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顺着黄河流向,中宁县黄河南岸最后一乡就是白马乡了。
太阳直直地晒着,大地在一片恍惚中似要生起烟来。我们的车子绕了一个大弯,驶进了白马乡三级黄河提水灌溉区。一眼望去,远远的大片大片的土地还在裸露着。然而可喜的是规模还很小的绿色田地,正参差不齐地向着荒漠中延伸着。在这些绿色的土地间,分布着一大块、一大块的泛着白光的西瓜地。在曲曲弯弯的道路两旁,随时都能看见或大或小的车子停靠着,有的车子还来自银川,原来这是城里人到这里拉西瓜来了。我们也停到一块瓜地旁,瓜地里不见主人的影子,只见几十个瓜安详地均匀地躺着。蹲下身来,抚了抚土看见了白色的地膜,这时我们方明白,什么是压砂地膜西瓜,而白马乡正是以种这种压砂地膜西瓜而闻名的。乡里的干部告诉我们,乡里种瓜最好的村是白路村。
正午的时候,我们到了白路村。村里静悄悄的,只有树叶在风的吹拂下发出哗哗的响声,我们进了一农家。迎接我们的是一个10岁左右的姑娘和她的弟弟。女孩子说,大人们都到地里割麦子了。一个热心的农民帮我们到地里去找村里种瓜的能人们。
过了许久,主人蔡生贵及几个种瓜能人才汗水淋漓地赶回来。主人热情地切了一桌子的瓜,我们就边吃边和他们聊起来。
蔡生贵及几个能人都是白路村一队的。他们这个队28户人家,家家都种压砂地膜西瓜。而且都种上新品种瓜P2、75—5—1和新红宝。他们这儿种瓜有传统。主人说,他们这个队除了两户外都是外乡人,他自己是河南舞阳人,而那位最健谈的叫高树礼的种瓜能手是甘肃皋兰人,他的父亲民国十八年就来到了当时叫白马滩的这块土地上,把皋兰人种瓜的手艺带到了这里。但是他们谁也说不清种压砂西瓜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据说,这个队至今还没有一户人家到外面做生意,全都把心用在种粮种瓜上。每年秋天队里人就到村外的曾家闸沟两岸拉沙子,铺在第二年要种瓜的土地上,待瓜收完后,再把沙子铲掉,等到下一年种上别的作物。用他们的话说,他们的瓜种得最好,“是苦下多了”。高树礼有12亩田,去年种了2亩瓜、9亩粮,瓜卖了2500元,而9亩粮还不到2000元。他说,现在的日子比大集体时强上几十倍,如果政策不变,日子会过得更好。如今,他又开始养鱼了。
压砂地膜种瓜法再加上这里的人善于采用新品种,因此瓜脆甜、籽小,更主要的是上市早。高树礼6月23日就开始摘瓜,是队里第一个摘瓜的人,到7月7日他的瓜已全部卖完。几个人感到忧虑的是,他们自己的瓜却不能自己拿到市场上卖,只能等瓜贩子到家门口低价出售。高树礼的四弟就是以每斤0.16元的低价把瓜全部卖给了贩子。他们说像银川、吴忠这样能卖好价钱的地方都被当地人霸占着,没有他们立足之地。6月23日,高树礼带了6袋西瓜到银川,在公共汽车站就丢了一袋。7月4日,蔡生贵和邻村两人到吴忠卖瓜。刚到吴忠,有几个人就跳到他们当中一个人的手扶拖拉机上乱砸西瓜,并要他压最低价将瓜卖给他们。后来,这件事情虽然解决了,但他说,他不敢再到外面卖瓜了,只好看着别人买了他的瓜去挣大钱。
我们在白路村一队的采访结束了。蔡生贵及那几位种瓜能手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通往田地的道路上。瓜香飘千里,在我们黄河采访的记忆里,又增添了几个难忘的诚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