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接着回忆,“然后,老爷赏了四姑娘和五姑娘一匣子明珠,白姨娘好像高兴了起来……我就听到这里。”
李云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哭一场换来一匣子明珠,还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有了这明珠,白姨娘肯定又会得意起来了,严氏当然又会心肌梗塞半天。
如她所料,第二天早上白姨娘进正院请安的时间很早,特意坐在位置上和严氏语笑嫣然地闲聊。
严氏心气不顺,又不能把她打出去,只能白氏含沙射影地说一句,她阴阳怪气地回一句。
李云杏在心里为所有人捏了把汗,怕严氏突然发脾气,找个炮灰开刀。
四姑娘和五姑娘的脸色也好看不少,在严氏宣布可以散了之后,四姑娘如同高傲的小天鹅一般从厅堂里走了出去。
第二天就是要去永昌侯府赴宴的日子。
因为姑娘们要早起打扮,今天特意免了请安,直接在府邸门口集合,一起坐马车过去。
翠桐院里,李云杏一大早就被丹青叫起来,穿上一条九成新的桃粉色缎面罗裙,外搭一件浅粉色外套,套上一双梨棠纹绣花鞋,又由碧枝仔细梳了一个云髻,再插上些珠钗玉环,戴上耳坠子和碧玉镯子,就差不多了。
李云杏难得被这样盛装打扮,因为是去赴宴的,她心里也生出几分紧张,丹凤送她到了前院的府门口,便不能跟着去了。
“姑娘去了永昌侯府,记得多听听外边的情况。”
临走前,碧桃这样嘱咐她。
李云杏疑惑,“什么情况?”敢情她是做间谍去了?
“就是,”对方娓娓道来,“苏州府里的权贵人家,哪家少爷和姑娘你差不多大,家里几口人,好不好相处……你看到一个小姐,就可以在心里盘算一下,套套对方的话,看她人品怎么样。”
李云杏:……
你在教我做事?
李云杏震惊于她的早熟,毕竟碧桃也才比原身大两三岁而已。
她一个二十出头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实在想不到这份上。
但李云杏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心情复杂地站到了已经等在府门口的严氏面前。
“见过太太。”她低头行礼。
严氏就只打量了她一眼,“七姐儿今日打扮得很漂亮,果然人靠衣装马靠鞍。”
虽然好像只是夸了衣裳显得她漂亮而已,但李云杏还是装出一副害羞荣幸的模样:“谢太太夸赞。”
严氏没再多说什么,李云杏站到一边去,悄悄打量了她和二姑娘李云茹一眼。
李云茹生得形容俏丽,身材较纤瘦,虽然不如白姨娘的两个女儿貌美如花,骨子里却透出一股子尊贵大气,素来为人寡淡,和庶出的妹妹们关系一般。
严氏嫡出的长女与次女,都是由专门请来的教习嬷嬷教养大的,举止文雅,样样都是庶女比不了的。
李云杏一看她就能知道嫡女与庶女的区别。
四姑娘虽美,却带了一股子小家子气,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李云茹今日穿了一身烟青色绫波缎面长裙,裙摆上绣着宫灯兰花,花纹随着她的一举一动忽明忽暗,外套一件深橘色长衫,腰间束着宫绦,衬得她的腰只有盈盈一握。
少女眉目清明,发髻间只插了左右各两支小巧珠花,中间点缀上一朵纱制的浅色绢花。
而严氏今日则可以算得上是盛装打扮了,上穿一件绛红色广袖褙子,下着曳地一尺的深碧色长裙,长发高高盘起,发髻上插了不少金钗玉饰,一动就叮咛咣当响。
昨天的郁闷到了今天已经烟消云散,毕竟只是一个小妾,严氏想到今天去赴宴的主要目的,就忍不住心情雀跃起来。
她和颜悦色地对李云茹开口道:“怎么打扮得这样素净?”
李云茹温声回她:“是去赴殷家姐姐的及茾宴,又不是我的及茾宴会,何必喧宾夺主。不过母亲是为了咱们家撑面子的,倒是盛装好些。”
一番话说得严氏心里十分舒坦,对她笑了笑,说起宴会上的礼仪来。
李云杏就不由得多看了这位低调的二姐姐一眼,三言两语,既解释了自己的衣着,又捧了严氏,令人听来只有喜欢的份。
她在现代的时候,虽然看过一些宫宅争斗剧,但和眼前的实景还是很不一样的。
李云杏感觉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没过多久,三姑娘与六姑娘便前后脚过来了。
三姑娘李云芙今天穿了一身鹅黄色短衫和红霞色长裙,看得出来精心打扮了一番,妆容浅淡,衬得她十分温婉。
六姑娘李云娥则是一身桃红色衣裙,外搭一件白色小衫子,明亮艳丽。
人已到齐,众人便坐进马车里。
准备好了两辆马车,一辆在头前,是严氏和二姑娘坐,另一辆在后边,三个庶女坐。
前面严氏母女自然是相处融洽,李云杏一坐进马车里,就看到六姑娘有些不满地低声道:“挤死了。”
她不知道是不是说自己,反正怎么舒服怎么来,直接坐在空位置上,没有搭理六姑娘。
古代的马车分为宫廷帝王用的、官宦人家用的和平常百姓用的三类。
李云杏现在坐的就是官宦人家用的那一种了,空间不算很小,位置上也垫了软垫子,随着马车前进起来,车厢里有些摇晃,这时候可以悄悄透过扬起的窗帘子,看到外面的街景。
李云杏就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此时正是早上,街头人流不多,只有摆摊的小贩在忙碌着,偶尔看到几个从家里出来买菜的中年妇人,和一些玩小玩意,大声说笑的孩子们。
她喜欢这样的景象,大晋朝经过了三代皇帝,现在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乐业。
至少苏州城里,是几乎看不到乞丐的。
马车晃了一柱香的时间后,终于停了下来,三姐妹一个个出马车,走下地。
李云杏是最小的,三姑娘让她先出去,她一下地,就看到了眼前的一座庄严府邸,府门栏杆皆是用的红漆,门上一块方方正正的牌匾,上书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永昌侯府。
一看门就知道,里面肯定比李家的宅院华丽贵气多了——不过也没错,毕竟是个有爵位的封侯拜相之家。
听说,老永昌侯是先帝时的朝中重臣,替先帝铲除了不少政敌,年迈后知道自己对先帝用处不大了,果断自请辞官,带着妻儿下了江南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