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的引退,不仅是为自己找退路,更是人生新的境界的开拓。
《老子》中讲:“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很多时候人们就是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执迷于功名利禄,不肯放弃一些东西,这种人往往失去的将更多。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会找到很多这方面的正反例证。尤其是为人臣子者,所在的位置就决定了他们只是统治者利用的工具。中国有句古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自然也就没有用了,而且越是足智多谋的谋士存在身边,对于统治者更是一种威胁。不能主动退出的人,还能有什么好的下场吗?
就以人们所熟知的李斯为例,他凭借过人的才华,为秦始皇定出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计,并付诸行动,帮助秦国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就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状况,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国建立后,李斯被封为丞相,又通过建议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统一文字、主持修建栈道等手段帮助秦国巩固了统一的局面。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附和赵高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诬陷李斯“谋反”,将其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在临刑前,李斯对他的儿子讲:“吾欲若复牵黄犬,逐狡兔,岂可得乎?”直到临死前,李斯才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想重新过起贫民的生活,但是后悔太晚,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在治国方略上,李斯是个很厉害的政治家,但是他在自己生活路途选择上,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不仅自己丢掉了性命,而且还连累三族。
在这方面,范蠡就比李斯要聪明得多。
范蠡追随越王勾践二十多年,苦其心志,运筹谋划,终于帮助勾践灭了吴国。勾践称霸诸侯后,范蠡也被封为将军。但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安乐,于是急流勇退,携妻将子,扬帆过海,秘密离开了越国。范蠡辗转到了齐国,改名换姓,自称为鸱夷子皮,在海边定居下来。从此,率子整治家业,开发经营。范蠡记得还是在会稽山上曾与另一位谋臣计然共事,计然说:“要打仗就要备战,备战就要与货物打交道。只有知道货物的生产季节和社会需求关系,才算是知道货物。季节和需求关系能够明确,则天下所有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够看得清楚了。”计然给勾践出过不少计谋,使战败的越国很快富了起来。
范蠡从中得到启示:“计然的策略共有7项,越国只用了5项就能如愿以偿。他的策略对于治国行之有效,如果用于治家,我想必有收益。”范蠡依计而行,果然,没多久,便积累了数十万财产,富甲齐国。齐国人看他贤能,又善于理财,便请他出来为卿相。范蠡喟然长叹:“在家能积聚千金,外出能官至卿相,对于普通人这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但长久地享受这些尊荣和名声并不吉利啊!”于是,他又辞了卿相,把大部分财产分给亲朋好友和邻里乡党,只随身藏着些珍贵的珠宝,秘密离开齐国,到达宋国的都城陶。范蠡看到陶位于天下的中心,与诸侯各国四通八达,来往货物都在此交易,认为此地经营很容易致富,便在陶定居下来,自称陶朱公。从此,父子刻苦节俭,亲自耕种畜牧,兼营商业。由于他们对商品的屯积或脱手,善于看准行情、把握时机,在贩进卖出之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没几年,就积累了上亿的家产,成为天下都知道的陶朱公了。
做人就应该像范蠡一样,看清自己的位置,作出正确的抉择。昔时和他一同辅佐勾践的文种就不懂得功成而身退的道理,结果自刎。退与不退的不同选择造成了范蠡和文种截然不同的两种结局。人始终应该记得《老子》那句“功成身退”,适时的引退,不仅是为自己找退路,更是人生新的境界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