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9日,欧洲一个海洋科学考察小组的一艘船正在冰岛西南387公里处考察时,意外地发现并救起了一名60多岁的男子。当时,这名男子安闲地坐在一座冰山的边缘,他穿着干净平整的白星条制服,猛吸他的烟斗,潮湿的烟丝冒出浓烈的白烟,双目眺望无际的大海,脸上显示出一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表情。但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失踪了近80年的“泰坦尼克”船长史密斯,难道船长史密斯也会玩穿越?
为什么蒙娜丽莎和微笑是不可分割的?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揣测,人类在进行记忆时是将其分散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存储呢?还是在特定区域存储呢?
大脑中千百万个神经元,每个都保存着自己的记忆。由神经元构成的记忆网像蜘蛛网一样敏感,只要碰到这个网的一股或触动一两个神经元,就会使其他相关神经元都活跃起来。比如有人在我们面前说了一个词:“蒙娜丽莎”,马上在我们的脑子里出现了一幅画,画中妇女那神秘的微笑也同时映现在我们的脑中,在这个过程中,当“蒙娜丽莎”这个词刚刚发出,我们大脑中的几百万个神经元便收到了语音的信号,在瞬间对各自记忆库中掌握的相关消息进行交换整合,这样就产生了一幅轮廓粗略的“蒙娜丽莎”肖像。事实上,人类大脑的记忆过程,类似于全息摄影,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过程被分散保存在大脑的许多部位。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也为多区域分散记忆理论提供了可靠证据。这项研究是利用老鼠进行的。科学家们先是在多只老鼠的大脑中注射一种药物,这种注射让每只老鼠都受到了惊吓。
两天之后,科学家们开始测试老鼠们关于这次“糟糕”经历的记忆情况,而事先注射的药物正好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追踪老鼠大脑中哪些区域参与了记忆过程。
测试结果表明,老鼠大脑的海马区参与了记忆内容的处理过程,而前扣带脑皮质主要负责记忆不快乐的刺激;杏仁核存储的记忆则更为广泛,它影响记忆内容的先后顺序以及不快乐刺激的存储。
科学家们认为,这项在老鼠大脑中进行的实验同样适用于人类大脑。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詹姆斯·迈克高夫说:“像这样在单一经历的记忆中,发现大脑不同部分各自分散工作还是第一次。单一经历的各个方面(比如一次车祸)将会在大脑的不同区域进行处理,并分散地存储在我们大脑中,尽管当我们想起来的时候好像是一件事情。”
很明显,我们的记忆方式绝不是人们所说的单个细胞留下的痕迹或是某一部分脑组织的“回路”,而是一群为数巨大的脑组织同时进行了记忆,甚至有可能几乎是全脑分散式“全息碎片记忆”。
简单地说,记忆是不规则的,也是由点到面的,然后形成立体画面。就好比前面讲到的蒙娜丽莎,如果有人说出这个名字,立刻会联想起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果有人说到达·芬奇这个名字,也会联想起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就是多个点从不同的角度连成画面。
为什么说人类本来有三只眼睛?
“天眼”的说法由来已久,在东方的许多宗教仪式上,人们习惯在双眉之间画上第三只眼,认为第三只眼是人类“未卜先知”的器官,它是人与宇宙进行直接交流的甬道。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第三只眼位于大脑中心部位,将其比喻为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闸门。佛教寺庙的壁画佛像和雕塑的前额上都有第三只眼,佛家高僧认为,这只眼睛具备心灵感应与遥视等超自然能力。他们坚信通过日积月累的修炼,便可获得这种特殊的能力。
《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杨戬就有三只眼睛,能够遥视于千里之外,当时作家的想象也许是有根据的
现代解剖学对松果体的研究表明,它是中枢神经系统上的一群神经细胞团,它有退化了的感光细胞,对昼夜光照十分敏感。松果体还具有显像能力,人在做梦时看到的影像以及有时在闭目想象时看到的影像都是它的呈像功能。它是“光觉—内分泌”的转化装置,有特殊的感光(波)功能。实验证明;青蛙的松果腺体能把某些波长的光线转变成神经冲动,并向脑的高级部位传递。由此看来,松果腺体既可能是体内光源,又能产生为视分析器所接受的神经冲动,它具有光波显示屏幕特性。科学家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第三只眼”出现在人类胚胎发育两个月的时候,但它刚一出现,马上就开始退化,最后成为豌豆大的松果体,就是所谓“退化的眼睛”。
松果腺体位于脑部被称为“大脑祖窍里面的泥丸宫内”(大脑前额区两眼之间),长约1厘米,宽约06厘米,厚约04厘米,重约02~03克。在胚胎发育早期出现。在人7~11岁左右时,松果体开始逐渐退化并最终钙化,形成脑砂(或松果砂),就是人们常说的“舍利子”,被称为智慧的结晶,据说佛光由它而生。意守上丹田,就是在给松果体输送能量,当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上丹田(额头)部位就会出现闪光现象。
无独有偶,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通过精密仪器绘制人体周身磁分布图时发现,人体内有两个部位存在着磁性微粒,一处在人头盖骨下4厘米,另一处在人体的副肾,每个人体内的磁性微粒大小不一样,有的小得很难发现,大小可相差数10倍。让人产生联想的是,头盖骨下4厘米部位恰好是中国佛道两家所指的“上丹田”部位,即“天眼”部位,副肾部位恰好是“下丹田”部位(脐下3寸处),而这两个“异常磁感”部位正是中国气功核心功能的“精神能源反应堆”部位。经过“瑜伽冥想﹑佛家禅修﹑气功修炼”等特殊激活手段,就有可能开启这部分视神经的功能,使松果体直接向外看,出现透视等功能,这可能就是人们传说的“天眼通”。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生物学家发现,松果体的组成细胞类似视网膜的色素细胞,能分泌血清素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在夜晚分泌,具有镇静作用;血清素通常在白天分泌,能激发肌体的活性。褪黑激素还是细胞间物质交换的信号分子。松果体具有眼睛的一切结构和分辨光与颜色的蛋白质分子。爬行类动物的“第三只眼”对光波和磁场都非常敏感,还能感知超声波和次声波,它被称为“顶眼”。太阳光通过神经系统传输到松果体,松果体对全天的激素分泌发号施令,爬行动物因此对地震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非常敏感。
根据“用进废退”的进化原则,如果“天眼”的透视、遥视功能被长期弱化甚至闲置不用,就会使松果体中的“天眼”功能细胞只开启极少的相应信息编码,而大部分信息编码的解译“开关”则被关闭着,有些“开关”甚至被特化到永久性关闭的程度。但关闭不等于消失,它只是以潜隐的方式存在而已,只要达到充分的激发条件,就会重现出来,恢复其原有功能。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而染色体由遗传物质和非遗传物质蛋白质组成,在染色体中蛋白质主要是组蛋白,而DNA一旦与组蛋白结合后,DNA就不能被转录了,即组蛋白对基因的表达起阻遏作用。因此,人类原来“天眼”功能中的某些基因,由于长期得不到表达便和组蛋白结合,使其处于永久的潜伏状态。由于某种激发可能使潜伏基因脱离组蛋白,从而导致“天眼”的透视、遥视等功能得到开启。
范进是在多少岁变疯的?
《范进中举》的故事,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作品《儒林外史》中颇为精彩的章节之一。故事的主角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潦倒之中,却又不停地参加科举考试,他自20岁一来的应试过程中,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挫折,尤其是他老丈人胡屠户的羞辱直到54岁才中了个秀才。后来,他又接着考,终于中了举人。
当时范进穷其一生的考试经历,用现在的话说那叫“考试钉子户”或“考试达人”。考中举人后,一些乡邻一改往日的嘴脸,对范进毕恭毕敬,曾做过知县的张静斋来访,赠金又赠房,尤其是胡屠户更是把范进捧上了天。用现在的话说,范进在一夜之间突然“爆红”,社会地位也陡然上升,已是“今非昔比”了。正因为如此巨大的反差,范进自己也不知所措,突然之间疯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文中整个故事情节生动描述了范进在考试、考试、再考试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抑和沉重的屈辱感,同时也颇具夸张地描述了他中举的“好事”来到时那喜极而疯的特写形象,并辛辣讽刺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低俗风气。
人们在长时间面对现实与理想的格格不入时,总感到自己心中压抑的精神能量无法释放,感觉自己又没能力调整,如此久而久之,整个心灵完全被一些固定的“思想框框”所控制,被压抑着精神情绪深藏在潜意识里,就像积聚着巨大能量的自然火山一样,随时随地都会“本能”地寻找突破口,让人有一种精神要“爆炸”的感觉。
透过范进中举,且乐极发疯的过程,可以看出,对于那些精神长期处于巨压的人们来说,由于屡屡遭受折磨,心理承受力几乎已达极限,当望眼欲穿的“好事”突然降临时,犹如高压舱突然之间崩开了盖子,难免引起灾难性后果。正如弗洛伊德所说:“长期被压抑的本能意识(深层潜意识),一旦冲破理性意识的约束而爆发出来,人就会得精神病。”
从现在的医学角度来看,范进并不是疯了,而是急性短期癫狂,这种病只有在大喜大悲中才会发作,而且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范进已经接近60岁了,可算作老人了。
为什么说李煜是玩厚黑学的第一菜鸟?
李煜,五代十国时的南唐国君,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他从小就与众不同,不仅文章出众,而
参考《梦与人生》,夜未眠著,光明日报出版社。且擅长书法和绘画,造诣也很深。加上他为人厚道,所以备受大家喜爱。按照一般的顺序他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但他的五个哥哥都死得很早,所以李煜才被封为吴王,做了太子,成了皇位的继承人。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宋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善用双脑并用作出决定这一决策方式,不论是政治、军事﹑经营管理,还是其他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和毛泽东这两位思想艺术的决策大师,是巧用右脑“创意灵感、顿悟直觉”思维和左脑“理性评判”思维的集大成者,他们将自己及其所属集团的潜能发挥至极限,创造了所处时代最伟大的辉煌。对于一个擅用双脑思维的人而言,一旦右脑产生某个“全息整合”的突发性思维结果,大脑会“无意识”(自发的)地将这个结果“交给”左脑,左脑对其“逻辑评判”分析后,如果获得的结论和右脑给出的结果一致,则即可“拍板”而定。否则就会出现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来回反复的决策状态,也许会是一个低档次的思维结果。曹操和蒋介石这两位著名人物的用脑特征,与诸葛亮和毛泽东相比而言,有点偏重使用左脑的“理性评判”思维,而不太注重右脑的“创意灵感、顿悟直觉”的全息或全局思维,具体表现在灵机决断思维,全局思维不如前者,在一些细节的决断上过分算计因果得失,左脑的“功利主义意识”色彩较浓,在处事用人上体现左脑意识的“疑心”太重。这导致他们左右脑意识功能的使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平衡和不谐调,自然成就就不如前两位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