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可以锋芒毕露,肆意的张扬,只会给自己招来无谓的伤害。
人难免会犯自视甚高的错误,喜欢在人前卖弄自己的聪明或者勇敢。可是这种卖弄不仅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甚至还会招来别人的反感。因为你自认为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而别人也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到过: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不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总是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喜欢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辩解。
在《大藏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比丘,心浮气躁,老是想出人头地,总是喜欢没深没浅地向同道讲经说法,或者在同道面前显示他的禅门武功,但经常失口失手,甚至当场献丑。几乎所有的同道都不喜欢他,不愿意与其交谈。老禅师点化他多次,提示他还得精心深造,好好修业,他就是不听。
有一天,老禅师带他去行脚,一条三米多宽的水沟挡住了他俩的去路,武功深厚的老禅师抬脚就过去了。比丘却往后退了许多步,才趁着冲劲跳过沟去。
老禅师说:“你知道你刚才为什么要往后退几步才能跳过水沟吗?”
比丘说:“因为我的功力还不够,后退几步再往前跑就能产生冲力,只有这样以退为进,我才能跳过水沟。”
老禅师就说:“你刚才说的话里有一句禅意深邃的偈语,领会好了,你将有大的发展和进步。”
比丘终于言下开悟,再不急着出风头,而是静下心来致力于文武禅修,终成一代文武双全的高僧。
作为比丘在功力还不够的时候,应该潜心修佛练功。做人也应该常常自省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是不是又在犯浮躁的毛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即使我们真的有超世的才华或勇气也不能太过张扬。掩藏自己的智慧,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据《史记》载:在鲁哀公十一年那场抵御齐国进攻的战斗中,右翼军溃退了,孟之走在最后充当殿军,掩护部队后撤。进入城门的时候,他鞭子抽打马匹,说道:“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不快。”孟之这样谦逊的态度,表面上看是掩饰了自己的功劳。但是,到底是马跑不快,还是孟之主动选择殿后,任何人心里都清楚。这样一来,不仅他的功劳没被埋没,而且更显示了他谦逊的品德。此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孟之的掩饰,使得那些跑在前面的人不至于为自己的懦弱而惭愧,保全了大家的面子。倘使孟之邀功自傲,当然他会得到应得的奖赏,但与此同时,他所得到的奖励,也是对那些跑在前面的人的羞辱。因为得到一点小小的奖励,而得罪这么多人,实在是不值得,所以孟之明智地掩饰了自己的功劳。
中国人喜欢讲“出头的椽子先烂”,看起来这是一种畏首畏尾的怯懦,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来,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做人不可以锋芒毕露,肆意张扬,这样只会给自己招来无谓的伤害。做人应该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不一定什么事情都据理力争。偶尔地放开手退让几步,多谦逊一些,可以为你营造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减少成功路上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