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球虫病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牛球虫病多发生于犊牛。
【病原】
文献上记载的牛球虫有十余种:邱氏艾美耳球虫、斯氏艾美耳球虫、拨克朗艾美耳球虫、奥氏艾美耳球虫、椭圆艾美尔球虫、柱状艾美耳球虫、加拿大艾美耳球虫、奥博艾美耳球虫、阿拉巴艾美耳球虫、亚球形艾美耳球虫、巴西艾美耳球虫、艾地艾美耳球虫、俄明艾美耳球虫、皮利他艾美耳球虫等。寄生于牛的各种球虫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而且最常见。
邱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牛的直肠上皮细胞内,有时也可寄生于盲肠与结肠下段;卵囊为圆形或稍微椭圆形,卵壁光滑,平均大小为14.9—20um。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牛的肠道;卵囊卵圆形,平均大小为19.6—34.1um。球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当牛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后,孢子在肠道内逸出进入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产生裂殖于;裂殖于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由配子生殖法形成大、小配子体,大小配子结合形成卵囊排出体外;排至体外的卵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孢子生殖,形成孢子化的卵囊,只有孢子化的卵囊才具有感染性。
【流行病学】
生活史各种牛球虫在寄生的肠管上皮细胞内首先反复进行无性的裂体增殖,继而进行有性的配子生殖(内生性发育)。当卵囊形成后随粪便排出体外,经48—72小时的孢子生殖过程,卵囊发育成熟(外生性发育)。如牛只吞食了孢子化的卵囊后即发生感染重复上述发育。本病通常流行于4~9月温暖而潮湿的季节。
各种品种的牛对本病均有感染性,但以2岁以内的犊牛患病严重,死亡率也高。成年牛多半是带虫者。本病一般多发生在4—9月份。在潮湿多沼泽的草场放牧的牛群,很容易发生感染。冬季舍饲期间亦可能发病,主要由于饲料、垫草、母牛的乳房被粪污染,使犊牛易受感染。
【病理变化】
牛球虫寄生的肠道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以直肠出血性肠炎和溃疡病变最为显著,可见黏膜上散布有点状或索状出血点和大小不同的白点或灰白点,并常有直径4—15um的溃疡。直肠内容物呈褐色,有纤维性薄膜和黏膜碎片。邱氏艾美耳球虫病尸体消瘦,可视黏膜苍白。后肢和肛门周围污秽。直肠黏膜肥厚,有出血性炎症变化。淋巴滤泡肿大,有白色或灰色小溃疡,其表面覆有凝乳样薄膜。直肠内容物呈褐色,恶臭,含有纤维素性假膜和黏膜碎片。
【症状】
潜伏期约为2—3周,犊牛一般为急性经过,病程为10~15天。当牛球虫寄生在大肠内繁殖时,肠黏膜上皮大量破坏脱落、黏膜出血并形成溃疡;这时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性肠炎、腹痛,血便中常带有黏膜碎片。约1周后,当肠黏膜破坏而造成细菌继发感染时,则体温可升高到40℃—41℃,前胃迟缓,肠蠕动增强、下痢,多因体液过度消耗而死亡。慢性病例,则表现为长期下痢、贫血,最终因极度消瘦而死亡。
【诊断】
临床上犊牛出现血痢和粪便恶臭时,可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患犊粪便,查出球虫卵囊即可确诊。在临床上应注意牛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前者常发生于1个月以上犊牛,后者多发生于生后数日内的犊牛且脾脏肿大。
【防治】
牛球虫病预防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①犊牛与成年牛分群饲养,以免球虫卵囊污染犊牛的饲料;②舍饲牛的粪便和垫草需集中消毒或生物热堆肥发酵,在发病时可用1%克辽林对牛舍、饲槽消毒,每周1次;③被粪便污染的母牛乳房在哺乳前要清洗干净;④添加药物预防,如氨丙啉,按0.004%—0.008%的浓度添加于饲料或饮水中;或摩能霉素按每千克饲料添加0.3g,既能预防球虫又能提高饲料报酬。
牛球虫病治疗可选用:①氨丙啉,按每千克体重20~50mg,1次内服,连用5—6天;②呋喃唑酮,每千克体重7—10mg内服,连用7天;③盐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2mg,连用7天。
二、牛梨形虫病
牛梨形虫病包括牛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两种。
牛巴贝斯虫病
牛巴贝斯虫病(旧称牛焦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属的原虫寄生于牛的血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病原】
巴贝斯虫为原虫,属巴贝斯科,巴贝斯属。在我国,引起牛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体有三种,即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形巴贝斯虫。
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是一种大型虫体,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呈环形、椭圆形、变形虫样和梨子形等。典型的形状是双梨子形,尖端以锐角相连,每个虫体有一团染色质块,虫体多位于红细胞的中央,每个红细胞内虫体数目为1~2个。红细胞染虫率为2%~15%。
牛巴贝斯虫寄生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偶见于人。是一种小型虫体,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双梨子形虫体以尖端联成钝角,位于红细胞边缘或偏中央。每个虫体内有一团染色质块。每个红细胞内可有1~3个虫体。
卵形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的红细胞内,淋巴细胞也有寄生。为一种大型虫体,虫体呈圆形、卵圆形及梨籽形,每个虫体含1~2团染色质,核外逸现象较常见,中央往往形成空泡。
巴贝斯虫在中间宿主牛的红细胞内行无性生殖,以出芽方式形成2个或4个虫体。当带虫红细胞破裂时,虫体释出,然后又侵入新的红细胞内重复以上过程。
蜱为巴贝斯虫的终末宿主。当蜱食入带虫血后,虫体进入蜱肠管内进行有性生殖。虫体可移行到雌蜱卵巢进一步复分裂,同时侵入蜱卵传给下一代,在幼蜱组织中继续繁殖,当幼蜱吸血时虫体迅速进入唾液腺在几天内形成感染性子孢子而感染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斯虫和卵形巴贝斯虫均为经卵传递。
【流行病学】
牛巴贝斯虫的传播者有硬蜱、扇头蜱等。我国已证实微小牛蜱可传播牛巴贝斯虫,经卵传递方式,由次代幼虫传播,次代若虫和成虫阶段无传播能力。牛巴贝斯虫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巴贝斯虫病因各地气候不同,一年之内可以暴发2~3次,由春季到秋季以散发形式出现,在南方发生于6~9月。一般情况下,2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病死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较重,病死率高,特别对老年瘦弱以及劳役过重牛,病情更为严重。当地牛易感性低,良种牛和外地牛易感性较高,症状也重。本病也可经胎盘感染。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2周。起初病牛发热40℃~42℃,呈稽留热型。脉搏及呼吸加快,精神沉郁,喜卧地。食欲减退或消失,反刍迟缓或停止,便秘或腹泻,有的病牛排黑褐色、恶臭带黏液的粪便。患牛迅速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黄染。血红蛋白尿,尿的颜色由淡红变为棕红乃至黑色。血液稀薄,红细胞数显著下降,血红蛋白量减少到25%,红细胞大小不均,着色淡,有时可见幼稚型红细胞。重症时可在2~6天内死亡。慢性病例,体温波动于40℃上下持续数周,渐进性贫血消瘦,需经数周或数月才能康复。幼年病牛,病程仅数日表现为中度发热,心跳略快,食欲减少,略见虚弱,黏膜苍白或微黄,热退后迅速康复。
【病理变化】
牛体消瘦,体僵明显;可视黏膜贫血、黄疸;血液稀薄,凝固不全。皮下组织充血、黄染、水肿。脾脏肿大2~3倍,软化,脾髓呈暗红色,在剖面上可见小梁突出呈颗粒状。肝脏肿大,黄棕色。胆囊扩张,胆汁浓稠,色暗。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可采取血液涂片,姬姆萨氏染色,检查红细胞中的虫体。有时需反复多次或改用集虫法进行检查,才能发现虫体。
此外,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也可应用。
【防治】
牛体灭蜱在春季和夏季蜱活动频繁季节,每周对牛体喷洒或药浴灭蜱1次。
避蜱放牧牛群应避免到蜱大量孳生和繁殖的牧场去放牧,以免受到蜱叮咬,必要时改为舍饲。
药物预防对疫区放牧的牛群,在发病季节到来前,每隔15天用三氮咪注射1次,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mg。也可以用咪唑苯脲预防效果更佳。
治疗可用锥黄素、三氮脒、硫酸喹啉脲、咪唑苯脲等药物。
泰勒虫病
泰勒虫病其病原主要是环形泰勒虫,分布较广,主要寄生于牛的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
【病原】
牛环形泰勒虫,虫体小于红细胞半径,形态多样。用姬姆萨液染色后,细胞质染成淡蓝色,细胞核常居于虫体一端染成红色。
【流行病学】
泰勒虫病在流行的牧区,以1—3岁的牛发病为多,尤以1—2岁牛最多。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季节与蜱的活动季节有关。
【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型,保持在39.5℃—41.8℃。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此时血液中很少发现虫体。以后当虫体大量侵入红细胞时,病情加剧。体温升高到40℃—42℃。食欲废决,反刍停止,弓腰缩腹。初便秘,后腹泻,或两者交替,粪中带黏液或血丝。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可采取血液涂片检查虫体,或从淋巴结、肝脾穿刺物涂片中检查石榴体,进行确诊。
【防治】
参考巴贝斯虫病。
(1)灭蜱。
(2)预防可用裂殖体胶冻苗(兰州等地生产)。贝尼尔也可作为预防药,2mg/kg,肌注,有蜱季节隔15天1次。
(3)加强饲养管理和护理。
(4)病畜治疗可用三氮脒、磷酸伯氨喹啉等药物。
三、牛伊氏锥虫病
本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宿主血浆和造血器官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苏拉病。宿主除牛外,还可寄生于马类动物、骆驼、象及肉食动物体内。牛患此病时多呈慢性经过,表现贫血、消瘦、四肢下部常发生肿胀,故又名“肿脚病”。饲养管理不善时,也可造成急性发病,引起死亡。
【病原】
伊氏锥虫为单形锥虫,细长柳叶状,长18~34um,宽1~2um,体前端尖锐,后端稍钝,中央部有一椭圆形的细胞核,靠近后端有一小点状的动基体。动基体由两部分组成:前方的小体叫生毛体,后方的小体叫副基体。由生毛体长出一根鞭毛,鞭毛沿着虫体一侧边缘向前伸延,最后由虫体前端伸出体外,成为游离鞭毛。鞭毛与虫体之间由一薄膜相连,鞭毛运动时,膜亦随之呈波浪状运动,故称此膜为波动膜。虫体随游离鞭毛的运动向前方推进。
【流行病学】
伊氏锥虫靠渗透作用直接吸取营养,以纵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先由动基体的生毛体开始,鞭毛分裂,继而细胞核分裂,虫体随即向前向后逐步裂开,最后形成两个独立的虫体。由虻及吸血蝇类吸血时进行机械性传播。牛对锥虫的易感性比马属动物、犬等弱,虽有少数在本病流行初期因急性发作而死亡,但多数呈带虫状态而不发病。气候变冷,枯草季节,畜体抵抗力降低时,则开始发病。呈慢性经过,最后陷于恶病质而死亡。传染来源是各种带虫动物。本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季节与吸血昆虫的出现时间有关,如华南地区,吸血昆虫活动时间长,所以,本病流行时间就长一些。
【病理学】
伊氏锥虫在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代谢产物,宿主产生溶解锥虫的抗体,使锥虫溶解死亡。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机能障碍,体温升高,运动失调,继而侵害造血器官,使红细胞溶解,导致红细胞数减少出现贫血;毒素对血管壁渗透作用的损伤,导致皮下水肿。虫体对糖的大量消耗,可引起低血糖症和酸中毒现象。后期由于氧化不全的产物蓄积,使中枢神经系统遭到抑制,引起精神沉郁,以至昏迷等症状。病尸高度消瘦、血液稀薄、凝固不全。全身皮下尤其是胸前及腹下水肿和胶样浸润。肝脏、心脏、脾脏不同程度肿大,心内、外膜有明显的出血斑。心肌炎病变明显,切面呈熟肉样。第三、第四胃黏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小肠有出血性炎症。
【症状】
人工感染时,黄牛的潜伏期为6~12天,水牛为6天。急性者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以上,呈弛张热型,食欲减退或停止,眼无神、流泪,体力骤减,甚至卧地不起,2~4天内死亡。牛只此型表现者少见,多为慢性型。慢性者表现者体温亦可升高至40℃—41℃,为不定型的间歇热,体温升高时有的会出现结膜炎,可见结膜和瞬膜时隐时现地出现出血点、出血斑或白色水疱,病牛逐渐消瘦,皮肤龟裂,流出黄色或血色液体,体表淋巴结肿胀、肢体浮肿,尤以四肢下部浮肿最为显著,有的皮肤肌肉出现坏死斑,耳、尾干枯坏死,部分或全部脱落,有时牛角及蹄匣亦可脱落,母畜发生流产,如不及时治疗,可因极度衰竭导致死亡。
【诊断】
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病原检查是诊断本病最可靠的依据。
①鲜血压滴片检查通常供做病原活体检查,要求在1~2小时内检查完毕。检查时将一滴病畜血液滴在载玻片上,与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后,加盖玻片镜检。镜下伊氏锥虫常做活泼的原地运动,前进运动缓慢。
②血片染色检查耳静脉采血涂片,经甲醇固定后,染色镜检。如以姬姆萨染色,核与动基体呈深红紫色,鞭毛呈红色,波动膜呈粉红色,原生质呈淡天蓝色。
③血液厚滴片染色检查静脉血一大滴置载玻片中央,涂成直径约1cm的血面,自然干燥后,以2%醋酸缓冲液冲洗,待红细胞全部溶解后干燥,以甲醇固定,用姬姆萨染色镜检。此法更易找到和发现虫体。
④集虫检查法目的在于提高虫体的检出率。采取多量血液,加抗凝剂,以1500转/分的速率离心3—5分钟,用吸管吸取白细胞层涂片染色检查。
⑤动物接种试验上述方法不能确诊时,用可疑牛只血液0.2~0.5ml,对小血鼠进行腹腔或皮下接种,接种后每隔1~2天采血检查1次,连续检查1个月,根据虫体的有无进行阴阳性判定。
(2)血清学实验当病原检查无法确诊时,可以用血清学的方法进行辅助诊断。常用的方法有琼脂扩散反应、补体结合反应、间接血凝试验、团集反应等。
【治疗】
可选用下列药物:
(1)萘磺苯酰脲(那加诺、拜耳205、苏拉明)剂量每头3—5g,以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1次静脉注射。
(2)喹嘧胺(安锥赛)剂量5mg/kg体重,以注射水配成10%溶液,分2—3点,1次肌肉注射。
(3)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剂量3.5mg/kg体重,用注射水配成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
(4)氯化氮胺菲啶盐酸盐(沙莫林)剂量1mg/kg体重,用生理盐水配成2%溶液,深部肌肉注射,当药液总量超过15ml时,应分两点注射。
【预防】
加强检疫制度,对患畜及时治疗或淘汰;在本病高发地区,可于每年流行季节前进行药物预防注射;平时注意消灭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