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3700000060

第60章 朱新礼:农业梦(2)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毫不夸张地说,它救了中国农民的命。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而改革开放的起点是农村改革。农业经济研究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吴敬学认为,1978年至1985年(有的学者划分到1986年),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业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农产品从短缺转为供需基本平衡。同时,相对城市人口收入来讲,农民收入在这一时期是增长最快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是最小的,大致在1∶1.8。另外,中国农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勤劳、能干,大量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些乡镇企业小巧灵活,如同水蛇在国企那些庞大笨重的乌龟身边游动穿梭,抢占了不少市场。在80年代初期,社会学家费孝通即提出了著名的“苏南模式”。

朱新礼正是农村改革的受益者之一。1981年前后,他承包了村里的一辆解放牌汽车,将沂蒙山区的苹果拉到南京、上海去卖。家里穷,但头脑灵活的他从小学二年级就不再向家里要钱读书,暑假去山里挖中草药、爬树上捡蝉蜕、翻石头抓蝎子,把这些卖到供销社,换来一年几元钱的学费。一车苹果大概能让他赚上几百元运费。有了钱,他接连买了两辆车,带上四个徒弟,轮流开着三辆解放车跑水果运输。1983年,他就赚了三十多万元,成为沂蒙山区第一个在家里装电话的人。

村书记动员他回去当村主任。自新中国成立后,东里村年年吃救济粮,3000人只有1000亩地,人均不到四分地。朱新礼卖了车,当起了村支书。他做汽车驾驶员的时候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心里有了一番规划。

他要所有的人把土地交出来,集中经营。大家都很抵触,好不容易到手的土地还没焐热呢,又要吐出来?朱新礼干脆开上一辆大客车,吆喝上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一趟子拉到了胶东平度市观摩。那地方大规模种葡萄,一亩地收入一万元。这是东里村的一次“思想解放”,外面世界的富裕震动了这些未走出过沂蒙山的农民。之后,朱新礼勒令党员,要么交土地、要么受处分。党员交了,干部交了,老百姓也跟着交了。这些土地被集中起来种葡萄,交给40户专业户承包。为此,有人写信贴上八分钱的邮票告到国务院去,上面来人调查,批评朱新礼不种地,“民以食为天,农民不种地,叫做不务正业”。这一弄,把朱新礼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资格弄掉了。

从村支书到果汁大王(李志刚拍自朱新礼办公室)

但是,东里村种葡萄得到了实惠。1000亩地种上葡萄,原先每亩收入两百多元的地到了第二年是五千多元,第三年是一万元。他又陆陆续续办了27家村办企业,砖瓦厂、面粉厂、皮鞋厂、皮毛厂等。除了40户葡萄种植专业户之外,其余七百多户人家的劳动力由这些工厂消化。1986年,这个800户人家的村出了四百多户万元户,成为山东省第一个电话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养老金,凡考上大学的由村里提供学费,村民每年分发500斤面粉。

谈起当年,朱新礼兴奋难抑,感慨万千,他提到温元凯——当年改革开放的一位风云人物,向邓小平提出了恢复高考的建议。温元凯所写的关于改革开放的文章,都在朱新礼这批青年里传递,他们如饥似渴地从文章里汲取思想与信念。“长时间以来,我们感觉自己的智慧受到压抑,在(改革开放)这种情况下,一旦爆发出来,那就不得了,解放了生产力。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实际一直在解放生产力。”

“创业就是战斗英雄”。

汇源总部位于北京顺义小营汇源路。那些我所见过的位于CBD、中关村豪华气派的写字楼,与汇源总部一比,空间都显得太逼仄。我第一次看到汇源总部时,感受是太大了,大得空荡荡的。这里占地2000亩,有广场、办公楼、桃园、工厂、健身大厅、食堂、公寓、别墅,像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王国。办公楼多是两到四层的欧式楼房,粉红色外墙,屋顶是尖塔形的。会展中心的风格则截然相反,一眼就能看出人民大会堂的影子。平整方正的造型、青灰色的砖墙、六根浑圆的柱子,都强调着这栋建筑的威严、庄重。会展中心楼顶上竖着“汇聚五洲英才,源通四海财富”的大标语。在健身大厅里,摆放着16面从山东运来的大鼓,鼓王直径三米。每逢汇源开全国大会,总要擂一通大鼓。朱新礼喜欢听鼓声,这战鼓隆隆,让他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情绪立即高昂起来。他没当过兵,这是他的遗憾,他把儿子送去当兵,也爱招聘退役军人。这是一家民营企业,但从集团总部到各分厂,却设有党支部和党委书记。

最开始,这是一片荒地。1994年汇源从沂源迁往北京的时候,在此处开荒。

1988年,为弥补因为“文革”没读大学的遗憾,朱新礼到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脱产进修三年。回县后,被安排到沂源县外经委当副主任,负责招商引资和发展出口贸易。一个办公室五个主任,天天上班喝茶看报纸,下了班就去喝酒。在外经委副主任这个位置上,朱新礼什么都没干成。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在朱新礼眼里,这个讲话恰到好处。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但是,从1980年到1990年这十年,仍然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难以消除。当时社会上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路线之争进行激辩。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就是正确的”,因而,中国再一次掀起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热潮。这让朱新礼兴奋,感觉自己必须干一点事,“党和国家都在号召有志之士创业,创业就是英雄。像在战争年代,你可能是战斗英雄”。

尽管国家的舆论导向是,谁把经济搞上去谁就是英雄,但在私下里讨论的时候,多数人仍觉得这个事有风险,很难去做。朱新礼的家人觉得好不容易有了城市户口和干部身份,反对他下海。他所在的办公室,五个主任只有他一个人下海了。

英雄主义的浪漫激情鼓荡于他心中,他主动要求去县里最差的企业。管工业的县长列了一串名单,他挑了最差的一个——水果罐头加工厂,即汇源的前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卖果难一直是个问题。从跑水果运输开始,朱新礼就目睹了无数水果烂在山里、树上。

他接手的罐头厂,隶属于县商业局,1985年落成。当时鲜果储备技术不行,很多人都买水果罐头吃。但过几年,鲜果储备技术上去了,罐头市场就疲软了。当朱新礼接手的时候,这个罐头厂已三年没开工了,三年没给工人发工资,大多数工人回家做农活或者打零工,还有二十多个工人守着这个厂,沈效伦即是一个。他负责管设备,厂里把冷库设备租给别人换一点钱。

当时罐头厂欠了一千多万元的债,七个银行的贷款无法还。县政府把工厂整体评估了一下,折算成550万元,让朱新礼签了个合同,三年还完这笔钱,之后工厂就归朱新礼。20亩地,快塌了的破房子,一堆手工设备,这就是朱新礼的家当。后来废旧的设备被朱新礼当废铜烂铁卖了一万多元。

厂里杂草丛生,工人们懒洋洋地抽烟、打扑克。朱新礼一来,就召集工人开会,宣布愿意走的加发三个月工资,不愿意走的工资上浮40%。最终150名工人,只一个人因回青岛的缘故离开了工厂。这些工人现今绝大多数还在汇源干。

为了凑钱,朱新礼跑到厦门、青岛、临沂等地方,找朋友、同学、亲戚借钱。将发工资的钱、买设备的钱一块一块地凑了起来。当时他兴奋得很,没意识到未来的困难,这就跟娶媳妇一样,“光想着媳妇多漂亮、多好,娶了三个月以后才为着柴米油盐乱七八糟地吵架”。1992年邓小平讲话,为企业家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创业环境,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金融机构也找上门来给你贷款。

1993年,麻烦来了。从1986年到1993年,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如此前的七八年那么快,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转入城市,国家资源基本向城市倾斜。由于经济过热,1993年、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分别比上年增长14.7%、24.1%。朱镕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1993年7月开始宏观调控,要求经济软着陆。为控制物价,国家一下子银根紧缩,立即出现大量的三角债。汇源有2000多万的三角债没要。因为去法院打官司,钱没要到,反而还被罚钱了。这两年,是朱新礼记忆里汇源最难的时候。

1994年,出于吸引人才、营销等多方面的考虑,汇源搬至北京顺义。直至1995年,汇源才有利润。此前,全在投入和还债。

广为流传的一个商业故事是,朱新礼去德国展会拿到了一个大订单,挖到了第一桶金。沈效伦记得那是1993年冬天的事,以1500美元一吨的价格向德国出口浓缩果汁,这是沂源县第一次出口贸易,工人们敲锣打鼓地将集装箱送上货车。罐头厂的重振,对沂源县周边的农民生活产生了一些改变,很多苹果、山楂都卖到了工厂里。

那时,朱新礼出国考察国外水果产业,发现一半是鲜果销售,一半用于工业加工,而当时中国水果工业加工基本为零,“一点点山楂做糖葫芦,能做几个糖葫芦?做果脯,又做得了多少呢?”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方志敏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方志敏

    他1年就学完了3年学业,1年读的书是其他学生的3倍。他还练就了一手好字,10岁就能写简单的文章。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发生,虽然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取代了封建帝制的清王朝,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贪官污吏照旧欺压老百姓,土豪劣绅照旧横行乡里,劳苦大众照旧过着苦难的生活。方志敏由于家庭困难,实在无钱继续供他上学,加上他在弋阳小学传染上的肺病一直未愈,遂自动退学回家养病。待病好转,他决定去上海,寻求生活出路。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是袁世凯最大克星,更是维护民国统一最有力的人。李烈钧首举讨袁义旗,打破世人对袁信仰。后来,又与唐继尧、蔡锷发起护国讨袁,终使袁败亡。《辛亥风云人物自述丛书:李烈钧自述》以李烈钧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李烈钧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李烈钧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李烈钧形象。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海明威卡夫卡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海明威卡夫卡

    海明威和卡夫卡是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家,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该书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达尔文

    达尔文

    达尔文,19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热门推荐
  • 后悔无情

    后悔无情

    她是丞相的幺女,上有皇爷爷护着,下有六个哥哥痛着。但她确有着废物的体质,儿童般的心思。可是她却在某一天离家出走,遇见了受了伤的他,阴差阳错的救下了他,被他带回去,又阴差阳错的爱上了他。而他身边的白莲花为她挖下陷阱,将她引入陷阱让她万劫不复,害得她怀孕八个月被推下万丈悬崖……多年后见她怎么带着萌娃报仇?
  • 美人泪:一舞倾天下

    美人泪:一舞倾天下

    她是大火中幸存的婴儿,却在活下来的一刻沦为了复仇的工具。她是京城最美的舞姬,却无法摆脱受人摆布的命运…王府之内,处处陷阱。是命定,还是阴谋?“一个人活下来的的动力可以是爱,亦可以是恨。”她选择了将所有伤害利用过她的人一并恨上!
  • 我的妖怪邻居

    我的妖怪邻居

    对于妖魔鬼怪一无所知,却对人情里短有独到见解的张晓迫于无奈住进了一个不靠谱的租来的房子,然后遇到了一群不靠谱的邻居,接着发生了一些不靠谱的事情。
  • 太阴黑莲经

    太阴黑莲经

    人有人法,天有天规,人法失衡则会凶杀四起,暴徒肆虐,而天道失衡,则会阴阳混乱妖魔纷显。大庆国军神长子苏北,不慎被神秘阴气入体,为求破解之法,冒死选择《黑莲经》,曾经,他是镇守南疆的虎威少将,庇佑一方百姓,现在,他以重塑天道为己任,誓护天下太平……
  • 九灵之剑

    九灵之剑

    引子这也算是简介哦!天意弄人,一个少年,因九灵剑,父亲被杀;因九灵剑,躲躲藏藏;因九灵剑,踏上一条修神之路;因九灵剑,结交了一群兄弟。这位少年,不断创造奇迹,世界,由他改变,历史,由他改写!~~~~~~~~~~~~~~~~~~~~~天意如此,因祸得福,人生巅峰,唯我独尊,世界之大,唯他无敌!
  • 神秘的旅伴

    神秘的旅伴

    本书所收录的三篇幻想小说。文笔简洁,行文优美,故事生动,情节曲折,想象奇特,情趣盎然,内涵深刻,主题积极,能够激发青少年读者的想象力,引起共鸣。
  • 苍穹之力

    苍穹之力

    原名苍穹之主,又名绝世邪尊。一场变故中的逃生,一场对命的抗争!一次正与邪的较量,一次次的绝处逢生!本书属于正统东方玄幻,书荒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本书每天正常更新为3000字,情况不定,加更的时候另行通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姑孰十咏

    姑孰十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制服

    超级制服

    “超人内裤制造成功,穿上它,可获得1分钟超人能力,内穿无效!”“西门庆制服制造成功,特殊能力,大绿帽术!”……我是制服控,我骄傲!一个超级制服系统,让普通大学生秦川,成为了一个制服控,通过系统,他可以制造任何现实或者虚拟中的人物制服和职业制服,穿上制服,便可获得相应的能力。从此,秦川的生活开始风生水起。厨师制服、医生制服、警察制服、武者制服,……,穿上它,我就是万能;钢铁侠,蝙蝠侠,……,古今中外,无论现实还是虚拟,成为和他们一样的存在,对于秦川来说,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