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新
位于黄河东岸的峡口乡,是青铜峡市农村商品经济的窗口。我们顺河而下,来到了这里。这里还真有点不同凡响。据气象台预报,那天是36℃高温天,然而街市上仍是熙熙攘攘,人们颇显忙碌。我们在街头和饭馆里,听到的都是某某人做了一笔可观的生意,某某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之类的话题。
历史也没有对这块土地特别护佑。过去,这个回族占62%、人均只有一亩田的峡口乡,是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壤”。80年代初,这里的回族群众开始养鸡养兔。因鸡瘟病严重,兔咬食庄稼,又转而养羊养牛,继而又种树卖苗。尽管毫无章法,但势头喜人。乡领导觉得农民这样缺乏组织地乱扑腾不是办法,应以乡、村为单位,有计划地发展乡镇企业。然而这种设想尚未出台就在一片反对的声浪中告退了。一些农本思想严重的人认为,农民转而搞工业是不务正业;而许多农民则怕是不是又要归大堆。想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仍是农民自己。巴闸村回族妇女尤金花在进行了市场预测后,从南方购回大量布料,与村里的妇女一起加工成各种服装,毫不犹豫地走上吴忠、青铜峡街头出售,极受欢迎,巴闸很快成为遐迩闻名的服装专业村,人均收入提高了百余元。这无疑是最好的教材,全乡于是都行动了起来。任桥村的回族群众携带着家乡的发菜和枸杞等土特产,一头扎向了广州,把那里的轻工及电器产品换回来又在峡口的街市上馋人。而农闸和郝渠两村则靠山吃山,发展起了采矿和建筑业。
青铜峡市委书记朱立清曾给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情况。“过去常说本地无原料就不能发展家庭和乡镇加工业。这种观念框了我们好多年。没有看到产品在市场,原料也在市场。想不到这种观念竟被一位普通农民突破了。”朱书记所说的这位普通农民就是巴闸村现任村长马耀武。1982年,马耀武从市场上了解到宁夏食油紧缺,但想搞加工当地又很少产油籽。怎么办?他背了一袋干粮就上了路,归来时满脸喜气,陕、甘、青、新、内蒙古诸省区原料多,但因缺电而无力大量加工。这信息使他对加工食油信心倍增,他购买两台榨油机,从西北各地运来葵花、胡麻、油菜籽,每天榨油籽2000公斤。他的做法很快得到全村和全乡许多人的效仿。现在全乡已有油坊66座,年加工油籽700万公斤。他们加工的食油销售到内蒙古、甘肃和本区各地。榨油剩下的大量油渣又为养畜打下了基础。马耀武现已养200余只羊、20多头牛。牛羊的粪便又是最好的农家肥,既解决了肥料不足的难题,又保证了农业的稳定高产,实现了种、培、加一条龙。朱立清书记称其为“良性循环”。马耀武家在巴闸村东头,院门外的右边地里种着许多秋菜。左面有一排牲口棚,一位雇工正在给牛添草;路边依次排列着十几个油桶,院子里还堆着五六十个空油桶。已用麻袋装起和散放着的油渣堆放在屋檐下。五间东房有一间装着胡麻籽,两间装着葵花子,另两间便是榨油工作间。雇工杨生山和杨占荣分别来自本村和同心县下马关。他们一个正在炒胡麻籽,一个在两台榨油机边忙碌。这里原为4人,两人一倒班,机子昼夜不停。因南部山区雇来的两人回家收麦,现在机子每天只能运转13小时。马耀武自己富了并未忘记大家。他整天为筹办几个村办企业而奔忙,常常深夜一点才回家,他的妻子和上大学的女儿对此颇有意见,在我们面前很尖锐地“数落”了他一顿。看来她们母女尚不大懂得“民殷富,君何以不富”的道理。
受老马等人办家庭工业的启示,全乡已办起了年产5万条毛毯的毛纺厂和年加工500万张牛羊皮的皮革厂等9个乡、村企业。原料大部分是在外省区收购来的。企业中80%的负责人都由回族农民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