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蹄疫
口蹄疫俗称“口疮”或“蹄癀”,是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牛、羊、猪、鹿等)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其特征是在口、舌、唇、鼻、蹄、乳房发生水泡,并溃烂形成烂斑。
【病原】
口蹄疫病毒为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具多型性和变异性,目前已发现O型、A型、C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I型7个血清型,每一个型又可分为若干亚型。各血清型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感染某型病毒后的康复动物或免疫某型病毒疫苗后的动物,仍可感染其他型病毒。
病毒须冷藏和冷冻保存,50℃以上逐渐失活;PH<6.0或>9.0时可失活;在2%氢氧化钠、4%碳酸氢钠和2%柠檬酸下失活;在有机物存在下,可抵抗碘伏、四铵盐、次氯酸盐和酚等消毒剂;在PH中性的淋巴结和骨髓中存活较久,但在PH<6.0肌肉中失活。在污染的饲料和环境中存活1个月以上,但存活时间与温度和PH值有关。
【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毒能侵达多种动物,但主要为偶蹄兽,其中黄牛、奶牛最易感,其次是牦牛、水牛和猪,再次是绵羊、山羊、骆驼和象等。野生动物中,黄羊、野羊、野牛、野猪和鹿等也有发病的报道。一般幼畜较成年家畜易感,残废率亦高。人也可以感染,但易感性较低。
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经消化道及受损伤的皮肤黏膜而引起动物传染;被病毒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也可传播给其他动物。人类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与病畜接触而受到感染,人与人之间很少发生感染。
本病无严格的季节性,但一般冬季多发,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家畜口蹄疫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每隔2—3年流行1次,具有一定周期性。本病的传播呈蔓延扩散或跳跃式。在自然流行中,以牛易感,猪次之,人也能被感染,此病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有些地区流行时,强烈感染牛、羊,较难感染猪,但在某些地区却强烈感染猪,而难感染牛、羊。发病时一般是幼畜易感、高发,新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而老疫区也可达50%。病猪排毒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其次是粪、尿、呼出气和精液,其排毒量远远超过牛、羊(病猪经呼吸排到空气中的病毒量相当于牛的20倍),因此,猪在本病的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临床症状】
潜伏期2~14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14天。病初体温升高,口角流涎增多,口腔(舌、唇、颊和齿龈部)黏膜上出现水泡,趾间、蹄冠及球部、乳头和乳房的皮肤上发生水泡,跛行不愿站立。2~3天后水泡破裂,露出红色糜烂区,体温下降。
成年牛感染症状缓和,母牛可致流产。乳犊感染水泡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突然死亡,病死率高。
绵羊蹄部水泡明显,口腔黏膜变化轻微,常突发急性跛行;山羊多见口腔呈弥烂性口炎,蹄部病变较轻;羔羊常因心肌炎死亡。
猪以蹄部水泡症状为主,水泡破裂后表现出血并形成糜烂,如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严重时蹄壳脱落,常卧地不起。鼻镜、乳房也可见到水泡。哺乳仔猪常因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
壮龄骆驼发病较少,老、弱、幼的发病较多,但经过良好。
【病理变化】
除口腔、蹄部有明显水泡、糜烂病理变化外,反刍动物的喉头、气管、食道、前胃等有时也可看到水泡、糜烂。幼龄动物急性死亡时,可见心肌变性和出血;慢性经过而死亡的动物,心肌有灰白至灰黄色条纹状病变,呈虎斑心外观。
【诊断】
口蹄疫病变典型易辨认,故结合临床病学调查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其诊断要点为:
①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
②大量流涎,呈引缕状。
③口蹄疮定位明确(口腔黏膜、蹄部和乳头皮肤),病变特异(水泡、糜烂)。
④恶性口蹄疫时可见虎斑心。
⑤为进一步确诊可采用动物接种试骏、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口蹄疫与牛瘟区别牛瘟传染猛烈,死亡率高;瘤柘膜可见糜烂但蹄部无病变;胃肠炎严重;真胃及小肠黏膜有溃疡。
口蹄疫与牛恶性卡他热区别后者常散发;口腔及鼻黏膜有糜烂,但不形成水疱;常见角膜混浊。
【防治】
(1)预防
平时对牛加强检疫,常发地区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预防免疫接种,可用矿物油和氢氧化铝佐剂灭活疫苗,免疫保护率一般为80%~90%,接种疫苗后10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注射方法、用量及注射以后的注意事项,必须严格地按照疫苗说明书执行。免疫所用疫苗的毒型必须与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别一致,否则无效。注射后有时会出现副反应,必须事先做好护理和治疗的准备工作。
(2)处理
发生口蹄疫时,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综合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发生疫情后,应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包括发病家畜种类、发病数、死亡数、发病地点及范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疫结果,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由发病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行封锁,禁止疫区内相关动物及其产品的流动,关闭疫情区内的相关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
扑杀并无害化处理所有病畜和同群畜及其产品;消毒栏舍、场地及所有受污染物体(器具、车辆、衣物等);污水、污物和粪便等必须严格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封锁区内健康牛实行紧急免疫接种,并对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实行免疫接种,建立免疫带。
最后1头病牛死亡或扑杀后14天,并经过彻底消毒,可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解除封锁。
二、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属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组织器官的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
【病原】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分三个型即牛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和禽分枝杆菌(禽型)。该病病原主要为牛型,人型、禽型也可引起本病。此外还有冷血动物型和鼠型,但对人畜都无致病力。
结核杆菌的形态,不同的型稍有差异。人型结核菌是直的或微弯的细长杆菌,呈单独或平行相聚排列,多为棍棒状,间有分枝状。牛型结核菌比人型菌短粗,且着色不均匀;禽型结核菌短而小,呈多形性。
本菌不产生芽孢和荚膜,也不能运动,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结核菌具有蜡质膜,不能用普通的苯胺染料染色,必须在染料中加人媒染物质。常用的方法为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一旦着色,虽用酸处理也不能使之脱色,所以又叫做抗酸性菌。
结核杆菌为严格的需氧菌,生长最适PH值为:牛型结核菌5.9~6.9、人型菌7.4~8.0、禽型菌7.2。最适温度为37℃~38℃。初次分离结核杆菌时,生长缓慢,可用劳文斯坦-钱森二氏培养基培养,经10~14天长出菌落。结核杆菌的菌落、毒力及耐药性可发生变异。典型的菌落为粗糙型,毒力强,而变异菌株菌落则呈光滑型,毒力弱。
结核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存7个月,在粪便内可生存5个月,在奶中可存活90天。但对直射阳光和湿热的抵抗力较弱,60℃~70℃经10~15分钟、100℃水中立即死亡。常用消毒药经4小时可将其杀死,70%酒精、10%漂白粉、氯胺、石炭酸、3%甲醛等均有可靠的消毒作用。
【流行病学】
结核病畜是主要传染源,结核杆菌在机体中分布于各个器官的病灶内,因病畜能由粪便、乳汁、尿及气管分泌物排出病菌,污染周围环境而散布传染。
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也可经胎盘传播、或交配感染。
牛对牛型菌易感,其中奶牛最易感,水牛易感性也很高,黄牛和牦牛次之;猪、鹿、猴也可感染;马、绵羊、山羊少见;人也能感染,且与牛互相传染。家禽对禽型菌易感,猪、绵羊少见;人对人型菌易感,牛、猪、狗、猴也可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一般说来,舍饲的牛发生较多。畜舍拥挤、阴暗、潮湿、污秽不洁,过度使役和挤乳,饲养不良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有时达数月以上。
病程呈慢性经过,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咳嗽、呼吸困难,体温一般正常。
因病菌侵入机体后,由于毒力、机体抵抗力和受害器官不同,症状亦不一样。在牛中本菌多侵害肺、乳房、肠和淋巴结等。
肺结核病牛呈进行性消瘦,病初有短促干咳,渐变为湿性咳嗽。听诊肺区有罗音,胸膜结核时可听到磨擦音。叩诊有实音区并有痛感。
乳房结核乳量渐少或停乳,乳汁稀薄,有时混有脓块。乳房淋巴结硬肿,但无热痛。
淋巴结核不是一个独立病型,各种结核病的附近淋巴结都可能发生病变。淋巴结肿大,无热痛。常见于下颌、咽颈及腹股沟等淋巴结。
肠结核多见于犊牛,以便秘与下痢交替出现或顽固性下痢为特征。
神经结核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害时,在脑和脑膜等可发生粟粒状或干酪样结核,常引起神经症状,如癫痫样发作,运动障碍等。
【病理变化】
特征病变是在肺脏及其他被侵害的组织器官形成白色的结核结节。呈粟粒大至豌豆大、灰白色、半透明状,较坚硬,多为散在。在胸膜和腹膜的结节密集状似珍珠,俗称“珍珠病”。病期较久的,结节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或形成脓腔和空洞。病理组织学检查,在结节病灶内见到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结核菌素试验,无替代诊断方法。
病原检查显微镜检查(根据本菌的抗酸性特征,采用萋-尼氏染色或荧光抗酸染色,检查抗酸性杆菌)、病原分离鉴定(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再通过培养和生化试验进行鉴定)、DNA寡聚核苷酸探针或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培养分离物或可疑动物组织样品中的牛分枝杆菌DNA)。
迟发性过敏试验皮内注射牛结核菌素,三天后测量注射部位的肿胀程度(本法为测定牛结核病的标准方法,也为国际贸易指定的诊断方法)。
血清学反应淋巴细胞增生试验、γ-干扰素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料采集采集病变淋巴结(肺、咽喉、支气管、纵隔、肝、乳房及肠系膜淋巴结)和病变器官(如肝、肺、脾等)。
【防制】
定期对牛群进行检疫,阳性牛必须予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有临床症状的病牛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采取严格扑杀措施,防止扩散。
消毒每年定期大消毒2~4次,牧场及牛舍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饲养用具每月定期消毒1次,检出病牛时,要做临时消毒。粪便经发酵后利用。
三、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又名布鲁氏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母畜流产、不孕和公畜睾丸炎为特征。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布鲁菌。本病菌是一种微小、近似球状的杆菌,大小为1.5um×0.5um,形态不规则,不形成芽胞、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为需氧兼性厌氧菌。本病菌对热抵抗力不强,60℃时30分钟即可杀死,但对干燥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土壤中,可生存2个月以上。在毛、皮中可生存3~4个月。对日光照射以及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本病菌有很强的侵袭力,不仅能从操作的黏膜、皮肤侵入机体,也可从正常的皮肤黏膜侵入体内。
【流行特点】
牛对本病的易感性,随着性器官的成熟而增加。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随病母牛的阴道分泌物,和病公牛的精液排出,特别是流产的胎儿、胎盘和羊水内含有大量的病菌,通过消化道传染,主要是易感牛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所致。另外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如接触了污染的用具,或者与病牛交配、皮肤或黏膜的直接接触而感染。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新发病牛群,流产可发生于不同的胎次;在常发牛群,流产多发生于初次妊娠牛。
【临床症状】
母牛除流产外,其他症状常不明显。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第5~第8个月,产出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可能出现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流产后阴道内继续排褐色恶臭液体。公牛发生睾丸炎,并失去配种能力。有的病牛发生关节炎、滑液囊炎、淋巴结炎或脓肿。
【剖检病变】
剖检可见胎盘呈淡黄色胶样浸润,表面附有糠麸样絮状物和浓汁。胎儿胃内有黏液性絮状物,胸腔积液,淋巴结和脾脏肿大,有坏死灶。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不易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防制】
应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卫生管理,搞好杀虫、杀鼠,定期检疫(每年至少1~2次);严禁到疫区买牛。必须买牛时,一定要隔离观察30日以上,并用凝集反应等方法做2次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免疫预防方面,布鲁菌病疫苗有布鲁菌羊5号病菌苗、布鲁菌猪2号病菌苗和布鲁19号菌苗,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规定。接种过菌苗的牛,不再进行检疫。发生布鲁菌病后,如牛群头数不多,以全群淘汰为好;如牛群很大,可通过检疫淘汰牛,或者将病母牛严格隔离饲养,暂时利用它们培育健康犊牛,其余牛坚持每年定期预防注射。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应深埋,被污染的牛舍、用具等用3%~5%来苏儿消毒。同时,要确实做好个人的防护,如戴好手套、口罩,工作服经常消毒等。
对一般病牛应淘汰,无治疗价值。对贵重病牛可选用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及磺胺类药、维生素等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对症治疗。
四、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突发高热,呼吸促迫,伴有消化道机能和四肢关节障碍为特征。
【病原】
牛流行热病毒为弹状病毒科成员。只有一个血清型。
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56℃10分钟,37℃18小时灭活;PH值2.5以下或PH值9以上于10分钟内使之灭活,对一般消毒药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是病牛。主要经血液传播,由吸血昆虫(库蠓、蚊等)叮咬传染。本病不能通过接触传染。
本病主要侵害奶牛、黄牛和水牛。发病率以奶牛高于黄牛、水牛,青壮牛高于老牛、犊牛。自然条件下,绵羊、山羊、骆驼、鹿均不感染。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以夏末秋初,高温炎热、蚊虫多生季节高发。近年本病流行周期由过去10~20年缩短到6~8年或3~5年,有的地方报道2年一小流行,4年一大流行。本病传播迅速,沿交通路线蔓延,呈流行性,且与风向一致,有时呈跳跃式蔓延。发病率高,但多取良性经过,死亡率一般在1%。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7天。
病畜突然高热,体温达40℃以上,以持续24~48小时的单相热、双相热或三相热为特征。角根、耳、肢端有冷感。眼角膜充血、水肿、畏光、流泪。鼻镜干燥,呼吸促迫。反刍停止,粪便干燥,有时下痢。全身肌肉和四肢关节疼痛,步态僵硬(故名“僵直病”),跛行,后肢麻痹。
【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