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牛绦虫病的病原主要为莫尼茨绦虫,危害最严重。虫体黄白色长带状,由头节、颈节和许多体节组成,最长可达5m。成熟体节(含大量虫卵)及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土壤螨吞食,牛吞食土壤螨感染致病。
【流行病学】
发育史寄生于小肠内的成虫,其孕卵节片脱落后,随牛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或在肠道内孕卵节片被破坏,虫卵逸出。虫卵被中间宿主——土壤螨吞食后,六钩蚴钻入其血腔内发育,经26~30天,变成感染性幼虫叫似囊尾蚴。牛吃草时吞食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土壤螨而遭感染。似囊尾蚴在消化道释放出来,吸附在小肠黏膜上生长发育为成虫似囊尾蚴从进入牛肠道到发育为成虫,扩展莫尼茨绦虫需要37—40天,贝氏莫尼茨绦虫需50天。成虫寿命2—6个月,此后即由肠内自行排出。
本病的流行与土壤螨的生态特性有密切关系。土壤螨白天躲在草皮或腐烂植物下,黄昏或黎明爬出来活动,牛在这时间放牧最易感染。土壤螨体内的似囊尾蚴可随土壤螨越冬,因此,早春放牧即可被感染。犊牛最易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
【病理学】
小肠内发现数量不等的虫体,其寄生处有卡他性炎症。肠系膜、肠黏膜、淋巴和肾脏发生增生性变性过程。脑内有时可见出血性浸润和出血,并可见肠黏膜和心内膜出血及心肌变性。
【症状】
病畜表现消化不良,腹泻,有时便秘,粪便中混有绦虫的孕卵节片,慢性臌气,贫血,消瘦。病后期病畜不能站,经常做咀嚼样动作,口周围有泡沫,精神极度萎靡,反应迟缓,衰竭而死。
【诊断】
主要依据在犊牛粪便中查见绦虫孕卵节片或其碎片及粪检发现虫卵。孕卵节片呈黄白色,多附着于粪表面。感染初期,莫尼茨绦虫尚未发育成熟,病畜粪便中没有孕卵节片和虫卵,此时可用药物作诊断性驱虫。尸体剖检,检出虫体亦可作出诊断。
作粪便的病原检查确诊。检查孕卵节片时,可用肉眼观察或用水清洗后检查粪便中是否有乳白色节片。必要时可用饱和盐水漂浮法作虫卵检查。其方法是:取可疑粪便5~10g,加入10~20倍饱和盐水混匀,通过60目筛网过滤,滤过液静置半小时到1小时,使虫卵充分上浮,用一直径5~10mm的铁丝圈与液面平行接触,蘸取表面液膜后将液膜抖落在载玻片上,覆以盖玻片即可镜检。对因绦虫尚未成熟而无节片或虫卵排出的患畜,可进行诊断性驱虫,如服药后发现有虫体排出且症状明显好转,亦可确诊。
【防治】
(1)治疗定期驱虫:在舍饲转放牧前对牛进行1次驱虫,以减少牧地污染;放牧1个月内进行第二次驱虫,1个月后进行第三次驱虫。常用药物可选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0mg,内服,每天1次,连服2次即可。丙硫咪唑15~20mg/kg体重,内服。氯硝柳胺(灭绦灵)60mg/kg体重,制成10%水悬液,灌服。硫双二氯酚40~60mg/kg体重,1次口服。
(2)预防适时进行预防性驱虫,至少春秋季各进行1次;注意饮水卫生,夏季避免吃露水草;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补充精料,增加畜体的抗病力;加强粪便管理,将粪便集中进行生物热处理,以消灭虫卵和幼虫。
十、牛线虫病
牛线虫病是线中纲的各种线虫寄生于牛体所引起的疾病。
牛线虫病种类繁多,在消化道线虫病中,有无饰科的弓首蛔虫、牛新蛔虫病、主要寄生于犊牛小肠;有消化道圆线虫的毛圆科、毛线科、钩口科和圆形科的几十种线虫病,分别寄生在第四胃、小肠、大肠、盲肠;有毛首科的鞭虫病,主要寄生于大肠及盲肠;有网尾科的网尾线虫,寄生于肺脏;有吸吮科的吸吮线虫,寄生于眼中;有丝状科的腹腔丝虫和丝虫科的盘尾丝虫寄生于腹腔和皮下等。
血矛线虫病
血矛线虫病是以捻转血矛线虫为代表的毛圆科的血矛线虫属、长刺线虫属奥斯特线虫病、马歇尔属、古柏属、毛圆属和似细颈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真胃和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其中以捻转血矛线虫危害最烈,简介如下。
【病原】
病原为血矛线虫属的捻转血矛线虫,又称“麻花虫”,因其雌虫由白色的生殖器官和红色的消化道相互捻转呈红白相间的麻花样而得名。雌虫长27—30mm,雄虫长15—19mm,虫卵大小为75—95um×40—50um,无色或稍带黄色。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牛真胃内排出虫卵,虫卵到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出一期幼虫,幼虫经两次蜕变,变成三期幼虫,即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存活能力很强,可存活3个月至1年。感染性幼虫被牛吃进后,经第三次蜕皮变为第四期幼虫,并附着在胃黏膜上开始吸血。后经第四次蜕皮,逐步发育为成虫,成虫不附着在黏膜上,而是以虫体前端刺入黏膜吸血。捻转血矛线虫幼虫不耐低温,因此冬季不感染,春夏季节是感染的高峰季节,秋季有时也能形成感染高潮。
【致病作用与症状】
致病作用主要是大量吸取血液,造成贫血。据实验,2000条虫体寄生时,每天吸血可达30ml。高度贫血可以造成循环失调和营养障碍。同时虫体还分泌大量抗凝血酶和其他有毒物质,加剧贫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力,进一步造成消化吸收机能紊乱。临床症状表现为高度消瘦与贫血,消化机能紊乱,急性的可能突然死亡,大多数是以发生恶病质而逐渐转归死亡。
【诊断】
主要靠死后剖检找到虫体,活时根据症状结合流行病学情况判断。
【防治】
①丙硫咪唑20mg/kg体重,灌服。②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系列药品,0.2mg/kg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一般地区于每年秋季用药,感染严重地区可在夏季加投一次药。
结节虫病
本病是由毛线科食道口属的几种线虫寄生在牛肠腔与肠壁引起的。由于其幼虫钻入肠黏膜在肠壁形成结节,故称结节虫病。下以辐射食道口线为例介绍。
【病原】
辐射食道口线虫雄虫长13.9—15.2mm,雌虫长14.7—18.0mm,虫卵大小75—98um×46—54um。
【生活史】
虫卵在外界孵化出第一期幼虫,经两次蜕皮,变为三期幼虫,即感染性幼虫,被牛吃进后,在真胃、十二指肠和大结肠的内腔中脱鞘后,钻入小结肠和大结肠肠壁内形成结节,在其中蜕皮后返回到肠腔发育为成虫。整个生活史40—50天。本病的感染高潮1年有2次,一次在3—4月,另一次7—8月份。
【致病作用与症状】
幼虫侵入肠壁后引起发炎,形成结节,结节多时影响肠管蠕动与消化吸收。因此轻度感染时无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顽固性下痢,粪便呈暗绿色含黏液,有时带血。病牛弓腰有腹痛症状。严重的可死于机体脱水,消瘦。
【诊断】
生前诊断困难,死后剖检可以确诊。生前主要靠症状结合流行病学情况判断。
【防治】
主要是定期驱虫,春秋各1次。所用药物为:①丙硫咪唑20mg/kg体重,灌服。②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系列药物按有效成分0.2mg/kg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
钩虫病
牛钩虫病是由钩口科仰口属的牛仰口线虫寄生在小肠引起的。
【病原】
雄虫长10—19mm,雌虫长24—28mm,虫卵大75—80um×40—50um。淡红色,口囊大并弯向背面,故称仰口线虫。
【生活史】
卵孵出幼虫后,经两次蜕皮变成感染性三期幼虫。然后经皮肤钻入牛体内到肺,第三次蜕皮后形成四期幼虫。之后上经咽到小肠再经一次蜕皮发育为成虫。如经口感染可在小肠内直接发育为成虫。从侵入皮肤起经50—60天发育为成虫。感染性幼虫可存活2—3个月。
【致病作用与症状】
幼虫钻入皮肤及在肺脏移行时可造成局部炎症,但主要致病作用还是成虫在小肠黏膜大量吸血,并留下伤口。故临床症状表现为进行性贫血,严重消瘦,下颌水肿,顽固性下痢,粪带黑色。幼畜还有后驱萎弱等神经症状。终因恶病质死亡。
【诊断】
流行病学情况、症状、及粪检虫卵仅可初步进行判断,尸体剖检发现虫体才能确诊。
【防治】
主要是定期驱虫,秋季10月份驱虫是最佳时机。用药:①丙硫咪唑,按20mg/kg体重口服。②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系列产品,按有效成分0.2mg/kg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
网尾线虫病
牛网尾线虫病又叫牛肺线虫病或牛肺丝虫病,是由胎生网尾线虫寄生于牛等动物的呼吸器官而引起的一类线虫病。本病特征为咳嗽、气喘和肺炎。
【病原】
寄生于牛体内的主要是胎生网尾线虫,其虫体乳白色,呈细丝状,雄虫长40—55mm,交合伞发达,交合刺也为多孔性构造;雌虫长60—80mm,阴门位杀虫体中内部位,虫卵呈椭圆形,内含幼虫,大小为82—88um×33—39um。
【流行特点】
寄生于牛体气管、支气管内的网尾线虫的雌虫产出含有幼虫的虫卵;当患牛咳嗽时,被咳到口中咽入胃肠道里;虫卵中的第一期幼虫孵出后随牛的粪便排出体外;幼虫在适宜的条件下经3周左右发育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第三期幼虫;牛吃草或饮水时,这种幼虫被牛吞食后沿血液循环经心脏到达肺,逸出肺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再移行到支气管内发育成为成虫。本病多见于潮湿地区,常呈地方性流行。
【症状】
最初出现的症状为咳嗽,初为干咳,后变为湿咳,咳嗽的次数逐渐频繁;有的发生气喘和阵发性咳嗽,流淡黄色的黏液性鼻液。体温有时升高到39.5℃—40℃,食欲减少或消失、消瘦、贫血,呼吸困难。听诊有湿罗音,在8—9肋间有浊音。严重者常导致肺泡性及间质性肺气肿,表现为吃力的咳嗽及严重的呼吸困难;后期卧地不起,口吐白沫,多经3—7日窒息死亡。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咳嗽发生的季节(一般冬季发病),可考虑是否有线虫感染的可能。用幼虫检查法,在粪便、唾液或鼻腔分泌物中发现第一期幼虫,即可确诊。剖检时在支气管、气管中发现一定量的虫体和相应的病变时,亦可确认为本病。
【防治】
可用丙硫咪唑、海群生、苯硫咪唑等药物驱虫。丙硫咪唑5~10mg/kg体重,内服;海群生50mg/kg混饲。适时进行预防性驱虫,一般春秋季各进行1次,注意饮水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补充精料,增加抗病力;加强粪便管理,将粪便集中进行生物热处理,以消灭虫卵和幼虫。
吸吮线虫病
牛吸吮线虫病又名牛眼虫病或牛寄生虫性眼病,是由吸吮线虫寄生于牛的结膜囊,第三眼睑下和泪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眼病。本病特征为结膜炎、角膜炎。
【病原】
吸吮线虫虫体较小,长10~20mm,虫体为乳白色线状,体表有锯齿状横纹。蝇类为中间宿主。
【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于温暖、潮湿、蝇类活动的季节,各种年龄的牛均易得,一般5~6月份开始发病,8~9月份达到高峰,有明显的季节性。蝇类是此病发生和流行的中间宿主。一些蝇类吸食牛眼分泌物时,将雌虫在牛结膜囊内产生的幼虫咽下,随后在蝇体内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当蝇类再吸食牛眼分泌物时,又将感染性的幼虫传到该牛眼内,并在此寄居15~20天,发育成成虫。
【临床症状】
病初牛摇头不安,结膜潮红,羞明流泪,眼睑肿胀,随后症状加重,从眼内流出黏液脓性分泌物,角膜混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牛常用两后蹄蹬眼睛,当继发细菌感染时,严重可致一眼或双眼失明。
【诊断】
用3%硼酸水浸湿的棉球擦拭病眼结膜囊或冲洗患眼,发现虫体即可确诊。虫体有时游动到眼球表面,极易发现。也可取眼泪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幼虫。
【防治】
①药物治疗磷酸左旋咪唑,8mg/kg体重,口服,连服2日,有杀虫效果。1%敌百虫滴眼杀虫。2%~3%硼酸水、1/1500的碘溶液、2/1000海群生或0.5%来苏儿,强力冲洗结膜囊,以杀死或冲出虫体。2%可卡因滴眼,虫体受刺激后由眼角爬出,然后用镊子将虫体取出。
②消灭中间宿主在流行季节,大力灭蝇;也可在眼部加挂防蝇帘。
③成虫期前驱虫在6月和7月上旬,以1%敌百虫或2%噻苯唑溶液滴眼,进行全群性驱虫。
新蛔虫病
牛新蛔虫病是由大型线虫蛔虫寄生于4—5月龄以下牛犊小肠而引发胃肠症状的寄生虫病。
【病原】
本病病原为弓首科的牛新蛔虫(牛弓首蛔虫),虫体粗大,表皮较薄,柔软,半透明且易破裂。淡黄色。虫卵近于球形,淡黄色。
【流行特点】
牛新蛔虫病感染有胎内感染和乳汁感染方式。本病主要发生于5个月龄以内的犊牛,在自然感染情况下,2周至4个月龄的犊牛小肠中寄生有成虫;在成年奶牛,仅在内部器官组织中寄生有移行阶段的幼虫。
【临床症状】
受害最严重的时期是犊牛出生两周后,表现为精神不振,后肢无力,不愿走动,嗜睡。消化失调。吸乳无力或停止呼乳,消瘦腹胀,有疝痛症状;腹泻,排出稀糊样灰白腥臭粪便,有时排血便;呼出刺鼻的酸味气体,嗜酸性白红胞显著增加(可达26%)。大量虫体寄生时,可引起肠阻塞或穿孔。犊牛患蛔虫病的死亡率很高。
【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材料综合分析,确诊需在粪便中检出虫卵或虫体。检查粪便可用直接涂片法,沉淀法或漂浮法。
【防治】
在本病流行的地区,犊牛应于10~30日龄进行预防性驱虫,因此时成虫寄生较多。注意保持牛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垫草和粪便要勤清扫,并发酵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