”的建设步骤和“因地制宜、乔灌结合、林草套种”的原则,采取围栏补植、封山绿化等综合措施,建设了高标准农田防护林10.5万亩,种草14.1万亩,柠条57万亩,围栏封育49.1万亩,促进了荒漠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林草覆盖率达到27%,沙漠已向北后退了10多公里,风沙线控制在大罗山脚下,实现了人进沙退的目标。新灌区人工生态绿洲逐步取代半荒漠的生态系统,环境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
宁南山区最可靠的水源保障工程,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宁南山区“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并存,扬水工程极大地缓解了用水的困境,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2005年极端干旱的情况下,山区粮食总产没有出现大的减产,更没有发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荒、粮荒,以及大批从川区运粮拉草的“车龙”。灌区内22万人的饮水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并大大缩短了周边近20万人在干旱年份的拉水距离。同时,工程建设为地方矿产资源开发、特色种植创造了基础条件。扬黄工程成为宁南山区人饮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保障工程,实现了“开发小绿洲,保护大荒漠”。
宁东供水工程建成供水
宁东化工基地是自治区第一大工业用水户。宁东供水工程是宁东化工基地开发的生命工程。自治区水利建设者坚持科技创业的新路子,使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好,该工程的水源工程被水利部授予“2006年度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程”称号。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自治区“一号工程”,按照规划,2015年前,项目固定资产投入需要2000亿,而到2020年,产生效益每年的增加值可达1000亿,相当于全区2003年经济总量的1.5倍。项目如果顺利进行,宁夏可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宁东供水工程包括水源工程和净配水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8.7亿元。水源工程包括两级泵站:一级泵站位于银川黄河大桥下游约1000米处的黄河东岸,二级泵站设在距一级泵站5.7公里处的红山石;22.2公里管道;2.2公里隧洞;一座水库总库容2400万立方米,设计年供水量15970万立方米。净配水工程包括水处理厂和供水管网工程。
宁东供水水源工程在2003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6月试通水顺利成功。水源工程通过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80%。水库蓄水已达设计水位高程,总蓄水量2400万立方米。净配水工程中的10万吨原水直供项目2004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8月完工,2005年10月开始向马莲台电厂、灵州电厂供水,现已累计供水1000多万方。30万吨净配水项目截止2006年10月底已全部完工,已具备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每天提供40万吨生产用水的供水能力。
宁东供水工程位于我区中部干旱带荒漠区,水土流失严重。建设单位宁东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水土保持制度的要求,选择适宜林草品种,大面积种树种草。几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00公顷,超额完成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开始显示良好生态和社会效益。最近,通过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的验收,该项目成为宁东“水土保持返还治理示范工程”。
“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53亿元,相当于1949年—2000年投资总量的1.7倍。建成了除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外,沙坡头水利枢纽、长城塬引水、东山坡引水、桃山引水等一大批事关全局的水利工程。引黄灌区续建配套,黄河治理、宁东供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顺利实施。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蓄水的水资源调控体系基本形成。防洪能力、水资源配置能力、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我区水利建设已突破单纯的农业水利的传统观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只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就能将我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推向新的境界。
(2007年1月)
《黄河八百里行》是宁夏日报为庆祝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进行的一次大型系列报道。共采写刊发稿件45篇,图片25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较为典型地反映了自治区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引黄灌区城乡巨变。举行这样大型系列报道,宁夏日报前所未有,宁夏新闻史上也当为首创。
《黄河八百里行》系列报道,是记者部在落实编委会关于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报道计划时提出来的。我当时是负责新闻业务的副总编辑。当时任记者部主任的丁思俭(编委、总编辑助理兼)向我汇报了这个选题计划时,我立刻感到很有创意。如,在典型报道上突破了以往所谓“老典型新变化”,实则炒冷饭,新闻视野狭窄的报道模式;鼓励记者潜入深水抓“大鱼”抓“活鱼”,使新闻报道呈现鲜活的气质,使人耳目一新;变换新闻采写老套格式化,勇于创新,形式多样化。为优秀新闻记者的培养和成长起到示范作用。于是,我把这次报道计划列入编委会关于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报道的重点选题,并决定参加采访组,直接参与组织策划和采访活动。我把自己的意见向时任总编辑顾页作了汇报,得到他的赞同和支持。
选题确立后,记者部派记者沙新、张大文参加采访组,文艺部王霞主动要求并经两个部门负责人协商同意参加这次采访活动。采访组就有我们四人组成,由我和沙新带队。作为组织策划者,丁思俭则坐镇编辑部,负责协调版面,签发稿件。报社派司机陈思全驾驶北京吉普拉记者采访并且走完全程,路途的艰险,工作的艰辛,均为少见。
在《黄河八百里行》采访活动正式开始前的五月,为给采访活动做好准备,丁思俭、中卫县副县长周新华和记者组一同来到宁夏黄河第一村南长滩作先期采访。在甘、宁交界处,当地群众称为“小观音”的地方,面对汹涌激流、波涛翻滚的黄河,记者采访了周新华副县长。周副县长向采访组介绍了黄河入境处有关“小观音”、“七姐妹”、“老两口”、“三兄弟”等奇石景观,及民间一些有趣的传说;黑山峡及中卫县有关长城遗址、香山岩画等名胜古迹;南长滩黄河鸽子鱼、香水梨等名贵特产。之后的六月上旬,采访组返南长滩,正式开始了《黄河八百里行》的征程。
沙新是采访组担子最重、吃苦头最多的一位。除了组织策划,安排行程外,采写稿件数量、好作品都是最多的。采访组到了青铜峡和吴忠,王霞、张大文先后离开了采访组,记者部选派白建国、范英接替参加采访组直至走完全程。他们在采访活动中都很出色,采写了一些好稿。如,张大文采写的《笑迎黄河第一村》,王霞采写的《山中,那飘动的云》,采访扎实深入,写作有创新。我和沙新坚持走完了全程。
《黄河八百里行》关键词是“行”字,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记者要以强劲的脚力,踏着黄河的涛声,追逐黄河的浪花,足迹遍布辽阔的宁夏黄河流域,以敏锐的新闻视觉,探询宁夏黄河文化新的亮点,捕捉宁夏黄河文明新的闪光,开创宁夏新闻史上新篇章。
这次采访活动,得到了引黄灌区各市、县领导及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采访组每到一地,多是主要领导热情接待记者,接受采访。有些领导和宣传部门的同志,当时就曾建议系列报道集书出版。这么多年已经过去了,还时常听到新闻界及社会各界的一些同志谈到这次采访活动,可见其影响之深广。《黄河八百里行》一书出版,宁夏日报社社长白皋,自治区水利厅厅长袁进琳,宁夏人民出版社社长高伟,灵武市副市长周福琦等同志给予鼎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特别感谢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为本书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言,对《黄河八百里行》的采访活动作了深刻分析,给予了高度评价,让我们深受感动。
《黄河八百里行》的稿件在报纸刊登时,用的是“本报采访组”和四位记者的共同署名,此次结集出版,则改为各篇执笔者署名,以保障著作人的权益。文中除改正个别文字数字差错外,均保持原貌。《峡谷深处的灿烂文明》一文,是作者依据采访笔记和回忆撰稿,以作补遗,未经发表。
(本文作者为原宁夏日报总编辑、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