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浊子炎心生自责,虽然困乏,却久久难以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又梦见朵蓝田质问自己玉佩何在,迷迷糊糊的睡到天亮,他一睁眼,坐起身来看着外面叹了口气,想起以前当小偷时,不管自己丢了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反正来来去去都不是自己的东西,只当自己偷了那么多东西,老天爷偶尔做做主让他还一些回去罢了,哪像如今这般自责懊恼。
坐在地上清醒了片刻,他一想起老和尚的话,说不定已经抓到唐遗了,他赶紧起身往前面的金蟾县赶,大概走了三十里路,差不多两个时辰才看到城门,身上的干粮在昨晚的打斗中也掉光了,水壶又给了白若,此时已经临近中午,他又渴又饿,只想着赶紧进城吃点东西。
过城门的时候,他看见城门外贴着几张告示,巡城的兵丁盘问来往的行人也很谨慎,他有些好奇,略一打听才知道最近金蟾县几户财主家接连几晚都被盗了,一再严加防范却也无济于事,县里正严查此事。
浊子炎细细想了一想,觉得这事情很是蹊跷,若然说唐遗就是左徒盗圣,恰好也在这附近,但她绝不会一连几晚去同样的人家偷盗,但若不是她,又还有谁在主人家有准备的情况下,登堂入室的偷东西,却丝毫不被发现?
一边走着一边想着,不一会恰好看到一家在外面搭棚的食店,跟在长水县浊子炎常去的那家店很相像,不由得萌生了一丝亲切感,便决定就在这家吃点东西;他走到棚子里,点了吃的,找了个空位坐下等着。
这是个小店,老掌柜带着儿子儿媳妇一家人开的,所以老板就是伙计,伙计就是老板,对人很殷勤,在这里吃饭的大部分也都是熟客,浊子炎刚坐下就听到里面的人正在聊城里的失窃案,一个穿着布衣,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言语中带着十分的把握对桌上的其余人道:“你们别不信,这案子官府查不出来!有这个本事作案的,十有八九是那名声在外的左徒盗圣,他可是有通天的本事,被通缉了这么久,连踪迹都找不到,莫说这一个小小的县城了;听说县老爷急的在家里乱跳,这案子再破不了,估计官老爷的位子也保不住了。“
他话音刚落,坐在他旁边那一桌的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老头把头转过去道:“虎头,别在这瞎说,这件事不是人做的,你们最好少议论,免得惹祸上身。”
那年轻人皱了皱眉头,不屑道:“汪二爷,你又在这神神叨叨的装哪门子高深!这事不是人做的,难道还是鬼做的不成?”
汪二爷见一桌人都在讪笑,脸有些拉不下来,阴沉着说道:“你们什么都不知道,还敢笑我!我问你们,你们知道这里为什么叫金蟾县吗?”
众人听到这一句话,脸上的笑全都凝住了,转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了摇头,汪二爷接着压低了声音道:“这里本来叫盛丰县,据说很多年前有一个蛤蟆精修炼成形,来到这里,托梦给当时的主事说它即将修炼圆满,但需要受几年的香火供奉,只要这里的人愿意帮它建个寺庙供奉香火,他就能保这一方平平安安、风调雨顺,主事和大家商量后答应了它的请求,给它盖了寺庙,还塑了金身,全村的人逢年过节,有事没事都到这里上香,一时间香火鼎盛。“
汪二爷话没说完,旁边那桌有人打断道:“你说的就是无佛村村口的那个金蟾寺吧,那里早就荒废了,都没什么人知道。“
汪二爷的话被人打断,很不高兴,接着说道:“你懂什么!现在是荒废了,当时不知道多鼎盛,收香火的那几年村里也确实是风调雨顺,但有一年,村子里突然发了瘟疫,传的极快,而且得上的基本就没救了,一个村子的人都去金蟾寺上香,希望那个受了香火的蛤蟆精能显灵除掉瘟疫,可是金蟾寺好像突然就失了灵性,无论怎么上香祈福都无济于事,村子里的人死了一半都不止,村长一怒之下带人拆了寺庙,大骂妖灵不义,受了香火,修炼圆满后就过河拆桥,不顾村子里人的死活,仙佛妖佞显灵施威都是有所求才有所为,事到临头却不顾苍生。所以这个村子改名叫无佛村,再也不信神佛灵妖,村子里也没有一个寺庙佛像。所以说金蟾县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很可能又有别的妖魔鬼怪来这里作乱,现在还只是窃财,要是再往后面,可能就要害人了……“
浊子炎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什么头绪,他们说的都是些传闻旧事,夸大其词,也没些根据,但他想,现在许多人都把这案子算在左徒盗圣的头上,唐遗必定也听到了风声,这案子要不是她做的,她也肯定会暗中辨查,所以跟着这个案子,很有可能就能找到唐遗。
心中有了计较后,他吃完饭就把这个县城几条主路走了一遍,另外打听了失窃的几个富户住在哪里,把路径也走了一遍,这在小偷行当里叫做踩道,也就是熟悉路径,大概位置都清楚后,他便决定先找个地方投宿,晚上再出来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正在路上走着,突然听到一阵喧哗,有人大喊道:“快让开,快让开!县里盗窃案的犯人已经抓到,现在押送衙门,闲杂人等一律给我让路。”
浊子炎循声望去,只见几个衙役押着个老婆婆连拖带拽的往前走着,那个老婆婆满头白发,面容慈善,手上、脖颈都带着枷锁,双眼目光无神,直直的看着前方;旁边围观的人有认识的惊讶道:“这不是董婆婆吗!怎么会是她?她明明是个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