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被派去监视猎户胡三的三四有了发现。
是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娑。
夏夜微风穿梭在狐子山脚的小树林中,透过茂密的树叶望向天空,白玉般的圆月静静地卧在正中。
这倒是个难得的赏月把酒的好夜!
立在树上的三四这样想着,忽然,一阵脚步声惊醒了三四。
三四警惕地缓缓蹲下身子,将身躯掩藏在树叶之间。
三四盯着从屋内走出的胡三,由远及近,身后背着他打猎用的弓弩。
借着月光,锋利的箭头泛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冷光。
蹊跷的是,这个五大三粗的猎户竟往衣袖中塞了几张纸稿,似乎上面还有几行苍劲有力的字。
这么晚了,总不能是去打猎!
看来这胡三终于要露出马脚了,白日里他的按部就班,这时想来却是充满阴谋。
胡三,绝不像他看起来那样质朴淳厚,毫无心机!
待胡三走出一段距离,三四跳下树来,暗暗跟住他。
胡三一路行得飞快,不要半个时辰,便来到城边的春枝湖。
春枝湖景色极佳,波光粼粼,湖面如镜,而湖边的垂杨柳,与间隔其中的虞美人倒影其上,恰如扇面上一副动人的佳画。
又有一四角小木亭深入湖心,红漆黑瓦,檐角钩立。亭中顶壁彩绘为凤凰相戏,活泼生动。
成片的荷花裹着栈道和小亭,娇柔的粉莲与白莲更为这风光平添几分诗意。
只是春枝湖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倒是辜负了这般好景色。
但此时,除了胡三之外,竟已经有一人立于亭中。
亭中男子着月白衬袍,外罩一件湖蓝纱衣,身材消瘦,面容清俊,正有一副纤弱书生的样子。
他负手而立,目光深沉地盯着湖面,一语不发。
春枝湖取名于“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众人皆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所以,春枝湖自古也是个排遣相思的好地方。
这位公子大概也是在这里,思怀故人吧!
然而,在这样裹缠着愁思的静谧中。胡三却利索地拉满了弓箭,对准了亭中男子。
月光砸在锋利的箭头上,箭头折射着冰凉的月光落到胡三眼中,照亮了他眼中深切的恨意。
躲在暗处的三四正欲飞身而出,夺下胡三手中弓箭。
突然,却出现一队人整齐地列在亭中男子面前,将他挡了个严实。
为首的家丁模样的人,微微颔首,对亭中男子说道,“少爷,时辰到了,该回府了。”
那公子轻轻叹了口气,“再待一刻钟。”
“少爷,春枝湖的风最为邪凉,您的身子单薄,若受了凉,老爷苛责的便是小人。”
那公子也不回应,只是顿了一会儿,便在那队人的护卫下,离开了。
而胡三只得恨恨地收起弓,面红耳赤地咒骂了一句脏话。
他将袖中带来的纸稿取出,癫狂地将那纸稿撕得粉碎。
“贱人!贱人!”
他大声嘶吼着,将碎纸屑扔出去。
胡三很快也离开了。
三四赶忙跳出来,将地上的碎纸屑尽可能地收起来。
此时,三四不打算再跟着胡三,刚刚亭中男子是条重要的新线索,必须跟进。
胡三为什么要杀那个男子?
那个男子和胡三的妻儿有没有什么关系?
三四跳到树顶,幸好,还能看到没走太远的那队人马,他连忙跟上。
三四跟着那队人马来到城中韦府。
韦府家主——韦仁,是青天城数得上的富商,韦家几代专营布匹绸缎的生意,算得上个名门。
只是到了韦仁之子韦从新这一代,韦家竟算是后继无人了!
韦从新自幼饱读诗书,不愿经商,但读书倒也能读出点名堂!算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只可惜他身子孱弱,又不能远行,一直困囿于家中。
坊间传言韦从新喜爱男人,也有人说韦家公子不举!
韦从新没有正妻,倒是有几个他老爹硬塞给他的小妾。
小妾个个貌美如花,身材丰腴,但这几个女人,却并未为韦从新诞下一儿半女。
韦仁只有这一个儿子,眼看韦家到这代就要断了香火,便在前些年认了个义子。
韦仁赐名义子为韦延,韦延出生穷苦,幼年丧亲。靠偷鸡摸狗维持生活,不过此人确实聪颖过人,尤其在经商方面,天赋异禀。
韦仁在机缘巧合下收养了他后,韦延竟像脱胎换骨一般,全然没有之前市井无赖的下流样子,反而做事周全稳重,待人真诚起来。
尤其是对待韦从新,韦延更是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哥哥,十分敬重照顾他。
三四打探清楚后,连忙回到鉴天府,向周绝禀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