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为工作所付出的时候当然可以得到物质的报偿,可是人们要求的却不仅仅是物质的回报。每一个人也永远不会满足于只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一份可度量的薪水。
职业理想=高薪?
很多求职者被问到“职业理想”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我们常认为,理想就是实现某些物质利益,比如钱、名誉或者地位。我的一位朋友,在认为自己赚够了钱之后,说了声“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环球旅行了。当时他才三十多岁。然而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他不用担心温饱,但并不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工作的过程,而不是由它获得的报酬。
所以,在确立职业理想时要考虑到这个前提:高薪并不等于职业理想。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还有一些研究告诉我们,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后比那些只追求金钱的人会赚到更多钱
我想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的求职者或者在职者都应该记住一句话:事业比金钱重要,机会比安稳重要,未来比今天重要。更重要的一句话是精神的满足远比物质更重要,并且精神的满足总是能促进物质的更好满足。
初次就业&理想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李开复在一次演讲中建议求职者“先就业再择业”。李开复的这句话虽然是针对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而言的。在如此严重的就业环境中,一个人很难一次性得到一个既能满足物质又能满足精神理想的工作。我们该怎么办?不就业直到找到理想的职业,还是就业,放弃理想?两者都不行,那就像李开复所讲的,先就业再择业。
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在美国读大学的学生,他所在的学校不算很好,他的成绩还算可以。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是他的愿望,设计出更人性化的软件应用是自己就业的最大目标,他也立志进入Google工作。当时毕业后,他就像谷歌投递了简历,但是很可惜,他并没有通过最终的面试。
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被自己心仪的公司拒之门外。这位学生当时做出的选择是到另一家比较小的公司就业,在这家公司他干的很开心,最重要的是他掌握了很多实际的操作经验。三年之后,他以一名优秀的业界人士被自己心仪的谷歌录用。
不置可否现在的就业环境并不是很轻松,特别是对于更从学校走出来并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而言,更是很严峻。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面对初次就业和理想的冲击时,“先就业后择业”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样做的最大益处是当一下子不能满足立刻的理想需求时,退而求其次的找到另一份工作不仅能很实际的帮助自己有了一个经济上的过渡,更重要的是对于没有多少就业经验核对社会缺乏基本理解的学生来说,很有可能从第一次就业的实践与大环境中找到一些新的体会,也很有可能修改自己之前的想法。
毕竟自己内心懵懂的职业理想是建立在象牙塔里的,他始终是需要现实环境的打磨和润色。再者,时光漫长,很久以前“铁饭碗”的口号是一个工作干到死,至于现在,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规划而换工作是值得每一个人也包括所在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而赞扬的。
给自己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
有一个关于骆驼的寓言故事。
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
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
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
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故事中的骆驼有多少能耐,但是困在公园里始终只是别人消遣的工具。当然故事只是故事,现实中的骆驼未必能想到自己所处的舞台与自己能力的偏差。但是人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只想收获物质,还是想物质与精神双丰收,都需要给自己一个舞台,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
想着要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舞台,我们何不现在拿出一张纸,理出自己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希冀和期望,然后看看自己的舞台在哪?
因为“生不逢时”或者缺少伯乐而被埋没的人才很多,甚至于在一个行业有突出的天赋而偏偏混迹于另一个完全不擅长的行业的人也很多。这有个人思维模式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压力因素,总而言之,走错了平台不是错也不必懊悔。但是当已经发现错了,还不能改正就说不过去了。
在此,如果你是一个还未就业的学生,如果你是一个正在寻觅工作的毕业生,不妨考虑一下在就业规划中设计出自己平台的框架。平台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公司或者职位,而是一个由易到难,又下到上的一个完整的规划。在这个规划里一定要标注出最能给自己机会的职位或者公司,然后努力朝着这个公司或者职位奋斗。
小贴士
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指一个木桶又很多的木板组成,这些木板的长度并不统一,这时,这只木桶盛水的容量完全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非最高的木板。人们将这样一个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这就好比我们一生中,物质需要是长一点的板,精神需要是短一点的板。精神这一根短一点的板不能顾虑到,物质需要的板在成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