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明清是中国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嘉庆八年的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舞升平,伶工荟萃,莫感于京华。”也说明了当时这一历史盛况。其中所谓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说明了东西南北四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
从当前来看,以上四大声腔已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围,有的早已遍及全国许多省份,弋阳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北广为流传,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是这种历史形成的说法还是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从当前戏曲剧种的分布来看,昆剧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还是有相当的观众基础。弋阳腔不但在北方扎根,从乾隆年间,在京师“六大名班,九城轮转”,而且对京剧以及一些北方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就是在江南一带的流传也主要是在许多北方语系的地区。柳子腔(包括受其影响的柳琴戏)虽然流行于河南、苏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动还是山东的曲阜、泰安、临沂。秦腔(即山陕梆子)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尽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们在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却有着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广泛的观众群,所以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
《琵琶记》的出现将南戏推向了高峰,虽然在此前后还出现了《宝剑记》《鸣凤记》《浣纱记》《荆钗记》《拜月记》等优秀作品,但却无法与《琵琶记》媲美。与此同时却出现了一股不小的宣扬封建伦理纲常、愚忠愚孝的逆流,如《五伦全备忠孝记》、《五伦全备香囊记》等,剧坛黯然失色有一百多年,直至16世纪末,中国戏曲又现出了第二个金黄色的丰收季节,这就是明清传奇的诞生。
传奇与南戏是一脉相承的,它既发挥了南戏的优长,又避免了北杂剧的缺陷,在综合各种艺术以增强表现力方面又有所发展,日益精进,对中国戏曲较为完整的演剧体系之形成是有突出贡献的。
(第二节)明清传奇对南戏的突破与超越
明清传奇虽然保持了南戏的一些传统特征,经过改革发展,传奇剧本体制得以确立。以前南戏是不分“出”的,嘉庆年间传奇开始标“出”。南戏开场繁复,进戏较慢,传奇则作了削减。南戏的唱以前多用南曲,传奇开始插用北曲或南北合套,随着声腔的发展变革,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出现,所谓“声腔大乱”,传奇的音乐更加丰富。最初南戏是以民间俚曲为主。在宫调上没有什么规定,到传奇宫调变得严谨规范,以致形成以南九宫为体制的南曲体系。
在表演方面,角色分工更细,例如昆山腔从南戏的七个角色发展成“江湖十二角色”,总结出“身段八要”、“艺病十种”等表演理论。在服装、化妆、脸谱造型等方面,远比元杂剧“穿关”复杂,“穿关”记载了演员所用的刀、枪器械,所穿的服装、头盔,所使用的小道具,诸如扇子之类;而“江湖行头”已经有了“衣、盔、杂、把”四箱之分。脸谱无论是色彩、画案、构图……都注重性格化,有的沿用至今。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优秀表演人才,如,颜容在《赵氏孤儿》中饰演公孙杵臼,他的表演能使“千百人哭皆失声”;陈明智原是农村草台班净角演员,此人身体矮小,貌不惊人,语言迟钝,他演《千金记》“起霸”一折,身上穿胖袄,足下踏二寸多厚底,霎时变得高大魁梧起来。他引吭高歌,举手投足,无不显示霸王之威猛,从而征服了观众;回族演员马锦,也是演净的,他在《鸣凤记》中饰奸相严嵩,惟妙惟肖,出神入化,观者无不赞服。追问原因,始知为演这一人物,他找到生活中的“严嵩”做了三年门卒,随侍左右,静观其一举一动,言语谈吐,这才诞生了舞台上的“活严嵩”。由此可见,演员的艺术创作已到了全身心投入的境界,故有传奇演出“轰动村社”,“万余人齐声呐喊”的盛况。
(第三节)魏良辅的革新与昆山腔的繁茂
明清两代,戏曲音乐有了长远发展,呈现了青阳腔、徽州腔、四平腔、乐青腔、调腔、昆山腔、义乌腔、杭州腔、清戏、兴化腔、泉腔(又称泉州腔)等诸多声腔大繁荣的局面,在众多声腔中,影响最大的是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被称为“四大声腔”。从声腔以地方命名,如昆山、余姚、杭州、义乌、泉州……来看,当是属于地方性很强的音乐声腔,波及面不是很大,事实也是如此,还没有一个声腔可以涵盖较大的区域,打破地域的限界,就是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四大声腔”也不例外。以昆山腔为例,本来昆山腔也只在昆山、苏州一带流行。由于魏良辅、梁辰鱼对戏曲的改革,“四大声腔”并驾齐驱现象的被打破,昆山腔脱颖而出,一跃而成为众腔之首,分布地域大大拓展,由昆山、苏州一带扩展到浙江,后传至湖南,称之为湘昆,传人河北高阳等地,发展形成北昆,具有粗犷雄浑的特点,有些保留在地方戏之中,如京剧、川剧中的昆腔占相当大的分量,此外,湘剧、婺剧、赣剧、祁剧、桂剧、柳子戏,广东正字戏中都有昆腔保留至今,也说明昆山腔影响之大,波及面之广,乃至发展成全国性的大声腔剧种,后来被称为昆曲、昆剧,成了戏曲中阳春白雪的代表,被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兰花。昆曲的兴盛始自昆山腔的改革。从而出现了“四方歌曲必宗吴门”之势。
对于音乐家魏良辅我们知之甚少,他的生卒年月已无法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