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不仅是简单地传递信息,而且是一种心理的刺激与反应,说话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尽管学会说话、掌握口才的重要标志是进行有效的交流、表达要有魅力,但是一切都要从一传(表达者)到位,恰当地表达做起。
把好第一关
首先把好第一关
大家知道,语言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但信息传递与交流却不像传送什么物品那么简单,时常有可能走样和错位,甚至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这是因为“说”就是人际交流,必然涉及到诸多的因素和环节,而任何一个因素或环节发生变化和干扰,都会影响表达与交流的效果,有时甚至会造成极大的误解和悲剧。
例如,《文汇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悲剧性的故事。
有个普通的家庭,丈夫在训斥儿子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这孩子,怎么一点也不像我!”为此,性格孤僻的妻子多心了,越想越感到冤屈,从此竟不跟丈夫说一句话,并长达9年之久。这期间,不管丈夫怎么解释,怎么向她赔礼道歉,她都无动于衷,怨恨难消。9年,这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啊,妻子对丈夫一直冷若冰霜,形同路人,从没有说过一句话。在这种冷漠而残酷的感情折磨中,丈夫早已心如死灰,不得不提出离婚。这时候,他已患肝癌住进医院,并且病情很快恶化。他对前来探望的朋友说:“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不能活着跟这个女人离婚。”果然,当离婚协议书送到时,他已经告别了人世。在父亲去世后,正在读初中的儿子怨恨母亲的无情,便离家出走,他宁愿四处流浪,也不愿回家,不愿再见心肠狠毒的母亲。因为一句话,一个好端端的家庭被毁灭了。如果说这对夫妻的关系原先就有什么隐患,也是因为一句话的刺激和计较而无可挽救了。
这个故事如此结局是极少见的,但它所揭示的谈话是一种心理的刺激与反应的道理却是一个规律。人际交流所涉及的因素与环节确实复杂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从结构来看,是三大要素:表达者、接受者和二者共处的同一时间环境。从过程来说,也可以叫做三大环节:表达者发出信息—>时境因素—>接受者的领会(接受)<—(媒介渠道)<—(反馈)第一个环节,表达者发出信息。因为思维的内部语言不等同于表达出来的外部语言,所以说话不大可能把心里所想的原封不动地说出来,而是要经过一定的考虑、选择、构造,并转化为一定的语言符号才能传递给别人,这就叫语言编码。如果表达的情态和语言编码有问题,必然会给交流造成干扰、障碍,甚至是破坏。例如,前面举出的事例中,丈夫训斥儿子说:“这孩子,怎么一点也不像我!”这种话就容易引起妻子的多心,无意中会使他的妻子深受伤害。第二个环节是信息交流的媒介和渠道。人际的直接交流就是时境因素。比如两个人正在一处密谈,若再有另一个参与进来,语言环境就发生了变化,不是等第三者走了再说,就是要转移到别处再谈。可能造成干扰的因素诸多,任何干扰都会影响交流的效果。第三个环节,接受者如何理解领会表达者的信息,更是一个有可能发生变化的要素。比如,你拿一些洗印出来的照片给一位女同事看:“小玉,你看,我发现你这个人还是挺上相的。”“挺上相”是什么意思?小玉有可能理解为这是对她的赞美,因而很高兴。但也有可能领会为这是对她的挖苦,认为她长得不好看,这次照相倒还有点“改善”,这岂不是以委婉的方式挖苦她吗?她当然会生气、烦恼和怨恨了。
在上文所述的悲剧故事中,主要的错误和责任当然是那个性格孤僻的妻子,对于丈夫训斥儿子时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她误以为丈夫怀疑她行为不端,因而在心理上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伤害,从此便对丈夫耿耿于怀,怀恨在心,竟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不理睬丈夫。尽管主要的错误和责任在妻子身上,但丈夫作为发出信息的第一个环节,也有说话不恰当的问题。显然,在人际交流的三要素上都有可能存在问题和偏差,造成干扰。因而,如果把表达者意欲传递的信息比作一个圆,而接受者所感知理解的内容比作另一个圆,那么这两个圆是不大可能百分之百的完全重叠。重叠部分所占比例的多少,也就意味着表达与交流的效果好坏。一般来说,如果重叠一致的部分能达到十之七八以上,就算是有效交流了。所以,我们的表达与交流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切实有效,彼此沟通,所谓学会说话、掌握口才的主要标志就是有效交流。为达此目的,我们首先应当在“一传到位”、“传必求通”上面下功夫,尽最大努力把好第一关,争取扩大两个圆的重叠部分。这就是交流三环节,首先把好第一关。
说话起码的要求是礼貌
有话好好说,把好第一关,当然涉及到诸多方面,在后面将要一一说明,但起码的也是首要的一条是礼貌待人、文明说话。
话剧《伊索》反映的是古希腊寓言家伊索反抗奴役、争取自由的故事。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有一次主人设宴,要款待一些名人贵族。因为主人存心不让伊索获得自由,凡事都要给伊索出难题,所以他命令伊索去备办世界上最好的莱。伊索去了市场,买回来最好的菜。主人一看大吃一惊:“啊?怎么全是舌头?”伊索答道:“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和美好事物的关键。每个人都要用它来谈情说爱、结交朋友,并办成一切好事。这不正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吗?”主人和客人们听了都觉得有理,无话可说。但主人还要刁难伊索,又叫他去买世界上最坏的菜。结果,伊索端回来的还是一盘舌头。主人一看大怒:“怎么又是舌头?”伊索不慌不忙地回答:“难道世界上的一切坏事不都是用舌头说出来的吗?难道舌头不是最坏的东西吗?”主人一听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伊索是聪明的,舌头的确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它作为语言工具具有两重性,就看每个人怎样使用它,怎么说话了。从古人曾有的“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之说,到常言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无不说明善于表达与交流的起码要求和首要准则,就是要有良好的态度和意图,讲求文明礼貌。
就像在大街上,一个游客随地扔果皮,一个“纠察”眼疾手快,一把揪住了那个游客的衣袖:“罚款,掏钱!愣什么?你他妈的不给钱,甭打算走!”随地扔果皮,该罚;但为纠正这一错误而出言不逊,难道就不该罚吗?如此维护文明,不知文明何时才能实现?
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年轻的爸爸悔恨自己文化不高,指望孩子能有出息,并很想抓抓早期教育。这天他下班回家,往沙发上一坐,就给孩子出了一道算术题:“儿子,一加二等于几?”孩子说:“不知道。”“笨蛋!”爸爸又说,“我告诉你几个,笨蛋!比如,我跟你妈妈,再加上你,一共等于几个?笨蛋,快说!”这回孩子知道了,伸出了3个手指头:“3个笨蛋!”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或一幅漫画,日常说话如此粗鲁,像这样的父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吗?实在令人怀疑。
医护人员整天为救死扶伤、防治疾病而辛勤工作,他们的职责真是很高尚,不然怎么叫他们“白衣天使”呢?但是,在这最讲卫生的群体中,某些人说话却很不“卫生”,不像天使。比如,在某医院的神经科,一位刚刚入院的病人正在惴惴不安向值班护土询问:“同志,这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么病?”“多啦!都是难治的病。”护士随口答道。病人还是放心不下,又问:“像我这样脑子有病,大约多长时间能治好?”“咳!你只管住院得了,问这么多干啥。”护士有点不耐烦了,病人再问:“我想问问神经科都治些什么病呀?”“什么病?没听说嘛,神经科神经科,活的少死的多,剩下两口傻呵呵!”这两句话,对于这个本来就顾虑重重的病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望,会想到不如一死了之,导致他的病情恶化。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表明说话的态度至关重要。
礼貌待人,文明说话,不仅要在人际的直接交流中做到,而且在背地里也不该随意指责和谩骂某个不在场的人。在公共场合和办公室里,常有这种不良现象:有些人很爱议论别人,甚至谩骂别人,只要被说的人不在场,你一言我一语的,冷嘲热讽,飞短流长,叽叽喳喳,好不热闹。从工作到生活,从为人处事到音容笑貌等等,总有可以挑剔指责的。如果被说的那个人刚巧进来,那么议论者可以脸不改色心不跳,换个人接着说,有时甚至那个被说的人也加入其中,凑个热闹。对于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为什么许多人会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呢?社会学家曾总结出许多原因,比如:现代生活紧张,心理有压力,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多变,而且还有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存在,有些人往往要借议论和责骂别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失意。尽管说别人的坏话也有可同情之处,但这种态度和习惯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还有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更重要的是,说别人的坏话、责骂别人,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与人格的表现,实际上不仅会损害别人,也会损害自己,损害自己的形象和利益。
说话是把双刃剑
说话既是给别人以心理刺激,也是自我形象的表现。如果表现不良情态,给别人以不良刺激,就是在做损人又害己的蠢事。所以,我们哪怕仅从爱护自我形象出发,也要做到礼貌待人,文明说话。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大概无不厌恶那个薛家大公子薛蟠的。只要听听他平时说的话,你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实在令人反感。他出言不逊,满口脏话,臭不可闻,致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糟糕得令人恶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丑恶的典型。这说明有话能否好好说,首先是自我表现好坏的问题。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有些人还在演出一场又一场出口成“脏”、待人无礼的丑剧。这些人不懂得文明礼貌的价值,甚至还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礼貌算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毫无价值。”此话可谓十分谬误,但它并非“毫无价值”,有一点是不错的,就是把礼貌比作空气。这个比喻反倒表明文明礼貌具有最大最高的价值。空气的价值无可置疑,世界上还会有比空气更加不可缺少的东西吗?肯定没有!哪一个人不是因为有了空气,呼吸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才能得以维持?哪一只轮胎不是因为充满了空气,车轮才能转动起来,乘客不受颠簸之苦?这个恰如其分的比喻恰好说明了礼貌待人、文明说话的价值正像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空气一样,它实在是每个人自我表现、与人交往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说话不可不善,礼貌不可等闲视之。在人际交流中,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伤害了别人,也就是伤害了自己。每个人即使是为自己着想,也应该讲求文明礼貌,增强交际意识,更不要说应该具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了。有话好好说,把好第一关,不仅应当在处理重要的事物时和在重要的场合这样做,而且要随时随地在一切日常谈话中认真做到,也就是要从改善日常说话做起。
改善日常说话,必须要改变一种习惯的看法:日常说话大都是涉及一些一般的工作问题、平常的人际交往和无所谓的家务琐事,似乎可以随便一些,何必那么认真呢?其实这种想法往往造成因小失大、损害别人也损害自我形象的不良后果。不要以为必须要有事关重大、很不寻常的问题摆在眼前,才值得考虑该怎么说话,以便给人一个好印象。在实际生活中,那些令人惊奇或令人激动的时刻并不很多。真正的生活大都是由凡人小事组成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日常说话就是实实在在的自我表现,就是随时随地塑造着自己的形象,就是在与别人交流思想感情,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如果我们日常说话粗俗惯了,到了事关重大的节骨眼上怎么能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和教养呢?如果口才和交际能力可以把日常说话排除在外,那还有什么广泛实用的价值呢?
人总是爱面子的,而爱面子的实质就是关心和爱护自我形象。比如,你临出门穿衣服,总要对照镜子看看穿得是否好看得体,谁也不愿穿得破旧不堪,叫人嫌弃。你要登台演讲或求职面试时,往往会提心吊胆,惴惴不安,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露怯,叫人笑话。可是,日常说话为什么就可以马虎随便,不关心爱护自我形象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很不理智的。可见,日常说话态度如何确实是十分重要的自我表现。我们要改善日常说话,树立美好的自我形象,就要增强自我表现、与人交流的意识。
增强自我表现意识,并不意味着虚荣心强、爱出风头,凡事都要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一种提高自身素质,追求人格魅力,也会给别人带来愉快的文明意识。比如,有个年轻人是经营瓜果和食品的商户,他就很讲究自我表现、与人交流。有一次,一个小伙子买了他的苹果,为了占便宜,又偷偷地多拿了两个大的。他一眼瞥见,却没有喊叫和责怪,更没有破口大骂,而是很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同志,刚才可能给你称错了,请再重称一下,好吗?”问题顺利地解决了。他这样说话,既照顾了对方的情面,又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如果是吵骂起来,又会怎样呢?恐怕搞不好会影响售货,造成较大的损失,至少自己会生气窝火,情绪很差。还有一次,他已经收摊关门了,路上遇到一位老太太要买东西,他便返回重新开门,给老太太取货,表示关心。这一类的小事不知怎么传遍四方,给他带来了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的好运气。俗话说:礼貌有人缘,和气能生财。你即使不做生意,也要懂得和做到礼貌待人、文明说话。一个人善于表达与交流,这是一种精神文明、处世能力,也是一笔精神变物质的财富呀!所以,学会说话,掌握口才,首先在于和善,在于得体,在于增强自我表现意识,使自己和别人都能安宁愉快,进行平等而有效的交流。
口语以声传意
口语的意义由语言决定
口语的第一个特点是以声传意。这样就要恰当运用声音形式,比如要娴熟地掌握和运用重音、停顿、语调、节奏速度和声音共鸣等声音形式的变化规律。对这些方法与技巧的运用,一般人多是出于习惯,当然也需要提高和完善,尤其是当众演讲,更需要对声音形式的运用有所学习和训练。但从“一传到位”的要求来说,更突出的问题是应当做到语音准确。这就好比书面表达,应当把每个字都要写得工整像样,不要出现错别字,叫人一看就懂。既然口语是以声传意,是说给人听的,就要把每个音节说准确,把每句话说清楚,叫人一听就明白。传说清代有一年,全国有好几个地方发生灾情。大臣纪晓岚陪同嘉庆皇帝到各地巡视,顺便到了他的家乡———河北献县。献县旱情严重,老百姓请求纪晓岚向皇上上奏免皇粮。纪晓岚左右为难,便想了个主意,授意乡亲们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