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许多人从孩童时就知道欧阳修这个名字,可能与民间传说的一个故事有关:
有一天,欧阳修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位秀才。这位秀才自命不凡,说要去拜访欧阳修,与他比个高低。欧阳修与他同行,两人走到半路,看见路旁有棵大树,秀才便吟道:
路旁一古树,两个大丫杈。
可下面就没词了。欧阳修替他续了两句:
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秀才听了,不以为然。走了一程,秀才看见有个人赶着一群鹅下河,又开口吟诗:
远看一群鹅,一竿赶下河。
但下面又卡壳了。欧阳修微微一笑,又续道:
白翼分清水,红掌踏清波。
秀才听了,说:“你老兄做诗也还凑合,那就一同去拜访欧阳修吧!”
走到渡口,上船时,秀才诗兴又发,吟道:
两人同上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不禁哈哈一笑,续道: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出生于1007年,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欧阳修小时候父亲早逝,家境贫寒,没钱上学,母亲就以河边的荻草代笔,教他在沙土上写字画画。欧阳修学习刻苦,博学强记,学业进步很快。10岁那年,有位长者出句考他:
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
欧阳修听罢,自信地对道:
眉先须后,先生还是后生长。
老者听了,连连称赞:“对得好!对得好!”
12岁那年,欧阳修到外地求学。有一天行至襄阳城下,时值夜晚,城门已关闭。守城的老兵看见是个书生叫门,就对他说:“你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句,若能对,便放你进城。”说罢念道: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随口应道: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老兵没听明白,大声说:“我出题是要你对!”
欧阳修笑着说:“我已经对上了!”
老兵仔细一琢磨,觉得对得自然巧妙,便打开城门,让欧阳修进了城。
欧阳修治学精益求精,有一次,他和两个朋友在街上看见一匹惊马踏死了一条狗,便灵机一动,提议三个人各自把这件事描述出来,看谁表达最简练。一位朋友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死之。”另一位说:“有马逸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而欧阳修只用“逸马毙犬于道”6个字,便准确地讲明了这件事。
欧阳修不仅文才过人,而且机敏幽默。有一次,他和朋友同饮,席间,有人提出行酒令,联对内容必须是够得上死罪的事由。有客先吟道:
持刀奸节妇,
下海劫商船。
又有客接着吟道:
月黑杀人夜,
风高放火天。
论到欧阳修时,他吟道:
酒粘衫湿重,
花压帽檐低。
众人听了,都说这不符合酒令的要求,酒徒可够不上死罪。该罚酒!欧阳修从容解释道:“在这当儿,就是犯徒以上的罪也会干的。”众人听罢,细一思量,都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同饮一杯,尽欢而散。
欧阳修不仅要求自己的文章格调高雅,语言精练,还联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文人,如梅尧臣、尹师鲁等,一起倡导这种文风,掀起一场诗文革新运动,改变了宋初以来内容空洞、形式化的文风。欧阳修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所作的散文说理畅通,抒情委婉,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尤为可贵的是,欧阳修一生爱才惜才,在晚年知贡举的时候,奖掖提拔了一大批古文作家,培养了很多文坛新秀。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除了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他自己外,其余五人皆出自他的门下,欧阳修堪称一代宗师、文坛伯乐。
欧阳修先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早年支持范仲淹进行政治改良。王安石推行新法时,欧阳修曾上书力陈青苗法之弊,因而在政治上屡遭贬黜,只好寄情山水以排忧。著名的《醉翁亭记》便是此时的杰作。
醉翁亭坐落在滁州群山环抱、水声潺潺的酿泉之上,为山僧智仙所建。欧阳修贬滁州之时,常与客来此饮酒,并以自号“醉翁”为此亭命名,写下传世名作《醉翁亭记》。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大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全文不过500余字,其内容丰富,文字明快,融写景、状物、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风物图。初稿时,首句有数十字,后不断修改,只剩得“环滁皆山也”五字。朱熹赞叹其“改到妙处”。《醉翁亭记》一问世便广为流传,成为历史上散文名篇。
欧阳修晚年取号为“六一居士”,别人问他:“‘六一’是什么意思呢?”欧阳修回答道:“我家藏书一万卷,录三代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酒一壶。”友人不解,问道:“但这只有‘五一’啊!”欧阳修笑道:“我这个老头于此五物之间,这不就是‘六个一’了吗?”
到了晚年,欧阳修早已名扬四海,成为公认的文坛领袖了,但他治学依然一丝不苟。在将自己的诗文汇编成集时,他仍认真逐句推敲修改。他的妻子怕他劳累过度,在旁劝他:“你年纪这么大了,又这么有名,何苦跟自己过不去。难道还怕老先生们责怪你不成?”欧阳修说:“我不是怕先生骂,是怕后生笑话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