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1]记
【题解】
这是《记州八记》的最后一篇。
作者在这篇游记中,描述了小石城山奇异的景致,并通过对这样的景致被埋没在人迹罕至的荒僻地区的感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遭贬谪后、政治抱负不能施展的悲愤心情,并用存疑的口气批判了所谓世有“造物者”的说法。
【原文】
自西山道口经北[2],逾黄茅岭[3]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4]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5],有积石横当其垠[6]。其上,为睥睨梁[7]之形;其旁,出堡坞[8],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9]有水声,其响之激越[10],良久乃已[11]。环之可上[12],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13],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14],类智者所施设[15]也。
噫!吾疑造物者[16]之有无久矣。乃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17],而列是夷狄[18],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19],是固[20]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21],则其果无乎[22]?
或曰:“以慰夫贤[23]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24]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25]少人而多石。”是二者[26],余未信之。
【注释】
[1]小石城山:在今湖南省零陵县西北。[2]经北:一直往北。[3]逾:越过。黄茅岭:岭名,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城西面。[4]少北:稍微偏向北。[5]土断而川分:地面中断为河流所分。[6]垠(yín):边际,尽头。[7]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lì):正梁。[8]堡坞(wù):小城堡。[9]洞然:很深的样子。[10]激越:响亮清脆。[11]良久乃已:很久才停止。[12]环之可上:环绕着它可以上去。[13]箭:箭竹。[14]疏数:疏密。数:不疏。偃仰:俯仰,指竹木的俯伏、仰立姿态。[15]类智者所设施:好像是有智慧的人安排布置的那样。[16]造物者:这是创造万物的神灵。[17]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18]列:安排。夷狄:古代称我国东方少数民族为“夷”,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这里的“夷狄”,是泛指距中州很远的永州一带。[19]更:经过,经历。售:实现,这里是显示。伎:同“技”,即技艺。[20]固:本来。[21]神者倘不宜如是:有神灵的造物者或许不该这样。倘,或许。[22]则其果无乎:那么造物者果真是没有吧。[23]贤:贤明。[24]气:古人认为天地间有一种灵秀之气,它赋在人的身上,便造就伟大的人物;它赋在物上,便造出奇特美好的东西。[25]楚之南:指包括永州在内的南方各地。楚在战国时南部疆域在今湖南省一带。[26]是二者:这两种说法。
【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翻过黄茅岭下来,有两条路:一条路往西,沿途没有发现好的景致;另一条稍稍偏北又向东延伸,在不到四十丈远的地方,地面中断为河流所分,有一堆积石横挡在山路尽头。积石上面呈现出矮墙和屋梁的形状;积石旁边,耸出一座天然的小城堡,有个地方像门,朝里一望,黑漆漆的,丢一块石头进去,从深邃之处发出水响的声音,那回声激扬清越,很久才消失。绕着积石可以登上顶点,从那里能望见很远的地方。这里虽然没有土壤,却从石缝里生长出青翠的树木和秀美的箭竹,这些树木和竹子显得格外奇特、坚实,它们疏密相间,有的倒伏,有的挺拔,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精心安排设计的。
唉!我怀疑到底有没有造物主已经很久了。到这里看到这些景致,便越发认为造物主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这造物主怎么不把这些景致放在中原地区,却偏把它安排在这偏远的地方,以致使它经历了千百年也不能向人们显示出奇妙的景色,这实在是劳而无功啊!有神灵的造物主或许不该这样,那么造物主大概真的没有吧?
有人说:“小石城山是造物主用来安慰那些贤明而在这里受屈辱的人的。”有人说:“自然界的灵秀之气在这里不造就卓越的人物,而只造就奇特的山水,所以这里人才少而石头多。”这两种说法,我是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