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相信了李昊有使人长生不老的方法,也理解了李昊反对长生不老的原因。
人只生不死,导致人口爆增。
地球人口最多的时候居然达到了250亿,现在唐朝的人口只有一千多万,这个数字差不多相当于两千个唐朝的人口了。
(唐朝时,“十万为亿”。公元1944年,华夏确定“万万为亿”。)
于是,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挤满了人,粮食不够吃了,物资不够用了。
各个国家为了生存,就开始战争,总要把别国的人杀完之后,自己国家的百姓才有活路。
虽然人口降下来了,但战争中使用的的那些强大的武器,又把地球搞得快要死了。
地球都被搞死了,人还能活吗?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李昊没有打扰李世民,必须要让李世民把自己拿出来的问题想明白了,才好进行下一步。
李世民认为,后世的永生,是全民永生,人人都可以长生不老,所以才造成人口太多的后果。
如果不是全民永生,而是只让一小部分人得到永生,甚至只有皇帝一人永生,人口问题不是就不会出现了吗?
李世民仔细想了想,又认为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人们对永生的追求,绝对大过对皇位的追求。
皇帝不老不死了,一定会有人前赴后继地来找皇帝索要长生之术,这比有人造反还可怕。
那么多世家大族,那么多隐世高手,加上佛道高人,皇帝只有被搞死的命!
皇帝不想被搞死,只有让更多的人永生。
让多少人永生?一成还是两成?再多就会出现人口太多的情况了。
好吧,让两成人永生。
少数人获得了永生,得不到永生的人会不会造反?
应该会!
历史上多数情况下的造反,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通常情况下,造反在本质上就是为了活命!
少数人永生了,多数人为了继续活命,当然也要造反。
全民永生,结果是谁都活不成。因为会把地球搞死。
少数人永生,结果是逼人造反。因为凭什么你们能活命,而我们却活不成?
光是这一个矛盾就很难解决,难怪强大如斯的李昊都要反对永生了!
怪不得后世会是全民永生,原来是因为不全民永生,总有人会造反!
永生,或者不永生,最终都要死。
不永生,到了年龄就是死路一条。
永生,死路变成了两条。一条是少数人永生,被人搞死;另一条是全民永生,地球先被搞死,人就只有跟着死。
难逃一死,这就是人的宿命?
不对啊!既然李昊是反对永生的,为什么他还要主动提起永生这个话题?
难道他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了?或者他想在唐朝推行永生?
有可能!
现在不合适问这件事,先得弄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从后世来到唐朝。
“吾知矣。适言有要事与吾言……”李世民强压着对永生的渴望,果断地转换了话题。
“我请圣人再看一部电影。”李昊一边说,一边在BI大屏上播放另一部电影《龙翔工程》。
《龙翔工程》是专门为李世民拍摄、并适合李世民观看的介绍“龙翔工程”的电影。
二十五钟的电影结束后,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李世民明白了这些人跑到唐朝来的目的。
在远比唐朝强大得多的后世,由于永生造成地球资源枯竭,人类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处于长期的战争中,最后将地球打烂了。
地球最多还有两百年就会进入生物灭绝时期,后世的人类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拯救处于崩溃边缘的地球,否则后世的人类就会灭绝,一个都跑不了。
要拯救地球,就必须要有比后世地球的人类更好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华夏联盟制造出了远比人类强大得多的“超级人类”,制造“超级人类”的方法就在李昊手中,而李昊本人就是一个“
超级人类”。
其它国家害怕华夏联盟的“超级人类”使华夏联盟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联合起来要求华夏联盟交出制造“超级人类”的方法,华夏联盟当然不会同意。
在这种情况下,掌握“超级人类”制造方法的李昊就成了所有国家灭杀的对象。
虽然华夏联盟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但也无法对抗其它所有国家的联合。
于是,李昊就带着一批“超级人类”来到了唐朝。
对于华夏联盟的这种隐忍,李世民非常赞赏。
在李世民心里,隐忍是能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隐忍是一种谋略、一种品格,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持!
纵观华夏民族的历史,成大事者无不具有超乎常人的隐忍力。
想明白这一切的李世民欣喜若狂,自己的机会来了!
李昊来到唐朝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毫无干扰的环境中利用“超级人类”找到解决后世地球危机的方法;二是利用后世强大的手段让唐朝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
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李世民虽然已经登基,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处于巨大的危机之中。
突厥、薛延陀等异族在一旁虎视眈眈,“玄武门”的血腥味还在长安上空飘荡,太上皇和太子一系的人还掌握着很大一部分军政大权,儒家士子讽他薄情寡义,世家大族则在暗中推波助澜……自
己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李昊一到唐朝就来见自己,还与自己商讨唐朝的未来,这说明李昊是承认和支持自己的。
有如此强大的力量站在自己一方,还有什么危机是不能克服的?
“吾须何为?”强行让自己镇静下来的李世民问道。
李昊微微一笑,说道:“在华夏联盟,李姓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姓氏,华夏联盟的李姓一族,绝大多数都是圣人的后裔。我们这一支李氏族人,是三皇子李恪的后人。”
“轰”地一声,李世民头脑里一片混乱,李昊是自己的后世子孙?
“汝云……”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
“我是三皇子李恪的第五十八代子孙。”李昊肯定地说道。
“汝为恪之裔?”
“是的。”
在李昊的示意下,李怡从李昊坐着的沙发后面拉出一个手提箱,放在李昊和李世民两人中间的长条茶几上。
李世民全神贯注地盯着打开的手提箱。
李怡将箱内的书卷、图片一一拿出来,摆放在李世民面前的茶几上。
李昊拿起两本叠放在一起的线装书的上面一本,递给李世民:“圣人请看。”
李世民接过线装书,努力地将自己的身子坐正。
映入李世民眼帘的是线装书封面上的四个大字,“李氏族谱”。
习惯了卷轴的李世民,拿着线装族谱很有些不习惯。
(线装书在宋代出现,到明朝时才走向成熟。)
翻过封面,卷首是《上谕十六条》,这是李世民非常熟悉的李氏皇族宗室治家家训。
“由于时间关系,这些族谱资料圣人可以带回去再看,我现在给圣人大概介绍一下我们这一支的情况。”
李世民将手中的族谱合拢后放在茶几上,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李昊。
“在距今278年后,是唐昭宗天佑元年,那时的唐朝已是风雨飘摇。”
李世民对于李昊所说的唐朝享国不到三百年已经麻木了,他现在迫切想要知道的是李昊接下来要说的内容。
“李恪的第十一世孙李道携其弟李术、李衍及家人趁乱逃往建昌隐居。
“自当时起,李恪的这支后人便一直记载着家谱。”
见李昊停了下来,李世民有些犹豫地说道:“如此说来,汝为吾之……”
“是的,我是圣人的后世子孙,圣人是我的老祖宗。”
“哈哈哈……”李昊和李世民同时笑了起来。
“我们是一家人。按理说,我应该称呼圣人为老祖宗。”
“老祖宗?”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在自己这位强大到令人恐惧的后世子孙面前摆老祖宗的谱吗?
不行!绝对不行!
他不是说了,称老祖宗是“按理”,是“应该”,而没有说是“必须”吗?
“汝宜无吾大,不若以兄弟称,吾唤汝五郞,汝唤吾次兄。”李世民果断地说道。
在李世民心里,不管父皇有多少子女,只有父皇与太穆皇后窦氏所出的子女才有资格作自己的兄弟姐妹。
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霸、四弟李元吉、姐姐平阳公主都不在了,四兄弟只有自己一个人还活着,现在上天给自己送来一个强大无匹的弟弟,自己一定要紧紧地抓住……
李昊觉得,这个剧本完全就是自己亲手写的。
站在一旁的李怡也在心里嘀咕,是不是哥哥控制了李世民的意识?
李昊站起来,向李世民揖了一礼:“多谢二哥。”
“哈哈哈……”两人再次同时笑了起来。
笑着笑着,李世民的眼睛里就满了泪水,李世民想到自己已经登基成为皇帝,拥有了天下,可以说拥有了一切,唯独没有的就是兄弟之情,李昊的一声“二哥”,触动了李世民心里最柔软的亲情
。
看着伤感的李世民,李怡连忙问了一句:“那我呢?也叫圣人二哥?”
“是也!”李昊和李世民同时说道。
李昊和李世民再次相视而笑。
“谢谢二哥。”李怡也向李世民揖了一礼。