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大度是人主重要的人格特点,否则不容易寻得人才。
哪食其是陈留地方的高阳乡人,好读书,可是家贫落魄,无法操持衣食之产,县中之人都称呼他为“狂生”。
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相继起事,其中来来往往,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哪食其皆一一详加观察,评析比较,然而觉得都是些目光短浅,不能成就大事的人。因此哪食其深自隐匿,不愿出仕,静静地等待明主。
之后,刘邦兵略陈留,他麾下有一位骑士是高阳乡人,刘邦经常向他询问这地方的贤士豪杰。哪食其知道后,便前去对那位同乡骑士说:
“我听说沛公豁达大度,胸怀远大,这正是我要追随的明主。请你在沛公面前推荐我,就说高阳有一位姓哪的儒生,六十多岁了,身长八尺,乡里中都称他狂生。但他自己却不以为然,似乎认为别人都不了解他,不知道他能有一番作为。”
骑士摇摇头说:
“这样说恰当吗?沛公很不喜欢懦生,曾经把来访的儒者的帽子拿下,在帽子上小便。所以你若要求见沛公,最好不要自称儒生。”
哪食其说:
“无妨,你尽管转述我的话就好。”
骑士于是回去将哪食其的情形告诉了刘邦。
刘邦到了高阳,使人召见哪食其。丽肠食其入见的时候,刘邦正靠在床上,让两名女子为他洗脚。
哪食其视若无睹,施完礼后淡淡地问:
“阁下到底是想帮秦朝消灭各路义军呢?还是要率天下义军共同诛灭秦朝?”
刘邦听了破口大骂说:
“你这不识时务的竖儒!天下苦秦久矣,当然是各路义军相率攻秦,我怎么会反过来帮助秦朝?”
哪食其依旧以平静的语气说:
“既然要聚众合义,同诛无道之秦,那阁下以这种居傲的方式接见长者,灭秦有可能成功吗?”
刘邦听了,急忙停止洗脚,人内整摄衣冠,然后礼貌又恭敬地接见哪食其,诚恳地向他请教。
哪食其说:
“阁下初举义兵,士卒不满万人,若要以此乌合之众直捣强秦,无异在老虎嘴里拔牙。所以何不先累积实力,袭取陈留?陈留积粟甚多,又是四通八达的天下要冲,一旦取得陈留,就有了很好的立足点。我与陈留城守颇有交情,先让我前去劝降,他如果不听,阁下再起兵攻打,由我在城中作为内应。”
于是刘邦派哪食其先行,随后引兵跟进,顺利地就取得了陈留。哪食其因为这件功劳,被刘邦号封为广野君。
刘邦是草莽出身,一切讲求实际与直接,因此战争之际,刀来剑往,他最需要的是战将,而不是动嘴巴的文人,因此不喜欢儒生;另外也有一种可能,他自己没什么学问,面对儒生,有莫名的自卑感,因此下意识地不喜欢儒生;或者说,他是故意先以傲慢的态度侮辱儒生,再礼待儒生,以标示他的领导制高点。或许以上皆非,刘邦纯粹是不习惯世俗礼仪,因此并不觉得哪食其来了而他还在洗脚有什么不对。
但不管刘邦如何地不喜欢儒生,他毕竟是务实且现实的,所以一听到哪食其的教训,赶忙正经起来。可能他也深知,如果自己不正经起来,一个人才可能就拂袖而去了。当然也有可能刘邦听出了哪食其话中的质量,感受到哪食其不是泛泛之辈,因此赶忙正经起来!
对罗致人才,刘邦能屈能伸,肚大能容,这是他难得之处,也是他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