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和墨西哥人的不解之缘随处可见,连国旗、国徽和货币上,都有骄傲的仙人掌,它衬托着口衔大蛇的兀鹰成了装饰性的图案。
仙人掌家族能在墨西哥兴旺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特别适合这里沙漠、半沙漠的生活环境。
沙漠中降雨很少,水的来源与保存是最大的问题。它的根特别长,不仅能使自己牢牢地站在沙漠里,还特别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它的叶子退化成了小刺毛,大大减少了水分的蒸腾散失。本来主要由叶子承担的光合作用改由茎去完成。茎是绿色的,表面有角质和蜡质,既能减少蒸腾出去的水分,又不耽误光合作用;而且茎大大加粗了,变得肥厚多汁,在下雨时能很快地生长并大量贮存水分。
在沙漠中往来的行人口渴时,就劈开仙人掌的茎,取里面的积水来滋润焦干的喉咙。据说,最大的仙人掌能储存几百公斤的水呢。
仙人掌到底能有多耐渴呢?能好几年不喝水吗?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有人拔起一个仙人球,称了称,有37.5公斤重,然后扔在屋子里6年,没有理睬它,它却依然活着!再称一称,体重为26.5公斤。也就是说,6年它没喝一滴水,而不得不动用的储备水也仅仅消耗了11公斤。换了别的植物,怕是早就魂归西天啦!
自古桑蚕多奇事
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桑、蚕、丝、帛等字样。周代时,采桑采蚕已很普遍。《诗经》中有很多诗句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如《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间闲工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进工兮。行与子逝兮!”大意是说:一块桑田十亩光景大啊,姑娘们采桑快完啦,我和你一起走吧!大桑田以外的姑娘们啊,桑也采得差不多啦,咱们走吧!好一派乡村景观。
与桑蚕有关的典故非常多。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中国丝绸由“丝绸之路”通到西亚和罗马,立即引起皇室贵族们的称赞。
他们将光彩照人、轻盈美丽的丝绸看作是“天堂”的神物,是一个“美丽的梦”,来自产丝之国赛里斯(Seres:即中国),称蚕为赛尔(Ser),说该国“林中产丝、闻名于世。丝生于树上,取下湿一湿水,即可梳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简直神乎其神了。当时罗马的上等丝料,每磅值黄金十二两,有时与黄金等价,可以想见,当时的桑树可真正成为摇钱树。正因为如此,古罗马帝国及一些西域国家为了争夺同中国的丝绸贸易,曾多次发生战争。到6世纪,罗马人和波斯人之间著名的“丝绸之战”,长达20年的时间。
在当时,蚕桑技术是绝对保密的,封建王朝严敕关防,以免外传。罗马人和西域人则处心积虑地想得到它。公元前6世纪时,东罗马王朝查士丁尼皇帝,以重赏鼓励一个西方传教士长途跋涉到中国。这个传教士相当精明,他从民间搞到了桑种和蚕种,并从旁人那里了解到:来年春天时,把蚕种包好放在胸口暖和八九天即可卵出小蚕来,然后用桑叶喂养等。于是他便巧妙地把蚕种和桑籽藏在竹筒里,然后设法以最快的速度赶回罗马。谁知邀功心切的传教士误把桑种当蚕种,竟把蚕种撒到了土里,桑种则揣在怀里暖和,结果自然一无所获。碰巧这事儿被几个过路的印度僧人知道了,他们主动提出并重新引进蚕种和桑籽,这次终于获得成功。从此欧洲各国的养蚕业从罗马逐渐传开了。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外国以通婚为借口,想方设法弄到蚕桑奥妙的故事。当时西域有个瞿萨旦那国(今新疆和田附近),该国国王先卑躬下礼以藩属的礼节,派遣使者来中国求婚,中国皇帝考虑到西北边疆的安全,也就答应了这门亲事。不久,瞿萨旦那国国王特别地挑选了一个能干的使者和几个迎亲侍女来中国迎接公主。使者和侍女花言巧语,屡使计谋,终于打动了公主的心,使公主答应冒险将蚕种和桑籽偷运出境。迎亲那天,公主将蚕种和桑籽放进了象征皇权的凤冠的帽絮中,从而巧妙地躲过了边疆官员的查询。第二年春天,桑籽下地播种,长出了幼苗,蚕种育出了小蚕,先用松叶喂养,待到桑树幼苗长大后就逐渐繁殖开来了。
一直以来,国外的人们对我国的蚕桑技术垂涎三尺,并借鉴推广。千百年来,作为古老的丝绸之国,我国的丝织产品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真丝衣料制成的各种冬夏服装、被面等始终受人青睐。但近代以来,国际丝绸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日本等国家大力发展养蚕业,其生丝的出口量有时甚至超过了我国,其丝绸产品质量也不可小觑。
桑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桑属,拉丁文学名为Mornsalbo,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原产我国,分布极广,北起黑龙江,南达广东,东起台湾,西过云南、西藏、四川达新疆,栽培历史极久。
因为桑树长期生长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又加上杂种品种较多,所以形成很多变种和栽培种,如浙江的湖桑,原产山东的鲁桑以及广东桑、辽桑、嘉定桑等各有特色。从外形上看也相差甚大,江南一带的桑多矮小灌木状,北方的桑则可能是大的乔木,有的需要两人合抱才行,桑树寿命也很长。
科学考察队于1982年在西藏林芝县的日角山麓、泥洋河畔发现了一株大桑树,其主干胸坡达4.12米,胸围达12.93米,主干高3.3米,上生七大分枝,堪称“桑树之王”。此外,福建泉州开元寺内的一棵古桑,树龄大约已有1300多年了,至今依然绿叶遮地,长势旺盛。这里顺便提一下,桑属在我国有10种左右,较常见的还有蒙桑、鸡桑、华桑等,它们和桑相比,其产地、形态结构均有不同,但有时也笼统地称之为桑。
作为我国的乡土树种之一,桑树被誉为经济树木之翘楚。我国人民自古栽桑与农作并重,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其实,桑树的用途还不止这些,冬桑叶是清热、去风、明目的常用药之一;桑根上取得的桑白皮,具利尿作用;桑皮可用于造纸,桑枝可作人造纸浆乃至柴薪;桑树的果实桑椹,成熟后呈紫黑色或白色,还有桑椹面包、桑椹蜜等。在古代兵荒马乱之际,桑椹还曾被充当军粮。《三国志》上就有“杨沛蓄椹救曹军”之说,说的是县令杨沛用晒干储藏的桑椹解救了曹操军队的一时之饥,并被传为佳话。此外,蚕蛹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油脂类物质,在食品、化妆品、皮革制品等行业中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值得一提的是蚕粪,一般都用来作肥料,但因其中含丰富的叶绿素和植物碱,有人将其作为家畜和鱼类的饲料,如广东南部的珠江三角洲一带以蚕粪喂食,鱼多塘泥养分也多,再用塘泥肥桑,茂盛的桑树又导致养蚕业的兴旺,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良性的“蚕、鱼、桑”循环,无论对环境或是人类都大有益处,使得这一带平均每平方公里养活了600余人,成为我国农村最富裕、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便是小有名气的“桑基鱼塘”,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也可以算是蚕桑业新发展的一个近代典故了。
百米桉树送水记
在澳洲大陆及附近各岛屿上,生长着世界上最高大最挺拔的植物——桉树,它是自然界赋予人们的最美丽最珍贵的礼物之一。别看它长得又高又快,可它的木材致密硬重,在造木船时,把它用作船只的龙骨和桅杆,那是再好不过了。要是用它制造电线杆和木桩子,也非常经久耐用。扯下一片小叶子,揉碎后能闻到一股桉叶油特有的香味。桉叶油不但在医学上有用,还能添加在食品里,桉叶糖就因此而清香爽口。澳大利亚人非常喜欢桉树,桉树被尊为“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