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驱虫可用精制左旋咪唑和丙硫咪唑、敌百虫、驱蛔灵等药物。用药:①左旋咪唑6—7mg/kg,1次内服,或3—4mg/kg,1次肌注。②丙硫咪唑10—15mg/kg(成年牛用药量可加2—3倍),粉(片)剂用菜叶或树叶包好,1次投入口腔深部吞服。③敌百虫40—50mg/kg,配成水溶液1次灌服。④驱蛔灵200—250mg/kg,溶于水中或混入饲料中1次喂服。
为了提高药效,在喂药前2小时停喂饲料。此外,①方和③方有一定毒副反应,用药后应注意观察和处理。驱虫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十一、牛血汗症
又定名为“牛副丝虫病”。
【病因】
牛“血汗症”,过去由于发病机理不十分明确,中兽医按血证范畴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通过现代兽医学研究和血液检查证明,该病是牛副丝虫寄生在牛体内引起皮肤呈点状出血的一种寄生虫病。故又定名为“牛副丝虫病”。
【临床症状】
病牛一般呈急性和慢性两种表现。急性主要表现为:在晴天使役时,突然发病,周身皮肤有较多毛孔出血,如针眼大,尤以臀部肌肉丰满处出血最多;出血严重时如黄豆般大小,顺毛尖往下滴。体温38.5℃~40.5℃,呼吸急促,脉多浮数,心跳64~85次/分钟,食欲多正常,能反刍。在打田栽秧季节发病数较多,以雨后天晴暴热天气发病为最,4~6岁青壮年牛多发。慢性主要表现为:患牛最初3~4天少食,嗜睡,反刍弱,继而精神沉郁,时间延长,四肢、胸腹部反复出现紫红色斑疹,周身灼热肿痛,呈弥散性点状浸润。脉多细数,体温38℃~39℃,呼吸正常,心跳54~78次/分钟,严重时反刍、食草停止,以10岁以上牛发病最多。
【诊断】
本病多在夏、秋季节。牛患部皮肤出血,触摸患部有血液、血痂和豆状结节。采血涂片镜检,发现牛副丝虫幼虫和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
采用中西医结合,以杀虫、止血为治则。
(1)中药用郁金散郁金40~80g,甘草40~80g,寒水石45~90g,大黄70~100g,白矾40~80g,黄芩40~90g;血流不止者加仙鹤草40~80g,陈棕炭40~80g,侧柏叶40~80g,共碾为末,分两次灌服,淘米水送下。1日1剂,连服2~3天。
(2)西药1%酒石酸锑钾溶液100ml静脉注射,隔日1次,5%稀碘溶液涂擦患部。
【预防】
副丝虫的发育需要吸血昆虫(特别是蝇类)作为中间宿主,所以为预防本病应采取杀虫灭蝇措施,防止吸血昆虫对牛只的叮咬。
【典型病例】
(1)有5岁公牛1头,膘肥体壮,因雨后天晴,气温高达35℃仍在田中耕作,发现牛身上出血,即赶往阴凉处,求医。检查:牛反刍、食草正常,周身皮肤毛孔出血,尤以髻甲、臀部为甚,体温40.2℃,呼吸29次/分钟,心跳74次/分钟,脉大而有力。采血涂片镜检,发现有副丝虫卵和幼虫,确诊为“血汗症”。即静脉注射酒石酸锑钾100ml,局部涂擦5%的碘溶液。中药用:郁金50g,甘草50g,寒水石55g,大黄70g,白矾55g,黄芩55g,另加仙鹤草50g,陈棕叶炭50g,侧柏叶50g,共碾为末,用淘米水分2次灌服。翌日康复,10天后追访,未见复发。
(2)有8岁黄母牛1头,初诊:患牛得病10余天,曾医治未见好转。检查:颈部、髻甲和体侧均有出血和血痂,四肢内侧布满紫红色斑疹,主诉:出血反复出现,一般数小时自行停止,眼结膜潮红,舌底红而苔薄,脉浮细而数,镜检血有副丝虫卵和幼虫。即注射1%酒石酸锑钾溶液100ml,局部涂擦5%碘溶液,内服郁金散三副而愈。后追访,未见复发。
十二、牛毛滴虫病
牛毛滴虫病为胎儿三毛滴虫寄生于牛生殖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病原】
胎儿三毛滴虫为一种鞭毛虫,属毛滴目,毛滴虫科,三毛滴虫属。是一种有鞭毛、呈梨子状的真核原生动物。具有三根前鞭毛和一根后鞭毛及波动膜,体长8~18um、宽4~9um,呈活泼的蛇形运动,以纵分裂方式繁殖。虫体主要存在于母牛阴道和子宫内、公牛的包皮腔、阴茎黏膜和输精管等处,胎儿的胃和体腔内、胎盘和胎液中,均有大量虫体。虫体以黏液、黏膜碎片、红细胞等为食,经胞口摄人体内,或以内渗方式吸取营养。
胎儿三毛滴虫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敏感,但对冷的耐受性较强,大部分消毒药很容易杀灭该病原。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发病动物和带虫动物。
通过交配感染,患病公牛或带虫公牛在本病的传播上起主要作用。多发生于配种季节。带虫精液或沾有虫体输精器械,在人工授精时也能引起感染。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母牛感染后1~2天,阴道发生红肿,1~2周后,自阴道流出絮状灰白色的分泌物;同时在阴道黏膜上出现疹样的毛滴虫性结节。当子宫发生化脓性炎症时,体温升高,泌乳量显著下降。怀孕后不久,胎儿死亡并流产。公牛于感染后12天,包皮肿胀,分泌大量脓性物,阴茎黏膜上出现红色小结节。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检查对临床上可疑的病畜应采集阴道排出物、包皮分泌物等做压滴标本检查活虫体。也可制成涂片,用姬氏或瑞氏液染色后油镜下检查。
【防治】
引进种公牛时要做好检疫工作。淘汰阳性种公牛,推广人工授精,定期检查公牛精液。治疗可用1/600卢戈氏液、1%钾皂液、鱼石脂液、2%红汞液洗涤患部,或结合应用甲硝达唑(又称灭滴灵)静脉注射。
十三、牛毛包虫病
牛毛包虫病是由于牛毛囊脂螨寄生在毛囊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病原】
病原为牛毛囊脂螨。在一个毛囊中可繁殖100—200只螨,由于这些螨蚕食毛囊的囊壁和组织,所以,毛的根鞘被破坏,导致脱毛,使毛囊内充满组织液、脂肪等,在皮肤上生成粟粒大至豌豆大的结节。
【症状】
本病多发部位是牛的头部、颈部、胸部、肩部等牛体的前半部,症状加重后在臀部、腿部、股部等都可出现,甚至遍及全身。主要表现密集的小结节和深入皮肤中的结节。病初在粟粒大的结节中,由毛孔中渗出液体,这些液体将被毛牢牢地粘在皮肤上,而且呈干燥状态,用手指捻压这个部位,毛就会变为黄褐色粉末,但豌豆大的结节见不到渗出液。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有的牛毛包虫病,由于结节化脓或因螨虫过度的繁殖而自溃,严重的也可使相连的结节发生自溃,导致皮肤发生皴裂,引起像犬毛包虫病那样严重的皮炎。
由于皮肤被破坏,使皮革在利用上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据报道,在美国等地有80%以上的牛群感染此病,所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地区不同发病率也有很大差异。感染途径主要是母牛传染给犊牛,如果母牛感染本病,其犊牛也100%的感染。感染螨虫的数量增加后,任何时候都可引起发病。一般认为,成年母牛比犊牛发病率高。
【诊断】
诊断是很容易的。根据其在皮肤上出现从粟粒大到豌豆大的结节,而且没有发痒症状的特征,即可确诊。
【防治】
发现患牛时,首先应进行隔离,并消毒一切被污染的场所和用具,同时加强对患牛的护理。
治疗时可采用以下的药物①5%福尔马林,浸润患部5分钟,隔3天1次,共5—6次;②14%碘酊,涂抹6—8次;③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每50kg体重用药1ml,7~10天后再重复用药1次,以杀死新孵出的幼虫,达到尽可能彻底除虫的目的。但使用本药时需注意,肉牛在屠宰前21天内不能用药;④根据病情可用抗生素及抗过敏药物。
十四、牛虱
牛的虱病是由于血虱、牛颚虱、牛管虱以及牛毛虱寄生在牛的体表,吸食血液及毛、皮屑引起的。前三种为吸血虱,后一种为食毛虱。其中吸血虱较为常见,危害也较重。牛虱一般以冬春季节多发,靠接触传染。
【病原】
各种牛虱形态大同小异,腹背扁平,呈灰白色或灰黑色,有的稍大,有的稍小,体长约1—5mm。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一个刺吸式口器,眼睛已退化;胸分三节,长有三对足,一对气门;腹部较大,分11节。卵长椭圆形,黄白色,大小0.8—1.0mm×0.3mm。
【流行病学】
生活史虱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虫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虱为永久性寄生虫,发育周期为1个月左右,每年能繁殖6—15代。雌虱产出的虫卵粘附在牛毛上,毛虱卵经5~10天、血虱卵约经两周孵化为若虫,若虫再经2~3周蜕皮3次发育为成虫。雌虱一生能产50—80个卵,产完卵后死亡;雄虱于交配后死亡。离开畜主后可存活1—10天。虱子都有其特定的宿主,牛虱到其他动物身上很快死亡。
【症状】
血虱吸血时分泌毒素,毛虱在爬行食毛和皮屑时均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牛不安,皮肤发痒,由于啃咬和擦痒造成皮肤损伤,引起皮炎、脱毛、脱皮,并可继发细菌感染和伤口蛆症。犊牛常因舐吮患部,牛毛在胃内形成毛球,造成严重的胃肠疾病。
由于虱的骚扰,影响采食和休息,致使消瘦和犊牛发育受阻。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在牛体上发现有牛虱及虱卵时,即可确诊。
【防治】
(1)0.5%~1%敌百虫水溶液或3/10000—5/10000浓度胺丙畏水溶液,体表喷雾。
(2)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系列药物,按有效成分0.2mg/kg体重口服或注射。
预防可用上述两种药定期灭虱,同时注意畜舍卫生,畜体要常梳刷,圈舍保持通风、阳光充足,经常打扫消毒,形成不利于虱生存和繁殖的环境;引进新畜时,须先灭虱再合群;发现虱病及时隔离治疗。
十五、牛皮蝇蛆病
牛皮蝇蛆病又称牛皮蝇蚴病,是由皮蝇(牛皮蝇和蚊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其临床特征是寄生部位形成瘤肿、凸起。
【病原】
牛皮蝇,蝇卵呈淡黄白色的,表面有光泽,单独固着于牛毛上,成虫体形像蜜蜂。纹皮蝇,它们成排地固着在牛毛上,成虫体形似蚕蛹。
【流行病学】
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发育史大致相同,整个生活周期需1年左右。由卵孵出的幼虫钻入牛体内寄生9~11个月,并进行3个发育阶段,成熟的幼虫从皮肤中爬出落在外界环境里变成蛹。再经1~2个月,蛹变成为蝇爬出,不久就会飞翔。成蝇不食不螫,只生活5~6天,在牛被毛上产卵后即死亡。
【症状】
牛皮蝇产于牛腿下部毛上的卵,经4—7天后孵出幼虫,幼虫沿毛孔钻入皮肤到牛体内,先在食道的肌肉上寄生一个时期,最后到牛背皮下寄生,多在下一年的春季即达背部皮下。该期幼虫能在局部引起瘤状肿胀,形成一指头大的隆起,隆起上有绿豆大的小孔作呼吸孔,最后完全成熟的幼虫由小孔钻出,落到地面化成蛹,再经1~2个月后,蛹即羽化为成虫。
幼虫钻入皮肤可引起病牛瘙痒,恐惧不安和局部疼痛,影响牛的休息和采食。幼虫在牛体内长期移行,严重影响牛皮革的商用价值。皮蝇蛆的毒素使牛的血液和血管壁受到损害,因此出现贫血、消瘦,严重感染时可导致病变部位血肿和皮肤蜂窝组织浸润。
当成蝇的雌虫产卵时,引起牛只不安、恐惧、瞪目、竖尾而奔跳、摇尾、蹴踢等症状。日久采食减少,导致身体消瘦,有的可造成外伤和流产。
【诊断】
当皮蝇幼虫移行到牛背部皮下时,在牛背部皮下可摸到长圆形的结节,在皮肤上可观察到小孔,以后可在结缔组织囊内找到幼虫,所以较易确诊。
【防治】
消灭本病的关键就是除掉在牛背部皮下的幼虫,使其不再变成为蝇,切断其以后的传播。
(1)直接灭虫法在春季检查牛背时,发现牛皮肤上的皮孔增大,可看到幼虫的后端,以手指用力挤出虫体并消灭之。或在每个肿胀处注入2%敌百虫溶液,效果很好。
(2)在严重的流行区,每年冬季用10%敌百虫溶液,按每千克体重30~40mg,进行肌肉注射;也可用倍硫磷,按每千克体重4mg,肌肉注射,杀虫率可达82%以上。若按每千克体重7mg的剂量,效果可达100%。
十六、牛螨病(疥癣)
牛螨病又叫牛疥癣,俗称癞病,由疥螨和痒螨引起。以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特征。
【病原】
本病病原为疥螨科或痒螨科的螨。
【流行病学】
疥螨和痒螨的全部发育过程均在牛体上度过,包括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四个阶段。疥螨在牛表皮穿孔凿道,在隧道内产卵,不久孵出幼螨,经蜕变成为若螨,经数次蜕皮,在7~12天内变为成螨,整个发育期2~3周。痒螨寄生在牛皮肤表面,卵2~3天后孵出幼螨,5~6天变为若螨、成螨。整个发育期9~10天,最多12天。
螨病在秋冬和春初季节容易发病,尤其在阴暗、拥挤的牛舍;春末和夏季,螨大减或趋于痊愈。犊牛对螨病最易感。
【临床症状】
常发于头部、颈部、尾根等毛较短的部位,严重时可遍及全身。患部发生不规则丘疹样,或伴以灰白色至铅灰色落屑、脱毛、皮肤逐渐变成皮革样,且剧痒,皮肤结痂。消瘦。
【诊断】
实验室检查在患部与健康部交界处刮取皮屑,装入试管内,加10%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形物大部溶解后,静置20分钟,吸取沉渣,滴到载玻片上镜检,如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防治】
(1)治疗可用阿维菌素0.2mg/kg,间隔5~7天用药2次,疗效极佳。其他常用的药物主要有蝇毒磷、亚胺硫磷、二嗪农等,使用方法有药浴和涂抹等。治疗时所用的工具及患畜体表脱落的痂皮、毛发等均用彻底消毒,防止散布病原。
(2)预防对本病应采取综合措施特别应注意畜舍卫生,保持通风干燥。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对发病牛要严格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